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第三届陶瓷协会大地奖金奖有哪些作品

孤独的小蝴蝶
昏睡的钢笔
2022-12-22 07:44:43

第三届陶瓷协会大地奖金奖有哪些作品

最佳答案
标致的花卷
标致的学姐
2025-08-28 01:14:56

7月30日,记者从日照市文联获悉,近日在北京闭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轻工消费品展览会暨第三届中国陶瓷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精品展览会上,日照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荐的苏兆启、苏日华黑陶作品《高柄蛋壳镂空陶杯》荣获中国陶瓷作品"大地奖"金奖。

7月19日,笔者从河南廷怀汝瓷科技有限公司获悉,日前在北京闭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轻工消费品展览会暨第三届中国陶瓷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精品展览会上,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平顶山市政协委员李廷怀的汝瓷作品《荷初》获中国陶瓷作品“大地奖”金奖,张峰、李亚玲夫妇的汝瓷作品《幸福》获银奖。

广东省佛山陶瓷艺术大师邓钜辉一件“重生-雅安”现代时事写实题材的陶瓷作品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大地奖”陶瓷作品竞赛中获得“金奖”。

2013中国国际轻工消费品展览会暨第三届中国陶瓷文化创意设计精品展览会,于2013年7月12日至15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旧馆举行。中国轻工业总会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大地奖" 陶瓷评比,同期举行。我院组团参加陶瓷展览与“大地奖" 评比,并获得四金四铜佳绩。张南章副教授的《关公》,周金田副教授的《世遗之音》,赖双安副教授的《悟》,邱玫瑰副教授的《贵妃醉酒》等四件作品荣获金奖,赖荣伟副教授的《活佛》,赖颖秦副教授的《花好何须月圆》,郑振雷讲师的《爱莲说》,张丽芬讲师的《开口笑佛》等四件作品荣获铜奖。

最新回答
谨慎的铃铛
忧虑的羊
2025-08-28 01:14:56

作为中国陶瓷最有名的产地,佛山的陶瓷知名品牌确实不少,给你列举一些:东鹏瓷砖、鹰牌陶瓷、新明珠陶瓷、新中源陶瓷、顺辉瓷砖、兴辉瓷砖、宏宇陶瓷、金意陶、金丝玉玛瓷砖、简一大理石瓷砖,这些品牌无论实力还是品牌知名度,在行业都是名列前茅的。

大胆的发夹
冷静的巨人
2025-08-28 01:14:56
一杯美酒》的演唱认知

2020-05-26安雪铷

参花(上)订阅 2020年6期收藏

关键词:演唱技巧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民间音乐文化。新疆维吾尔族民族音乐因地域、文化特征,形成了其民族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使新疆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之乡”。本文通过分析新疆民歌《一杯美酒》的情感表达以探究新疆民歌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新疆民歌 《一杯美酒》 演唱 技巧

一、《一杯美酒》作品简介

新疆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宝藏。新疆民族音乐主要以表达爱情、历史、劳动与习俗等为主,在维吾尔族众多的风俗文化表现形式中,爱情是不可缺少的主题。以表达爱情为主题的歌曲数量众多,有的表达对情人的爱慕,有的表达对爱情的忠诚。而民歌《一杯美酒》正是一首表达爱情的歌曲,作品讲述了男女青年的爱情故事,作品创作结构规整,节奏欢快,旋律悠扬,刻画出一幅热烈欢快的艺术场景,作品的创作醇厚优美,充分体现了我国新疆维吾尔族民族音乐的艺术特征。

《一杯美酒》主体发展多为高平升降型或者是反s型,创作中充分运用维吾尔族极具特色的旋律写法,旋律线采用上升型、下降型、波浪形等表现形式,旋律进行中偶尔使用大的跳进增强音乐的张力,旋律线下行平稳过渡到低音区,偶尔也会在级进的基础上加入甩音,使听觉在平缓中体验上升的线条美感,并采用多种主题发展手法进行创作,重复、变化重复、模进、对比等多种形式的使用,使音乐主题始终贯穿全曲并不断地发展变化。以上的创作手法在作品《一杯美酒》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杯美酒》是一首带再现的二部曲式结构,AB两部分分布均匀,分别由四个乐句组成,A部分四个乐句是以a乐句为基础音乐元素,在此基础上变化衍生出其他三个乐句。B部分主题发生变化,b乐句是一个全新的音乐材料,主题发展手法与a乐句形成对比,结束句回到a乐句音乐材料,B部分主要以变化的b乐句与a乐句的变化再现构成。我们通过分析发现该作品是一个起承转合的结构,coda和引子部分也是使用a乐句的音乐材料,使音乐主题乐思始终贯穿全曲并不断发展变化,相同的音乐材料既突出了音乐主题又加深了音乐形象。第一遍结束进入coda2中典型的切分节奏加以重复变化的发展手法推动着音乐不断向前发展。

二、《一杯美酒》的演唱技巧分析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我们得知整首作品共分为两个部分。A部分旋律欢快活泼,演唱音区大部分在中音区,为使声音饱满具有穿透力,演唱中注意胸腔的运用,结合高位置的同时声音靠前。切忌中声区和低声区音色产生压喉的感觉,演唱中自然地将气息沉至丹田,找到自然舒服的演唱状态,整个演唱通道顺畅。在进入正确的呼吸状态下结合音乐的旋律线,按照音乐的韵律、强弱、高低发自内心地保持欢快的情绪来演唱。

B部分旋律婉转悠扬,主体旋律使用一个延长音开始,演唱者在演唱时需要注意气息的运用,音量由弱转强、循序渐进,含蓄地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尤其是演唱“情人啊”这一句,要声音细腻、柔美,含蓄中表达出内心的深情。

在演唱结尾部分时,作品情感热烈,是整首作品的精华部分,声音中充满激情,因旋律音区都在中音区,演唱时需要使用与A部分相同的演唱技巧。最后一句的高音是小字二组的f,这是作品的点睛之处,演唱者所有情感都集中在这里诠释,在注重气息支撑的同时提高声音的穿透力,将最后一句“一杯美酒”往远处送,长乐句并加有延长音,演唱者既要演唱足够的时值还要追求音乐作品的整体性,这就要求演唱者具有扎实的气息基本功,气息要控制在横膈膜以下,均匀把握,以此来演绎作品中起伏较大的旋律线,使作品更具有张力。

三、《一杯美酒》演唱速度的控制

速度是指音乐作品演绎的快与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速度显示着音乐的生命力,如果旋律象征着血液,那么节奏的快慢就代表着生命的脉搏,没有脱离节奏的旋律。可见,速度对于音乐的诠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作品《一杯美酒》的演唱过程中,速度标记中板,但是这仅仅是一个速度的基础要求,演唱者在进行作品的二度创作时应该根据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创作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作品的调式、调性、旋律走向加以二次创作。《一杯美酒》是一首表达爱情、节奏有力、旋律热烈欢快的艺术作品,在演唱中要注意速度的变化。在演唱作品B部分的抒情场景时,以渐慢开始,直至演唱至“情人啊”时,恢复原速,通过这样的速度变化能更好地诠释爱情的甜美细腻,有利于音乐主体的发展。

四、结语

《一杯美酒》是一首维吾尔族爱情歌曲,其所体现的内涵及审美特征需要演唱者慢慢地理解与体会,结合科学的发声方法,声情并茂地完成对作品的诠释与演绎。

参考文献:

[1]杨燕.民族风格歌曲演唱中的通俗唱法运用[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2.

[2]沈小晶.音乐会视角中《一杯美酒》的音乐学分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3]张鑫淼.浅析美声歌曲《一杯美酒》演唱风格[J].戏剧之家,2018(07).

(作者简介:安雪铷,女,广西师范大学2017级音乐学声乐专业,研究方向:声乐)(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演唱技巧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因式分解常用变换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陇东民歌演唱特征探究

传统民歌中方言演唱的重要性阐释

宋词演唱走入课堂之初体验

声乐教学略见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

杂志排行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19期

《佛山陶瓷》

2022年10期

《时代汽车》

2022年

明亮的时光
失眠的小甜瓜
2025-08-28 01:14:56
佛山陶瓷说白了就是石湾陶瓷.

石湾陶艺

由于佛山历来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造就了不少能工巧匠,所以这里工艺品很多也很

陶奁(汉代)

黄釉陶鸮壶(西汉)

三彩陶瓶(清)

出名。如石湾美术陶瓷。石湾陶器享有“石湾瓦、甲天下”之称。石湾陶塑历史久远,代代艺人承先启后,佳作不绝、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石湾陶瓷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中已揭开其烧陶的历史序篇,石湾出现大型窑场的历史最迟可上溯唐朝。50~70年代先后在佛山石湾和南海奇石发现唐宋窑址,发掘出的均属半陶瓷器,火候偏低,硬度不高,坯胎厚重,胎质松弛,属较典型的唐代南方陶器。

汉代以后,由于商业逐渐发达,货币流通量大,铜多用于铸造钱币,铜质日用品大多被陶器替代,陶业于是得以兴盛,也带动了陶艺的长进,制陶形成独立的手工业,陶器走向市场成为商品。

石湾艺术陶器的生产始于唐代。唐代石湾窑烧制陶瓷,采用平面近似半椭圆形的馒头窑;釉色以青釉为主,酱釉次之;制作技术与工艺则轮制与手轮兼制并用;产品以日用器皿为多,常见的有碗、碟、壶和丧葬用的高身陶坛、三足香炉等。

唐以前的人们席地而坐,器皿多放在地上,安上双耳或耳,便于穿绳携拿。唐以后有了家具,从早期的床到后期的桌,器皿可放在床上或桌上,位置高了,安上把手直接携取,而不必用绳子穿耳去提拿了。唐以前器形多模拟动物,唐以后则向植物发展。

唐末后,陶瓷器皿造型更趋简洁优美,款式多样,壶多为长流,流与柄和壶口几成平行,壶身往往作成瓜棱形,并有梅瓶、玉壶春等式样。碗有爪棱形、葵花形,而以斗笠形最为流行。

宋代是陶瓷极盛时期,整个社会的消费时尚推动了陶瓷业的空前发展。从事陶瓷制作的窑场遍布全国,日用陶瓷、建筑园林陶瓷和艺术陶瓷的品种急剧增多,造型、款式日益翻新,因而后世有"唐八百、宋三千"的赞誉。琉璃瓦脊的出现确立了石湾陶艺的面貌,它既被人们珍重,又不必在密室里珍藏。宋代的釉色品种也远比前代丰富。除传统的黄釉、黑釉、青白釉之外,还创造了彩釉、花釉、窑变釉等。 装饰纹样更为新奇多样,装饰手法更加丰富多采:刻花、划花、印花、绘花、堆贴、浮雕以及运用树叶、剪纸贴饰等等。陶瓷器生产是宋代经济中最重要的商品生产之一,外销商品中绝大多数是陶瓷器。为适应外销扩大对外贸易,陶瓷业逐渐从内地向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发展。

当时石湾陶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交通便利和陶土比较丰富。官窑水道渐趋淤浅,水运交通中心不得不移至佛山和石湾。佛山与石湾相连,汾江和东平河直通广州,产品运往广州出口十分便利。台湾一带又有陶泥岗沙,取材方便,于是本来就有陶瓷业基础的石湾便很快发展成为岭南重要陶器生产基地。

宋代石湾生产的日用陶器,造型及装饰手法都注入了艺术表现形式,器形饱满、均衡,线条流畅,富有变化,种类也比唐代丰富得多,有魂坛、堆贴瓦檐重叠式矮身陶罐、彩绘花瓶、陶琴等,涉及器皿、文玩、动物、人物等各个陶塑类别。石湾陶器五弦琴,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是案头文玩类陶塑的佳作。

宋代石湾陶器的装饰艺术非常重视纹饰。纹样题材广泛,形象丰富,极尽工巧细密,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从石湾宋墓和奇石宋窑中出土的遗物来看,宋代“彩绘花卉颇有写意绘画的笔意,如绘兰草、竹叶,用笔疏朗,情趣盎然”。此外,还有绳纹,弦纹,波浪纹,瓜棱纹,缠枝花卉纹,二方连续纹等。

石湾陶瓷吸收了磁州的装饰手法,在其陶坯体上敷以化装刻划及捺塑,使原来只有实用功能的日用器皿的品味和格调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其中缠枝花卉纹十分精美,花卉蔓草舒展自如,卷曲合度,缠枝的曲、伸、卷、缠都饱含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石湾许多陶工是宋元官窑和钧窑制造者的直接后裔。因石湾窑是广窑,故又称“广钧”。石湾陶石除仿钧釉外,后来还广泛仿烧其它名窑釉色,如仿哥窑的“冰裂纹”、龙泉窑的“梅子青”、建窑的“鹧鸪斑”、磁州窑的“铁绣花”和汝窑的“玻璃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