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陶瓷餐具都含铅,只是含量不同??
如果不上彩釉且粘土质量合格是不会含铅的。
陶瓷含铅,主要指的是颜料,陶瓷餐具造型多样、细腻光滑、色彩明丽且便于清洗,是绝大多数家庭购买餐具的首选。但是,陶瓷表面上的彩釉却有可能成为健康杀手。彩釉中的铅、汞、镭、镉等都是对身体有害的元素。
使用不合格的陶瓷产品时,这些有害物质会溶出,随着食物进入人体,时间一长,会引起慢性中毒。
同时,制作陶瓷的粘土也要注意,劣质的粘土含微生物和有害物质较多,即使不上彩釉也会损害人体健康。因此产品的规格和质量尤为重要,达标的彩釉陶瓷对人体基本没有危害,而看起来干干净净的无彩陶瓷餐具却可能为健康埋下隐患。
扩展资料:选陶瓷餐具别太看重花纹图案,特别是不要用内壁带彩绘的碗盘。新买的餐具可以先放在醋里泡2~3个小时,以溶解彩釉中的有害物质。另外,彩瓷千万不要放在微波炉里加热。
釉下彩瓷器最安全,图案颜色多蓝绿,少红黄釉下彩则是先上颜料,再上釉,然后直接高温烧制,由于不需要低熔点物质,所以颜料中不需要添加铅,颜料也不容易析出,最安全釉中彩是先上釉、再上颜料,然后再高温烧制,不含铅,颜料较难析出,相对安全。
釉下彩有图案的地方手感跟其他地方一样光滑,光泽度非常好,而釉中彩则介于两者之间,虽然光泽度较好,但手感不光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瓷餐具
铅是重金属对身体有害!铅可以降低陶瓷烧成温度,降低成本,所以缺德厂家会用含铅的釉料做日用陶瓷.陶瓷的釉料中也可以用硼,钙,镁,钡做助熔剂,但烧成温度高!含铅釉料可以做非日用瓷,工艺品什么的!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看土陶罐有没有含铅,看罐的颜色,含铅的罐的颜色要比不含铅的罐要深,深的罐就含铅。自古都是用陶瓷坛子储存酒,即使含铅应该也是微量的,应该对身体无伤害
任何陶瓷产品,只有铅镉含量(溶出量)高低的问题,而不存在“去除”的问题。自然原料加工出的陶瓷,无论如何精加工,微量或者痕量的铅镉都会存在;已经生产出来的陶瓷,铅镉含量和溶出量均无法改变;生产中降低陶瓷铅镉含量(溶出量)的关键,一是低铅镉的釉料配方,二是低铅镉的花纸(色料)。
陶瓷餐具的制作方法分为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几种。釉上彩是釉上施彩,釉下彩是釉下施彩,而釉中彩是彩色和釉子同时使用。
“釉上彩”是在烧好的白瓷表面贴花纸后再烤,工艺简单。另外,釉上彩陶瓷的烧制温度比釉下彩低,制作成本较低。而“釉中彩”是花色在釉中,“釉下彩”则是花色被釉层覆盖。由于彩釉颜料含有铅、镉等有害金属,长期使用“釉上彩”盛放醋、酒、果汁、蔬菜等有机酸含量高的食物,重金属会随食物一起进入人体,久了会引发慢性重金属中毒、免疫能力下降,以及一些血液系统疾病等。
在购买陶瓷餐具时,首先要特别注意购买时要选择正规的市场,要看餐具是否标明厂址、厂名、执行标准等;其次是购买时要注意看餐具的成色,用手触摸餐具表面,看内壁是否光洁,是否有开裂、凸凹不平等变形的情况;还有就是用鼻子嗅,看是否有异味。此外
,在选购时,尽量不要挑选色彩鲜艳和颜色深的餐具,要选择有正规厂家的产品。购买时,最好不要买陶瓷餐具里面带花的。
在使用陶瓷餐具时,最好先用沸水把餐具煮上5分钟,开水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然后再放到常温的食醋里浸泡1-2小时,因为陶瓷在遇到酸性物质时,会溶解出一些餐具中所含的有毒物质。对不放心的陶瓷餐具,可用食醋浸泡几小时,若发现颜色有明显变化应弃之不用。
美国药物管理局曾经从美各家百货公司回收意大利制造的各种高级彩色陶瓷餐具。原因是这些餐具可使人出现头晕、头痛、疲乏、记忆力减退、关节酸痛等铅中毒症状。
含铅量高的陶瓷餐具,在接触牛奶、咖啡、啤酒、糖溶液、果汁、菜汤等酸性食物时,颜料中的铅会一点点地被溶蚀出来,当进入人体的铅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出现铅中毒症状。
美国科学家指出,铅在孕妇体内会毒害胎儿,引将畸形、死胎或流产。铅中毒的哺乳期妇女,可通过乳汁使婴儿发生铅中毒症。
科学家调查了3000名儿童和青少年,发现血液中即使有少量的铅也会影响孩子的听力,降低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使婴儿坐立、行走和讲话的时间推迟;血液中含铅量高,会造成贫血、脑受损。
为了预防铅中毒,科学家建议人们不要选购那些黄色、蓝色、红色等颜色鲜艳的瓷餐具,而应选购那些内里不带彩色的,或表面透明、光滑的陶瓷餐具。因为这些餐具含铅量少,而且经高温烧制比较安全。另外,最好的办法是把刚买来的餐具用食醋浸泡,这样就可以溶去大部分的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