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日本江户时期女陶瓷家是谁

冷酷的玫瑰
可靠的宝马
2022-12-21 19:23:14

日本江户时期女陶瓷家是谁

最佳答案
精明的金毛
愉快的热狗
2025-05-15 13:31:28

【井山三希子】 井山三希子,是专注于餐具食器制作的陶艺家,标志性的作品是黑白两色的器物。 由于一直强调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器物之美,三希子坚持以石膏模具做陶,做出具有不规则造型的器皿。每一件器具都因为手工的触感而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既有生活的味道又不乏艺术美感。 器物最美的姿态,尽在日常的使用中。一件器物若是精雕细琢、描金镶钻,仅在大宴宾客时小心使用,平日即束之高阁,便远离了它被造的本质。 她从创作初期就坚持石膏模具制陶法,以手工触感做出不规则造型的器皿,并且二十年来只采用经典的黑白色,令每一件器物以朴素的静雅姿态融入生活。

【三笘修】 三笘修,1973年出生于日本九州岛大分县。大学时,主修艺术教育专业的他开始接触到手工陶艺。1996年,三笘修从东京学艺大学毕业,前往京都投身于陶艺学习。 在京都,他师从著名陶艺家寄神宗美,从助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实践经验。2000年,三笘修回到家乡大分县,在大山町的青山中建起一处陶工坊,从此踏上了独立制陶之路。 他的作品,亦如本人,这些陶器拥有手工感极强的外观,大多笼罩在斑斑驳驳的自然釉色中,隐约透着些矿物元素所留下的“星光”,安静,质朴,抒写着大象无形之美。 外表清瘦,个性内敛,这是日本陶艺家三笘修给人的第一印象。三笘修相信,大美隐于陶,隐于“无形”之陶,他也相信正是回归自然的制陶状态,为他开启了独特的创作之路。

【市川孝】 市川孝,1967年出生于滋贺县,曾在北海道的教育大学学习雕刻专业,后来拜森冈成好为导师。 进入陶艺领域,潜心做陶将近20年。他的作品以黑白色、酱色、茶色等自然色彩为主题,器皿的外观通常显得古拙而质朴,带有很强的乡野气息。 此外,市川孝十分重视器物的分量感和生活感,在创作之初,常常会思考一些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当这些设计渗透至他的作品,即体现出一份来自生活的关怀。 陶艺家市川孝的独立工坊已在日本滋贺县东北部的米原市伫立多年。三座建于不同时间段、不同地段的烧窑,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喜忧参半的日夜。 虽然做陶许久,但谈及他的作品与经历,市川孝依然很谦虚,他总是说现存的作品里,没有哪件是自己完全满意的。因为陶是生活的反馈,而陶路,也将沿着生活的轨迹不断延伸。

【郡司庸久】 郡司庸久,1977年生于栃木县。他的陶瓷器在益子的柴窑中烧制。

最新回答
纯真的酸奶
坚定的画板
2025-05-15 13:31:28

挺好的,装修出来的效果非常非常不错,朋友来我们家都说非常好,都夸奖我家的装修太好了,他也直言都是这个瓷砖贴的光,的确英超陶瓷家的全抛釉瓷砖质量也很好,质感非常细腻,师傅说硬度很高,很难切割,下次还要选择英超陶瓷家的瓷砖,大品牌质量值得信赖。望百度采纳

时尚的小蜜蜂
疯狂的外套
2025-05-15 13:31:28
谷井直人

1976 年出生于滋贺县信乐市

1996 年毕业于信乐窑业试验场『大型器物手拉坯专业』

1997 年毕业于京都府立陶工高等技术专门学校成形系,之后成为信乐陶瓷家笹山裕昭门生。

1998 年与哥哥在信乐一起开『游乐窑』,继承和善用着信乐陶人的制器手法和信乐优秀的陶土,并坚持开创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制器之路。

WebSite

生活类器皿要想做好,其实很不容易。就像与爱人的日常生活,两人可能因为太熟悉而生出许多无谓的摩擦。谷井直人的作品造型流畅舒适,没有矫揉造作之感,也没有玩什么多余的花样,杯子就是一只舒舒服服的杯子,碗就是一只舒舒服服的碗,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子的。

『刻意』或许是现在所谓『匠人』们最大的敌人。

故意的小蘑菇
动听的项链
2025-05-15 13:31:28
何朝宗是明代嘉靖、万历间福建著名陶瓷家,不是清代光绪时期的。

福建陶瓷家何朝宗(1522-1600年),又名何来,中国明代瓷塑家。生于福建省德化县,浔中镇隆泰后所村人。祖籍江西,先祖何昆源,号德辉,先在江西军伍任职,明洪武七年(1374年),调泉州右卫所,旋升右营旗官洪武十七年,奉命拨军到德化隆泰社厚苏村(即今后所)屯垦定居。何朝宗生活在明代嘉靖、万历间。

何朝宗自幼受环境熏陶,喜爱瓷塑工艺,拜当地艺人为师。早年为宫庙泥塑各种神仙佛像,如德化碧象岩的观音、下尾宫的大使、程田寺的善才、东岳庙的小鬼,形象逼真。

何朝宗的每一件瓷塑作品从取材、构思到制作的全过程都是独立完成的,他的作品服从于材质,服从于内容,服从于人类的精神诉求,体现出艺术独立的、自主的品质特征。因而,说何朝宗是中国宗教雕塑艺术第一人并不为过。

顺利的花瓣
精明的黑猫
2025-05-15 13:31:28

1、王锡良

王锡良,原籍安徽省黟县,1922年2月生于景德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美术大师。12岁辍学随叔父王大凡〈“珠山八友”之一,景德镇陶瓷美术名家〉学绘瓷画。1952年进入景德镇美术合作社,2年后转入景德镇工艺社,随后进入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研究。

王锡良1959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术家”,1979年被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为景德镇市首位获此殊荣者。1987年被评定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2010年被大瓷网&大陶网艺术家数据库收录为陶瓷名家、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 殊津贴”,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书画院院长,是第一批授誉(1979年8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作:粉彩山水人物瓷板。

2、秦锡麟

秦锡麟,江西南昌人,1942年5月出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64 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原任景德镇陶瓷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现任景德镇陶瓷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国陶艺》和《陶瓷学报》杂志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会评委、中国陶瓷艺术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陶瓷协会副理事长等职,是第二批授誉(1988年4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作:《芦荡竞翔》。

3、张松茂

张松茂,江西鄱阳人,1934年1月出生于景德镇。擅长陶瓷粉彩人物、山水、鸟画、雪景,是我国陶瓷美术界的全能画师。他的作品“紫归杜怀图”粉彩瓷板书被当做江西政府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礼物。其传略被记入《中国当代要艺家传》。

其于1954年进入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研究设计,1959年荣获“陶瓷美术家”称号,1986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1988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4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同年张松茂之家被评为“陶瓷世家”。是第二批授誉(1988年4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作:《惊艳传书》,《西厢记》人物为题材制作的 《惊艳传书》首次在珠海亮相。业界表示,这一作品目前市场估值超过1200万元人民币。

4、王恩怀

王恩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原籍江西省丰城市长湖乡,1935年12月出生于景德镇。从小随父亲王步(青花大师、陶瓷美术家)学艺作画,后又师从刘雨岑先生('珠山八友'之一,陶瓷美术家)研习绘瓷技艺。1949年入省立陶瓷专科学校,学习陶瓷美术,1950年在家随父王步学艺作画,1954年就职于轻工部陶研所(现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创作设计,1964年奉调景德镇为民瓷厂,景德镇紫莲花网络有限公司大瓷网艺术家库陶瓷名家、任厂美研所名誉所长。

1979年被授予景德镇'陶瓷美术家'称号,1993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是第三批授誉(1993年12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作:粉彩《牡丹玉兰》获全国陶瓷评比一等奖;《牵牛花》15头咖啡具,获景德镇市首届陶瓷美术'百花奖'一等奖;《荷花蜻蜓》5头组合画具,获景德镇市第二届陶瓷美术'百花奖'一等奖;粉彩《茶梅竹》图纹设计,在'景德镇市向建国十周年献礼作品'评比中,荣获一等优秀作品奖。

5、李进

李进,艺名李峻,1940年9月生,江西石城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李进长期在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研究,师从“珠山八友”王大凡先生。擅长陶瓷装饰人物,兼工花鸟、动物。多次获国家级一等奖奖励。是第三批授誉(1993年12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作:粉彩《水仙花》、《钟馗》瓷盘分别获1982年全国陶瓷美术评比一、二等奖;粉彩《水仙花》瓷盘获景德镇市第一届陶瓷美术“百花奖”一等奖;《孔雀东南飞》获1983年轻工业部优秀奖;《杜十娘》获1984年江西省文艺创作二等奖。

6、王隆夫

王隆夫,别号“昌南子”,江西浮梁县人,1931年11月生。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是第三批授誉(1993年12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擅长运用粉彩绘制古代人物画,兼及山水、意笔花鸟。出身于“陶瓷世家”,祖父王昌彬,曾任晚清-御窑总办。

代表作:《一苇渡江》、《唐三侠》、“粉彩八仙过海薄胎瓶”、“粉彩夜宴图瓷板”等获国家级专业评比一、二等奖和金杯奖。

7、唐自强

唐自强,194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先后在景德镇陶瓷雕塑瓷厂、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工业美术研究所和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工作。他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古陶瓷研究学会会员、景德镇雕塑研究会理事。

1990年被评为景德镇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作品在各类展评中共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共30余项。是第三批授誉(1993年12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作:2000年,五块一套的大型新彩瓷版画《清明上河图》又喜获成功,现陈列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春讯》、《花神》、《六鹤同春》、《小鹿》等四件瓷雕作品被景德镇陶瓷馆收藏;瓷雕《唐代仕女》被江西省工艺美术馆收藏。

8、戴荣华

戴荣华,1940年1月生,江西波阳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5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擅长陶瓷古、粉彩装饰兼新彩、青花,创作题材多为古代仕女及山水、花卉。曾参与国家、省、市级陶瓷艺术展评并多次获奖。是第四批授誉(1997年9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作:《春蕾》咖啡具,获首届全国陶瓷美术评比二等奖;《孔雀舞》花瓶,获景德镇市1979年'迎春展瓷'优秀奖,并作为影片《祭红》的片头作品;《争艳》荷花瓶,获'赴京展瓷'一等奖。

9、张育贤

张育贤,笔名风友,1938年生于江西余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5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调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专门从事陶瓷雕塑绘画研究和创作。

曾师承著名雕塑家曾龙升、蔡金台学习传统技法,擅长圆雕、捏雕、镂雕、浮雕及陶瓷绘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陶瓷美术界老艺术家联谊会理事,景德镇陶瓷学院特聘教授。是第四批授誉(1997年9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作:《锋从磨砺出》、《眯眯》、《白菜·蜗牛》、《鉴真像》、《花神》、《披纱女孩》、《回娘家》、《春》、《反弹琵琶》、《济公》。

10、熊钢如

熊钢如,室名'半墨斋'。原籍江西省丰城市,1941年2月出生于江西丰城河州乡。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先后任景德镇市雕塑瓷厂厂长,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副总经理,景德镇陶瓷馆馆长,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所长等职。擅长雕塑创作,涉及城雕、浮雕、瓷雕;喜绘中国画,从师于胡献雅先生;善画瓷画,综合青花、色釉、新彩均有所长。是第四批授誉(1997年9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作:1964年瓷雕《初耕》被景德镇陶瓷馆收藏。色釉瓷雕《铸》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9年,《祖国万岁——牡丹颂》在为庆祝建国50周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了“共和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五十年研讨会”中,被评为一等奖,而且是陶瓷艺术类唯一的一等奖。

开朗的丝袜
现代的火龙果
2025-05-15 13:31:28

现如今,陶艺已经流传至世界各国。经过不同国家文化的熏陶,陶艺的表现形式也不同。那么,你知道国外陶瓷的发展吗?以下是有我为大家整理的国外陶艺的发展过程,希望能帮到你。

国外陶艺发展情况

二十世纪,在日本以八木一夫率先发起的“走泥社”为先导,开创了现代新陶艺运动的局面,给国际陶艺界诸如了生命的新活力。

在美国,二十年代也发起了工房陶艺运动,八十年代后期,美国陶艺界进入了洗练、折中、技巧和扩张的新时期。

由于美国陶瓷艺术的历史不长,因此,当大的陶艺家们对世界各地域陶艺的民间工艺传统持尊重态度尽量学习,但并非视传统的东西都是可取的,其中大多数人都在美术学校系统的学习了美术史,并接触、了解和掌握了现存的传统制作技艺,人们称这类人是区别于工艺师的艺术家、。

美国陶艺界关于陶艺观念的争论集中在如何划定陶艺作品这个概念上、以美术馆、从业者、评论家及上层社会陶艺收藏家们为代表,认为只要是粘土作成的东西,无论上釉不上釉、无论陶器、 器、瓷器、无论器皿杂性或抽象造型,都可称之为艺术品(即陶艺),这种观念的存在,影响了画廊及陶艺推销市场。另一种看法是绦应从工艺的角度去界定。

现代美国陶艺家的作品,每年都得到评论家们的相当重视,陶艺专业性画廊的数目比以前有明显上升的趋势,陶艺评论也被纳入艺术的领域,这是指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陶艺作品知识在工艺陈列馆或工艺节才出现的情况相比大不相同了《陶瓷月刊》、《美国陶瓷》异类的与美国陶艺相关的杂志被划分到纯艺术出版物范围内,对观念的争论表现在陶艺作品在美国社会如何理解­如何评价­取决于美术界还是工艺界。这种争执相当白热化。

由于受日本陶艺传统的影响和接受其影响的欧洲艺术家也大有人在,可以看到许多仿东方古风的陶艺作品,但这并非总的趋势,因为东方味道的作品无论从哪方面都与美国人的性格、气质太不符合。但做为纯粹造型(含比喻意义的用语表现某周思想的器皿),仍是许多陶艺家采用的形式。最近以来,还出现了附加多种非陶瓷材料的物品饿陶艺作品中进行综合表现。如用丙稀颜料抹表面,或附加石块、木材、纸张等材料。借以深化作品的主题。

可以认为,美国陶艺作品上在主题向多角度分歧过流,这个分歧与其它任何分歧相比,在表现上自由度及多元性被拓宽了。如何寻求表现主题上当今陶艺的显著特征,也表现出作者对形成可以追求的个性。

鉴于国内古玩艺术品市场鉴定领域的现状,我们联合了国内权威、强大的专家团队,运用国内外进的鉴定仪器和技术,集专家的经验,科学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等方式为全国藏家的藏品进行鉴定服务,为国内古玩艺术品爱好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服务平台。

国外陶瓷历史文化浅析

国外陶瓷历史文化悠久,主要陶瓷国有:日本,朝鲜,法国,英国,德国。

一、日本

陶瓷历史文化背景:大约在一万年前,日本就开始制作土器了,根据时代和式样的不同,起名为绳文土器、弥生土器。一般认为,日本最初的陶器是在奈良时代,模仿中国的唐三彩制造的,采用了称为“奈良三彩”的白、绿、茶色的釉彩。

奈良三彩以后,日本大约近500年没有再制造陶器。这期间日本全国制造的是被称为须惠器的、坚硬、烧透的灰黑色土器,但这种土器到了平安时代末期几乎也消失了。

真正烧制陶器是在镰仓时代,濑户一个叫藤四郎的人从中国引入了技术,制造水壶、香炉、佛具等。以后直到室町时代,除了濑户以外,信乐、常滑、丹波、备前、越前等地也能制造陶器了,被称作日本的六大古窑。再后来1616年,朝鲜的李参平在肥前有田成功地烧制了瓷器,日本的陶瓷制作就此开始了。接着有各种烧器产生。

陶瓷种类:绳纹土器、弥生土器、土师器、青花瓷、骨瓷、奈良三彩。

陶瓷特点:日本在近二十年才有骨瓷的发展,也出了不少的名品,中低价的骨瓷大都是日本制的。从设计而言,日本的造型及图案较保守,强调典雅。

绳文土器:绳文土器是低温下烧制的很厚的黑褐色的土器。

弥生土器:弥生土器则是在高温下烧制的较薄的红褐色的硬土器。

京烧:在京都制造的陶瓷器总称为京烧,又叫清水烧。京烧质地细腻,色彩和谐。盘子、花瓶、茶具和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工艺瓷器都是很好的旅游纪念品。

有田烧:江户时代初期(1616年),朝鲜的李参平在现在的佐贺县的有田陶土矿成功地烧制瓷器,便开始生产日本最早的瓷器。这种日瓷立即受到欢迎,人们把这种陶器就叫有田烧。

九谷烧:九谷烧的绘画色彩绚丽、构思大胆,设计新颖,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据说九谷烧的窑在1700年左右被封锁过,在江户时代后期再次复兴。所以复兴前的陶器叫古九谷烧。

乐烧:以烧茶器为主的乐烧在京都也发展起来了,本阿弥光悦制成了品味极高的茶碗。光悦被誉为是日本近世初期的代表文化人。他多才多艺,在绘画、书法、陶艺、著作、出版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郝绘烧:在宽永时期(1624年——1644年)结束时,酒井田柿右卫门成功地制成了第一件涂釉瓷器,完成了赤绘烧。之后肥前地区的瓷窑迅速发展提高。因而把它又命名为伊万里瓷器。这种瓷器不仅在日本国内大受欢迎,而且在欧洲也享有盛誉。

美浓烧:进入江户时代,美浓烧作为平民的日常餐具广为需要,成为国内有数的陶瓷器生产地至今。日本歧阜县瑞浪市已有1300多年的美浓烧陶瓷制作历史。瑞浪市的陶瓷制作艺人们采用多种工艺和精细无机无毒釉彩,烧制窑温达到了1240-1260。C,而非通常的700-800。C,坯体所含金属经充分氧化,其中的金属含量远低于日本国家标准(铅2.5mg/L,镉0.25mg/L)和中国国家标准GB13121-9(铅7mg/L,镉0.5mg/L),生产出的陶瓷制品符合人们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在日本和欧美市场倍受青睐。我们平时使用的洋式餐具、和式餐具的大约50%以上实际上是美浓烧。

陶瓷应用:日用品类、建筑类、收藏类、艺术类、礼器类。

陶瓷分布: 濑户以外,信乐、常滑、丹波、备前、越前等地

二、朝鲜

陶瓷历史文化背景:朝鲜的陶器颇似中国东北所产陶器。在朝鲜新罗王朝(Silla dynasty,公元前57~公元935)时期的陶器,尚带有中国周代陶器的风格,同时也仿造汉代青铜器器型进行生产。在釉陶生产中,有仿唐三彩的新罗三彩产品。

朝鲜在10~14世纪时已能仿造中国耀州窑和越窑的青瓷,并有较高的成就。14世纪以后,朝鲜瓷器质量不及中国明、清时期的产品,质地较为粗糙,但如瓜形、梨形等器皿造型,都具有明显的朝鲜特色。

三、法国

陶瓷历史文化背景:在锡釉陶生产技术传入法国之前,法国在16世纪广泛使用铅釉陶。锡釉陶传入后受到普遍欢迎。18世纪初,法王路易十四下令熔毁宫中银器,以偿付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的费用。此后,权贵们都转向使用陶器,从而使陶器生产出现了一个高潮。1750年,法国建成塞夫尔瓷厂,此后直到1769年,一直生产软质瓷。

陶瓷特点:法国是浪漫的国度,这样的人文风情反映在瓷盘彩绘上,表现出丰富多变的色彩及图案。

陶瓷应用:日用品类、建筑类、艺术类。

四、英国

陶瓷历史文化背景:英国的陶器生产,由于地理原因,在中世纪时很少受到外来影响。初期的制品均系无釉陶器,随之而发展成为铅釉陶。16世纪50年代,锡釉陶制造技术由荷兰传入,淘汰了铅釉陶的生产。在陶器的装饰方面,受到中国明代万历青花瓷的影响。这种影响在18世纪初尤为强烈,特别是在布里斯托尔地区有坚持延续不变的趋势。17世纪70年代,德国石器与中国宜兴紫砂陶器都在英国盛行,许多工厂争相仿制。英国的锡釉陶生产以伦敦为中心。但当英国陶瓷家伟奇伍德的米色陶器问世之后,立即受到英国及其他国家官僚贵族的赏识,从此锡釉陶逐步弃而不用。

陶瓷应用:日用品类、建筑类、艺术类。

陶瓷产区分布:主要地区伦敦

五、德国

陶瓷历史文化背景:德国是欧洲最早生产陶瓷的国家。无论是陶瓷原料或陶瓷材料的生产都属世界先进兰列。德国的陶器有两大类,一为石器,一为锡釉陶。德国制造的石器质地坚实,饰以浮雕,在国外广泛行销,17世纪时远销日本。此后,新建的锡釉陶厂多得不可胜数,而以纽伦堡地区产量最大。17世纪60年代,法兰克福及其附近的汉洛厂开始生产锡釉陶直到1806年,其中某些器皿采用了中国的装饰图案。

陶瓷应用:日用品类、建筑类、艺术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