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瓷砖的外墙渗水怎么修
首先需要确定渗水的部位,喷水观察周围是否有裂缝;再用布将周围擦干净,保证墙面微湿、干净无灰尘;然后在周围刷上防渗透防水材料;最后等3天后,墙体干燥,再用密封膏挤压在裂缝处进行勾缝处理。
房屋是为了能给人们提供一个稳定的居住场所而建造,建造好的房屋应该是不怕风吹雨淋。但有些人反映自己的家里每逢下雨的时候,墙壁上都会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这大多是因为外墙漏水的缘故。如果有外墙漏水的情况出现,是应该要及时进行处理。那么,外墙漏水如何处理一起来跟着土巴兔的小编来看看具体的外墙漏水解决方法吧。
外墙漏水是工程建造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可能也是材料质量不好、偷工减料带来等等,既然有外墙漏水的问题,就需要及时的进行修复,才不会因为外墙漏水的关系影响到整栋房屋的工程结构,缩短建筑物的寿命、安全等等,导致建筑物腐蚀严重,让其出现坍塌等等情况,影响到居民的生活。
在外墙漏水出现的时候,应该要能够找对外墙漏水的原因,然后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外墙漏水越来越严重。常见的解决方法主要有:
1、找渗水的部位,凿开外墙渗水区域,进行检测,找到渗水的根本原因,然后进行处理。
2、如果是飘窗板上面渗水。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注浆法进行修复,也可以用相同的墙体来好好修复。
3、里面修复好后,外墙也需要修复,主要是用涂料修复,用防水腻子刷2次后,然后按照其他的装修工艺进行施工。
4、仔细的找到墙体上门的空头缝,墙体上门的孔洞,一一将它们进行清除、填补。如果空洞宽深度都比较大,那么在堵塞之前,需要找相关的建筑师来咨询,看看用什么方法来帮助缓解,不要贸然用方法来解决它。
外墙渗漏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设计因素
防水处理是房屋建筑工程中一项重要的质量工程。实践中,基于防水材料性能的差异和我国南北方气候的差异,使房屋的防水设计带有一定的复杂性,一旦工程的防水设计出现问题,则将直接造成房屋建筑外墙的渗漏。
(二)材料因素
现代房屋建筑施工所采用的各种新型墙体材料基本具备孔隙率较大、吸水性较强和抗渗透能力较差的特点。因此在砌筑的过程当中,灰缝,尤其是竖缝当中的水泥砂浆一般都很难达到饱满与挤揉密实的效果,墙体跟钢筋混凝土的梁柱之间、窗框跟墙体之间的连接位置,往往因材料在性能上的不同而形成裂缝,进而造成墙体的渗漏问题。
(三)施工因素
从施工的方面来看,因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而造成的房屋建筑的外墙渗漏问题相对较多:
第一,框架结构的外墙柱跟切题的连接位置未埋拉结筋、拉结筋的设置不牢固,或者是拉结筋的间距、长度及数量不符合标准要求,在温度膨胀系数的差异相对较大时,则会造成连接位置的开裂,形成漏水的多发区;
第二,房屋建筑墙体施工过程中,找平层以及抹灰层的砂浆没有按照标准的设计进行配置,进而造成砂浆强度的变化,基于干缩开裂问题的发生而造成墙面的渗漏;
第三,施工过程中,外墙墙面砖跟打底的砂浆之间存在粘结力不足的问题,进而造成空鼓病害的发生,饰面砖的勾缝不够密实,出现沙眼或者是裂缝的问题,引发墙面渗水;
第四,施工中对于房屋建筑窗台的坡度、滴水槽以及鹰嘴等这些细部位置的施工没有处理好,容易因雨水渗透而引发墙面渗漏;
第五,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种穿过外墙的管道以及不同的预留孔眼的密封性处理没有做好,同样也会造成房屋建筑墙面的渗漏。
很多外墙漏水都是在一开始建筑施工过程中没有留意带来,如果在建造的时候能够更加严谨,那么就不会在完工后出现外墙漏水的问题,影响到人们实际的使用房屋的感受。
外墙漏水如何处理出现外墙漏水需要及时处理,越早将外墙漏水处理完,越能够快速的让受损的房屋恢复正常,让自己的居住环境不会受到影响。外墙漏水处理的时候可以采用文章中介绍的这些方法,也可以把外墙漏水事项转交给专业的人士,让他们来帮助你有效的处理掉外墙漏水,让你的外墙不再有漏水的问题出现。
外墙渗漏原因分析
1、框架结构住宅工程中的填充墙,基本上为非承重的灰砂砖或小型砌块。灰砂砖和小型砌块在运输与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破损、缺棱掉角等缺陷。若在施工中使用了破损材料,或由于设备管道暗装的需要对已砌外墙进行凿打,人为地造成外墙砌体破损,也较易在外墙砌体形成渗水处。
2、工人在砌体施工中未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砌筑砂浆不饱满,特别是竖缝砂浆。此外,砂浆的强度不达标或干砖上墙,使砂浆中的水分被砖吸收,从而造成砂浆强度偏低,导致砖和砂浆分离,砌体整体刚度下降,产生墙体裂缝。
3、外墙抹灰层一次性打底太厚;为保证全高垂直度而使局部打底偏厚,又未采取适当加强措施而产生裂缝;墙体层表面太光滑,结合不良;外墙大面积打底而基层未设分格线,产生不规则收缩裂缝。
4、饰面砖铺贴空鼓或铺贴砂浆不饱满,面砖与砂浆间空隙部分易形成贮水容器;面砖勾缝不密实或勾缝龟裂,密缝勾缝遗漏都容易使雨水从表面渗入,造成积水,从而引起渗漏。
此外墙易渗水与面砖勾缝和面砖表面不平也有一定关系,凹缝使外墙整体墙面不光滑,雨水流速减缓,滞水时间、滞水量增多,特别是勾缝下缘处。勾缝质量不合要求或长期风吹雨淋造成勾缝与面砖间有微裂缝,造成渗漏。
5、窗台、遮阳板和雨篷等水平构件的表层施工中未找坡度,甚至倒坡,造成倒返水或积水,也容易造成外墙面渗水。
外墙渗漏防治措施
1、外墙砌筑所使用的砖块,为提高砌体防水能力,砖之朝外面应选择棱角齐全的,且在砌筑过程中不得打砖。当墙的长度与砖模数不符时,不足模数部分由实心砖或素砼调整。
外墙砌体砌筑完毕应尽量避免凿打,如有预埋暗管,砌筑砌体时可事先于安装管道位置两侧留通缝;同时对诸如脚手架眼、缆绳孔等造成的墙体缺陷要先修补完成后方可打底粉刷,不留隐患。
2、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同时加强抽查。严禁干砖上墙,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保证砂浆饱满度,水平缝要满铺砂浆,用勾抹子仔细补喂灰浆勾填的方法来保证外侧竖缝质量。
斜顶砌之上下灰缝,应于抹灰前3天于外墙操作架上再检查一次,遇有未勾又沉裂的应补勾填实,沉裂缝应踢出宽度不小于10毫米的大缝,以保证重勾填实。
3、对于基层产生裂缝,首先要保证外墙打底不得太厚,对局部太厚处要采用钢丝网来加强;其次外墙打底应分次、分层,打底在终凝前要防止暴晒或雨淋,加强养护。
做好分格线,特别在装饰面层为无分格线的面砖、马赛克等外墙上打底也应在适当位置留置分格线,用油膏填缝后,方可上面层,其三对于混凝土柱、梁等较光滑的结构层,用聚合物砂浆“毛化”处理,涂在光滑的面层上,湿养护7天,使之“毛化”以增强粘结力,而后再全面打底,可避免空鼓、结合不良等缺陷。
对于外墙铺贴面砖的建筑物,外墙施工前必须事先进行技术交底。在铺贴过程中一定要有挤浆工艺,且在勾缝前要全面检查空鼓情况,勾缝要保证密实度,勾缝完毕后要注意湿润养护,密缝擦缝不得遗漏,勾缝深度建议要严格控制,凹入度不宜太大,勾成圆弧形平缝。质量管理方面要建立多级复查控制制度,以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
5、窗台、遮阳板、雨篷等水平构件应按要求进行找坡且找坡方向要正确,与墙面接触部分应处理成泛水圆弧角,防止倒泛水或积水。窗框周边应提位勾缝打胶,窗后塞口要塞紧密,窗洞上方须做滴水线槽。
屋面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女儿墙墙根位置处砼应比屋面砼多浇注10~15毫米,保证屋面女儿墙墙根施工缝高于屋面板,而后再砌筑女儿墙墙体。这样即使施工缝处产生微小裂缝,也不会造成女儿墙墙根渗水,保证了建筑外观美观。
6、应用新材料防止外墙渗漏,可在外墙抹灰的水泥砂浆中加入杜拉纤维或采用防水防渗漏彩色填缝料进行外墙砖的填缝。与没有加杜拉纤维的抹灰水泥沙浆相比,其抗裂性能提高80%以上,抗渗性能提高60%以上。
7、确保外墙打抹灰质量。砌体部分与混凝土部分交接处的外墙面,在抹灰前挂钢丝网,以防止不同材料交接处的开裂。抹灰前对基层进行浇水湿润,防止抹灰起鼓。
墙防水的砌筑要求
砌筑时避免外墙墙体重缝、透光,砂浆灰缝应均匀,墙体与梁柱交接面,应清理干净垃圾余浆,砖砌体应湿润,砌筑墙体不可一次到顶,应分二至三次砌完,以防砂浆收缩,使外墙墙体充分沉实,另注意墙体平整度检测,以防下道工序批灰过厚或过薄。
外墙防水的墙体孔洞检查及处理:批灰前应检查墙体孔洞,封堵在墙身的各种孔洞,不平整处用1:3水泥砂浆找平,如遇太厚处,应分层找平,或挂钢筋网,粘结布等批灰,另对脚手架、塔吊、施工电梯的拉结杆等在外墙留下的洞口应清理干净,用素水泥浆扫浆充分。
再用干硬性砼分2次各半封堵,先内后外,充分捣固密实,水落管卡子钻孔向下倾斜3-5°,卡钉套膨胀胶管刷环氧树脂嵌入,严禁使用木楔。混凝土剪力墙上的螺杆孔应四周凿成喇叭口,用膨胀水泥砂浆塞满,再用聚合物防水浆封口,封堵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