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清·乾隆粉彩瓷器特点与鉴别方法

激情的帅哥
魁梧的镜子
2022-12-22 05:59:46

清·乾隆粉彩瓷器特点与鉴别方法

最佳答案
个性的烤鸡
幽默的枫叶
2025-08-26 09:54:08

乾隆时期,(1736---1795)为清代瓷器制作的鼎盛期,从乾隆开始,粉彩在彩瓷的领域中几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这时粉彩的质量虽不如雍正时期那样的秀丽淡雅,但在装饰工艺上渐趋繁缛,形制上丰富多样,特别是用于陈设的各大器型,如转颈瓶,转心瓶,天球瓶,扁瓶,多角瓶等甚为流行。这些 工艺繁复,色彩浓艳明丽的器皿是乾隆彩瓷志制品中的杰出代表,同时,装饰工艺的发展使得仿生瓷器 的成功烧制成为可能,利用粉彩粉润柔和的质感,层次分明的色泽,石,木及各种动植物的色调和质感都能够准确细致的加以表现。

它综合了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制瓷工艺,进一步发展本朝瓷器,从而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粉彩瓷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乾隆时记事档中记载了许多乾隆时景德镇御厂为宫廷制瓷的史实,也反映出皇帝直接关注制瓷的情况。乾隆帝对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型体、花纹的要求常有御旨,制作前要有画样或木样,审查后才能正式烧制。器物的款识或有或无,写什么样的款识以及配合纹饰的诗句等都须经过乾隆皇帝的批准。另外,制瓷粗糙不合要求者还要赔补等情况,在档案中也有详细记载。当时的督窑官唐英一方面按皇帝的旨意制作精美的宫廷用瓷,另一方面,在保留前代精华的基础上,还吸收了一些西洋的工艺技法,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粉彩瓷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用色和施彩的工艺方面有了新的发展,除以粉彩绘画为主,还常加绘料彩、金彩或黑彩,或与青花五彩、斗彩并施于一器,这种在一件器物上施多种彩或同时以各种彩绘工艺制作的乾隆粉彩,可说是集多种陶瓷工艺成就于一身,充分反映了乾隆朝制瓷工艺的精湛。

2、在装饰方法上出现多种色地“开光”粉彩,如红、黄、蓝、绿、紫及多种色釉为地,可达十多种,有的在色地上彩绘带有西洋色彩的缠枝花,有的在色地上借用珐琅彩的轧道工艺用一种较锋利的金属工具划刻出精细的凤尾纹,即所谓的“锦上添花”,开光内绘花鸟图、山水人物图及墨书乾隆御题诗等。这种色地粉彩纤巧繁缛,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乾隆粉彩中数量最多的。

3、乾隆粉彩利用粉彩粉润柔和的质感,用粉化的各种彩料仿制各种工艺品,如漆器、铜器、珐琅、大理石,还仿制动物、植物、瓜果等。能准确地表现出所仿之物的色彩和质感,可谓惟妙惟肖。

4、乾隆粉彩有一个独有的特征,即器物口部及底部都施松石绿釉。松石绿釉非常浅淡光润,釉面犹如粥皮,由于是一种低温彩釉,釉面常常带有细小的纹片。这一特点乾隆时首先出现后,一直延用到晚清。

5、主纹是缠枝花,形象是将传统的牡丹花、宝相花或莲花的花与叶变形,仿佛西洋花卉。纹饰中也有西洋人物。同时还常以缠枝花作主体,分别加施夔龙、夔凤、蝙蝠或缨络、八吉祥等,组成各种祥瑞吉庆、美意延年内容的图案。清乾隆官窑粉彩瓷器传世品有一定的数量。在用色和施彩的工艺方面有了新的发展,第六,乾隆粉彩的造型工艺更是精益求精,不论是高达一米多的大型陈设瓷,还是小至几厘米的扳指、鼻烟壶,造型都非常规整,很少出现夹扁或歪塌现象。更值得一提的是,新奇精巧的镂雕瓷为乾隆时期新创,各式镂雕瓶包括转颈瓶、转心瓶、交泰瓶、套瓶、冠架以及各式转足碗等,千姿百态,其他时代是无法比拟的。

是否是仿品,主要看下面这5点

1、造型的整体结构比例不谐调,虽然高度或口径与书本上的尺寸相同,但器物腹部的弧度不准,不是扩大就是缩小。

2、胎体有的过于轻薄,也有的过于厚重。

3、作旧痕迹突出,如未作旧又很光亮。还有的为了表现是旧物,在器物底或罐的口边涂抹一些灰褐色的泥巴。

4、作旧痕迹突出。

5、这些现象与传世品的特点相比差距较大。更别出心裁的是,一些牟利者自造出一些乾隆款的彩瓷迷惑人们。在几次鉴定会上都出现诸如银灰色地雕花开光大碗、大罐,开光内彩绘山水人物,器底雕刻篆体“大清乾隆年制”款,让人感觉仿佛是乾隆的银彩器,实际不然,这种器物胎体厚重,工艺粗糙,纹饰绘画水平也很低。类似低劣的仿品实在是举不胜举。

最新回答
优雅的摩托
多情的电脑
2025-08-26 09:54:08

乾隆粉彩有一个独有的特征,即器物口部及底部都施松石绿釉。松石绿釉浅淡光润,釉面犹如粥皮,由于是一种低温彩釉,釉面常常带有细小的纹片。这一特点乾隆时首先出现后,一直延用到晚清。乾隆官窑粉彩的纹饰一般是“大内”送来的图样,主题纹饰按不同时节都有严格规定。除以粉彩绘画为主,还常加绘料彩、金彩或黑彩,或与青花、五彩、斗彩并施于一器,这种在一件器物上施多种彩或同时以各种彩绘工艺制作的乾隆粉彩,可说是集多种陶瓷工艺成就于一身,充分反映了乾隆朝制瓷工艺的精湛。

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甚至把版画,水彩画,油画以及水彩画等姐妹艺术都加以融汇运用,精微处,丝毫不爽;豪放处,生动活泼。粉彩的绘制,一般要经过打图,升图,做图,拍图,画线,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其中从打图到拍图,是一个用墨线起稿,进行创作构思,如绘瓷决定装饰内容与形象构图的阶段。正式绘制时的定稿叫“升图”,把描过浓墨的图样从瓷器上拍印下来叫“做图”。接着把印有墨线的图纸转拍到要正式绘制的瓷胎上去即“拍图”,这样就可进行绘瓷。

粉彩的描绘,着色技法是比较复杂细致的,一般如画,彩,填,洗,扒,吹,点等技法。其所用工具有画笔,填笔,洗笔,彩笔,笃笔,赤金笔,金水笔,玛瑙笔,扒笔等许多特制笔。

景德镇王掌柜总结了几点乾隆瓷器鉴定特征

一、乾隆瓷器造型特征:乾隆时的瓷器,造型端庄规整,大小器物之作均甚精致,但浑厚不及康熙,秀美不如雍正。风格华丽,不惜工本,新奇的器物不可胜数。特别是小件文具和玩赏品制作甚多,精美灵巧,令人爱不释手。仿古的器型和一般琢器,承袭了雍正时的贴塑耳装饰,并更为盛行。

二、乾隆瓷器图案纹饰特征:乾隆时期纹饰内容丰富多彩,除传统的题材外,尤多封建伦理和福禄寿寓意画面。如石榴百子、百子图、五福捧寿、福寿三多、五子夺魁、五子登科、三羊开泰、八吉图、八仙祝寿、月月见喜。这些祈福求祥的内容,成为以后各朝司空见惯的装饰,广泛流行于清末。另外,赞颂和粉饰太平的纹饰,也有较多的表现。

三、乾隆瓷器胎体特征:乾隆时注重制瓷质量,瓷制精细。如果没有淘炼至细的洁白胎质,就不可能完成复杂新奇的造型和特殊精细的工艺。乾隆瓷子所以器型规整,厚薄适度,都和胎土的高纯度密切相关。从传世品看,早期的乾隆瓷,还是能保持雍正时的细润特色的;晚期虽略显逊色,但仍比晚清的优越。

四、乾隆瓷器釉面特征:青花瓷的釉面仍为青白色,民窑亦如此。其青白度深浅不一,釉面肥腴而坚致,并光润均净,偶有微度的波浪釉;也有呈色较为粉白的釉面,民窑器多见。精致的珐琅彩和粉彩器,釉面坚致,细润如脂似玉,光洁无瑕;一般彩器的釉面,釉的莹润,有的不够平净,同雍正时相比稍有差异,早期至美,晚期渐糙。

五、乾隆瓷器款识特征:乾隆官窑瓷器款识有“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大清乾隆仿古”三种,以“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为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明显多于“乾隆年制”四字款。“乾隆年制”楷篆均有,楷书款一般用于彩瓷上。“大清乾隆年制”楷篆均有,篆书多于楷书。“大清乾隆仿古”一般用于仿古瓷上,青花篆款为主。高足盘、高足碗、双连瓶一般是在足内写篆书六字横款。民窑款也多书“大清乾隆年制”和“乾隆年制”,只是字体不够漂亮,位置不够规则,与官窑款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堂名款、花押款之多与康熙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的民窑青花器物上具体写明某年某月,如“大清乾隆伍拾叁年孟夏月制用春生”。堂名款主要书写在盘、碗、碟等小件器皿上。有:“和晖堂制”、“旭华堂”、“百一山房”、“澹宁斋”、“彩秀堂制”、“浴砚书屋”、“志勤堂”、“庆目堂”、“忠信堂”、“彩润堂”等。另外如“景慎堂”、“养和堂”、“彩华堂”、“避暑山庄”、“宁静斋”、“宁晋斋”、“宁远斋”、“百一斋”、“咏梅阁”、“敬畏堂”、“一善堂”、“雅雨堂”、“退思堂制”等款的瓷器制作精美,应视为官窑瓷。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幽默的耳机
热情的导师
2025-08-26 09:54:08

下面是乾隆时期粉彩的鉴定特点。

1、乾隆粉彩有一个独有的特征,即器物口部及底部都施松石绿釉。松石绿釉浅淡光润,釉面犹如粥皮,由于是一种低温彩釉,釉面常常带有细小的纹片。2、首先在用色和施彩的工艺方面有了新的发展,除以粉彩绘画为主,还常加绘料彩、金彩或黑彩,或与青花五彩、斗彩并施于一器。3、在装饰方法上出现多种色地“开光”粉彩,如红、黄、蓝、绿、紫及多种色釉为地,可达十多种。4、乾隆粉彩利用粉彩粉润柔和的质感,用粉化的各种彩料仿制各种工艺品,能准确地表现出所仿之物的色彩和质感。5、主纹是缠枝花,形象是将传统的牡丹花、宝相花或莲花的花与叶变形,仿佛西洋花卉。纹饰中也有西洋人物。同时还常以缠枝花作主体,分别加施夔龙、夔凤、蝙蝠或缨络、八吉祥等,组成各种祥瑞吉庆、美意延年内容的图案。6、乾隆粉彩的造型工艺更是精益求精,不论是高达一米多的大型陈设瓷,还是小至几厘米的扳指、鼻烟壶,造型都非常规整,很少出现夹扁或歪塌现象。谢谢

可爱的红酒
丰富的牛排
2025-08-26 09:54:08
乾隆时期的粉彩虽不如雍正时期,但也是清朝鼎盛的作品,乾隆时期的粉彩特点是:

纹饰 乾隆粉彩器纹饰种类众多,有山水、人物故事、花鸟、婴戏、仕女、花果、花卉、题诗,均以当时名画家的绘画为蓝本,兼糅西方绘画技法,勾染皴擦,浓淡分水,清新明艳,立体感强。另一类就是重色彩浓、锦上添花、集多种工艺于一身,“轧道”工艺用的很多。

彩绘 乾隆粉彩具有用色浓艳、装饰方法多样、富丽华缛的风格。乾隆官窑粉彩集压印、剔划、绘画、开光、色釉、堆塑、描金多种工艺于一体。有的陶瓷器物下部分为色地,腹部为白色或白地开光,开光内绘粉彩纹饰。

自由的树叶
清秀的草丛
2025-08-26 09:54:08
乾隆粉彩瓷器没有绿松石釉不是真品,乾隆粉彩器物口和底部都有施松石绿釉,这是鉴别乾隆粉彩的独有特征。松石绿釉看起来浅淡,很有关泽,是一种低温彩釉,而且时常会有一些细小纹片。一直到晚清,这一特点一直都在沿用着。

狂野的冬天
慈祥的猎豹
2025-08-26 09:54:08
粉彩瓷的特点

1、风格突出

(1)色彩鲜丽而持重粉润柔和而淡雅。

(2)书工细腻而精湛,栩栩如生而俊雅。

(3)立体感强,不仅手感立体,而且表现的对象也立体、逼真。

(4)分类明确,根据不同的表现手法可分为四大类:

①普通粉彩:以 万寿无疆 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为主要装饰,由于纹样简单,线条也基本上可以印子来印,用色也不多,渲染也 很少。

②中级粉彩:以山水、人物、花鸟和图案为主要装饰,以手画为主,兼以印代画一部份,色彩较普通粉彩丰富而淡雅,渲染也多于普通粉彩。

③重工粉彩:画面较中级粉彩复杂,加进了走兽、瓜蝶、草虫和吊灯洋莲图案之类构图远比中级饱满丰富。画工精细,色彩以及渲染都较多,图案致密,并加用黄金等高档颜料,技术要求高,只有高级技工才能制作。

④特艺粉彩:即特种工艺,不仅技术要求更高,艺术修养也高,有的虽看上去寥寥数笔,其乃是绝活,非一般高级技工能达到。有的甚至是孤品。

2、形式多样

粉彩的装饰形式十分丰富多彩,是其他任何一种彩瓷无法比拟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通景装饰:如中国画的长卷形式,上下、左右均可随意伸长,在器型上可以自由穿插转成一圈,常见的有山水、人物、花鸟、走兽、鱼藻和图案画等。

(2)开光装饰。在器物上用各种几何或象形形状圈出一块范围,使其装饰部位比其他中位更为突出醒目,开光内一般都绘有人物、山水、花鸟和走兽之类,而开光以外部分辅以各种图案。这种装饰任何一部位都有内容,给人感觉丰富、充实和活跃。

(3)满地装饰是传统的一种样式,它包括各种地色的万花,花朵大小穿插、布满全体。

(4)散点装饰:这种装饰在粉彩中为数不少,特别是在一些异形器皿上,它能不受器型弧度的限制,随意点缀各个部位,散点装饰,看上去虽无一定的格式,但放中有收,散而不乱、活泼自由,却有一定的规律。

粉彩瓷的区别鉴别

粉彩瓷和浅绛彩瓷都是釉上彩瓷,不同的是:粉彩填色之前需用玻璃白打底,也有一种说法是加入铅粉,让色彩看上去很粉嫩的。

浅绛彩不用,它是直接将淡矾红、水绿等彩色直接画上瓷胎,所以粉彩会有渲染而浅绛一般没有。

粉彩一般摸上去突出感强,尤其是雍正乾隆的粉彩,用料多,显得又粉又厚。

浅绛的突出感极弱。

清末民初时期的浅绛彩多加入了文人画的`风格,而粉彩则是沿用青花的绘画风格。

从磨损程度而言,浅绛彩更易受磨损,往往脱彩严重。人物或者花鸟都到了看不清的地步。

粉彩由于彩料较厚,相对较易保存完好。

雍正粉彩鉴定技巧

雍正早期有康熙五彩风格,粉彩纹饰多绘团花、团蝶、八桃蝙蝠(喻意多福多寿)、过枝花卉、水仙灵芝、仕女、麻姑献寿、婴戏等。纹饰明显疏朗、规整。如粉彩过枝桃蝠盘,从盘外壁开始绘桃枝叶及桃,通过盘口过到盘心接绘桃枝叶及蝙蝠,雍正时期一般绘8个桃,乾隆时多绘9个,有“雍八乾九”之说。雍正朝画的蝙蝠翅膀顶端下弯有钩,钩中有一点,嘴上有毛(但不绝对)。仕女幼童人物较小,面目清秀,或有疏简的山石树木等背景,或留较多的空白。这时和康熙朝一样,较多地使用“金红彩”,精细之作还在纹饰上方用墨彩行书题相应的诗词歌赋,并绘红色迎首或压角章,显露出当时社会文人的儒雅之风。一般民窑多在碗、盘、炉、罐、盘口瓶、小瓶上绘粉彩纹饰。

雍正粉彩官窑器多数有“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民窑精品有私家堂名款,也有图案标记,以器底绘青花笔、锭和如意,谐音“必定如意”等为突出。

乾隆粉彩瓷鉴定技巧和方法

乾隆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占此重较大的品种之一,在雍正瓷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继承了雍正时期在肥润的白釉上绘疏朗艳丽纹饰的特点,如常见的折枝花卉盘、碗、小瓶、面盆、人物笔筒和大件器物鹿头尊等。

猜你喜欢:

积极的歌曲
俭朴的故事
2025-08-26 09:54:08
乾隆粉彩器的内面及底足常施绿釉,其中内面为淡绿釉,底面为绿釉。绿色浅淡而闪黄,表面有小皴纹。胎釉结合牢固,极少剥落。绿里粉釉中以金线勾绘纹饰轮廓或口涂金者为精品。嘉庆以后所制则绿色深重,多见剥落。粉彩是乾隆彩瓷的主流,官窑和民窑都大量烧造。除白地粉彩外,还有各种地色的粉彩瓷,如豆青地、红地、黄地、蓝地、绿地、胭脂红地、木纹釉地、碎纹地等。有的琢器上下部分为色地,腹部为白地或色地开光,开光处绘粉彩纹饰。色地粉彩开光器物,釉地有红、黄、紫、绿、蓝、金、粉等色,其色亦有深浅之分。有的器物在色地上用金彩勾画纹样的轮廓,看上去如铜质珐琅彩器。器形:常见的官窑白地粉彩器有百鹿尊、九桃天球瓶,九桃盘及三果、戏婴碗等。除日用的碗、盘、杯、碟和各式瓶类外,文房用具及各种陈设件和饰件特别多。当时所制的粉彩宗教瓷也较多,如各种菩萨像、佛前的五供(烛台二、花觚二、香炉一)、金奔巴瓶、斋戒牌等。转心瓶、转颈瓶、套瓶都是清乾隆年间首创的陈设瓷。民窑粉彩器以碗、盘、茶具为多,其中大量碗、盘也是用压凤尾的锦地纹样装饰,做工一般较粗,后人所称的“什锦”器,即指此类,民窑中有大量的粗粉彩瓶、罐、盘、碗、杯、碟及文具。过粗之器称为“糙粉彩”。纹饰:乾隆粉彩与雍正粉彩相比,已由淡雅清丽而变为浓艳豪华。纹饰的风格有两大类:一是继承雍正时期的花卉图(包括过枝花卉)和少量墨彩山水图等,仍保持雅静的风格。另一类则是重色浓彩、锦上添花。乾隆粉彩往往于一件粉彩器上采用压印、剔划、绘画(釉上彩、釉下彩)、开光、色釉、镂空、堆塑、描金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件器物上。“轧道”工艺用得也很多,即在器物局部或全器色地上刻划纤细的花纹,然后加绘各式图案,这种工艺难度大且费工,看上去富丽堂皇,故有“锦上添花”之称。乾隆粉彩瓷流行器里施低温绿釉,有时器底也施绿釉,叫“绿里粉彩”,简称“绿里器”。以后此种绿里器粉彩瓷大为盛行,直至清末,也是特点。款识:乾隆粉彩的官窑器大多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少数书“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民窑器亦有书六字及四字篆款的,但款字极不工整。仿品:由于乾隆官窑粉彩器的经济价值很高,因此清末和民国初年有很多仿制,并且有以乾隆瓷后加彩的,后加彩以绿地、红地粉彩为多见。

妩媚的狗
热情的流沙
2025-08-26 09:54:08

珐琅彩和粉彩的根本区别是彩料的不同。珐琅彩中含有类似于玻璃的色料,即含有大量的硼和砷,以铅、硼、玻璃为主要成分,所以烧成后形成透明的玻璃质感。粉彩器是用“玻璃白”打底,这里的玻璃白是指一种含氧化砷的不透明乳浊釉,在彩内加入铅粉,使色彩浓艳程度减弱。

珐琅彩的胎体主要来自景德镇烧制的上等精细白瓷器,因为受铜胎画珐琅的影响,追求玻璃质感,因此胎体轻薄。粉彩胎体较厚重,胎质与珐琅彩相比较白和细密。

珐琅彩色非常丰富,在同一件瓷器上最多可达十几种,虽然粉彩色彩数量亦较多,但是表现在一件器物上远远不如珐琅彩丰富,呈色没有珐琅彩的金属质感,施彩比珐琅彩薄,表现的是柔美的感觉,呈色淡雅柔润、雅丽,其本身具有色彩浓淡的变化,色阶变化明显,具有传统国画的效果。如果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因为粉彩料未施满而露出的玻璃白,珐琅彩无此现象。

从纹饰看,珐琅彩兼有西洋画法,立体感强,用手摸起来可以感觉到厚厚的釉料,粉彩则只是用薄薄的釉水,釉面不如珐琅彩浑厚,仅微微凸起。

珐琅彩釉面有粗细不同的细小冰裂纹,即开片,这是区别珐琅彩与粉彩的重要方法,粉彩没有冰裂纹,且不反光。

珐琅彩没有蛤蜊光晕散的现象,而粉彩有蛤蜊光晕散在周围。

乾隆时期珐琅彩绘画图案纹饰上继承了雍正的风格,在画面上增加了诗文、书法和印章,形成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中国画形式。另外,在工艺上有所突破,彩料更为丰富,但技艺上没有雍正时严谨。

由于乾隆帝对粉彩情有独钟,很关心和发展粉彩的技艺。如出现了轧道工艺,随之而来就有了非常优美的锦地开光纹饰。这些新的工艺实质上已不是珐琅彩了,而是粉彩。于是乎珐琅彩有些退后,而出现了粉彩兼珐琅彩之间的作品。

参考二件古瓷鉴赏:

清乾隆---珐琅彩荷莲花鸟纹梅瓶(高26厘米)

清乾隆---粉彩缠枝莲瑞兽梵文纹龙耳樽(高2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