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仿成化瓷器的是哪个窑口是哪个年代啊近

舒心的歌曲
机灵的小松鼠
2022-12-31 14:20:01

仿成化瓷器的是哪个窑口是哪个年代啊近?

最佳答案
优雅的音响
包容的睫毛
2025-08-19 11:05:47

1、底款写成化年制的瓷器是明朝成华年间的瓷器。明代成化年间景德镇官窑瓷器常见款识。题写方法有青花书写、阴文、阳文刻款三种。以青花书写为多见。款字以楷书为常,外加双圈、双方框边饰。明代寄托年号款。

2、此时期的瓷器以青花、五彩瓷器、斗彩为著名。但是不是落款为成华年制的瓷器就一定是成化年间的瓷器,后代仿制成化年间的瓷器络绎不绝,假的太多了,所以你在看到成华年制的瓷器首先想到是仿制的,因为成化年间的真品几乎见不到了。

最新回答
风趣的书本
风中的悟空
2025-08-19 11:05:47

高仿瓷器几种常用的做旧方法,及鉴别小窍门

化学方法,氢氟酸烧,这东西有毒。常见的是草酸加高锰酸钾,红红的抹在新瓷器上,几分钟后一洗,旧了。这样的瓷器用放大镜看,表面的气泡都碎了。还有复烧也行,只限于单色釉,不知道怎么鉴别。

然后做岁月的痕迹,大概分三种:传世的、出土的、海捞的。做传世瓷器就要搞包浆出来,最懒的是抹油,看上去超级润,一摸就露馅了。再有是用有机物泡,各种脏东西,最恶心的是泡粪坑里。有个段子,有人买了个古董放家里,发现总落苍蝇。

鞋油是做紫砂壶用的,无论什么壶,一上鞋油就废了。鞋油壶有怪味,现在许多是用浓茶汁做,把壶泡透了再烘干,反复几次就成了。如果收了实用器的古董,壶杯碗盘,放那当摆设吧,最好别用,谁知道里面装过什么东西。

出土的东西就做土锈。越窑系的东西,尤其是带开片的,用泥汤煮三天。这样做出来的东西,土锈太均匀了,里外都是一样的。而真出土的瓷器,一般只有一面有土锈。还有的用502胶水粘土上去,用刀都挖不下来。瓷器埋在土里效果好,但是慢,要三五年。听说河北工用沥青,没见过。还有出土带水渍的,铅釉陶器会有银光,叫贝壳光。

真古董瓷,无论传世还是出土的,虽然有岁月痕迹,但都不会特别脏。假古董,尤其是低端的,普遍用力过猛了,过犹不及。所以你看到那种脏的看不出原色,一摸一手土的瓷器,肯定是假的。

海捞,一家海捞店臭一条街。把新瓷器放在海里,一年后捞出来,上面已经长满了贝壳藤壶海蛎子,就成海捞了。沉船上的花瓶,都是平着落到海底的,一半埋在泥里,另一半长贝壳。而大部分假海捞是通体有贝壳的,可见做假者是把花瓶立到海底的。但是他们干嘛犯这种低级错误,后来捂着鼻子近距离观察了几件海捞青花,画功超级烂,原来他们用贝壳掩盖烂画面。

做旧之前,底足要磨干净,曾经看到一把扇子,看到三个明清瓶底上粘着硼砂,而硼砂是五十年代才开始用做窑板的,太不敬业了。

还有两种高难度的,接底和加彩。接底是有官窑底款的旧瓷片,接上个新东西。一般是真碗底接假花瓶,因为碗底多,花瓶贵。真古董碗的底足薄,花瓶的底足厚,从这点可以判断。如果是白胎的话,可以看出有拼接的痕迹。但颜色釉的接底,很难看出来有拼接。加彩是用清代的白瓷器,画上粉彩或者珐琅彩,这种东西画面明显比胎新。

所以鉴定古董瓷的根本是看瓷器本身,从胎、釉、形、画去判断真伪。看做旧只是细枝末节。

有魅力的洋葱
震动的彩虹
2025-08-19 11:05:47
首先是是认真试。一试陶瓷敲起来的声音,景瓷"声如磬",轻轻一敲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二试陶瓷是否够硬,景瓷都是高硬度瓷,用金属工具在陶瓷上一划,应该毫无痕迹;如果留有划痕,那多半是冒充景瓷的劣质瓷。三试导热速度。景瓷是高密度瓷,比其他瓷器更厚重,导热速度较慢。因此可倒入温度较高的热水一试,若是景瓷,容器周身温度变化不大,否则容器周身会很快发热。

其二是选择景瓷先要仔细看,景德镇陶瓷的釉面白里泛青。如果是白中透着乳黄或其他杂色,那八成就是质量低劣的瓷器。同时,还要看陶瓷外观是否有缺陷,如开裂、斑点、欠釉、着色不均等。

第三,也是很关键的一条,买下瓷器后立即刮开证书封三下方的***,拨打800免费查询电话,一问就知晓答案。

第四就是看证书。为加强对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著作权的保护,防止假冒名人名作的现象发生,景德镇市陶瓷协会专门印制了A、B两个不同版本的《景德镇艺术作品证书》,对具有***工艺美术大师以上职称者的作品,统一配发此证书,并实行一品一证

精明的钢铁侠
长情的发带
2025-08-19 11:05:47
高仿的去佳洋陶瓷买,那里应该来说比较专业。如果要图便宜去樊家井,那里的全是小作坊生产,做的仿古瓷在工艺上良莠不齐,有的仿得比较到位,有的形似神非,更有的仿得面目全非四不像。就得看你自己对古瓷的知识的积累程度和眼光了。一般来讲仿古瓷毕竟是仿的,即使图案或者釉料的发色仿得再到位,但仍是新瓷器,所以在光泽和亮度上会露出破绽,行话叫“火气”。这时还需要寻访“做旧”的手艺人打磨一番或者用氢氟酸等化学药品进行仿旧。那样的话更像老货。说句题外话,如果要投资瓷器的话,建议不要买仿古的,没有什么升值空间,顶多就是蒙人。可以收藏一些陶瓷名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就像名人字画一样具有一定的升值潜力和空间。当然,投资有风险,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双慧眼。

紧张的板栗
合适的小兔子
2025-08-19 11:05:47
景德镇市陶瓷协会秘书长欧阳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消费者,不管是在当地的陶瓷市场,还是不远千里到瓷都景德镇选购景瓷,千万要警惕陶瓷市场的三大陷阱。 陷阱一:外地制瓷假冒景德镇制瓷。不法分子往往抓住消费者喜爱景德镇制瓷的心理,用一些低劣的外地瓷与景德镇陶瓷混杂在一起销售。不少消费者因为一时难辨真伪,上当受骗,买了伪劣的"景德镇制瓷"。 陷阱二:利用假证书将低档次陶瓷冒充高档次陶瓷销售。由于档次稍高的景瓷一般都配有作者照片及签名的证书,不法分子就常常擅自印制一些子虚乌有的假证书,用来蒙骗消费者,如"景德镇艺术陶瓷名人名作证书"、"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师名作证书"、"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作品证书"等等,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陷阱三:随意拔高作者的身份,以抬高陶瓷的身价。为了欺骗消费者,不法分子常常会对作者的简介、学历、职称、获奖作品等内容任意拔高,随意编造。明明是民间艺人,在证书上摇身一变却成了高级工艺美术大师;明明是市级工艺师,最后却变成了省级高工。鱼目混珠,牟取暴利。 欧阳景秘书长还提醒说,不少瓷器作品证书上记载的职称和荣誉根本就不是作者本人的,而是作者师傅的,甚至是师傅的师傅的。不法分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凭空抬高瓷器的价值,牟取暴利,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识别景瓷 四个绝招 那么,普通消费者怎样才能拥有"火眼金睛",在众多的瓷器制品中买到货真价实的景德镇制瓷呢? 景德镇市陶瓷协会市场部部长刘晓毛介绍说,购买景瓷,最好选择青花、青花玲珑、粉彩、高温颜色釉等4种传统瓷器。它们共同的特点有三个:首先是底款图案清晰,器形规整;其次是瓷化程度高,釉面光滑,敲打的声音清脆;最后是釉面白里泛青,色彩均匀。 具体来说,选择景瓷首先要仔细看。景瓷素有"白如玉"的美誉,指的就是釉面白里泛青。如果是白中透着乳黄或其他杂色,那八成就是质量低劣的瓷器。同时,还要看陶瓷外观是否有缺陷,如开裂、斑点、欠釉、着色不均等。 其次是认真试。一试陶瓷敲起来的声音,景瓷"声如磬",轻轻一敲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二试陶瓷是否够硬,景瓷都是高硬度瓷,用金属工具在陶瓷上一划,应该毫无痕迹;如果留有划痕,那多半是冒充景瓷的劣质瓷。三试导热速度。景瓷是高密度瓷,比其他瓷器更厚重,导热速度较慢。因此可倒入温度较高的热水一试,若是景瓷,容器周身温度变化不大,否则容器周身会很快发热。 第三就是看证书。为加强对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著作权的保护,防止假冒名人名作的现象发生,景德镇市陶瓷协会专门印制了A、B两个不同版本的《景德镇艺术作品证书》,对具有高级工艺美术大师以上职称者的作品,统一配发此证书,并实行一品一证。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条,买下瓷器后立即刮开证书封三下方的银粉,拨打800免费查询电话,是"足赤真金"还是"破铜烂铁",一问便知。 刘晓毛称,景瓷中容易被假冒的大多是雕塑瓷,由于雕塑瓷做好母样后可进行批量生产,容易被造假者仿制;而釉上、釉下等彩绘装饰瓷,必须一件一件来做,比较费工夫,所以造假者较少仿制。 在四大传统景瓷中,青花玲珑和高温颜色釉一般假冒较少,但青花和粉彩假货较多,应提高警惕。

失眠的鸡
忧心的便当
2025-08-19 11:05:47

如何识别景德镇瓷器真假?

德镇瓷器名扬四海,其茶具更以细腻精美做工获得称赞声一遍,正是因名气大,故市面上有很多假冒货,如何购买到正完的景德镇瓷器茶具呢?

辨别景德镇瓷器茶具的方法:

一、查看茶具底部

辨别景德镇瓷器茶具一个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看茶具的底部,景德镇瓷器底部都会有“景德镇”、“景德镇制”、“中国景德镇”等字样,而其他地方的瓷器茶具是绝对不会有的,他们往往会在这茶具底部加上“景德镇彩”,很多朋友上当。

二、挑选手绘茶具

景德镇瓷器会有贴花和手绘两种,贴花价格较为便宜,而手绘通常会价格贵一点,但如果你购买手绘的景德镇瓷器茶具会有80%以上是正宗的,而贴花很大的可能会是假货。

三、放在手心转一圈

把手指用水沾湿,把景德镇瓷器茶具放到手心进行转一圈,看能不能听到声音,正宗的景德镇瓷器茶具听起来声音清脆没有杂音。

四、细看细摸外表

景德镇瓷器茶具有很明显的特点: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故在挑选时可以细看茶具的做工是否光滑精细,细节等地方是否处理光滑。

最后,选择购买景德镇瓷器茶具的店面要正规,这样避免选择到假景德镇瓷器茶具。

顺利的毛衣
眯眯眼的芹菜
2025-08-19 11:05:47
识别是不是景德镇陶瓷可以从这四方面入手:

一、看颜色,景德镇制瓷素有“白如玉”的美誉,购买时可以先看看瓷质是否白里泛青,如果是白中透着乳黄或其他杂色,八成是低劣的瓷器;

二、听声音,听陶瓷敲起来的声音,景瓷“声如磬”,轻轻一敲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三、比硬度,试陶瓷是否够硬,景瓷都是高硬度瓷,用金属工具在陶瓷上一划,毫无痕迹;

四、测导热,试导热速度,景瓷是高密度瓷,与其他瓷器相比更加厚重,导热速度较慢。

很多陶瓷根本不是景德镇出产的陶瓷,即便是景德镇产的,也只能算“地摊货”,大多来自抚州、德化、潮州等地,大多数是景德镇附近郊县如抚州、波阳等地的个体户,他们在潮州等地采购、定做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花瓶瓷器,然后冒充景德镇瓷器在网上及全国各地销售。

眼睛大的雪糕
能干的电灯胆
2025-08-19 11:05:47
歌曲我就不说了,LS应该知道……

工艺品——青花瓷

唐代就有了,明清时期的最有名

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红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二、青料

(一)苏泥麻青

即苏泥勃青、苏勃泥青、苏麻离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一种蓝玻璃。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二)平等青

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三)石子青

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

(四)回青

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五)浙料

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六)珠明料

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

(七)化学青料

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三、款识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一)纪年款

在青花瓷上,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称为纪年款。我国古代瓷器款识,以纪年示为主,纪年款又分帝王年号的年款和以天干地支表明年号的干支款两类。明代永乐年间,在青花瓷上开始出现纪年款,篆书字体飘逸流畅,边饰莲瓣纹。宣靖款端庄刚劲。成化款铁划银钩,釉面有云蒙气。嘉靖款笔画粗重,劲中藏秀。前人曾将明代纪年款归纳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五句话。清代康熙款字体工整,青花料色明丽。雍正款楷书苍劲有力,格式讲究。乾隆、嘉、道光款多为篆体,字体排列紧密,犹如一枚篆印。近代款识中“江西瓷业公司”款较多,楷书秀逸,其中还有英文款识“CHINA”,是近代出口瓷的标志,是青花中最早使用的英文款。民窑青花瓷的纪年款很少,有“大明年造”等,字体草率。书写得很随意。

(二)吉言款

书写含有吉祥寓意的词句,民间青花瓷上常普遍见到。字体多为行草,潇洒飘逸,一气呵成。“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语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堂名款

以典雅的堂名、人名书写在瓷器上,作为私家收藏的标志。有“浴砚书屋”、“若深珍藏”、“白玉斋”等。堂名款瓷的制作精良,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四)赞颂款

寄托了陶瓷艺术对瓷器的喜爱之情,如“玉石宝珍”、“今古珍玩”、“昌江美玉”等。“哥瓦弟玉”四字款,清新俊逸,很有意思。“瓦”即陶,比瓷器历史悠久,是为大哥,而瓷又比美“玉”更洁白光润,“玉”就只能屈居为“弟”了。

(五)纹饰款

又叫“花样款”,以简练的图案装饰器底,为民间青花瓷的特色款识,与篆刻中的“肖形印”有异同工之妙。图案有博古图、暗八仙、八吉祥等。纹饰款中的“豆干款”为菱形框架结构,犹如现代建筑中的高楼大厦,是民间作坊的记号,又叫“花押”。

四、各时期青花瓷器的特点

(一)唐青花(618—907)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殇期。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胎釉之间施化妆土。器型以小件为主,有

复、碗、罐、盖等。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从这一点看来,并结合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扬州为唐代重要港口),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二)宋青花(960—1279)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一是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龙泉县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该塔的塔砖上有绝对纪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另一处是1970年在浙江省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残片。胎质有的较粗,有的较细。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发黑;后一处的较淡。发色较黑者,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缘故。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土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

(三)元青花(1271—1368)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相关链接:元青花瓷

(四)明清青花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1、明初(洪武朝1368--1402)的青花器有大小盘、碗、梅瓶、玉壶春瓶等。所用青料以国产料为主,也不排除有少量进口料。青花发色有的淡蓝,有的泛灰。前者有一部分有晕散现象。纹饰布局仍有元代多层装饰的遗风,题材也变化不大,但许多细节已有变化:如蕉叶的中梗留白;花瓣留白边较之元代更明显清晰;牡丹叶子“缺刻”部位较深,不如元代的肥硕;菊花绘成“扁菊”,花芯以方格纹表现;龙纹仍是细长身,但除了三、四爪外,已出现五爪,爪形似风轮,气势不如元龙凶猛矫健。辅助纹饰的如意云头由元代的三阶云改为二阶云;莲瓣纹内多绘佛家八宝(元代多绘道家杂宝)。碗、小盘多绘云气纹,仅绘于器物外壁的上半部。器物底足多平切、砂底无釉见窑红。未出现年款,带款的器物也极少。

相关链接:明洪武青花瓷

2、永乐、宣德(1403—1435)的青花瓷器呈现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此期所用青料,以苏泥勃青为主,多见“铁锈斑痕”。也有部分国产青料。但即便是国产料,发色也相当好。器型有盘、碗、壶、罐、杯等。尤其是出现了一些僧帽壶、绶带扁壶、花浇等非汉文化的器型,反映了这一时期与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纹饰多见各种缠枝或折枝花果、龙凤、海水、海怪、游鱼等。胎质较以前细腻致密。釉质肥润,多见橘皮纹。两朝的器物相比,永乐的器型较轻薄、秀美,青花发色较浓艳、铁锈斑痕更重,纹饰较疏朗,描绘更细腻,底釉较白,器物多无款,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宣德器器体较厚重,纹饰较紧密,底釉略泛青,带款器较多,有四字或六字年款,并有“宣德款布全身”之说。总的说来,宣德青花数量大、品种多、影响广,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说。

.........

本来是去查五线谱的,没想到竟然来答题目,可以去参考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31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