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瓷器最早出现在什么年代

从容的豆芽
故意的小蚂蚁
2023-05-10 16:09:29

瓷器最早出现在什么年代

最佳答案
温婉的糖豆
愉快的凉面
2025-05-20 12:00:41

瓷器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原始瓷器是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河南郑州等地商代遗址,发现很多带釉的瓷尊、瓷罍和瓷罐等,以及这些器物的碎片,胎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在千度以上,叩之有金属声。

1980在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的一批原始青瓷片,属距今4000余年前的龙山文化晚期。有大量出土的青釉瓷可断定我国支持在商代中期就已发明了瓷器。当时的青釉瓷生产以长江中下游较为发达,釉色多呈青黄,在氧化焰中烧成。

中原地区的青釉瓷,釉色多呈青绿,在还原焰中烧成。这些原始瓷以高岭土作胎,烧制温度高达1100~1200度,表层在高温下烧成与胎体结合很牢的玻璃釉质,胎质坚硬细腻,吸水性很弱,叩之有金属声。器形有尊、豆、罐、瓮、钵等。

扩展资料

商的青釉器物完全具备了构成瓷器的基本要求。

第一,已经采用高岭土作胎。

第二,在表面施有一层玻璃质的釉。釉的主要成分是瓷土加上石灰石、草木灰,调成悬浮液状涂在瓷坯表面,它在入窑烧焙时熔化,形成玻璃状物质。

第三,烧成温度已经达到1230℃左右。迄今为止,陶器的烧成温度只需要800℃~900℃,极少数达到1000℃,而瓷器烧成温度须在1230℃左右。

第四,陶器有吸水性,瓷器没有吸水性或吸水性极微。商代的原始青瓷的吸水性已经仅为1%,或更低。由于胎体中二氧化硅(SiO2)的含量和唐宋时各名窑瓷器一样,都在70%以上,三氧化二铝(Al2O3)在17%以上,经过1200℃左右的高温焙烧,烧结良好,使吸水性很弱,达到了瓷器的标准。

第五,在物理性能方面,如比重、硬度、莫来石(也叫“富铝红柱石”)结晶的发育程度都和以后瓷器一样。敲击起来也有清脆的金属声。

这些都证明中国瓷器在商代已经被发明。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瓷器 (瓷质器物)

百度百科-原始瓷器

最新回答
坚定的芹菜
温暖的裙子
2025-05-20 12:00:41

原始瓷器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这个时期的瓷器被称作原始青瓷,是指这个时期胎色灰白,质地坚硬,器表施薄釉的处于低级阶段的青釉瓷器,是由陶到瓷过渡阶段的产物。

这个时期随着制陶工艺的逐步完善,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制陶原料的深入了解,人们渐渐烧制出一些初步达到瓷器标准。但在一些方面又不够完善的瓷器,因此这个阶段的瓷器被称为“原始青瓷”。

扩展资料:


原始瓷器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

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中国瓷器

美丽的百合
娇气的热狗
2025-05-20 12:00:41

龙泉青瓷博物馆新馆为龙泉青瓷创意园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泉青瓷创意园一期工程总投资25亿,用地1285公顷,总建筑面积57181平方米,规划有青瓷博物馆、大师园、国际陶艺村三大功能区。该基地以青瓷文化为主题,集文化传承、文博展示、学习交流、创作教学、收藏鉴赏、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力争成为中国龙泉青瓷文化的研究和对外交流中心、陶艺人才培养基地和浙江省文化产业基地。大师园一期工程已有龙泉市13位省级以上(含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的艺术创作室进驻。二期拟建设青瓷研发、产业、交流、教育等基地及新生代创作室。创作室采用开放式设计,展示作品和工作空间,让更多的人接近青瓷、了解青瓷,也便于青瓷艺术创作的交流,利于青瓷文化的发展,随着更多青瓷艺术家的进驻,将带来新时期青瓷艺术的顶级作品、新颖的创作理念,塑造浓郁的艺术交流氛围。
国际陶艺村包括8个国家的陶艺馆和一个交流中心,展示世界各地不同地区、国家陶瓷艺术精品,可邀请世界各地陶瓷艺术家在此创作,开辟专门区域汇集国内其他陶瓷精品,如黑陶、青花瓷、白瓷、红釉瓷等,加强陶瓷艺术的交流,促进发展。
列为2008年浙江省十大文化重点项目之一的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龙泉青瓷城)将建设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国际陶艺研究中心,国际陶艺文化交流中心,中国陶艺人才培养基地,浙江省文化产业园区,浙闽赣边区商业中心。
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总用地约437公顷,其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285公顷,包括青瓷博物馆、青瓷大师园区、国际陶艺村,于2010年基本建成。
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建筑规划与设计
中国青瓷城规划位于位于剑川大道以西,丽龙高速公路以北,公园南路(回归工程)以东,市中职校以南。总用地约437公顷。其中,一期工程——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总占地1285公顷,分为青瓷博物馆、大师园和国际陶艺村三个区,总用地34822平方米,总投资达到19416万元。建筑如同在考古发掘的窑址当中将层叠的瓷片破土而出,建筑通体模仿青瓷的质感。
一个展现青瓷魅力的4A级公园,主要表现的载体是制瓷大师的工艺,因此我们在该区域设置了大量的满足大师需求的建筑。我们根据地形坡度和面积要求,在保持原生态的基础上,设置不同功能需求的特色建筑。
青瓷博物馆区
作为国家大师设计的博物馆它展现的是一个现代风格的建筑,它所体现的是青瓷的瓷韵,而博物馆是整个青瓷城的核心,它的确立为全国青瓷文化的定位的风格树立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大师园区
它主要是为制瓷大师提供生产、生活、展示工作的综合性场所。
主要包括国家级大师园、省级大师园、新生代工作室。每一个大师对功能的要求和场地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师园的布置和空间形式。我们考虑到瓷器大师对建筑艺术的需求,以及体现青瓷文化和传统居住模式,我们在空间布局上采用了江南园林意和形,来塑造现代中国园林的居住空间。这个空间主要归结为五个字,规划“村”,外观“墙”,内部“院”,色彩“素”,意境“雅”来进行设计。创造一个符合大师和当代人审美需求的空间。
国际陶艺村
中国制瓷业有着漫长的历史,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陶瓷,而且其他国家同样给这些国家和地方的大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互动交流平台。既然是国际的同时又能很好依托于博物馆以及给青瓷城一个良好的入口形象,因此位于主入口区上面,是相对合适的。而建筑风格采用了它的目标特性以及融合了博物馆和大师园以及国际元素的现代型休闲创作室,在融合的同时章显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