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天津二日游。学生求实惠游。

文艺的中心
潇洒的寒风
2023-05-11 11:11:08

天津二日游。学生求实惠游。

最佳答案
优美的电话
诚心的月饼
2025-05-16 01:36:01

。。你该不会是丽丽吧。。囧

我也是这几天和同学准备去天津旅游,下面是我的规划:

天津二日游规划

第一天:

世纪钟广场——意式风情街——规划展览馆——劝业场——瓷房子——滨江道——西开教堂——五大道——小白楼——解放北路——海河夜景

从天津站出来就是世纪钟广场:

1、世纪钟广场:

     可拍照留念。

2、意式风情区:

  世纪钟广场出来,往西走(地图左走)有个意式风情区。看看建筑,马可波罗广场的雕像,饮冰室和曹禺故居。

3、规划展览馆(重点推荐):

  继续往西走,有个规划展览馆。天津市区的全景大沙盘,海河的微缩景观模型,在三楼可了解一下天津的历史。

4、劝业场:

     是辛亥革命后京津商业区的最好地段,也就是最大的商业区。逛街神马的。再劝业场有个瓷房子,是旅游重点,门票35元。现在貌似找不到团购的了,只能过去直接买。

5、瓷房子(重点推荐):

  瓷房子+名流茶馆(相声)+益民餐厅(网友推荐)+中心文化广场。

  瓷房子是一个私人博物馆,是在一座法式小洋楼上修建的,馆长叫张连志。馆内都是他个人收藏的各种珍稀古董,光贴在这座洋楼上的瓷片就多达七亿多片,另外还有一万多古董瓷器,个人认为还是很值得买票进去看的,这里门票35元,拿着这张门票还可以去馆长在五大道开的粤唯鲜酒店(疙瘩楼)里参观。

  游完瓷房子往右一拐几步就到名流茶馆(相声),听网上说买票要排很长的队,但我们去了一个人也没有,很顺利的就买到了晚上八点的票(40元/位),而且是第一排中间位置。买好了票我们准备去网友大力推荐的益民餐厅吃午饭。

  益民餐厅离名流茶馆非常近,从名流出来往右走几步到一个小街口往左一转即到,招牌不显眼,得仔细看。

  出了饭馆往左一转就是滨江道步行街。

6、滨江道(可能也叫金街)+各种小吃:

  注:电瓶车,3元/人,到步行街的尽头下车,过了马路就是西开教堂

  滨江道,各种吃的都有,个人建议从如下几家做选择:正阳春,狗不理,巷子深,黄门脸。正阳春和狗不理是天津老店,不是说多么多么的好吃,但是很有历史感。正阳春当初连毛泽东都特意去吃吃,狗不理就更别提了。吃饭嘛,尤其是旅游时的吃饭,体验可能和味道一样重要。至于巷子深和黄门脸,当然主打的是性价比和味道了。

   沿着滨江道走,有个西开教堂,也是挺著名的景点区。

7、西开教堂(重点推荐):

     有机会可以参加西式婚礼。

8、五大道(必游):

  注:(著名西餐厅)就在五大道的成都道上,也是网友们大力推荐的苏伊士西餐厅。

  注:路线较乱,推荐买地图跟着地图走。

   所谓的五大道,即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重庆道,常德道。是当初的租界区,看点就是所谓的万国建筑群。也就是各种风格的西式洋楼,气派的小别墅,民国的沧桑历史和各种名人故居。

   游览方式一(文艺范儿):如果你本身特别文艺,对民国历史也挺了解,当然是自己游览最为合适。这样最为自由,手拿单反徘徊于各式风格的小洋楼之间,细细回味民国那段神奇的历史,想怎么文艺就怎么文艺。建议:一定要对照地图安排好路线。想想怎么走最为合理。要不想要遍历5条街道是会走死人的。个人的建议是:小白楼开始——马场道——重庆道(马车)——武昌路——常德道——云南路——大理道——桂林路——睦南道——马场道——小白楼。

  游览方式二(不懂范儿):如果你本身像我一样很三俗,对建筑也不懂,那么建议你坐马车或者电三轮游览。因为这样有讲解,而且坐马车在洋房间游览很有穿越感!马车好像是30一人,半个多小时。如果嫌弃马车的味道和不自由,可以自己在五大道找一个电三轮,当然这就是私人的人,看你的砍价水平了。大概是50一人,电三轮司机给你讲解,哪个楼可以忽略哪个楼你想多看看就能自主了。而且讲解是民间版的,不是正史,却含有各种民间传说。当然,最后你可以根据讲解再自己走一走,重新回味。马车的地点在重庆道。电三轮好像除了马场道都有,因为马场道不让他们停。

9、解放北路:

  小白楼地铁站——音乐厅——欧式风情街(开封道)—(可坐车)—解放北路。

  解放北路金融街。人称东方华尔街,(当然这个称谓是民国时期的)。同样是洋房,但是解放北路的洋房远比五大道的更加气派,更有名,更值得看。有著名的利顺德大饭店,民国时候的汇丰和花旗银行,大清邮政天津……路线就是小白楼地铁站——音乐厅——欧式风情街(开封道)——解放北路。解放北路得走一段走过海信广场和凯悦酒店才能看见精华,这一段坐车也无所谓,但是过了凯悦就一定要步行了,一直到赤峰道都是。这一段的风景绝对对得起你步行的功夫。

10、海河夜景(可坐游览船——从天津码头上船):

  建议步行到天津站码头上船,到天津之眼永乐桥码头下船,好好欣赏这一段,尤其是那些桥:大沽桥,解放桥,金汤桥,北安桥,狮子林桥,金刚桥,永乐桥,各有特色各有不同。

11、最后停在天津之眼永乐桥码头,回旅店。

定一个在天津之眼附近的旅店,第二天可以直接到古文化街开始逛,很近。具体什么样的旅店就加油在网上搜了。。。

第二天:

古文化街——估衣街——老城博物馆——鼓楼——长虹公园——南市食品街

1、古文化街+估衣街+老城博物馆+鼓楼:

      主题就是民俗文化。看看泥人张的泥人、杨柳青的年画,听听卖药汤的吆喝声,尝尝特色的熟梨糕、面茶、酥糖、崩豆张、糕干,去老城博物馆听听茶馆的小相声、看看老城的模型和古物,经过鼓楼去估衣街看看那些最老的店面。

     古文化街内部有天津民俗博物馆、天津文庙博物馆、往南走有新世纪广场。

2、长虹生态公园:

  逛完鼓楼,往南继续走有鼓楼地铁站,下去,可乘坐地铁2号线,至长虹公园站,D出口。生态园,环境优美。逛完公元再做回鼓楼。

3、南市食品街:

     从鼓楼地铁站出来,再往南走,沿着时代广场,下来有个南市食品街,差不多就是买东西购物吃东西了,不过据说这里的食品比较贵,可以买来尝尝。

4、回家。

最新回答
魁梧的仙人掌
贪玩的凉面
2025-05-16 01:36:01

要想看上去清晰、明亮、美观,我还是建议,第一层楼面的边绕楼房四周贴蓝色或棕红色(就是朱红,富贵色),二层顶面外墙(瓦檐下20厘米)四周也贴一层宽度一样的颜色,如选蓝色,则窗框外缘贴20厘米宽综红色的框,如选棕红色,则窗框外缘贴蓝色框,其余大面积贴白色,这样搭配一定美观。(不要讨厌白色,许多色需与白色搭配才美)

顺心的蜜粉
粗犷的玫瑰
2025-05-16 01:36:01
原标题:网传土豪建98亿元瓷房子 专家提醒外贴瓷器价值有限
近日,一条“苏州吴江土豪用多件古董建造了一座价值98亿元瓷房子”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热传,引发众多网友转发,有人感慨“此房一出,世上再无豪宅”。记者核实得知,瓷房子确实存在,不过并不在吴江,而是在天津,其主人是天津的一名“收藏狂人”。有专家表示,瓷房子外墙所贴的许多瓷器都是明清和民国的民窑瓷器,收藏价值并不大。
微信疯传
吴江土豪瓷房子值98亿
“瓷房子,是苏州市吴江区一座用多件古董装修而成的法式洋楼。瓷房子主人兼设计者张彬用自己收藏和搜集的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四十多吨水晶石与玛瑙,大量古瓷片装饰而成,如今,这座房子身价已高达98亿元。”
近日,一条图文并茂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疯传,在这条消息的介绍中,这座瓷房子装饰用的瓷片没有一片现代瓷,其中还不乏钧窑、汝窑等五大名窑的瓷片。瓷器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有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纷彩等各个时代的精品。
除此以外,瓷房子还拥有世界上最长的瓷龙,世界上最昂贵的下水管道,世界上最大的三彩琉璃狮,还有恐龙蛋等珍贵藏品……这些都让瓷房子成为了一座“天价之屋”。
记者核实
房主为天津一收藏狂人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向吴江当地的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并没有听说吴江有这样的房子。
就在记者多方求证的时候,记者的一位朋友孙女士说,她曾经去看过瓷房子,不过不是在吴江,而是在天津。孙女士说,2009年,她去天津出差,一天晚上闲逛到一处当年的租界区域,远远看到一座法式风格洋房,但是房子的颜色和周边房子都不太一样。走近一看才发现,房子上贴满了各种瓷器,“看上去很奇怪”。
在百度百科中,一条名为“瓷房子”词条证实了孙女士的说法。瓷房子,是天津市赤峰道一座用多件古董装修而成的法式洋楼。房子的主人不叫“张彬”,而是天津一名收藏狂人张连志。据介绍,这座瓷房子是张连志用他自己多年收藏的古瓷器、汉白玉石雕、水晶石与玛瑙,以及数以万计的瓷片等作为装修材料建造而成。
专家分析
房子外贴瓷器价值有限
记者在网上搜索后发现,从2007年至今,关于瓷房子的价格的描述已经更改了好几次,2007年为5亿元,2009年变成了25亿元,今年4月份,在“中国网”的一篇报道中,瓷房子的价值又变成了98亿元。
那么,瓷房子真的如传言所说,价值98亿元吗?在《财经时报》2006年11月的一篇报道中,张连志曾表示“瓷房子造价究竟有多高,连他自己也无法估算”。
昨天,记者采访了苏州一家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他并没有去天津亲眼看过这座瓷房子,不过从网上流传的上来看,很多瓷器都是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且是出自民窑而并非官窑,“实话实说,中房子外面贴的那层瓷器,价值并不是很大。”该负责人坦言,如果仅以上述这些瓷器的品质和价值来判断,98亿的价格明显是被夸大了。

高兴的仙人掌
听话的樱桃
2025-05-16 01:36:01
听说瓷房子的古瓷首饰保真,因为原材料都是属于张连志的货真价实的古瓷片。
张连志的古瓷片源自岁岁平安的三岔口
九岁那年,别的小孩儿都存硬币,张连志却开始存古瓷片。
瓷房子及中国古城堡的古瓷片有他收的,也有他父亲收的。他收瓷片时便宜,他父亲收瓷片时更便宜。
瓷片大多是在三岔口收的。天津建卫以来,往来于海河的船只,许多都是为皇家进贡的。那些为皇家进贡的瓷器,不能有一点点瑕疵,但瓷器是易碎品,在烧制和运输过程中,难免有不合格或者破碎的,这些是不能送进宫的,因为是皇家御用瓷,民间不能私藏,在宋代谁偷走一片都是要被砍头的,而且“钧汝不随葬”所以统一由造办处摔碎密埋起来,永远平安,从古至今只有皇上才能称万岁,取吉祥之意,统一叫“岁岁平安”。现在收藏都大众化了,民间可以收藏了。
过去,只要有人从三岔口挖出了瓷片,便会有人来通知他父亲,只要听说什么地方挖出了瓷片,父亲也肯定会去。父亲不爱抽烟,不爱喝酒,不爱说话,只爱存瓷片。文革前,古瓷片就像垃圾一样没人要,一块钱能收一大堆,父亲把这些没人要的破烂堆在自己意租界幽雅干净的院子里,柜子顶,床脚下……父亲觉得,来自于三岔口的这些古瓷片都是皇家御用的,而且都有岁岁平安的寓意。
他时常见到父亲蹲在地上洗一堆堆的瓷片。他问父亲,洗这些碎瓷片干嘛呀?就算洗得再干净又有什么用呢?父亲告诉他,古时候就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黄金有价钧瓷无价的说法,存瓷片就像存零钱一样,存多了以后自然有用。
后来,父亲过世了,那个帮父亲收瓷片的人也过世了。三岔口再挖出瓷片,那个人的儿子就会来通知他,但他已经不用到现场去了,瓷片会一箱箱地打包好给他送来。
一箱箱瓷片从他面前过。一箱能有上千片,他轻声地喊着:过、过、过……等等……过、过……等等……假东西多的时候,真东西往外跳,真东西多的时候,假东西往外跳。这个过程在他看来跟卖苹果的人挑苹果是一样的。
开业时,瓷房子贴了6亿多片,两年后他又贴了一亿多片,七亿多片古瓷片,大家都觉得他收藏的古瓷片该贴光了,只有他心里清楚租来的库房里至少还有一百卡车古瓷片,如果堆到瓷房子的院子里,将出现一个百米高的岁岁平安的瓷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