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的啤酒
2025-08-03 17:31:21
直接预约:点击进入。
微信公众号预约进入“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参观服务—票务预约。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用地面积约477亩,地下1层、地上3层,设中央大厅、展陈、临展、公共服务、教育等功能分区博物馆的整体建筑构思提取隋唐建筑的剖面轮廓特征,远看就如同一座唐代宫殿群的天际线,彰显了洛阳特色的盛唐风韵和文化象征;室内通过结构空间一体化的混凝土拱券形成了丰富的层次,暗示了“运河桥”的母题;在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方面,通过唐三彩碎瓷片饰面,彰显了洛阳特色的盛唐风韵和文化象征;屋面与墙体融合在一起,辅以青砖、清水混凝土等元素,使博物馆更具艺术氛围和洛阳特色。博物馆以《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作为基本陈列,以贯穿大运河历史的时间脉络为线索,将总体内容划分为四大部分:即“形胜天下,运河中心”、“千年运河,万物通济”、“东都盛世,国运繁华”、“古今辉映,源远流长”,来讲述因隋唐大运河带来的都市繁荣和文化交流,展示居于隋唐运河中心的洛阳的城市地位,以及运河开凿的背景和天才的技术成就,向广大公众展现大运河这一人类的杰出创造及其所蕴含的独特价值。
机灵的毛衣
2025-08-03 17:31:21
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预约进入“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及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参观服务——门票预定。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占地约477亩,地下1层,地上3层。博物馆的整体建筑理念分为中央大厅、展览、临时展览、公共服务和教育。隋唐建筑的廓形特征从远处提取,犹如唐代一座宫殿群的天际线,展现了洛阳盛唐的神韵和文化象征。室内混凝土拱券结构与空间融为一体,形成丰富的层次,寓意“运河桥”的主题。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上,通过唐代碎瓷片的装饰面,展示洛阳盛唐的魅力和文化象征。屋顶与墙体的融合,辅以青砖、清水混凝土等元素,使博物馆更具艺术气息和洛阳特色。该馆以隋唐大运河文化展为基本展示,以贯穿大运河历史的时间脉络为线索,将整体内容分为“形优于世,运河居中”、“千年运河,万物相融”、“东都繁华,国运昌盛”、“古今辉映,源远流长”四个部分。
细心的楼房
2025-08-03 17:31:21
好多,推荐看看姚汉源老先生的《京杭运河史》第三、四、五、六编。
另,京杭大运河船闸虽多,但最重要的几个应都在会通河段。比如济宁的天井闸、会源闸,那是元代运河的分水枢纽;济宁汶上县南旺镇的柳林闸、十里闸,是明代和清代会通河的分水枢纽;临清的板闸处于会通河和漳卫河的交会,也十分重要。另外在过江、过淮的地方船闸也十分重要。
另,聊城土桥闸的发现被列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土桥闸,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大运河岸边的土闸村。2010年12月,考古学家们对土桥闸发掘完毕:深达75米、南北长68米、东西宽62米,规模宏大。出土瓷器、陶器、铜器、铁器和玉器近万件,石碑两通。瓷片大部分为明清时代的遗物,有青花瓷、青瓷、白瓷、青白瓷、蓝釉瓷器、粉彩和釉上彩。碗、盘、壶、杯、盒、人物塑像应有尽有。在这些器皿的底部,大部分有底款,底款跨度从明朝的永乐、成化、宣德到清朝的雍正、乾隆、道光、咸丰。同时,也发现了少量的宋元时期的碗、盘、罐等瓷片。这些瓷器标本的发现,为研究明清时期的陶瓷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物标本。此外,在发现的铜钱里面,存在日本“宽永”年号的铜钱。
在出土的数百件铁器中,不仅有生活用具,而且还有船上用具、造船或者加固船板器具,还有河闸相关设施附件。这是运河山东段发掘的第一座古河闸现场。
“对土桥闸遗址的发掘意义重大,堪比菏泽古沉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徐光冀深有感触地说:“土桥闸是目前京杭大运河上进行系统考古发掘的、保存条件最好的古代运河水利工程之一。”
土桥闸建于明成化七年,清乾隆二十三年重修,至1840年,一直由运河管理机构(河道总督)管理,是当时运河上的重要水利设施。
记者看到,发掘出的土桥闸由青石堆砌而成,结构基本完整。土桥闸由闸门、墩台、东侧的月河及运河两岸的进水闸、减水闸等组成。闸口呈南北方向,在闸口底部相邻石块上都凿有燕尾槽,并由铁扣固定。在迎水和分水底板两侧立有密集的木桩,据专家介绍,土桥闸底部采用木质梅花桩、碎石灌浆等固基技术,闸墩砌石采用燕尾扣连接,对整座河闸起到保护稳定作用。整个工程设计合理,施工精心,虽历经数百年,仍非常坚固,对研究运河漕运历史及水利工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垒砌河闸的石块,每块重达数吨,在古代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修建如此规模的河闸,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建筑水平。
山东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郑同修介绍,土桥闸对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据了解,南水北调工程拟利用聊城境内的运河河道,为了保护土桥闸,将在土桥闸旁边修建一条暗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