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寺的基本简介
建宁县报国寺俗称上饶寺或饶山寺,坐落在金饶山麓,始建于梁龙德年间(921年),建筑面积1368平方米,寺内建有天 王殿,大雄宝殿、禅房、地藏楼、观音楼等,共13厅64间,建筑典雅、庄严肃穆,檐柱走廊均系精雕细刻,古色古香,精致优美,是少有的古代宫殿式建筑。因年代久远,厉经劫难,特别是1984年遭泥石流冲击,整座寺庙几濒颓废。后经人民政府拔款,社会团体及热心人士捐助整修。1987年1月1日北美佛教协会 会长广贤法师回国现光,复返阔别30余年的祖庙报国寺朝拜,并捐赠人民币一万元,作为修缮及重塑佛像之用,现己修葺一新,重放异彩,可供游览观光。报国寺位于建宁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金铙山半山中,始建于后梁龙德三年(923),初名金铙寺,清光绪年间改为报国寺。全寺建筑面积1368平方米。寺院外有护 寺围墙,内有大厅、正厅、禅房、地藏楼、观音楼,共13厅64间,大厅为天王殿,正厅为大雄宝殿,皆画栋雕梁,四面壁画,其结构别具一格。殿上有一尊高达 6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及十八罗汉等佛像35尊。报国寺初建时有8景:白莲池、红芍圃、虎溪桥、蟾窟井、龙鳞松、铁线梅、翠蒲涧、白玉峰。1984年,山 崩,泥石流冲塌正厅,政府拨款和团体民众捐款修葺。1986年,经批准对外开放。1989年12月又毁于火,后又重建。福建金饶山报国寺,早于建宁置县,为建宁县最大的寺院,是佛教界被称为“弥勒应世、玄奘再生”的慈航大法师之故里。
报国寺布局雅致,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等五重殿堂。主要供奉有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陀菩萨、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十八罗汉等诸佛菩萨像及思摩、本空、离欲等祖师像近六十尊,造像生动庄严。其中,有从缅甸迎回大小玉佛二十三尊,其中接引佛高达四米,重十余吨,实为珍稀文物。在国内寺院中,拥有缅玉佛像数量之多,佛像之大,尚属罕见。中兴本寺的住持、百岁高僧离欲上人,为禅门宗匠。鉴于末法时期,净土法门更为契时契机,四十年代在成都弘法,即兴建“离欲念佛堂”,广度有缘。并以持戒修行,净化身心;以慈悲济世,培植福德(离欲上人遗方)。修福修慧,自行化他,树立优良道风。现任方丈隆宣法师继承恩师昌臻法师遗愿,每年定期举行佛七。每年举办“净宗弘法人才培训班”,面向全国四众弟子,专修净宗经论(昌臻法师文集),培养了一批弘法人才。为满足居士们的要求,继续开办“念佛安养院”,扩建“离欲念佛苑”,为居士们提供安度晚年、清净念佛和临终助念的道场。同时,本寺一直坚持以多种形式开展弘法利生活动。如:举行佛法通俗讲座,与兄弟寺院协同举办“禅净共修营”、“佛法与人生研讨会”,出版佛学书刊等。并长期举办助学、扶贫、救灾、放生、修路等活动。报国寺已成为道风朴实淳良,专修专弘净土宗的清净道场,被誉为远近闻名的“蜀中净土”和朝拜观光的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