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陶瓷和现代陶瓷的联系和区别
传统陶瓷和现代陶瓷的区别,技术不同,风格、花色,都有所不同。现代陶瓷是传统陶瓷的延续,现代陶瓷加入很多现代的元素,使得制作工艺有很大的提升!但传统陶瓷也有自身的精华所在!
1、起源方面:
传统陶瓷绝大多数的制品都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日用生活用器,实用决定着传统陶瓷造型结构的基本形态。它们的创作者即是手工业者又是农民,每年都要从事制陶和耕作,他们所接触的都是以传统文化为中心的民间乡土文化,耳濡目染的是地方戏剧、民间年画、剪纸、刺绣等,形成的文化修养是典型传统的。
现代陶艺,既不是宫廷艺术、文人艺术,也不是现代工业设计。它是用现代艺术观念来表现一种纯精神和情感的、个性化很强的纯手工原作陶艺。
2、情感方面:
中国传统陶瓷表现出的淳朴的手工意趣,把冷漠无序的黏土融入人的智慧和感情而变成有形、有用、有情的器物。
现代陶艺的出现,是国际性的普遍现象;是工业化、机械化产品大量泛滥后,失去人情味,而追求回归自然,日常生活归真的情感需要。
3、观赏方面:
传统陶艺以实用和装饰为主,作品的外在形式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意蕴,在造型上以同心圆为主,含蓄而内敛;现代陶艺则主要以传达陶艺家的现代观念为主,作品的外在形式表现出强烈个性,自由奔放,同时,强调陶艺家的对泥和釉的实验性探索。
现代陶艺是交叉的综合性的学科,科学中有技艺,技艺中有科技,科技需要艺术,艺术需要科技,科技为陶艺的发展开僻了前景,陶艺的发展又体现了科技。
扩展资料:
在华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令人叹为观止的陶瓷艺术发展演进至二十世纪,逐渐汇入现代艺术大潮而开辟了一条自由地探讨泥与水、火交融所蕴含的更为宽广、更为深远;强调人的主体意识、热情地表达感性领悟与理性思辨的创作路向,是为"现代陶艺"。
它以崭新的面貌给予我们所熟悉、所赞美的传统陶瓷艺术又一个全新的表现形式。从而开拓了陶瓷艺术研究与创作的新领域。
古陶瓷材料和现代民用陶瓷材料的成分、组织几乎一样。胎的成分都是以al2o3为主,釉的成分以sio2为主加少量金属氧化物颜料。组织都是晶相、玻璃相和气相混合物。
古陶瓷和现代民用陶瓷在工艺上有很大差别。
首先是材料的纯度差异。古陶瓷受限于原料选矿和提纯的工艺与设备,胎和釉里都含有大量杂质,如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铁等,杂质元素都在10余种以上,因而瓷器的呈色单色性较差,都是呈过渡色,绝无艳丽的单色。即使同窑烧制的相同配方的一批瓷器,每件呈色并不相同。现代日用陶瓷胎、釉的纯度很高,即使是质量很差的原料,杂质含量也远低于古陶瓷。现代陶瓷的胎色纯白,釉无色透明。
其次是材料的颗粒度差异。古陶瓷原料的粉碎、研磨和过滤工艺与设备都很落后,都是人工或简单机械作业,陶瓷原料的粒径大约从几微米到几百微米,尺寸跨度达3个数量级以上。粒度不均匀导致古陶瓷的胎不能做得很薄,壁厚也不能很均匀,表面凹凸不平,棱线不直,挂釉厚薄不均,露胎处较粗糙,致密度不高。不管刮胎成型操作如何精细、手艺如何高超、胎面刮得多平,胎料粒度不均匀都会导致烧结时局部隆起或塌陷,凹凸不平和釉的厚薄不均不可避免。现代陶瓷原料的粒径可以控制在同一数量级,质量最差的原料粒径差也达不到2个数量级。因此,现代陶瓷中的气相和玻璃相占比很低,细润致密,烧结变形很小,厚度非常均匀,表面是标准的几何弧度或镜面,釉的润湿性很好,很薄且均匀,绝无不挂釉的狭缝或露胎点,胎釉结合十分牢固。
第三是颜料的差异。古陶瓷所用颜料都是天然矿料,纯度低且粒度较粗,呈色如前述。釉下彩边际发散(有毛边),有立体感;釉上彩堆釉较厚,难以描绘细微笔画,覆盖性较差,有通透感,色彩过渡变换复杂,各不同部位颜料呈色存在较大差别。现代颜料都是化工产品,单色性好,覆盖性强,无通透感,呈色艳丽,边缘界限分明,细微笔画绝无浸染过渡,颜料层很薄,无立体感。在化工颜料中掺杂也不能掩盖这些特征。
第四是烧结缺陷的差异。由于胎釉材料成分、粒度、杂质的差异和炉内温度分布的差异等,古陶瓷基本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胎裂、釉裂、气泡、脱釉、意外呈色、表面不平、釉厚薄不一且有堆釉等缺陷,只有个别品种古陶瓷少有或没有可见气泡。现代陶瓷可以完全消除这些缺陷,人工制造这些缺陷很容易识别。
1、造型。一般来说古瓷器的造型都是非常古朴知、自然的,并且不同时代的古瓷器都有那么时代鲜明的特征。比如康熙年间的观音瓶就是那个时期所特有的瓷器器形。现代瓷从造型上来说更加的多元化一点,特别是现在有很多艺术瓷,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瓷器造型了。
2、釉面。观察釉面主要是观察它的光泽度,古瓷器因为年代久远,所道以釉面通常都会有一种湿润的感觉,一些瓷器还会有蛤蜊光,比较典型的就是唐三彩了。而现代瓷器上面的光很多都是浮光,和古瓷器相比会感到有点刺眼。
3、色料。古瓷内器所用的色料和现代瓷是不一样的,比如康熙时期的青花瓷用的是国产的浙江料。
4、画工。古瓷器的釉面是非常有层次感的,上面的飞禽走兽、人物花卉都是栩栩如生的,并且也都是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现代瓷器:
古代瓷器:
扩展资料:
瓷器总体分两大类:单色釉瓷和彩绘瓷。
单色釉瓷分:素瓷(包括青瓷、黑瓷、白瓷、青白瓷四种)和色釉瓷。
青瓷:也叫绿瓷,釉中含有氧化铁,是最早出现的瓷器,发展到宋代时最著名的是龙泉窑。
黑瓷:也叫天目瓷,是在青瓷基础上增加了铁的含量烧制而成的,著名的有建窑和德清窑。
白瓷:由于含铁量低而形成透明釉,最著名的有定窑和邢窑,白瓷的出现使得在瓷器上作画成为可能,因此为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青白瓷:也叫影青、隐青、映青、罩青等,釉色介于青和白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闪青,类冰类玉。
色釉瓷:指带有颜色的一道釉瓷器,是在密闭状态下烧制而成的,由于氧化铁、氧化铜等含量不同以及烧制温度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的釉色。色釉瓷包括红釉、酱釉、蓝釉、黄釉、绿釉、紫釉等。
导语:陶器可以说算是人类文明起源的一种标志性的物品了,它的出现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它的诞生是远远地早于青铜器以及其他材料的器皿的了。中国的传统陶艺作品素来深受广大的陶瓷爱好者的喜爱,而现代陶艺的风格与做工方面也与传统的陶艺有很大的区别。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共同点和区别。
现代陶艺
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这种形态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单纯和最简洁的,同时她所具有的神秘与抽象性是无法比拟的!从陶瓷艺术的审美需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
在后工业时代的当下,过渡、短暂、偶然似乎是现代主义的一个烙印。皆因时间也从未停留在某一时刻,“现代主义”代表着我们这个历史时代特征的一种“文明的形式”,就如同封建制度是中世纪的特征一样。
提倡
现代陶艺所提倡的:
一是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从而提升和转变人的思维,从而促进着社会的发展,这也是所有新艺术、新风格的前提。但这并不与继承民族血统有着本质上的矛盾
二是融贯众多学科的艺术形态,科学中有技艺,技艺中有科技,科技需要艺术,艺术需要科技,科技为现代陶艺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前景和可能!现代陶艺的创作,适当的采用科技成果是可取的,全部依赖和滥用科技成果则是现代陶艺的一大悲剧。
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共同点
第一是“手工”。陶艺绵长的生命力在于手工。这也是这门古老的艺术在高科技的网络时代仍然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手工是“人类学本体论”的基础,是一切陶艺创作的原点。作为人的活动,手工是一种体证,它最能保持艺术品原真性。与其它相互界限越来越模糊的艺术门类相比,因为“手工”,陶艺始终具有清晰的边界,这保证陶艺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手工的魅力都将作为陶艺的基础,将不同时期、不同价值取向的陶艺活动联系在一起。
第二是材料,即陶土、泥性。如果说手工是陶艺的人类学的基础,那么陶土则是陶艺“自然本体论”的基础。它是手工变革的对象,是陶艺活动的物质载体。通过对泥性的掌握和运用,通过对材料的变革,人的观念、智慧、想象力、创造力成为一种物质形态化的实体。陶艺的这种材料属性,也是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能够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第三是烧制工艺。烧制是人和自然的统一,人的本体和自然本体、精神和物质在烧制中获得融合,烧制为陶艺在自然、人文中增添了“天成”的因素烧制中的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使烧制的过程永远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弥久长新的吸引力,烧制过程所蕴含的超出自然和人为的神秘主义的因素,是陶艺创作幸福和痛苦的源泉。
代陶艺与传统陶艺两者的区别
现代陶艺是一门从陶瓷艺术中衍生出来的纯艺术形式,它摆脱了传统陶艺的实用功能性与装饰性的束缚,背离了规律性的创作程序,具有自身独特的语言功能和审美标准。具体表现在:
第一,在材料选用上,现代陶艺不看粗细优劣,强调和关注质地个性
第二,在工艺制作上,现代陶艺常常有意利用反技术的肌体缺陷
第三,在装饰技法上,现代陶艺追求肌体效果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保持并显露出手工的痕迹:
第四,在造型工艺上,现代陶艺不完全强调规整有序的对称,甚至有意造成残缺变形和透空形态空间。
好啦,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现代陶艺以及现代陶艺和传统陶艺在很多不同方面的共同点以及区别了。小编相信大家对于这两点也一定都有自己的理解。对于传统的陶瓷制品,小编的了解并不深刻,但是光从外表上看,类似如青花瓷,陶三彩之类的瓷器都是费美丽,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的,反观现在的陶瓷作品虽精致,但少了一些人工痕迹。
现代陶艺:创造创作主体充发挥想象空间实现体精神价值媒介使陶艺门古艺术现代精神寓所、与传统陶艺同现代陶艺陶泥作物质载体借体现却种现代艺术精神主张自由创造、性发挥、即使些作品仍保留着容器形态已再实用目并且突破原技术规范扬弃传统陶瓷精致、规整、称古典审美趣味向着随意自由、更富想象力、更具文精神向发展现代陶艺创造再传统意义艺术化瓶罐即使瓶罐、瓶罐即艺术观念自由表达着陶艺家存经验、现代陶艺纯属于艺术家体面灵艺术创造具古陶瓷母体脱离形独立纯艺术特征
粗陶原始低级陶瓷器般种易熔粘土制造某些情况粘土加入熟料或砂与混合减少收缩些制品烧温度变要依据粘土化组所含杂质性质与少定制造砖瓦气孔率高则坯体抗冻性能低叉易挂住砂浆所吸水率般要保持5~15%间烧坯体颜色决定于粘土着色氧化物含量烧气氛氧化焰烧呈黄色或红色原焰烧则呈青色或黑色
我建筑材料青砖即用含Fe2O3黄色或红色粘土原料临近止火用原焰煅烧使Fe203原FeON青色陶器普通陶器精陶器两类普通陶器即指土陶盆.罐、缸、瓮.及耐火砖等具孔性着色坯体制品精陶器坯体吸水率仍4~1 2%渗透性没半透明性般白色色釉采用含铅硼易熔釉与炻器比较熔剂宙量较少烧温度超1300℃所坯体增未充烧结;与瓷器比较原料要求较低坯料塑性较烧温度较低易变形简化制品形装钵其工序精陶机械强度冲击强度比瓷器.炻器要同釉比述制品釉要软釉层损坏孔坯体即容易沾污影响卫
精陶按坯体组同:粘土质、石灰质石质、熟料质等四种粘土质精陶接近普通陶器石灰质精陶石灰石熔剂其制造程与石质精陶相似质量及石质精陶近已少产石质精陶所取代石质精陶称硬质精陶石熔剂陶器完美使用广种近世家用量产用餐具(杯、碟盘予等)及卫陶器代替价昂瓷器热料精陶精陶坯料加入定量熟料目减少收缩避免废品种坯料应用于型厚胎制品(浴盆太盥洗盆等)
炻器我古籍称石胎瓷坯体致密已完全烧结点已接近瓷器没玻化仍2%吸水率坯体透明白色数允许烧呈现颜色所原料纯度要求及瓷器高原料取给容易炻器具高强度良热稳定性适应于现代机械化洗涤并能顺利通冰箱烤炉温度急变际市场由于旅游业发达饮食社化炻器比搪陶具更销售量
半瓷器坯料接近于瓷器坯料烧仍3~5%吸水率(真瓷器吸水率0.5%)所使用性能及瓷器比精陶则要些
瓷器陶瓷器发展更高阶段特征坯体已完全烧结完全玻化致密液体气体都渗透性胎薄处星半透明断面呈贝壳状舌舔光滑粘住.硬质瓷具陶瓷器性能用制造高级用器皿电瓷、化瓷等
软质瓷 (soft porcelain) 熔剂较烧温度较低机械强度及硬质瓷热稳定性较低其透明度高富于装饰性所用于制造艺术陈设瓷至于熔块瓷 (Fritted porcelain) 与骨灰磁 (bone china)烧温度与软质瓷相近其优缺点与软质瓷相似应同属软质瓷范围两类瓷器由于产难度较(坯体塑性干燥强度都差烧变形严重)本较高产并普遍英骨灰瓷著名产我唐山骨灰瓷产
特种陶瓷随着现代电器线电、航空、原能、冶金、机械、化等工业及电计算机、空间技术、新能源发等尖端科技术飞跃发展发展起些陶瓷所用主要原料再粘土石石英坯休使用些粘土或石更采用纯粹氧化物具特殊性能原料制造工艺与性能要求各相同
建议查下资料哦
感觉提问主意不是很清晰
随着历史与文化的发展,陶艺也随着产生了巨大的发展。陶艺可以分为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两大类。那么,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以下是有我为大家整理的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对比,希望能帮到你。
传统陶艺的介绍
一般指年代较久,使用传统技法来从事创作的陶瓷器,此种陶瓷器与官方的需求有相当程度的关系,同时在用途上大多以生活使用为主,若以釉彩来分类约可分为釉上彩与釉下彩釉下彩-青花(青花是一种釉下彩,就是在坯体完成干燥后,在表面上上用蓝色的色料(例如氧化钴)画上各式图案。之后再淋上透明釉,即可进行釉烧。因为蓝色的色料是用在透明釉之下,所以名为“釉下彩”,此种方式通常色料的烧成温度不能与透明釉相差太大)、釉里红…等。
釉上彩-粉彩(明朝年间研发出来的明“五彩”,对陶艺色彩的表现更上一层楼。在坯体上先施用一层色釉(通常为白色)后, 先釉烧一次,再以有颜色的釉药绘上各种花纹图案,以低温烧第二次,通常第一次釉烧的底色烧成温度较色釉为高,由于色彩在底釉上,所以称为釉上彩。因为需要釉烧两次 或是多次,故亦称为“二次烧”。)、康彩等。在经验上,在进行多次烧时,应从最高温烧到最低温,以确保发色准确。
现代陶艺的介绍
现代陶艺是艺术家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的手法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里、意识以及审美等哲学理念的一种艺术形式。现代陶艺索要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而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中国的现代陶艺创作相对较晚。1985年一股西方文艺浪潮刮进中国内地,对当时的大陆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国际友人把国外的现代陶艺的概念。形式、信息引入当时还处于风平浪静状态的传统陶艺创作领域,原来陶瓷材料还可以如此表现,陶瓷语言竟有如此魅力!
现代陶艺一般意义上分为 观念陶艺、生活陶艺、环境陶艺
观念陶艺 以展现艺术观念为主要内容,艺术家通过对陶泥性质的独特演绎,对陶艺制作方法的熟练掌握,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观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经由陶艺这一特殊的形式淋漓尽致 的表现出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观念陶艺或者是表现型陶艺。挂念陶艺充分运用现代的材料进行创作,最大限度的拓展现代陶艺的艺术空间。例如利用玻璃、金属、木材、以及其他工业成品等材料与现代陶艺有机结合,展现陶艺的造型语言。
生活陶艺 是以提高生活环境品味增加艺术情调,展现个人审美观点的现代陶艺,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环境,搞搞生活质量。如餐饮器具、灯具、花器以及观赏类陈设用陶艺作品。这些陶艺虽然也属于功能性或实用性陶艺,但和一般意义上的日用陶瓷有着较大的区别,无论在造型上、材料上还是制作工艺上,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具有现代陶艺的某些语言特征。
环境陶艺 是陶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主要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的广场、公园、绿地、道路、风景名胜区、居住区、公共建筑物及其他活动场地设立的陶艺。环境陶艺作为公共艺术,它既体现了环境艺术公共性原则,又具有陶瓷艺术本身所含有的特征。环境陶艺在形式和内容上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室外雕塑,有抽象陶艺和具象陶艺之分。
传统创新 - 运用传统技法,釉彩表现现代精神、瓶、罐、等容器或功能性得实用作品。现代陶艺-表现造型结构与思想理念的创作,与其他艺术型态的结合,让陶瓷艺术已不再是单纯的拘泥于土与釉的结合,融合更多的人文与空间因素,使得陶瓷艺术更加有内涵。
由于现代对于化工原料知识的进步,与釉烧技术的发展, 加上工业化后机器的制造与发明,陶瓷艺术已经渐渐分家,实用陶瓷与艺术陶瓷各有不同的发展空间,而釉上彩与釉下彩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的绝对,所以硬要用任一种分类的原则来规范陶艺的种类,都不是非常周延的方法。
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共同点
第一是手工。
陶艺绵长的生命力在于手工。这也是这门古老的艺术在高科技的网络时代仍然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手工是人类学本体论的基础,是一切陶艺创作的原点。作为人的活动,手工是一种体证,它最能保持艺术品原真性。与其它相互界限越来越模糊的艺术门类相比,因为手工,陶艺始终具有清晰的边界,这保证陶艺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手工的魅力都将作为陶艺的基础,将不同时期、不同价值取向的陶艺活动联系在一起。
第二是材料,即陶土、泥性。
如果说手工是陶艺的人类学的基础,那么陶土则是陶艺自然本体论的基础。它是手工变革的对象,是陶艺活动的物质载体。通过对泥性的掌握和运用,通过对材料的变革,人的观念、智慧、想象力、创造力成为一种物质形态化的实体。陶艺的这种材料属性,也是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能够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第三是烧制工艺。
烧制是人和自然的统一,人的本体和自然本体、精神和物质在烧制中获得融合,烧制为陶艺在自然、人文中增添了天成的因素烧制中的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使烧制的过程永远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弥久长新的吸引力,烧制过程所蕴含的超出自然和人为的神秘主义的因素,是陶艺创作幸福和痛苦的源泉。
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区别
现代陶艺是一门从陶瓷艺术中衍生出来的纯艺术形式,它摆脱了传统陶艺的实用功能性与装饰性的束缚,背离了规律性的创作程序,具有自身独特的语言功能和审美标准。具体表现在:
第一:在材料选用上,现代陶艺不看粗细优劣,强调和关注质地个性
第二:在工艺制作上,现代陶艺常常有意利用反技术的肌体缺陷
第三:在装饰技法上,现代陶艺追求肌体效果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保持并显露出手工的痕迹
第四:在造型工艺上,现代陶艺不完全强调规整有序的对称,甚至有意造成残缺变形和透空形态空间。
正是这些区别,使陶艺家们不断变换制作手法,将暗示、隐喻、象征、联想等手法视觉化,将寓意在作品中的精神价值和表现个性经验的语言作为关注对象,冲破封闭的世界,将感觉直接指向现代文化的各个空间。
并通过某些技艺因素的扩张和强化,让现代陶艺在现代文化中扮演参与者与言语者,突破了传统陶艺原有的界限,引发起人们对陶艺及其文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