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瓷器的装饰方法有哪些

诚心的小鸽子
忐忑的彩虹
2022-12-31 12:13:30

瓷器的装饰方法有哪些?

最佳答案
冷傲的唇彩
殷勤的狗
2025-08-21 06:34:51

瓷器的装饰方法是随着不同时代、不同器型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元以前主要运用刻、划、印的方法,也有釉下彩绘的。明及明代以后,彩绘成为装饰的主要方式。中国古代瓷器装饰手法主要包括刻花、贴花、剔花、压印、堆贴、镂雕、釉彩、画花及绣花等。

最新回答
害羞的西装
如意的学姐
2025-08-21 06:34:51

瓷器的装饰方法是随着不同时代、不同器型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元以前主要运用刻、划、印的方法,也有釉下彩绘的。明及明代以后,彩绘成为装饰的主要方式。中国古代瓷器装饰手法主要包括刻花、贴花、剔花、压印、堆贴、镂雕、釉彩、画花及绣花等。

碧蓝的发夹
威武的钢笔
2025-08-21 06:34:51

材质饰法:(常用的方法)

搅土、搅浆:

将两种以上不同色泽的黏土揉在一起,出现自然的纹理。

将两种以上不同色泽的土板有规律地叠压在一起,它的剖面则出现有律的纹理。也可将其加以扭曲,则得到变化丰富的纹理效果。

将不同色泽的泥浆搅匀后浸在坯体上,则出现丰富的自然纹理。

搅釉:将色泽不同的釉搅混在一起,施于坯体表面,烧成后则出现自然多变的纹理。

色釉:将各种着色剂加入黏土、釉里,则出现各种色泽的黏土、色釉。

星点釉、泥:将一定温度不熔于泥、釉的色釉颗粒.加入黏土、釉里,烧成后形成星点泥、星点釉。

肌理釉将不同色泽的熟料,高温沙粒加入黏土内烧成后则出现各种粗的肌理。

裂纹釉:配制一种收缩大于坯体的透明或乳浊釉,施于坯体表面,烧成后出现裂纹和缩釉,产生一种极美的装饰效果。

手捏饰法:(较常用,易于自由发挥)在成型过程中用手在口沿或其他部位,捏出各种纹饰。或利用泥条、泥片捏成不同的纹饰,装饰于坯体适当的部位。

绘饰法:

手绘:成型后趁坯体潮湿时用手指生动活泼,自由自在地绘制各种纹饰。

化妆土(或泥浆)绘:用毛笔将不同色泽的化妆土(或泥浆),在已干燥的坯体上绘制各种纹饰。局部泥浆纹饰上还可用竹针刻画(注意图案布局,圆润,有强烈的表现力)。

釉绘:用毛笔将不同色泽的釉料,在坯体上绘制各种纹饰。此法包括釉上彩绘和釉下彩绘。

成就的汽车
野性的钢铁侠
2025-08-21 06:34:51
陶瓷装饰艺术初探

陶瓷装饰艺术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从彩陶文化到汉代瓷器装饰,采用绘画、刻划等技法,以弦纹、水波纹、几何图形。唐宋时期开始,采用彩绘颜料在瓷器上装饰。景德镇陶瓷,从现在发现的古瓷资料中,已有定论的是五代时期的青瓷,以釉色为主要装饰。宋代出现了大量的刻、划、印、雕花装饰;元代青花瓷是景德镇陶瓷彩绘装饰的起源时期,历经明、清、近代,到现代陶瓷装饰,经过了漫长的历史长展阶段。千百年来,陶瓷艺人和陶瓷艺术家从装饰艺术实践中,创造出多彩多姿的装饰技巧,各种奇妙的表现手法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陶瓷装饰艺术,既是美化陶瓷的需要,反映人们的审美需求,也是人们追求理想,向往幸福生活的表达形式。用线条、色彩,表现人们的劳动生活、抒发心中的情感、寄托理想和情操。从原始社会的岩画、青铜器、砖雕石刻到居民建筑上的木雕壁画,从古代石窟造像到庙宇教堂的彩绘,都属于美化环境、创造美感的艺术行为。人们在观赏彩陶艺术、岩画石刻时,就会发现,远古时期的艺术表现是以装饰性的绘画表现的。粗犷、古朴的风格,产生出别致的情调。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陶瓷装饰也在不断提高,以丰富的内涵,多种风格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新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在民族艺术发展的进程中,陶瓷艺术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崇尚追求,反映了人类的审美观念的变化,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

艺术表现手法,在陶瓷装饰上的发挥,显示出艺术家的艺术个性、文化修养,也显示出时代艺术的特色。景德镇陶瓷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悠久的历史,而给人们以审美情趣和生活需求的满足。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艺术,经过千百年的不断发展,成为一门高深的学向,我们从事陶瓷艺术装饰工作,首先就要了解陶瓷文化史,懂得陶瓷装饰的来龙去脉,掌握装饰构图的基本法则。如果只停留在能画好瓷器的阶段上,是不够的。不了解陶瓷装饰的内涵、手法、技巧,绘画表现就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平,也产生不了艺术个性,只能是依样画葫芦,亦步亦趋。

我国有六千年的文明史,民间艺术丰富生动,反映了民间文化风俗,有很高的成就。陶瓷装饰中最早的是新石器时期的彩陶。陶器的彩绘装饰,不仅给后来的青铜器饰纹产生了影响,也影响了瓷器、玉器等器皿的装饰雕刻。彩陶,是用红彩、黑彩、白彩等颜料在陶器上装饰花纹的,最早发现于河南淹渑池的仰韶村, “仰韶文化”因此而天下闻名,彩陶器装饰图案有圆点、钩叶、三角、弧线等几何纹样,造型美观,线条匀称流畅,图案内容丰富多彩,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工艺美术品虽然种类繁多,表现手法不同,但是,归纳起来,不外乎造型、装饰、材质的各异。造型有两种,一种是器型设计,躬一种是装饰形式的绘画表现。器型的制造形态和装饰的手法形式,又分为立体形态和平面展开两种情况。造型、装饰,立体、平面,构成了工艺美术作品的基本要素。造型优美的花瓶、茶壶、瓷雕,如果不加以装饰,也可以出现材质、造型美,但是,比较单调,一览无余。陶瓷装饰就是利用造型的各个部位,进行协调的美化,和阶地把造型与画面装饰融为一体。并不是所有的装饰绘画都美,如果装饰形式、纹饰与器型不协调,一味以荒诞、古怪、散乱的色彩在陶瓷器型上涂划,不仅产生不了装饰特色,反而会破坏原有的材质、器型美。陶瓷装饰艺术就是讲究美的表现形式,科学、合理地装饰布局,通过艺术装饰来衬托材质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陶瓷装饰,分为图案装饰和纹样装饰两种基本形式。图案装饰以规整、概括、对称、对比等构成要素来美化陶瓷;纹样装饰则包括写意、抽象、变形夸张等多种形式的装饰形式。不论是图案还是纹饰,都有其装饰规律和表现形式,两者和谐地融为一体,展现了装饰图案和纹饰的创作手法。线条、细点、块面、图形等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的。陶瓷装饰图案,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对周围各种事物经常接触、认识,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而逐步描绘、创作出来的。大自然由,就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太阳、月亮的圆、缺,火焰的光茫,山的形状、水的波纹,鸟的飞翔等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人们就把这些头脑中的印象变成图形,在陶瓷、木材、金属等载体上表现出来,成为美妙的图案、纹饰。

陶瓷装饰在漫长的发展、形成过程中,经过陶瓷艺人和陶瓷艺术家的艺术实践,不断提高了对美的形态的认识,从摹仿到写实,再由具象到意象、抽象的变化过程中,人们掌握了美的构成形成规律,发现了在装饰构图中的多种手法。

用变形、概括、均衡,协调等手法装饰陶瓷,已成为人们常用的形式,变形是把物象的形态加以改变,用放大、缩小、扭曲、夸张等方式来组成图案,集中体现了物象的形态特征。概括是对自然界的物象进行提炼,成为适合器型的装饰图样,产生出简洁、明快之感。均衡有对称的美感,协调中包括均衡、对称、和谐、整齐,体现了特定形式的法则。

追求丰富的构图形式、稳定均衡的画面感,是陶瓷装饰图案的主要特点,给人以丰满、舒畅、充实的印象。在构图方式上,常用重叠式、展开式,开光式这三种形式。

重叠式:画面布局以器型的中间部位为主题,以多层次的图案衬托主题画面,可以有六到八层。在元代青花瓷上,常用重叠式构图,画面层次繁多,层层重叠,多的达到十层。这种装饰形式往往把陶瓷从口沿到器底层层用图案装点, “密不通风”。其长处是布满图案,构图繁密,密而不乱。但是,也有闭塞感,没有空间。

展开式:以长卷式的构图方法,向器型左右延伸展开,适合表现丰富的内容,同时,也显示出主题情节的连贯。现代陶瓷装饰多用展开式构图,以国画表现形式的画法。可以使作者尽情地在作品展现出情感、才智,有更大的表现空间。

开光式:传统陶瓷装饰中就常用“锦地开光”形式,现代陶艺装饰,又发展了“砂地开光”等新形式。开光的形式有圆形、方形、扇面形、菱形、瓷片形等多种。开光式构图往往把连续图案变成分散的局部,又把各个局部装饰图案连成完整的气势,统一的主题。采用“开光式”构图,可以灵活的利用错落有致、疏密结合的多种画面,来形成不同的节奏韵律,产生奇妙的表现效果。

运用这三种构图形式,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突破常见的空间位置,把不同季节,不同空间的形态、物象,构成一个画面主题。采取散点透视法,根据作品的内容需要来组织、安排画面。把周围与中心结合、衬托,使不同的画面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在陶瓷艺术创作中,我经过探索,学习、借鉴老一辈陶瓷艺术家的经验,有了一些体会。我喜欢画有装饰性的画面,在人物画中,常用带变形色彩的图案来装饰瓷艺作品,以穿插、对比、衬托、呼应、夸张的形式,来表现出有新意的艺术形象。

穿插:一件陶瓷艺术作品,往往具有较丰富的内涵,构图平板,就缺乏生命力。用穿插的形式构图,就能使画面生动,出现活力。在人物画中,以古代瓦当的形式组成的篆体书法、与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山石、树枝等错落有致地穿插在一起,使画面动中有静,书画结合,有较强的环境烘托作用。在“童趣”这件作品中,我采用人物与景物,竖形与圆形,纹饰与文字穿插的构图方式,使画面显得比较别致,又有民间风俗文化的内涵。

对比:动与静、虚与实、疏与密、大与小、人物与动物、山峰与流水等不同形态、不同位置的对比,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反差印象,用对比法构图,既在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花鸟画中,常用飞鸟、蝴蝶等动物与花卉组合在一起,形成动与静的对比,也就是使画面产生动感。不同的形态、不同的图案可以装饰在同一个画面,在对比中求统一。

衬托:与对比有相似之处,以环境衬托人物的身份、性格、心情,以块面衬托线条,以色彩衬托形象,以月亮衬托夜莺,可以起到强化主题的作用。浓墨与淡彩,勾线与晕染,局部与整体,都能起到衬托效果。

呼应:上下、左右、前后、横竖的不同角度的图案,有机地形成协调、平衡作用,就形成了呼应关系。在“荷韵”新彩瓷瓶中,我彩用式笔与写意、小鸟与花草,莲花与荷叶相呼应的方式构图。在色彩的安排上,把红艳的莲花与素雅的荷叶构成呼应对比,较好地表现了“韵”的主题。鸟的飞翔、呜叫产生声韵,花、叶的线条、色彩体现出雅韵,韵味是需要品赏、琢磨才能感觉到的。

夸张:变形处理的形象,扩大其局部结构,打破比例和常规和概念。用夸张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创作观念,不仅是现代陶艺的常用手法,古代工艺美术作品中也有。我喜欢在仕女画中,用夸张变形的形式来作为装饰。女性的特征是肩窄、腰细,把仕女画成宽肩、丰腰,也能成为一种美感。细颈、宽脸、樱桃小口,是我画仕女时常出现的变形。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如果是这种形态,不会给人以美的印象。但是,在陶瓷装饰中,却不必拘泥于写实。在“闹花灯”这件陶艺作品中,虽然画的是传统仕女,人物的装饰中,采用了夸张变形手法,眼与鼻的距离拉长,手缩小,眼细长,衣纹简洁,以装饰性为主要特征。正月十五闹花灯,是民间传统文化风俗,有强烈的地域色彩。由于采用了夸张变形手法,传统题材中呈现出现代艺术意味。

在青花瓷绘制时,很讲究虚实关系,要求画面与空白的位置要协调,这就是“水路均匀”。陶瓷的空白“水路”,往往是画面的组成。经验丰富的陶瓷艺术家,能很熟练地把空白与画面相联系。虚、实相生,疏密有致。在“荷塘飞雀”作品中,采用了疏朗的构图,瓶体的上部,仅点缀了几只展翅飞跃的山雀,大面积的空白处理,展现了“海阔天空”的浩茫无垠。与莲花、荷叶相呼应的瓶体下面,以空白显示出水塘,其间勾画出几条游鱼,这样,就使画面出现了盎然生机。通过空白处理,不仅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而且体现出材质美。通过材质与装饰相衬托,较好地体现了装饰的美感,恰到好处地把握了画面与空白的关系。

感性的期待
老实的裙子
2025-08-21 06:34:51

随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现代陶艺出现了不同的装饰风格。那么,现代陶艺的装饰形式有哪些呢?以下是有我为大家整理的现代陶瓷艺术的装饰形式,希望能帮到你。

现代陶艺与装饰形式

所谓现代陶艺是陶艺家借助各种材料,或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体,融入新的创作理念,进而表现现代人的理想、情感、心理等的作品形式。现代陶艺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及陶艺家的情感,主要是通过陶瓷造型、釉色窑变、肌理等来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艺术家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向不同的方向前进。通过具象、抽象等各种装饰手法,表达作者的创意。运用青花、新彩等绘制工艺与高温颜色釉相结合等的创作手法来表现,进而形成不同的装饰形式。

   现代陶艺的装饰形式

1.造型的装饰形式

中国古代陶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千百年的文化习俗也对陶瓷造型装饰有很大影响,传统陶艺作品的器型都是规整的造型形式。主要以立体器型的花瓶和瓷罐之类的完整形式为主。从客观实际来讲,如果只按照过去的模式来制作陶瓷器型,就会产生局限性,传统陶艺的造型装饰,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要,现代陶艺在造型上摒弃了传统陶艺的局限性,引进了其他多种材质,如玻璃、金属、木材等与陶瓷相结合。

现代陶艺虽在拉坯制作,泥板拼接等工艺与古代陶艺有相同之处,但却是现代艺术的产物。现代陶艺在传统器型及瓷罐上进行改变和创新,传统陶艺作品造型讲究平衡、对称,器皿的口、颈、肩、腰,轮廓两侧的大小、长短等要协调一致。现代陶艺作品吸收借鉴传统陶艺的造型手段,运用解构主义或波普的形态,并吸收现代雕塑及西方艺术的造型手段,创造出不同于传统陶艺造型的陶艺作品。利用解构主义把一个物体分割成几部分,组合起来产生不同的效果,打破了传统陶艺的局限性。再如宁钢的作品《仲夏》,造型虽是传统的镶器,但作者采用不规则的泥板镶嵌产生变化,带有现代陶艺的特征。

2.肌理的装饰形式

利用肌理手法构成陶艺的装饰效果在现代陶艺创作中是较多见的。肌理一般是指陶艺作品采用一定的材料、制作手法和烧成温度所形成的表面纹理组织。它是材料、制作、烧成等因素的综合表现。陶艺作品装饰的肌理一般分为两种,其一,自然肌理。如利用石纹、木纹、布纹、叶纹等自然存在的物体来装饰其二,人工肌理。如笔触、贴花、摩擦、刀刻、凿痕等。

在陶艺创作中,使作品的材料运用能力提高,产生视觉冲击力是肌理的一项功能。现代陶艺强调审美,注重情感表达,打破了传统陶艺的理念,把材料的综合运用、材料的窑变及烧成方式引入陶艺。肌理的实用功能虽在减弱,但并没有使肌理的运用减少,而是越来越多的运用,且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3.釉色的装饰形式

釉色装饰是一种基本的陶艺装饰手法。色彩缤纷的颜色釉满足了人们对于陶瓷美的追求和享受。釉色装饰包括:无光釉、裂纹釉、结晶釉、缩釉等。

釉色装饰充分利用其质地和色彩。颜色的明暗、冷暖在陶艺装饰中对陶艺家表达情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陶艺家对釉的多少、厚薄及烧成的不确定性,导致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釉的运用和烧成的好,则是对陶艺作品的增色。黄焕义的作品《青韵》,作品用的是影青釉,在烧制的过程中发生了窑变,原本整个器型应是青的效果,由于吸收了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陶艺家正是在这种不可预知性、必然性与不确定性并存的期待中,找寻釉在自己的陶艺作品创作中的表现,结合材料、自由的创作方式,将自己对人生、自然界万物的感悟以及艺术家的情感融铸于泥土。

釉的发明和使用在陶艺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陶艺装饰得到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釉不仅保护了陶胎,它的色彩、质地、纹理是陶艺变化的最多的部分,而釉的偶然性因素却分布在其烧成过程中,如缩釉,陶艺釉色的每一次突破和创新都会给陶瓷艺术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陶艺家在创作过程中除了融入自己的个性特征和情感外,更应该注重釉色的研制和创新,拓宽釉色在陶艺作品中的道路。

4.釉彩的装饰形式

釉彩装饰包括釉上彩装饰和釉下彩装饰等。

粉彩是一种釉上彩装饰手法。它能表现明暗、渲染接色、颜色的渐变和不同色相的衔接的画面。这些都能达到柔和而俊雅的特点。现代粉彩从表现技法到创作的观念都有了很大的更新,主要是陶艺家们对现代新的材料的研究和运用。要想使粉彩的画面增添美感,陶艺家就必须掌握好高温釉色的变化,多种色料和不同工具相运用的方法。精细的笔法、清秀、鲜活的色彩一直是粉彩受到关注的原因。

新彩,旧称洋彩,出现于清末,也是釉上彩的一种装饰方法。新彩运用贴花、绘画、印花、描金加彩、套色印金、腐蚀金彩和各色电光彩等手法来装饰作品。色彩丰富、装饰多样、花纹生动、格调新颖是新彩的特点。

青花装饰是釉下彩装饰的一种,以钴元素着色,与坯胎同时烧成的纹饰显青蓝色的釉彩。现代陶艺上的青花装饰是从民间青花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的,已不单纯地把它作为一种装饰形式依附于坯体,而是把它作为作品的主体以及作者情感的载体来表现。黄焕义的作品《桌子》就将传统的青花与现代相结合,将细腻、精美、古雅的传统明代青花罐残片置于刚硬、粗犷、大气的陶土桌面上,将古代陶瓷文化凝固在现代陶艺之中。

5.综合装饰

综合装饰是近几年现代陶艺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装饰形式,是在一件陶瓷作品中综合运用了两种以上不同属性的装饰技法。诸如刻花、贴花、剪纸、拼贴等多种工艺装饰手段,或使用釉料、泥料、彩料、色泥等不同的装饰材料,或采用釉上、釉下、釉中等不同的彩绘技法,或在陶瓷的烧成中产生窑变或吸烟等。多种装饰工艺和技术相互结合形成各种不同的综合艺术效果。施于人的作品运用拼贴的手法与青花相结合。秦锡麟的作品也运用了两种装饰形式,将青花与自然肌理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极富个性魅力的视觉效果。

现代陶艺装饰形式的发展

现代陶艺的装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从功能、材料、工艺、艺术表现手法等各方面进行创新,不断地满足人们的鉴赏要求,在传统陶艺的基础上加入现代陶艺的元素,适应现代人更新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从功能方面,使陶艺应用的范围更广泛,在原来实用性的基础上又添加了观赏性的功能从材料方面,陶艺家越来越多的运用更多不同的材料创作作品从艺术表现手法方面,由过去单一的表现手法发展到多种不同的手法相结合。

陶艺家们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探索新的工艺技术,不断借鉴和吸收前人的新技法,使现代陶艺的装饰形式更丰富。现代陶艺装饰形式的发展也不是单独的在发展,一方面要继承传统陶艺的成就,一方面要吸收外来文化并发展自身的装饰。现代陶艺装饰形式的发展,从整体来看意在追求简单大方的形式,人们已不再把陶艺看成是实用品和装饰品,而是随着现代艺术而发展的艺术品。

随着当今时代格局的发展变化,现代陶艺的装饰形式也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但也需要人们进一步的去探索

默默的西牛
大方的戒指
2025-08-21 06:34:51
定窑白釉瓷器的装饰技法主要有划花、刻花、印花三种。

划花是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之一,通常以篦状工具划出简单花纹,线条钢劲流畅、富于动感。莲瓣纹是定窑器上最常见的划花纹饰。有一花独放、双花并开、莲花荷叶交错而出、有的还配有鸭纹,纹饰简洁富于变化。立件器物的纹饰大都采用划花装饰,刻花的比较少见。早期定窑器物中,有的划花纹饰在莲瓣纹外又加上缠枝菊纹,总体布局显得不很谐调,这应看成是当时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一种新装饰手法,也给定窑器断代提供了一个依据。

刻花是在划花装饰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时与划花工艺一起运用。如在盘、碗中心部位刻出折枝或缠枝花卉轮廓线,然后在花叶轮廓线内以篦状工具划刻复线纹。纹饰中较常见的有双花图案,通常是对称的。定窑刻花器还常常在花果、莲、鸭、云龙等纹饰轮廓线一侧划以细线相衬,以增强纹饰立体感。

定窑纹饰中最富表现力的是印花纹饰。这一工艺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晚期。最精美的定窑器物纹饰在盘、碗等器物中心,这类器型内外都有纹饰的较少。定窑器物纹饰的特点是层次分明,最外圈或中间,常用回纹把图案隔开。纹饰总体布局线条清晰,繁而不乱,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定窑印花题材以花卉纹最为常见,其次是动物纹饰。动物纹饰中主要有牛、鹿、麒麟和飞龙等。定窑飞龙纹一般装饰在盘、碟、碗等卧件上。飞龙纹位于器物中心,祥云围绕,独龙为多,尚未见有对称的双龙纹饰。飞龙身形矫健,昂首腾飞于祥云之间,龙尾与后腿缠绕,龙嘴露齿,欲吞火球,背有鳍,身刻鱼鳞纹,龙须飘动,龙肘有毛,三爪尖利,栩栩如生。而定窑立件上只装饰有变形龙纹,其装饰水平与盘、碟上的龙纹相去甚远。禽鸟纹饰中主要有凤凰、孔雀、鹭鸶、鸳鸯、雁、鸭等,做工精美的飞凤比较少见。花卉纹以牡丹、莲花最常见,菊花次之。花卉纹布局多采用缠枝、折枝等方法,讲求对称。定窑瓷器最精美的纹饰大都集中在盘、碟上,纹饰多者可达四层。每层纹饰富于变化,外圈纹饰多为几何纹或变形莲瓣纹,中心为动物、花卉结合纹饰,充满浮雕感,艺术气息浓郁。而这件宋代定窑孩儿枕更是该窑名品,其造型神态及纹饰的装饰工艺等皆为上乘之作。

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特征一是胎体轻薄,胎质洁白。二是釉面多为乳白色,白中闪浅米黄色。积釉处常有泪痕状流釉,呈黄绿色。器物外壁釉薄处可见胎上旋坯痕。三是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口沿则多不施釉,俗称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四是官府所用瓷器底部有官”、尚食局”等。五是定窑器物釉面通常有气泡。用放大镜观察,一般可见大小不等的气泡,一些较大气泡疏散排布于密集小气泡区域的周围,这种现象类似宋影青瓷器特征。金代定窑器的上乘之作与北宋定窑器没有什么差别。而金代中低档次的定窑器在装饰技法上明显劣于北宋定窑器。部分产品采用砂圈叠烧法,器物内底有一圈露胎。这是金定与北宋定窑器的明显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