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价格及中国制瓷业的简介
导语:中国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留下了太多太多优秀的文化瑰宝。有为世人所熟知的四大发明,有被人广为流传的“国粹”京剧,有传统的优秀技艺中医等等,太多数不胜数的优秀物质。那么,关于瓷器呢,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小编今天要介绍的是一种宋代的钧窑,关于钧窑,小编最初也仅仅是听说过,不过在经过一番查阅资料之后,下面,让小编来为您介绍吧。
一:制瓷业的概述
说到瓷器,很多人都会想到唐朝的唐三彩以及唐代的青窑和白窑;很多人也会想到宋代的五大瓷窑;很多人也会想到明清时期的珐琅彩、五彩瓷和雍正粉彩。这些都是我国瓷器行业中的代表,诸如宋代的“瓷都”景德镇。它们都是我国古代制瓷业中中心,其制作工艺闻名世界。而关于钧窑,是宋代五代官窑之一,这五代官窑主要有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所谓“官窑”,就是专门为皇宫用品专门使用所制作的,那么这些瓷器的质量以及工艺制作的复杂程度就不用做详细介绍啦,皇帝用的东西,谁敢不用心制作呢。
二:钧窑的价格
最近古代艺术品行业爆出重磅消息,由澳门舍得拍卖行拍出创记录的拍卖价35亿港元天价,约合人民币316亿。而被拍的艺术品就是宋代五大名窑其中之一的定窑所制的美人枕。这真真是艺术品,哪有人能够在脖子下面枕一个316亿的艺术品,小编最初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都惊呆了。
与此同时,同为五大官窑的定窑拍出的瓷器价格是如此之高,那么钧窑所制瓷器的价格会低吗小编通过查阅资料找到,在2001年,由美国MR Falk收藏拍卖行拍出一件宋代钧窑天蓝釉紫斑大碗,其最终的成交价格为100万美金,约合1100万人民币。不过,由于现代市场上钧窑的真品实在太少,像美人枕这样大型的瓷器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价格能够达到惊人的316亿也是理所当然。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使得钧窑的瓷器在市场上的价格一路走高,并备受收藏家的喜爱,而且,据客观观察,在未来,钧窑的价格还有相当大的升值空间。
瓷器作为一件艺术品,其价值不是所代表的人民币是多少,更多的是对中国古代制瓷业以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研究。在这个传统文化越来越被遗忘的社会里,我们更应该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人。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辽代制瓷业,是辽代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技术上受中原影响,所以制瓷工艺与中原北方各窑也大致相似。不过由于地域和民族的差别,还具有某些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辽代的瓷窑遗址,在内蒙古、东北三省及北京地区发现多处,如林东辽上京临演窑,林东白音戈勒窑,辽阳江官屯窑,赤峰缸瓦窑,北京门头沟龙泉务窑等。 辽代瓷器以白瓷为主,兼烧白釉黑花和黑釉瓷器。白瓷的制作比较好,受邢窑和定窑的影响较大,制品有精、粗两种,精者可与定窑上品媲美。辽白瓷巾有底刻“官”字款的,当系官窑制品,产品胎质莹白坚致,釉色白而微微泛青,十分精致。 辽代瓷器的造型丰富多样,除仿照中原的形式烧制杯、碗、盘等藏品征集:一叁壹〇一柒一叁〇〇肆 秦先生日用杂器,还烧制具有契丹民族传统独特风格的器物,如鸡冠壶、穿带壶、长颈瓶、三角形碟、方碟等。有少量的印花、刻花、划花和贴花制品,花纹简捷淡雅。 金代是我国女真族于北宋末(公元1115年),在东北、华北地区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金代陶瓷业在前代的基础上,取得不少令人注目的成就,是中国陶瓷史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 金代早期东北地区瓷器受辽瓷影响较大。绝天多数为日用粗瓷,如碗、盘、瓶、罐、枕等。瓶、罐一类器物往往附有双系、三系或四系(即器耳),这是金代早期瓷器的特点之一。装饰花纹简单草率,仅见有白釉黑花瓷,与辽代白釉黑花瓷很相似。 北宋末年,宋、金连年战争,使北方中原地区瓷业受到浩劫,但在金迁都燕京(公元1153年)后,中原地区的瓷业得以恢复和发展。 金代钧窑继续烧造,生产范围从河南扩展到河北、山西等地。瓷质比较坚细,呈灰褐色,釉面莹润,有的有开片,釉色仍具有月自、粉青、紫斑等特点,质量不逊于北宋。金代钧窑紫红斑瓶,造型秀美,釉质光润,釉色仿佛在蔚蓝的天空中涌现的满天红霞,给人以变幻无穷的色彩关,显示了金代钧瓷的特殊风貌。 金代定窑是北宋定窑的直接继续。过去认为定窑毁于北宋末年的战火,对定窑的下限划在“靖康之变”(公元1126年)。随着北方地区金代墓葬和江南地区南宋墓葬定瓷的不断出土。以及定窑遗址中金代定瓷的发现,证明过去的观点不正确,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北宋末年,宋金对峙,连年战乱,定窑生产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到了约12世纪中期,定窑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所烧瓷器再次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金代定瓷胎质细白,白釉呈乳白色,器物有碗、盘、洗、瓶等,制作规整。装饰方法有印花和刻划花,以印花装饰为突出。例如1974年出土于河北省曲阳县的金代定窑白釉印花缠枝牡丹纹菊瓣盘,盘日呈折沿菊瓣状,盘身也呈菊瓣形,制作精巧,盘心印缠枝牡丹纹,印花清晰生动。 金代定瓷的装烧方法,除一部分产品仍采用宋代的“覆烧”工艺,生产“芒口”瓷外。一部分粗瓷产品则采取砂圈叠烧法,即把碗心一圈刮釉后叠烧,这种新工艺烧制瓷器产量高,成本低,是金代瓷匠的创举。 金代磁州窑仍以白釉黑花瓷器为主,造型和装饰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常见器物有碗、盘、罐、碟、盏托、枕、三足炉等,装饰图案多样,绘画粗犷不羁,潇洒生动。如磁州窑白地黑花鸟纹虎枕,枕作卧虎状,背为枕面,上施白釉绘黑彩芦塘秋禽图,纯然一幅传统中国水墨画的画面。枕底墨书“大定二年六月廿六日口家”(大定二年为公元1162年),大定为金世宗年号,这是一件具有纪年款的重要器物,可作为断代的标准器。 耀州窑在金代仍以烧制青瓷为主,也有黑釉、酱色釉和白釉黑花等。青瓷釉色多为姜黄,胎质浅灰稍粗。器物以日常生活用瓷为主。装饰花纹由宋代布满器身的风格趋于简单,逐渐变为刻印花卉或圆圈、六长方格式的图案,并有犀牛望月纹、八卦纹、水波纹等。装饰技法以印花为主,刻花少见。瓷器的烧造,大多采取类同定窑的砂圈叠烧工艺,器物内心留有一圈无釉的“涩圈”。 金代除上述地区生产瓷器外,还有山东淄博、山西介休、安徽萧县等地瓷窑,说明在金代统治的一百多年间,北方的陶瓷生产虽然由于战争破坏,受到一定影响,但随后就恢复生产,并取得一定成就,在中国陶瓷史上应占有不可磨灭的一席之地。过去那种“金代无瓷器”的偏见,是应该予以纠正的。 (文章源自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
代形成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相继而起,产品典雅精美、格调清新。辽代瓷器风格粗犷、豪放,表现出了鲜明的游牧民族文化特征。金代所辖北方各地瓷窑在原有成就下不断发展,形成独特的釉色、造型及装饰风格。北宋名窑艺术珍品,通过榷场贸易和宋辽使节在辽南京集散,宋、辽、金瓷器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
越窑青釉划花托盏
北宋(960-1127) 北京石景山辽韩佚墓出土
越窑青釉划花鹦鹉纹碗
北宋(960-1127) 北京石景山辽韩佚墓出土
越窑青釉划花宴乐人物纹执壶
北宋(960-1127) 北京石景山辽韩佚墓出土
越窑青釉划花对蝶纹葵口盘
北宋(960-1127)
定窑白釉划花萱草纹碗
宋(960-1279)
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
北宋(960-1127)北京顺义辽代净光舍利塔基出土
定窑白釉印花芦雁穿花纹碗
宋(960-1279)
定窑白釉鼓钉盒
北宋(960-1127) 北京丰台出土
定窑白釉提梁壶
宋(960-1279)
定窑白釉刻莲瓣纹“官”字款盖罐
北宋(960-1127)北京顺义辽代净光舍利塔基出土
定窑白釉炉
北宋(960-1127) 北京丰台出土
耀州窑青釉团花八角盘
宋(960-1279)
耀州窑青釉刻莲瓣纹水盂(音于)
北宋(960-1127)
耀州窑青釉刻双鹤纹碗
宋(960-1279)
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
宋(960-1279)
酱釉盖缸
宋(960-11279)
定窑白釉莲瓣盘
宋(960-1279)
龙泉窑青釉凸龙纹盘
南宋(1127-1279)
吉州窑白釉褐彩缠枝蔓草纹罐
南宋(1127-1279)
白釉钵
金(1115-1234)
黄釉凤首瓶
辽(907-1125) 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藏
龙泉务窑三彩菩萨像
辽(907-1125) 北京门头沟龙泉务窑址出土
景德镇窑青白釉凸花莲纹盘
宋(960-1279) 北京丰台塔基出土
耀州窑月白釉刻花卧足钵
金(1115-1234) 北京丰台乌古论窝论墓出土
磁州窑白釉划花莲瓣形枕
宋(960-1279)
缸瓦窑白釉剔花填黑梅瓶
辽(907-1125)
黑釉碗
宋(960-1279)
白釉鸡冠壶
辽(907-1125)
白釉刻双凤纹盒
辽(907-1125)
缸瓦窑白釉刻莲瓣纹瓶
辽(907-1125)
白釉瓜棱罐
辽(907-1125)
酱釉猴纽盖鸡冠壶
辽(907-1125) 北京顺义辽墓出土
白釉鸡冠壶
辽(907-1125)
龙泉务窑白釉刻菊莲纹葫芦式执壶
辽(907-1125) 北京丰台辽墓出土
绿釉“杜家”款璎珞纹净瓶
辽(907-1125) 北京密云冶仙塔基出土
临汝窑青釉胆式瓶
金(1115-1234) 北京怀柔出土
钧窑天蓝釉三足炉
金(1115-1234) 北京庆寿寺出土
黑釉胡人驯狮纹枕
金(1115-1234)
磁州窑白地黑花人物故事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