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说丨陶瓷艺术品如何摆放?
室无瓷不雅,人无瓷不贵。随着社会审美和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现代家居装饰中越来越追求文化品位和艺术气息,而陶瓷艺术品则是不二的选择。
那么,对于瓷艺摆放,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玄关
玄关处于正门口,其位置尤为重要,直接体现了家主的品味和审美。简约大气的瓷板画最为适合, 可以衬托房屋的华贵与大气,其摆放位置应适中,保证玄关的通透、整洁和明亮。
客厅
客厅是接待亲朋好友,也是主人起居、休息、娱乐、休闲的主要地方,它是“家”的中心,适合放置简约大气的山水、人物瓷板画或成对的瓷瓶,当然,需要与家居风格相搭配。 适当再点缀几个大罐、鹿头樽、象耳瓶等,这样既与陈设的其他瓷器风格协调,也进一步增添了生活和艺术情趣。由此,会使客厅更显气派恢弘、小客厅凸现灵动雅韵,陈设陶瓷艺术品也彰显着主人的个性、情趣和文化素养。
客厅是家的中心,承担起居、休息、娱乐、会客等功能。根据客厅面积的大小和自己的偏好,可以选择传统青花陶瓷花瓶、漆线雕大红瓶或现代山水花鸟陶瓷。青花瓶古朴清雅的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氛围,适合实木装饰风格的家居,漆线雕大红瓶机具闽南特色,工艺精湛,同样适合大气典雅的家居风格,对于喜爱简约风格的年轻人,山水花鸟瓶以其富有生活气息,搭配适应性强成为上乘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在大瓶选择的同时,不要忘了挑选一个小一些的搭配瓶,以作相映生辉之用
卧室
卧室是一方独有的私人领地,因此要完全按个人的爱好而布置,但还是应该确定一个主题较好。 总体构思应体现赏心悦目、亲切舒适,给人一种“温馨之家"的享受。
卧室很重要的特点是私密,因此家居艺术品的选择和摆设全凭主人的喜好。一般来说,卧室以轻松富有生活气息的摆件为主,总体构思要亲切舒适,温馨自在。
书房
无论书房大小,在创意和布置上都应体现一个“雅”字,以营造超凡脱俗的意境。书桌上适宜摆放写既实用又具观赏性的陶瓷文房用具,然后再陈设几件大小适中,仿古器型的瓷器或其他器物。 喜欢书画的人还可摆设一个箭筒或大缸,以方便随手放置一些画轴、书法手卷等物品。中国人讲究和谐之美,选择搭配艺术品时,不仅要考虑能否与你的居所的风格相协调,还要看是否与自身性情、气质相近。
书房布置的关键在雅。摆放一套实用而又极具观赏性的陶瓷文房用具是平常的,除此以外,可以再陈设几件大小适中的茶器、陶瓷人物、花瓶等。
那么上面说到各个房间适合摆些什么,那么摆放的技巧和方法,王掌柜也在这里向大家传授了!
摆放技巧一
部分一些喜欢摆放大型的陶瓷工艺品,但是由于空间的不足往往会摆放在角落里或者阳台上,这样就会显得陶器没有什么存在价值,不能体现效果。 对于大型陶瓷的摆放,大可以摆放在客厅拐角处,这样就能突出更好效果。所以大型陶瓷的摆放放在显眼地方较合适。
摆放技巧二
有时候,在家中一些不值得注意的地方主人会觉得有点空旷,会觉得缺少什么。这时候可以摆放一些小型精巧的陶瓷工艺品, 在风格的设计上,可以选择有趣生动或者有图案的工艺品。陶瓷工艺品的摆放还可以是放在书架或者酒柜的小格子里面。
摆放技巧三
有时候按照自己的意愿装修好家居后,往往会觉得室内的装饰似乎还有点欠缺或者缺乏整体的层次感。在空缺的地方摆置一些陶瓷工艺品, 这样能够大大增加整个家居的气场。例如,在某一块墙壁下面显得空白,可以摆放陶瓷来进行弥补。
摆放技巧四
最后要值得注意的是,陶瓷工艺品在各个房间的摆放注意事项了。客厅陶瓷的摆放,选择大气阔气的陶瓷显示出主人的大气,在阳台可以摆放有着古韵味大型陶瓷, 若是在卧室,可以摆放小型精美的陶瓷工艺品,不同的空间要有着陶瓷摆放的具体区分才行。
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发源于中国,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作为艺术领域中最简洁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代表的神秘与抽象至今震撼着现代人们的心魄。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全面介绍一下艺术陶瓷这种艺术形式,相信通过以下文章的介绍,大家的审美需求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艺术陶瓷简介
艺术陶瓷是一种不仅能观赏,还能把玩艺术品,由于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艺术陶瓷已经成为不少收藏家眼中的投资品。中国比较主要的几种艺术陶瓷按照发展的年代不同主要有印纹陶、彩陶,以及唐宋时期的色釉、白釉等等,至今已经形成丰富多彩的艺术陶瓷文化。
艺术陶瓷的鉴赏方法
装饰之美
了对于艺术陶瓷来说,其最主要的家中装饰技法就是坯的装饰、釉的装饰以及彩的装饰三种。这三种装饰技法能将陶瓷的高矮、胖瘦、方圆等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修饰,不同的技法搭配能让陶瓷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美。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一件陶瓷都是现存于世上的孤品,因为全人工的程序决定了其任何一种技法都无法复制。
个性之美
陶瓷的创作者是艺术陶瓷的生产灵魂,他们可以将自己的艺术灵感以及体悟直接通过艺术陶瓷的外在表现出来,现代不少陶瓷艺术大师,就是通过陶瓷展现离开自己别具一格的创新艺术。他们有的开辟了前人从未设计过的题材系列、有的用了现代刷花山水技艺、有的还用了青花分水写意法……各种高超的技艺数不胜数。
意境之美
既然艺术陶瓷是从中国发源的,那么这种艺术形式必然少不了重要的意境,所谓的意境表现在陶瓷艺术中就是衍生出来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情画意。中国的不少陶瓷艺术家们在创作陶瓷的时候都十分重视意境这两个字的营造,让陶瓷拥有了一种文学上以及感官上的愉悦。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艺术陶瓷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都意识到,陶瓷艺术品不失为回报颇高的投资方式之一,但是具体要如何准备,又该从哪里去入手,这都是我们要学习的事情。
我家有一个精致美丽的青花瓷.
它是我们去年暑假在江西的景德镇买回来的,那么多瓷器中,我最喜欢这件艺术品了.它被我放在家中进门的架子上,一进我家就能坎肩它.
它的大部分是蓝色的,其余都是象牙白.远远地望着它,清秀高雅;近近的细看,那蓝色的都是各种各样美丽的花纹.瓶身有四小面是刻出来的,那静止的刻工,为这件青花瓷增添了一些不同的韵味.我不得不佩服这件艺术品的制造人呀!那四面图案的大小,图案都一样,而且一个圆和另一个图案之间相隔的位置空间非常细,很薄.这充分的体现出了刻工的高超技术.我发现这厮面上都有一个意思差不多的词语:家和业顺,人和事顺,天和地顺,内和外顺,这四个词语的意思不都是和谐,顺利的意思吗?它椭圆的瓶身向上画出了一条优美的曲线,让瓶口开成了一朵绽放开来的花.瓶底上用楷书写着景德镇制四个大字,如同用大印印上去的.摸上去凉凉的,非常光滑.整个瓶子都喊有着古典的气息,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意义.
青花瓷又称青花瓷器,他是用含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胚体上描绘纹饰,在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明,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中国十大著名瓷器:
1、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是景德镇窑产品,瓷质。造型端庄挺秀,腹部绘制“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故事,萧何、韩信和艄公的形象绘制的富有个性,并以松、竹、梅、芭蕉、山石为背景,形象生动地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
2、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
清乾隆年代官窑花瓶,体态匀称,色泽饱满典雅,瓶身鲤鱼图案栩栩如生,配以镂空水波纹雕花设计,显得大气富贵,恰到好处地映衬了瓶颈上的红色“吉”字中所蕴含的吉祥之意。
该拍品内绘青花,外画洋彩、珐琅彩、粉彩,运用描金,镂空、转心、浮雕、浅刻等多种工艺,极尽奢华、叹为观止,属于清三代瓷器中的巅峰之作。
3、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
罐高27.5cm,口径21cm,腹径33cm,足径20cm。素底宽圈足,直口短颈,唇口稍厚,溜肩圆腹,肩以下渐广,至腹部下渐收,至底微撇。
使用进口钴料绘出青花纹饰,共分四层,一层颈部饰水波纹,二层肩部饰缠枝牡丹,三层腹部为“鬼谷子下山”主题纹饰,四层下部为变形莲瓣纹内绘琛宝,俗称“八大码”。
4、明成化青花斗彩鸡缸杯
杯敞口微撇,口下渐敛,平底,卧足。杯体小巧,轮廓线柔韧,直中隐曲,曲中显直,呈现出端庄婉丽、清雅隽秀的风韵。杯外壁饰子母鸡两群,间以湖石、月季与幽兰,一派初春景象。足底边一周无釉。底心青花双方栏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
5、清乾隆粉彩“万寿连延”葫芦瓶
本品轧道锦地,密绘洋花绽放,恰合于乾隆皇帝对繁缛纹饰之好,以卍寿为主题,缠枝宝相花为饰,象征乾隆帝万寿无疆之意。技精艺绝,极为难得。
6、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此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作六瓣葵花式,浅腹圈足,足微外敞。通体施华腴莹彻之青釉,细纹冰裂隐隐,底有三支钉小若芝麻。釉色淡绿如天青,宛如“千峰翠色”,葵花式形制别致罕见,可谓旷世之珍。
7、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该碗绘有杏花盛开,春风吹绿柳,双燕比翼飞。侧面有乾隆御笔行楷题诗:“玉剪穿花过,霓裳带月归”,碗底有蓝楷书款《乾隆年制》。该碗造型秀美,白釉温润,工艺精湛,乃为乾隆珐琅彩瓷器杰作。
8、清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
此件拍品正是乾隆时期的代表作品,造型小巧秀丽,颈部饰以卷草形双耳,垂肩处的如意纹饰雅致婉丽。瓶身主题图案为“花石锦鸡”,寓意锦上添花。
锦鸡栖立于树干之上,侧旁以粉红花卉、玲珑洞石相衬,“新枝含浅绿,晓萼散轻红”;二句题诗,与画面相得益彰。整个画面布局匀称,淡雅细腻,色彩相互层叠,富丽多姿,堪称难得一见的佳作。
9、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八吉祥如意耳葫芦瓶
这是大清乾隆年间所制,瓶身印有红色蛟龙,气势磅礴,底部还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字样。
10、霁蓝釉粉彩开光花鸟暗刻松石绿如意双耳尊
这是在乾隆时期非常宝贵的官窑珍品,存世量十几件,在拍卖会上更是以天价拍出。
引言:从古至今,有许多人喜欢中国的瓷器,无论是古时的文人墨客,还是现代的收藏家,都抗拒不了对瓷器的喜爱。瓷器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大瑰宝,它明如镜,白如玉,晶莹剔透,是艺术的灵魂。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中国的瓷器艺术品呢?
一、瓷器有着精美的造型人都是视觉动物,对美的东西往往抗拒不了,瓷器上细腻、完美和令人愉悦的作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瓷器的釉色,花纹和雕刻,美观华丽,工艺精湛。有许多瓷器被收藏家们收藏了之后都舍不得作为工具来用,大多摆在安全的地方作为装饰品来用,可见大家对于瓷器的美都是认可的。
二、瓷器价值存续时期长大家都知道瓷器也算是一种古董艺术品,只要是古董艺术品,那么,就有一个特征就是它的不朽性,即使时间一直流逝,但是艺术品的价值却不会跟着流失,比如一幅齐白石的画,一副毕加索的作品又或者是老瓷器,这些都映射着当时时代最聪明,最有思想和最有表达能力的那些伟人。随着时间的增长,它的价值只会高而不会低。
三、物以稀为贵众所周知,瓷器从世界文化角度上来看,只有中国才有,整个世界只有中国发明了“陶器上釉”的器皿,而其他国家只有金属器皿。后来,人们发现瓷器很难发生变化的,而金属器皿遇到空气和水之后很容易生锈。是中国人将瓷器送到欧洲,然后有许多外国人喜爱瓷器,就在中国元素的基础上再加了一些外国人喜欢的风格,在瓷胎上作画之后,便有了广彩的诞生。
瓷器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无论是成熟内敛还是中庸之道,又或者是礼仪廉耻,均可在瓷器上体现,它不仅仅是一种摆设,是一种收藏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美感与德行的综合。
一、从古代陶瓷的历史价值来评估。中国古陶瓷的发展历程为:起源期、成熟期、高峰期(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三个高峰期)、衰落期。从目前的艺术品市场行情来看,价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元明清时期瓷器、宋朝瓷器、唐五代时期瓷器、六朝时期瓷器、原始青瓷、晚清民国瓷器。
二、从艺术价值进行评估。主要涵盖造型、装饰、图案三个方面。
造型价值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陈设器、文房用具、冥器、日用陶瓷。
从装饰上看以彩装饰价值最高,如雍正时期珐琅彩。价值的由高到低依次为:彩装饰、釉装饰、胎装饰。从长远投资角度看,单色釉瓷器升值潜力大。
图案上以人物图案价值最高,价值顺序为:人物图案、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山水图案、吉祥图案等。
三、从科学研究价值进行评估。有纪年款的瓷器、在纪年墓中出土的瓷器,往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不能作为评估价值的主体,在古代瓷器价值评估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不高。
(一).“艺术价值是很重要的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艺术的欣赏就是人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发现和寻找,是欣赏者、创作者... ...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情感共鸣。”可见艺术是主观的,一种高尚的精神产品,艺术是艺术家和欣赏者间的心灵互动。而陶瓷作品的艺术性就是陶瓷艺术家的心理活动、思想感情的体现,也是艺术家和陶瓷爱好者间精神上的交流。面对一件精美的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陶瓷工艺品,我们很难从中领悟或体会出什么真情实感,因为它只是商品,不是艺术品。那么陶瓷大师们、学院教授们的作品就一定是艺术品吗?我看未必。抛开作品工艺性标准,单说艺术性就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这些年来,由于艺术瓷越来越为收藏者重视,其价格也水涨船高、逐年攀升。商家和相关政府部门在经济利益的促使下,挖空心思以各种名义组织大师和教授进行笔会。一时间,笔会作品满天飞。而大师和教授们本人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应付了事。可以想象,这种应酬之作其艺术含量能有多少!既然当代陶瓷作品的艺术性是主观的,在价值和审美情趣多元化的今天,我们该如何选择艺术性高的作品呢? 无论是中华民族的还是世界上其它民族的主流艺术都是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陶瓷作品的艺术性不是装腔作势、故弄玄虚,也不是卖弄技巧,更不是单纯对观者感官上的刺激。它是艺术家的真情流露,它是欣赏者内心泛起的层层涟漪,它是超越时空的心有灵犀。一件值得收藏的当代艺术陶瓷作品是工艺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我们知道清末到民国初期的时候,由于一批文人介入到瓷上绘画,极大地提升了瓷画的艺术性。但是由于他们无法熟练掌握釉、彩以及烧成气氛、温度等工艺要求,所以浅绛彩作品的工艺性差,无法长久保存,极大地影响了其收藏价值。现在无论是收藏市场上的浅绛彩作品实物,还是网络上搜索到的浅绛彩图片资料都存在釉彩严重剥落的现象。后来民国时期出现的珠山八友作品,在工艺上克服了浅绛彩作品的工艺缺陷,达到了工艺与艺术的完美统一,成为收藏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收藏对象,拍卖价格也是屡创新高。无独有偶,在浅绛彩瓷出现一百年后的今天,大批国画、油画名家纷纷介入到瓷上绘画。遗憾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的瓷上创作往往浅尝辄止,忽视陶瓷的材质美,我们也就不难判断其工艺水平的高低了。
(二)重视陶瓷艺术家本人的修养我们知道艺术是主观的,陶瓷作品的艺术性是作品本身所展示出来的艺术家的精神世界。我们在品评一件陶瓷作品的艺术性时通常会说该作品的格调是高还是低。“格调是指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思想品格和艺术修养的总汇体现。”从创作角度来看,格调是艺术家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的最高体现;从欣赏角度来看,它是艺术批评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什么我们如此关注艺术家个人的思想品格呢?每个民族的艺术审美标准和其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我们民族的艺术审美标准深深地植根于华夏民族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我们传统文化构建受到儒、释、道的影响,是多元的、复杂的。尽管儒、释、道各自教义不尽相同,但是它们也有重合的部分。从个人的修为角度看,儒家推崇品德,佛教宣扬功德,道家提倡道德,都是强调个人要有高尚的品格。艺术家是为人类创造高尚精神财富的工作者。难以想象艺术家的道德品质低劣,他的作品的格调会高雅.明代文徵明曾言:“人品不高者画品便见卑下。”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高尚的品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我国传统美学之追求,有“文如其人”、“画如其人”、“诗如其人”、“书如其人”之说。在绘画实践过程中,客观景物的品质由画家去反映表现,在这个表现过程中,画家本身的品质一直在起作用。画家只有本身品格不凡,才能使创作的作品具有不凡的艺术风格,画品是人品的表现,作品是性灵的流露。艺术作品的格调有雅俗之分。格调不仅取决于作者的思想境界,同时也取决于作者所能达到的艺术境界。高格调一般不仅要表现深刻的思想、健康的内容,还要求艺术家有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这与艺术家的学识修养、艺术修养息息相关。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明末画家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中亦提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 开卷有益,读书能让万里外之美景立于眼前,读书能跨越时空,让古今中外人的思想诉诸脑海;读书而有益,多读而博知,是一个万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作为当代高温色釉瓷上绘画的领军人物,注重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挖掘现代文化内涵,突破传统工艺美术价值观念,借鉴中、西方绘画艺术技法,逐步形成了彰显个性审美趣味的艺术风格。李菊生的人物创作多取材于传统诗文。他通过刻画人物的瞬间情态,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感悟。
(三)选择资深当代艺术陶瓷经纪人收藏者面对众多的艺术陶瓷作品,很多时候会有手足无措之感。一方面有收藏者自身的原因,但是更主要的是当前艺术陶瓷收藏没有一个客观、公正和科学的指导标准,更没有一个权威的机构来引导、规范和监督这个市场。收藏者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专业、可靠、资深的经纪人比自己直接选择作品更为安全、保险。李菊生当代陶瓷艺术品经纪人大概出现于上个世纪90年代。经过近二十年的大浪淘沙,真正可以一直活跃在收藏一级市场而屹立不到的人可谓凤毛麟角。这些资深的经纪人经过市场多年的洗礼和检验,视信誉为生命,不为眼前的小利所诱惑,以严格的职业操守呵护、捍卫当代艺术陶瓷收藏市场。通常,艺术品收藏被认为是精英文化。收藏高品质的当代艺术陶瓷作品不仅需要收藏者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更需要收藏者不断学习,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鉴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