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石狮子公母区分

满意的书本
紧张的小虾米
2023-05-11 04:36:18

石狮子公母区分

最佳答案
虚幻的寒风
敏感的项链
2025-07-06 12:25:37

左雄右雌

看门的石狮子的摆放是有规矩的,成双成对的,而且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放在门口左侧的雄狮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放一个绣球;门口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

石狮子在大门两侧的摆放都是以人从大门里出来的方向为参照的。当人从大门里出来时,雄狮应该在人的左侧,而雌狮则是在人的右侧。而从门外进入时,则刚好相反。有些建筑物大门里外都有一对石狮子的话,门的外面(也就是进门方向)是雄狮在右侧,雌狮在左侧;门的里面(也就是出门方向)是雄狮在左侧,雌狮在右侧。

也就是说,如果从大门里出来的话,门的内外两侧左边一定是雄狮,右边一定是雌狮。

上面的所述的情况是带有普遍性的,但是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例如嘉峪关内侧关帝庙前的石狮子,曲阜孔府前面的石狮子,鼓楼内东华门大街南北两侧的石狮子。这些狮子的造型就比较特别,爪下没有绣球和幼狮,难以区分雌雄。

另外,泰山上“孔子登临处”的四柱三门坊前后两面的两对石狮子,却是左雌右雄,与通常的情况正好相反,其中的意义则不得而知。

石狮子通常以须弥座为基座,基座上有锦铺(铺在须弥座上,四角垂在须弥座的四面)。狮子的造型各异,在中国又经过了美化修饰,基本的形态都是满头卷发,威武雄壮。

扩展资料:

一、历史

狮子不是中国本土的物种,狮子形象始于汉朝,据说狮子是从西域传来的。相传东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中国的皇帝。后来狮子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成为一种赋予了神力的灵兽。

在中国的文化中,狮子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不知从何时起,狮子就成为了看守门户的吉祥物了。并且逐渐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狮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征,汉唐时通常强悍威猛,元朝时,身躯瘦长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

清代,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扬州画舫录》(1795年作)中规定:“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

石狮不仅有不同的时代特点,还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总体上,北方的石狮子外观大器,雕琢质朴;南方的石狮更为灵气,造型活泼,雕饰繁多,小狮子也不仅在母狮手掌下,有的爬上狮背,活泼可爱。

二、文化含义

石狮子在文化上的含义历来没有统一的说法。而在《北京形势大略》一书中则认为:“石者实也,狮者思也,言思前人创业后人守成之不易也。”

石狮子作为一种建筑的装饰,大多用于宫殿、庙观、衙署(古代的政府机关)以及高级官员、贵族和富商的住宅门口。而在现代,一般石狮子则多放在一些商店的门口。

作家龙应台在其著作《百年思索》中“从石狮子出发”一文里说道:“中国没有活生生的狮子,所以庙前画里、锣鼓阵中的狮子是走了样的狮子。然而走了样的狮子并不是谎言,因为它是图腾,既是图腾,当然就无所谓走样不走样……。”

三、石狮种类

1北京狮:

顾名思义,北京狮就是北京的石狮,是指北京故宫的石狮。北京狮的造型一般尊严而又大气,它是皇权的象征。北京狮是皇家守卫门户确保皇宫安宁的瑞兽,因为狮子是兽中之王,它体态壮硕雄健、威锰无比、气势非常。统治者认为狮子不但可以避邪,还可带来祥瑞之气。

北京狮为雌雄一对。狮头饰鬃髦,颈悬响铃,肌肉发达,气势雄伟。雌狮前左脚下有一幼狮仰卧作嬉戏状,雄狮前右脚抚踩一绣球。底座有繁缛精致的卷叶纹。故宫铜狮已成为所有传统狮子造型中的典范。

2献钱狮

献钱狮:是因石狮造型前一般常饰一串古钱而得名,它是南方石狮当中的一种造型。献钱狮寓有招财进宝之意,造型可爱乖巧,富有灵性。

它是民间最为常见的一种石狮造型之一,常摆放于寺庙或是祠堂门前。献钱狮一般也为雌雄一对,雄狮常饰于大串的铜钱,寓意招财进宝。而雌狮则戏玩着小狮子,寓意人丁兴旺之意。

3网球狮

网球狮:又常叫做戏球狮,它也是南方最为常见的一种石狮造型。网球狮的造型是从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双狮戏球图演变而来的。相传狮为百兽之王,是权力与威严的象征。佛教经典,对狮子非常推崇。

《玉芝堂谈荟》:“释者以师(狮)子勇猛精进,为文殊菩萨骑者”。狮子戏球被认为是可以以驱邪化吉的,所以网球狮的造型在民间很受人们的喜欢。网球狮的造型一般也是雌雄一对,但是雌雄狮子都是滚玩着一个大的绣球。

4潮汕狮:是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的一种石狮工艺造型,潮汕狮像狮子,又不像狮子,是一种经过夸张美化了的艺术形象。按著名木雕艺术家张褴轩的传艺口诀:“厅狮十二两头”意思是潮汕狮头的特色,着重于夸张狮头,突出重点。

潮汕狮狮头高昂、鼻大嘴阔、双目圆瞪,头和脚遍布卷毛,身披鬃毛道道,既符合狮子的生态,又同整体的夸张相协调。头大身小,但因坐势十分得体,因而令人感到它体态浑厚有力而工整优美,庄严雄伟而 生动有趣。

5港币狮:是舶来之物,随着西方银行的传入,最早出现在香港银行的门前,所以因此而得名。这类石狮比较写实,造型和真实的狮子造型差不多。它们一般是雄雌一对,或站或立于银行大门两侧,一般雄狮子嘴巴张开,寓意招财进宝。而雌狮子着闭着嘴巴,寓意守财之意。

6戏狮:又称顽狮,别名喜狮,其造型看着喜庆,玩耍的狮子。

7普通民间狮子:雕刻师根据自己的喜爱,自己的思想创作而成,其造型千奇百异,但也大同小异,万变不离其宗。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石狮子

最新回答
诚心的高跟鞋
务实的钢铁侠
2025-07-06 12:25:37

“狮头鱼身像”高八点六公尺(86米),重70吨,身子是一条鱼,但头却是狮子的头,它是新加坡标志,因为新加坡这个字来自梵文,意思是“狮城”。

起源:

它在1964年由时任Van Kleef 水族馆馆长的Fraser Brunner先生所设计的。两年后被新加坡旅游局采用作为标志,一直沿用到1997年。

在这期间,鱼尾狮已成为新加坡的代表。鱼尾狮像坐落于市内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该塑像高86米,重70吨,狮子口中喷出一股清水,它是由雕刻家,林浪新先生和他的两个孩子在1972年5月完成的作品。在鱼尾狮像背面的一小块场地有四块石碑,碑文讲述了鱼尾狮象征新加坡的故事。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古代新加坡曾一度是个重要的商业中心。但于公元1377年遭爪哇入侵被毁为废墟,1613年它又遭到葡萄牙人的劫掠和焚烧;到了19世纪初,这里仍是个丛林密布野兽出没的荒岛,这时它是马来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

1819年1月,英国人莱佛士为开拓海上贸易来到狮子城,当时这里只是一处人烟稀少的渔村,但他却很快看出这是个天然良港,含有无限商机。莱佛士以极低微的代价租下这块土地,插上英国国旗、驻扎军队,招募劳工开荒山填沼泽、筑路道修码头,从事城市和港口建设。

1824年起,新加坡全境均归属英国管辖,成为英国在远东进行转口贸易的商埠和在东南亚主要军事基地。在此期间,远道而来的中国人和马来半岛及其他各地的移民大量涌入,共同为开发这片热土进行着艰辛的劳动,逐渐形成以华人占多数,包括马来族、印度族、巴基斯坦人等民族在内的多民族移民社会。

1959年,新加坡人民经过奋争获得了独立,1965年正式建国。摆脱殖民统治后的新加坡,走出一条独立自主发展的新路,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内,迅速从一个转口商港变成具有资本和技术密集工业、发达的金融业和进出口贸易的现代化新兴国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

1972年9月15日,当时担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为鱼尾狮塑像主持开幕。他在致词时表示,希望鱼尾狮能成为新加坡的象征,就如艾菲尔塔是巴黎的象征一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尾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狮头鱼身像

强健的毛巾
含蓄的自行车
2025-07-06 12:25:37
明朝和清朝石头狮子没有太多变化,造型开始稳定,并趋近程式化。
狮子形象始于汉朝,据说狮子是从西域传来的。相传东汉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中国的皇帝。后来狮子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成为一种赋予了神力的灵兽。在中国的文化中,狮子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
元朝时,身躯瘦长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清代,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总体上,北方的石狮子外观大气,雕琢质朴;南方的石狮更为灵气,造型活泼,雕饰繁多,小狮子也不仅在母狮手掌下,有的爬上狮背,活泼可爱。
石狮把门的起源 中国人历来把石狮子视为吉祥之物。是到了明清,石狮的造型开始稳定,并趋近程式化。石狮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除了呈现强烈的民间性以外,其内容所体现的伦理、宗教、民俗意蕴美与所蕴含的线条、形制、动态的韵律美,构成了东方艺术独特的美学价值。

优美的长颈鹿
酷酷的手机
2025-07-06 12:25:37

人们希望用狮子的威猛气势降魔驱邪、守卫宫殿、护家镇宅,体现出人们祈求平安的心理。

中国式的对狮形象,雌雄有别,内涵也不一样。雄狮居左玩弄绣球,象征江山永固、社会太平;雌狮戏弄幼狮,象征子孙繁衍、绵延不绝。

“双狮戏球纹”、“三狮戏球纹”等表示喜庆,和舞狮表演寓意相同“双狮戏球”舞蹈表演,是人类生殖仪式的象征,寓意生生不息、家族繁衍不绝、社会繁荣富强。大狮子与众多小狮子一同嬉戏的纹样,寓意多子多孙、人才辈出。“九狮图”则寓意家族兴旺、富贵吉祥。

扩展资料

石狮子文化的发展

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盛行,狮子的形象频频出现在陵墓神道上和佛窟浮雕中。这个时期石狮的代表作是江苏南京一带的帝王陵石狮,造型多为昂首迈步前进状,与东汉石狮类似,但形体更硕大,气势更恢弘。

北朝的石狮则体量较小,造型写实,呈现西域风格,且造型逐渐从立式转向蹲式。佛窟浮雕中的狮子形象,以麦积山石窟中第133窟内西魏造像碑上的“神王踏狮”浮雕为代表作。

宋元石狮的特点是从陵墓神兽向镇宅神兽过渡。这一时期除帝王陵墓之外,寺观、祠堂、住宅、园林中也出现了很多石狮雕刻。多精雕细刻,较之前代石狮雕刻更具装饰性,如石狮身上雕有项圈、铃铛、绶带等装饰。

到明清时期,陵墓石狮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与宫殿建筑、官府建筑、民间建筑紧密结合,成为广受青睐的大门守护神。此外,铜质狮子造型也开始流行,其中最有名的是北京故宫太和门前的一对铜狮。这对铜狮子铸于清乾隆年间,历经数百年仍栩栩如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盛唐石狮分雌雄 宋元又成镇宅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