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陶瓷的等级有什么分别
餐具陶瓷级别一般划分为
1级:整个产品没有任何缺陷,变形或色差,允许在不显眼处有一个针孔。
2级:可以有2-3个针孔,不明显色差,轻微变形。
3级(接近次品):色差明显轻度变形允许1-2处1平方MM左右的缩釉。
在日用陶瓷行业中,也有公司这样来划分:
优----- 在1级的基础上有筛选了一遍 瑕疵的概率 可达到3/1000不代表完美!
正品----- 1-2级 混装 正品中没有3级或者等外 等次品存在。 质量很好!但 不代表无瑕疵!
总品----- 1-3级 混装
次品----- 3级或者等外组成
瓷砖等级分类:
1、A等级。
A类的使用范围不受限制,可以在家庭装修的各个场所使用。所以室内地砖的环保性能必须达到A类标准。
国家对于瓷砖的放射性问题使用的标准为:GB6566-2001。A类装修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同时满足IRa≤1.0和Ir≤1.3要求的为A类装修材料。
2、B等级。
B类装修材料不满足A类装修材料要求但同时满足IRa≤1.3和Ir≤1.9要求的为B类装修材料。
B类装修材料不可用于I类民用建筑的内饰面,但可用于I类民用建筑的外饰面及其他一切建筑物的内、外饰面。
3、C等级。
C类装修材料不满足A、B类装修材料要求但满足Ir≤2.8要求的为C类装修材料。
C类装修材料只可用于建筑物的外饰面及室外其他用途。Ir>2.8的花岗石只可用于碑石、海堤、桥墩等人类很少涉及到的地方。
瓷砖的选购技巧
1、看吸水率
对于不同的瓷砖,制作工艺也不同,而瓷砖品质越好,吸水率越低。所以在选择瓷砖时,如果没有直接注明吸水率,可以用滴水的方法来检查,数分钟后观察水滴的扩散程度,越不吸水,即表示吸水率低,品质较佳。
2、看质地密度
可以从侧面看瓷砖的平整度,还可以敲击瓷砖,听声音是否清脆,声音越脆,说明瓷砖质地密度高,对于这样的瓷砖比较适合使用在卫浴间,不仅不容易损坏,而且方便维护清洁。
3、注意防滑性能
在选择浴室瓷砖的时候,最好要选择防滑性能好的瓷砖,一般哑光面或凸凹造型的地砖摩擦力比较好,可以达到防滑效果。
瓷砖是国家按瓷砖的放射性分为A、B、C等。
瓷砖按国家标准规定的等级划分为两个级别:1、优等品2、一级品。
A 类的使用范围不受限制,可以在家庭装修的各个场所使用。
B类装修材料不可用于I类民用建筑的内饰面,但可用于I类民用建筑的外饰面及其他一切建筑物的内、外饰面。
C类装修材料只可用于建筑物的外饰面及室外其他用途。
扩展资料:
国家分类标准:
瓷质砖 吸水率 小于等于0.5%;
炻瓷质 吸水率 大于0.5%小于等于3%;
细炻质 吸水率 大于3%小于等于6%;
炻质砖 吸水率 大于6%小于等于10%;
陶质砖 吸水率 大于10%。
吸水率表达:陶质砖>10%≥炻质砖>6%≥细炻质>3%≥炻瓷质>0.5%≥瓷质砖。吸水率 0.5%-10%概括为半瓷
其他分类方法:
依用途分:外墙砖、内墙砖、地砖、广场砖、工业砖等。
依成型分:干压成型砖、挤压成型砖、可塑成型砖。
依烧成分:氧化性瓷砖、还原性瓷砖。
依施釉分:有釉砖、无釉砖。
依吸水率分: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
依品种分:抛光砖、仿古砖、瓷片、全抛釉、抛晶砖、微晶石、劈开砖、广场砖(文化砖)。
依生产工艺分:印花砖、抛光砖、斑点砖、水晶砖、无釉砖。
参考资料:瓷砖百度百科
从艺术品市场行情来看,价值的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为:元明清时期瓷器、宋朝瓷器、唐五代时期瓷器、六朝时期瓷器、原始青瓷、晚清民国瓷器。
种类
1、汝窑,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中华传统制瓷著名工艺之一,中国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器。
2、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官窑,毛公洞第一(今
江苏扬州一带)。南宋官窑瓷器沿袭北宋风格,规整对称,宫廷气势,高雅大气,一丝不苟。因为胎土含铁量极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后称”紫口铁足“。
3、“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哥窑胎多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
4、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至今无人能仿造。
5、定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的涧磁村、野北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
扩展资料
凡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器物就叫瓷器。但当今对瓷器的具体定义,还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
一般人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条才能称之为瓷器:第一,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的。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岭土和化妆土,并含有长石、石英石和莫来石成分;含铁量低。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体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
第二,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才具备瓷器的物理性能。各地瓷土不同,烧成温度也有差异,要以烧结为准。
第三,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瓷器
根据技术指标判断瓷砖是否符合要求,如瓷砖的耐磨度。耐磨度:配度(也叫耐磨度)表明瓷砖容易磨损的程度:Ⅰ度级别的瓷砖耐磨损率最低,一般用于展示、墙面及活动极少的地方;Ⅱ度级别的瓷砖主要用于浴室、卧室等没有硬摩擦的环境中;Ⅲ度瓷砖适合人员流动频繁的地方,如客厅、厨房等;Ⅳ度瓷砖具有高耐磨度,在豪华住宅的门厅、走廊以及公共场所使用非常适合;Ⅴ度一般来讲具有超耐磨度,用于非家庭环境中,如机场、车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