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有哪些著名的东西
马德里皇宫。这是欧洲第三大皇宫,仅次于凡尔赛宫及维也纳的皇宫。建于十八世纪中叶加尔罗斯三世,是波尔梦王朝代表性的文化遗迹,其豪华壮丽程度,在欧洲各国皇宫中堪称数一数二。内墙上的刺绣壁画及天花板的绘画都经常维修,保存情况相当好。西班牙皇宫建在曼萨莱斯河左岸的山岗上,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而且最精美的宫殿之一。丽池公园。丽池公园是Madrid最著名的公园,在十七世纪由菲利浦四世下令兴建,以作为皇室成员的娱乐场所,占地350英亩,种植的植物超过了15000株,园内有许多重要的纪念碑。公园里有一座美丽的玻璃宫,是以铁和玻璃建造的,屋前的喷水池中还有天鹅悠游其中;另外还有一座委拉斯盖兹宫,这两个宫殿均建于19世纪末,目前都已经成为展览馆。以塞万提斯的雕像为中心,他右手拿着他的名著《唐�6�1吉诃德》,左臂在战争中失去,雕刻家巧妙地用披风掩盖起来。前面的青铜雕像是《唐�6�1吉诃德》中的主人公唐�6�1吉诃德骑着他的瘦马,仆人桑丘骑着毛驴紧跟其后。纪念碑上面的地球周围有五个人像代表五大洲。碑的后面是西班牙大厦,以前曾经是马德里最高的建筑。圣家赎罪堂。又名神圣家族大教堂,是由西班牙最伟大的建筑设计师高迪设计的,无论你身处巴塞罗那的哪一方,只要抬起头就能看到它。这座教堂从高迪在世时直到现在都在不停地建造,已经一个多世纪了,仍未造完,在它高高的塔顶上仍是布满了脚手架。这是一座象征主义建筑,分为三组,描绘出东方的基督诞生、基督受难及西方的死亡,南方则象征上帝的荣耀;它的四座尖塔代表了十二位基督圣徒;圆顶覆盖的后半部则象征圣母玛利亚。它的墙面主要以当地的动植物形象作为装饰,正面的三道门以彩色的陶瓷装点而成。整个建筑华美异常,令人叹为观止,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一间小型的博物馆,里面陈列着高迪的相片及生平介绍。距离神圣家族教堂不远的这座圆形的斗牛场是巴塞罗那表演斗牛的主要场地。每年夏季都有西班牙传统斗牛表演。毕加索博物馆。世界上有两座毕加索博物馆,一座在巴黎,另一座就在Barcelona旧市区蒙卡答路15号。巴塞罗那毕加索博物馆是一间建于15世纪的优美宅邸,它有着幽静的庭院、华丽的墙壁和窗棂。馆中藏有毕加索及其他一些画家的作品。该馆是栋14世纪建筑物,虽然道路窄小外观也不起眼,收藏却很丰富桂尔公园。桂尔公园是欣赏高迪建筑风格的好地方。公园原本是要规划为花园住宅区,由高迪设计的台阶、喷水池、市场、广场、走廊等,华丽浪漫。高迪在桂尔公园用了许多碎瓷片镶嵌,艺术感强烈。公园里,他生前住过的房子,已改为高迪博物馆。基拉尔达大教堂。1401-1511年在清真寺基础上兴建,位居世界第三大,也是世界最大型的哥德式教堂。其内有25个小堂,王室专用的礼拜堂是国王王妃的墓葬地。无论石刻或木雕都极为精美的主堂内,有从1482年起,雕刻了82年的世界最高大的包金木祭坛,45个基督故事场景的木刻浮雕达220平方米。最使人瞩目的是大厅内航海探险家哥伦布的棺椁灵墓。教堂也是哥伦布及其他美洲大陆探险者的地图、手稿文献及印弟安人资料的档案馆。 斗牛博物馆。斗牛博物馆在瓜达尔基维尔河边,里边还有大型斗牛场,场内的拱门,看台的造型,都是精湛的工艺成就。斗牛博物馆有文字介绍斗牛的历史。斗牛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代表原始的人兽之争。18世纪起,西班牙各地兴建斗牛场,斗牛表演蔚然成风。博物馆陈列了各种斗牛场面的,各色精工刺绣的斗牛士服装,著名斗牛士生平介绍及实物,甚至还有被刺死的牛的头与角,赫然高挂在墙。
曼谷的标志性地标之一,很沧桑的建筑。爬上去可俯视曼谷。郑王庙离大皇宫很近,步行约15分钟,到N8码头,然后坐轮渡过河就到了。轮渡只要3B,郑王庙门票50B,比大皇宫价格亲民很多。渡船人不多,班次很多,很快就到了。郑王庙又名黎明寺,据说登顶可以俯瞰整个曼谷市区,黄昏时的落日更是美不胜收可惜现在只开放到二层了,不过人很少,塔身由很多细碎的瓷片装饰,和玉佛寺的富丽堂皇相比,更多了一份庄严肃穆。不赶时间的话可以再郑王庙附近走走,周边很美,不像大皇宫附近都是挥着小旗子的旅游团,这里多是本地的信徒,他们安安静静带着鲜花而来,坐在台阶或是佛堂的地板上,和朋友们分享一天的快乐,礼佛就像散步一样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1、马德里王宫
马德里王宫建在曼萨莱斯河左岸的山岗上,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而且最精美的宫殿之一。王宫原址为哈布斯堡王朝城堡,1734年被焚毁。1738年开始建造新的王宫,26年后才完工。王宫建筑融合了西班牙传统王室建筑风格和巴洛克建筑风格,整体呈正方形,每边长180米。
由于历代国王都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王宫进行装饰,使得王宫带上了浓厚的个人印记和时代印记,如卡洛斯三世布置的寝宫,卡洛斯四世建造的镜厅和阿方索十二世所钟爱的豪华餐厅。
帝王厅(Salón del Trono):修建于卡洛斯二世时期,厅内的装饰一直未曾改变。厅内拱顶画展现了西班牙君主时代的故事,特别突出了18世纪诸位国王的统治。厅内的装饰大部分是在皇家作坊生产,但也不乏远道而来的奢侈品,如威尼斯的枝型水晶吊灯,那不勒斯的天鹅绒刺绣,罗马的青铜狮像。
绘画长廊:收藏了各种绘画流派画家的作品,其中包括胡安·德·弗朗德斯的《天主教女王伊萨贝拉的多联画屏》,卡拉瓦乔的《莎乐美和施洗者约翰的头颅》,以及委拉斯盖兹和戈雅的作品。
2、塞戈维亚
1985年,塞戈维亚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建于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高架引水桥是塞戈维亚的标志,也是迄今保护最完整的罗马帝国古迹之一。这座引水桥被用来向城市地势较高的区域汲水,全长728米,有166个桥孔,完全用巨大的石块建造,没有使用任何灰浆或水泥。
集市广场(Plaza del Azoguejo)附近的钻石尖之家(Casa de los Picos),因其立面上的钻石尖装饰图案而得名。
原野之城广场(Plaza de Medina del Campo)上有两座著名建筑:罗索亚高塔(Torreon de los Lozoya)富丽堂皇,圣马丁教堂(Iglesia de San Martin)因其穆德哈尔风格的连环拱合塔尖备受称赞。
塞戈维亚大教堂(Catedral de Segovia)有“大教堂中的贵妇”的美誉,是西班牙修建的最后一座哥特式建筑。教堂中一座名为“慈悲”的祭坛雕塑由胡安·德·胡尼在1571年制作。
阿尔卡萨城堡(Alcazar)座落在城市西部,历史非常悠久,但原建筑已无存,现在的城堡是1862年重建的。城堡中有一座兵器博物馆,展出要塞曾经使用过的军事装备。
3、萨拉戈萨
萨拉戈萨是阿拉贡大区的首府,西班牙著名的大学城。摩尔人和基督教徒曾在这里聚居,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萨拉戈萨还是西班牙国宝画家戈雅的故乡、西班牙的圣母玛利亚朝拜中心。市区的主要景点都集中在皮拉广场(Pl del Pilar)附近,步行游览即可。
皮拉圣母教堂(La Basilica de Nuestra Senora del Pilar):是萨拉戈萨的标志性建筑,11个圆顶和4座高塔组成的教堂极为巍峨。教堂圆顶上的湿壁画为戈雅所绘。教堂美术馆展出原陈列于教堂内的装饰和艺术品等。传说公元40年,圣母玛利亚在此向圣地亚哥(即圣雅各)显圣,并交给他一根柱子(Pilar),要他以此建造一座教堂,即皮拉圣母教堂。每年10月上旬会举办盛大的祭典,举行舞蹈和斗牛等活动。
萨拉戈萨大教堂(La Seo):最初为哥特式教堂建筑,在增建、翻修和装饰过程中局部加入了银匠式、巴洛克式等艺术式样。14世纪教堂建造完成,中央祭坛的装饰屏风为15世纪作品,基督受难的织锦画作于15-16世纪。
阿尔哈菲利王宫(Palacio de la Aljaferia):建于11世纪的伊斯兰教王宫,12世纪阿拉贡王国定都于萨拉戈萨后成为基督教国王的宫廷。可以见到独特的伊斯兰教建筑特色,如拱门、小型清真寺、墙壁上朝向麦加方向开的洞等等。后来增建的部分则是华丽的西哥特式。
斯达塔(Torreon de la Zuda):10世纪时的城墙塔楼,曾作为摩尔总督的官邸。在后来的翻修中,混合了穆哈德尔与西哥特风格。
戈雅故乡:萨拉戈萨以南约50公里的非恩德特德斯(Fuendetedes),是西班牙国宝画家戈雅的故乡。他赴意大利学习绘画回乡后的第一件工作,就是绘制皮拉圣母教堂的湿壁画。目前戈雅故居作为博物馆开放,穆埃尔的菲恩特教堂、戈雅版画博物馆也可以欣赏到戈雅的作品。
4、
阿维拉
阿维拉(vila)海拔1131米,是西班牙海拔最高的省会城市。这是一座保持着中世纪风貌的古城。
中世纪古城墙(Muralla Medieval):是欧洲保护最好的古城墙,从1090年开始兴建。全长25公里,由6道城门、88座塔楼和约2500个雉堞组成。通过王宫之门、忠诚之门和卡门之门可以登上城墙。
阿维拉大教堂(Catedral de Avila):军事要塞般的塔楼格外引人注目,外立面融合了哥特和巴洛克两种建筑风格,半圆型后殿的双重空间体现出高超的建筑技巧。主祭坛后的圣物龛是瓦斯科·德拉萨尔萨的杰作。
圣维森特大教堂(Basilica de San Vicente):位于城墙外,始建于公元12世纪,是阿维拉最重要的罗马式建筑,教堂内设有殉道者圣维森特及其姐妹们的衣冠冢,陵墓上的装饰再现了当年的生活场景。
圣托马斯皇家修道院(Real Monasterio de Santo Tomas):也位于城墙外,是公元15世纪修建的伊莎贝尔-哥特风格的经典之作。这里还有史称“天主教双王”的费尔南多和伊莎贝尔之子胡安王子的陵墓,用意大利卡拉拉大理石建造,是修道院最杰出的部分之一。
圣特雷莎修道院(Convento de Santa Teresa):圣特雷莎(1515-1582)是基督教赤足卡门教派的创始人,最伟大的基督教神学家之一。修道院建在圣特雷莎故居原址上,由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教堂、果园和博物馆组成。此外恩惠圣母修道院、圣何塞修道院、化身修道院等都与圣特雷莎有关。
四柱台(Los Cuatro Postes):距阿维拉2公里,在萨拉曼加公路旁,是观赏阿维拉全景的最佳地点。
5、布尔戈斯
布尔戈斯是圣地亚哥朝圣之路上重要的文化中心,曾是卡斯蒂利亚王国的都城。
圣母玛利亚拱门:14世纪是在城墙上开出的城门,以当地名流的雕像作为装饰。是进入老城区的必经之路。
布尔戈斯大教堂:1221年费尔南多三世国王亲自奠基兴建,西班牙第三大天主教堂,被形容为“精美得如同女人的珠宝”。是布尔戈斯城内最重要的建筑,世界文化遗产。教堂中最美丽的部分是总督礼拜堂、金色楼梯、萨尔门塔尔门等几处,还有一座大教堂博物馆。
圣尼古拉斯教堂:最值得一看的是一座宏伟的彩色雪花石膏祭坛雕塑。
圣埃斯特班教堂:建于1280年,现在是祭坛装饰博物馆。
科尔冬之家:公元1497年,天主教双王在这里接见了第二次从美洲回来的哥伦布。
布尔戈斯博物馆:建在米兰达之家和安古洛之家两座建筑中,分为考古馆和艺术馆两部分。
皇家假日修道院:1187年由阿方索八世改建为修道院。在圣地亚哥礼拜堂中供奉着圣地亚哥雕像,过去骑士们就在雕像的手臂下接受封号。
米拉佛洛雷斯卡尔特会修道院:始建于1454年。教堂的祭坛金碧辉煌,据说是用哥伦布从美洲带回的第一块金子镀的。
扩展资料
西班牙王国(西班牙语:Reino de España;英语:The Kingdom of Spain),简称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 地处欧洲与非洲的交界处,西邻葡萄牙,北濒比斯开湾,东北部与法国及安道尔接壤,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及非洲的休达和梅利利亚。该国是一个多山国家,总面积505925平方公里,其海岸线长约7800公里。以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数量世界第二,仅次于英语。
中世纪时,境内有多个国家并立,1492年西班牙光复运动胜利后,建立统一的西班牙王朝。并于大航海时代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建立起大量殖民地。1494年和葡萄牙共同签署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意图将世界瓜分为二。在15世纪中期~16世纪末,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和影响全球的日不落帝国。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开始衰落。在经历两个共和国和一个君主国后,于1978年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制。
西班牙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欧盟和北约成员国,还是欧元区第五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欧洲国家第6名,世界第13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西班牙近日,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发布了一组考古成果,包括首次发现的元代地层、大型宫殿建筑遗址、宫廷御用瓷器碎片埋葬坑等。其中,元代地层是近两年来故宫考古的突破性发现。
在王朝更迭中,被埋藏在地下数百年的元代大内,也就是元朝皇宫,近日在故宫博物院内露出端倪——隆宗门西发现的一组建筑遗存中,发现的瓷片、瓦片等将地层时代回溯至了元代。
这一发现在故宫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作用,对研究紫禁城元明清三代和北京城中轴线变迁,乃至紫禁城历史及中国古代建筑史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元代皇宫遗址在紫禁城内的证据元代地层验证元皇宫位置
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季介绍,地层位于隆宗门以西,经考古发掘确定其层位关系由晚及早分别为:清中期的砖铺地面和砖砌排水沟;明后期的墙、门道基址、铺砖地面、砖砌磉墩和明早期的建筑基槽;最下层的素土夯筑层和夯土铺砖层基槽。
特别是最下层的这组遗存从层位关系判断为该遗址最早的一组堆积,结合其包含物推断其年代指向为元代,按照考古发掘就晚不就早的原则,可将年代定为元代,里面一个明代的碎片都没有。李季表示,这一发现在故宫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作用,对研究紫禁城元明清三代和北京城中轴线变迁,乃至紫禁城历史及中国古代建筑史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多年来,元大都和元大内(皇宫)的所在一直扑朔迷离,而故宫作为皇家遗存,处于元明清的核心地带,具有唯一性,所以专家一般推断元代皇宫可能在现存紫禁城附近,或是西侧至北海琼岛区域。
我们一直在寻找线索,明代建故宫时曾重做地基,将元代工程基本清除,活儿干得特别干净,所以此次发现非常罕见。
此次考古发现的元代地层,则可以确定元大内就位于此处,剩下的定位则有待未来发现,就像拼图一样,李季说,但是能否拼完要看考古成果。
慈宁宫花园发掘宫殿建筑遗址
昨日公布的还有慈宁宫花园东院遗址成果,发掘出了一处保存完好、规模宏大、工艺考究的大型宫殿建筑遗址。
李季介绍,此处遗址由地钉、桩承台、磉墩、夯土层、夯砖层等遗迹构成,推测其时代为明早期,为研究紫禁城历史和中国古代建筑技术提供了新的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首次发现的元代土层也是沿着此处宫殿遗址发掘而得。
清宫垃圾坑出土重要文物
另外还有一处位于紫禁城西南角的南大库瓷器埋藏坑,其实是当年的‘垃圾坑’,李季开玩笑说,当年清宫废弃的瓷器会被砸碎埋在此处。
如今这里成了大宝库,占据了数个首次:首次在紫禁城内发掘出土有意识埋藏的御用瓷器碎片坑;首次从考古学上证明了皇帝对御用瓷器从生产初端到使用末的全程垄断;首次在宫廷区域内发掘出土嘎巴拉碗。
李季说,这座大宝库补证了文献所记这类法器残损、收库保存后走向的缺环,为研究清代宫廷作坊的管理体制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