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清康熙青花瓷款识有哪些特点

坚定的煎蛋
斯文的月饼
2023-05-11 00:14:20

清康熙青花瓷款识有哪些特点

最佳答案
美满的酸奶
落寞的毛衣
2025-05-18 21:31:59

康熙青花瓷器的款识,丰富多样。朝代款主要是青花双圈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字体端庄工整,雄健有力,字与字之间距离比较大。康熙早期无款居多,康熙二十一年之后均有落款。仿明代款有:“大明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大明隆庆年制”、“大明万历年制”,多是楷书。民窑青花多数不书年号款,往往写堂名款,又称斋堂款。如:碧云堂制、兴裕堂制、兆庆堂制、惟善堂制、慎得堂制、杏林轩制珍玩、丛菊斋制、拙存斋、白云堂依古制、应德轩博古制、全庆堂仿古制、寿古斋得星堂造、德磬堂制、芝兰斋制、天宝堂制、琳玉堂制、天琛堂、应德轩博古制、永和堂制、宿云斋、三元堂制、笔花斋制、世锦堂制、中和堂皇制、吉言赞颂款有:永庆奇珍、奇石宝鼎之珍、慎友鼎玉珍玩、益友鼎玉雅制、风流宰相家、青玉宝鼎之珍、有美子斯、文章山斗、益友鼎玉雅制、可林春宴、球琳珍玩、球琳琅轩之珍等。个别器物只是在圈足内画双圈,圈内无字,也有绘树叶、梅花、海螺、小兔、双鱼、荷花、如意、杂宝、银锭等~

最新回答
忧伤的果汁
淡定的世界
2025-05-18 21:31:59

在全民收藏,万众创新的今天,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的青花瓷器,特别是官窑器,成为人们共同追捧的热点。近年来,拍卖成交的此类藏品动不动就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而且每年以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的上涨速度向上攀升。

那么,为何清三代瓷器,特别是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深受大家青睐?主要是造型端庄、画工精湛、烧造技术高超等所决定。笔者结合自己业余收藏到的一件写有“康熙年制”款,为“琴”、“书”、“棋”、画”的青花人物束腰笔筒,阐述以下康熙年间青花瓷器的几个主要特点,供大家在收藏中参考:

一是发色纯正。青花瓷始于唐,元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器,其制作工艺日臻成熟,收藏界称之为“元青花”。到了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青花瓷器主要以钴矿为原料,成型后在坯胎上描绘出纹饰,然后覆盖一层较薄的透明釉,经过约一千三百度的高温依次烧造而成。烧制成型的瓷器釉面清爽透亮,表面呈现出轻微橘皮纹,青花发色含蓄沉静,用手触摸温润如玉,难以磨灭,其纹饰灵动而又不失规矩,可谓“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有来先天生。”

二是画工精湛绝伦。瓷器上的人物衣着比例协调,每一个细微环节无有遗笔。由于用料和绘画考究,精致的康熙青花瓷器,经高温烧制后,瓷器图案恰似层层水波纹,清晰可见。再细心观察,可分辨出五种颜色,具有青花五彩和翠毛蓝的视觉感。

三是独特的绘画形式,成就康熙青花瓷器。康熙年间瓷器的绘画具有独特的风格,作者在数十年的收藏爱好中,通过反复比对、观察细微环节,现将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主要特征概括为以下五点:(一)雨打芭蕉叶断裂,(二)青花如同翠毛蓝,(三)偶尔出现白丝绵,(四)口处出现纹多,(五)图案如同层层波。

康熙青花瓷之所以具有越来越高的市场价值,主要是由其承载的历史信息、观赏价值、收藏价值所决定;其次,瓷器上的青花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如,古时读书的人希望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走上仕途之后如同“青云直上”,甘当一名“清官”;卸甲归田之后,希望能“名垂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由此可见,“青”字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

康熙青花瓷具有很高的价值,在收藏时要细心观察。正宗的青花瓷具有发色纯正淡雅、花纹合理有序、瓷器表面细腻温润、制作工艺精湛等特点。为了不买假货,可采取用眼观察与现代技术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

康熙青花以娇艳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泽,精湛的绘画装饰,千姿百态的器物造型独步中国陶瓷史。因其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收藏价值,自晚清至民国的官、民窑,以及景德镇的大小窑口都竞相仿制。康熙在位长达61年,康熙瓷器的制作也分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晚清至民国时期多有仿制,可从青料、画风、胎体和款识等多方面进行辨伪。琢器和圆器均重心偏低康熙青花瓷造型丰富多彩,器物种类之多、器形之繁杂冠于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圆器两大类。康熙青花琢器类造型整体风格古拙、凝重,线条刚劲,转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对于整个清代,器物造型多显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类在演变过程中,其造型风格是重心逐渐下移,尤其瓶、尊类器物最为明显。重心下移容易使器形流于臃肿,但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这种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显得高瘦的风格,又从视觉上呈现稳重端庄的效果。康熙圆器类器物整体上讲究平稳,尤其是碗类,重心相对偏低,口径和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征是口大足小,直观似有不稳定感,但由于采用了斜浅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来,也就排除了不稳定的因素。这也是康熙时期圆器类瓷器造型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康熙中期的“五彩青花”一种青料就可呈立体感康熙青花之所以闻名,主要在于其青花绝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决于青料的质量。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和云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坏,除了青料的质量之外,还要看青料中的钴、锰、铝的调配比例是否得当,配置得当,青花发色就会明快艳丽;配置不当,青花发色就显得灰暗或者发黑。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调差异很大,其变化的过程基本是循着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调发展,巅峰时期应是康熙中期。这个时期制瓷工匠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烧制出了闻名于世的“五彩青花”,即仅用一种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远近,阴阳向背,使画面极具立体感,达到了中国画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于其色泽亮丽,所以又将其称为“翠毛蓝”和“宝石蓝”。康熙青花的画工绝佳,斧劈皴、披麻皴等国画技法在青花的绘画中广泛运用。尤其是“分水法”的运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是根据中国画中水墨画的各种皴法创造出的一种渲染技法,根据青料料水的浓淡,分为“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几个层次进行渲染绘画。这种技法在明末出现,到康熙时期达到高峰。

勤劳的时光
多情的羊
2025-05-18 21:31:59

清代康熙朝(公元1662—172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经济贸易发达,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恢复御窑厂,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为突出。

老实的黄豆
敏感的美女
2025-05-18 21:31:59
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官窑瓷器款识。清代康熙朝历时61年(1662—1722),这时期经济兴盛,海外贸易繁荣。据文献记载,康熙十九年才正式于景德镇御器厂烧造御用瓷器。康熙宫窑款,以青花钴料书写为多,其次为珐琅彩款,印款和刻款较少。其中青花书写款,青花呈色纯正明艳,深沉于釉面之下,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康熙瓷器由于烧造时间长,前后变化大,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康熙中期瓷器最具魅力,三个时期的款式也有所不同。
康熙官窑款,楷体占了90%以上,以青花双圈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为多,字体端庄工整,雄健有力,每笔都有顿触,字与字之间距离比较大,篆体款识不到10%。康熙前期,官窑楷书款,笔划粗重,苍劲挺拔,古拙浑厚,布局宽大;后期字体渐趋清秀。楷体“康熙御制”官窑款,多用进口珐琅彩料书写,字体遒劲敦厚,外围双方框,方框的外边线较宽。蓝色珐琅彩料款,因釉料厚,色调比雍正时深重。六字楷书官窑款中的“清”字,“康”字有两种写法,其中“康”字的第一笔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独立的,一种是和第七笔连成一笔。康熙篆体宫窑款,则为细硬的铁线描。
康熙珐琅彩瓷,一般书“康熙御制”四字料款。康熙色釉瓷、青花釉里红和彩瓷,大多书“大清康熙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小型精致的康熙豇豆红瓷、天蓝釉瓷等宫廷文房用具,往往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