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明代洒蓝釉凤首扁壶值钱吗

自然的电脑
如意的抽屉
2023-05-08 22:14:50

明代洒蓝釉凤首扁壶值钱吗

最佳答案
饱满的水池
醉熏的信封
2025-07-28 17:48:16

值钱。由于烧造时的工艺复杂,成功率比较低,因此洒蓝釉瓷器是比较珍稀的一个品种,再加上明代的时间长度,因此是值钱的。洒蓝釉是以氧化钴( COO)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其特点是在浅蓝色或白色釉地上呈现深蓝色不规则斑点,犹如洒落的蓝色水渍,故称洒蓝釉。

最新回答
义气的早晨
义气的背包
2025-07-28 17:48:16

洒蓝釉创烧于明代宣德年间的景德镇,之后停烧。到了清代康熙时期才又恢复生产。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洒蓝釉瓷器呈色稳定,做工精细,很多辅以金彩装饰,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由于烧造时的工艺复杂,成功率比较低,因此洒蓝釉瓷器在当时也是比较珍稀的一个品种。清代后期,洒蓝釉瓷器的烧造水平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无法与清早期的器物相比。因此,从收藏的角度讲,清代的洒蓝釉瓷器还是以康、雍、乾时期的制品为最佳。

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北京文物商店来了一位老太太。进屋后,一句话没说,从布包里拿出一个瓷碗。“我要把它卖了换钱”。工作人员拿起来一看,是一只蓝色大碗,胎体厚重,釉色浓淡均匀。再看碗的内部,碗里有些磨痕,而且还有污垢。

“老太太,这碗是做什么用的?”

“最早是家里装盐的,后来觉得太大不好用,就用来装鸡食喂鸡了”。

工作人员这才明白为什么碗里有污垢。

“那您准备卖多少钱?”

“这只碗在家里已经很多年了,应该是有点年头的古物。不过,它虽然看着结实,但蓝色中还有白点,可能也不是什么太好的东西,价钱嘛……看着给就是了。”

最后商量着,工作人员给了她80元人民币,老太太拿着钱高高兴兴地走了。

老人走后,工作人员将碗放进水里清洗,当碗内底的污垢慢慢被洗净,正正方方的六个字显露出来一一“大明宣德年制”。

这六个字是青花年款,笔画纤细规整,确实像明朝宣德年间的风格。如真是老物件,算起来,这碗至少得有五六百年的历史。

一般来说,瓷器的落款都在器物外底部,而这件却在碗内心,这是非常少见的!工作人员立马意识到这碗不是一般的老物件,马上向领导汇报。

当天下午,北京文物商店的门口停满了汽车,几位著名的瓷器专家陆续赶来。当把这只蓝碗摆上桌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从器形、材质到工艺,专家们一致认定这就是一件烧制于明朝宣德年间景德镇的瓷器,根据器型特点,专家们将其命名为“景德镇窑洒蓝釉钵”。

老太太一定没想到,这碗最珍贵之处正是她误认为有缺陷的地方,即碗上的白点。

洒蓝釉碗看似简单,其实工艺十分复杂,因为要二次烧制,所以成功率很低。一般来说,由于做工精细程度不同,形成的瓷器效果也不同。

如果器物满身吹釉,吹得不均匀,深浅不一,就是雪盖蓝;如果均匀地密布于瓷柸上,形成星星点点,才是真正的洒蓝釉。

吹釉
精致典雅 昙花一现

传世宣德期间的洒蓝釉制品极为少见,目前全世界已知的仅三件。

除了首都博物馆的这件外,一件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另外一件原被仇焱之老先生收藏。

1980年11月25日,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370万港币被香港赵氏拍得。

明宣德 洒蓝釉暗刻龙纹钵

明代的洒蓝釉瓷器之所以少见,是因为洒蓝釉工艺从出现到消亡只存在了10年的时间,那么它为什么只经历了短短10年就从宫廷里神秘消失了呢?

当年,宣德皇帝迷上了掷色子的赌博游戏,下旨要求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一种专门玩色子用的瓷器。御窑厂的工人不敢怠慢,经过艰苦研制,创新地烧制出了洒蓝釉碗,宣德皇帝很满意。

宣德皇帝

但1435年正月,宣德皇帝染上了不明之症,很快就驾崩了。宣德死后,掷骰的游戏不再流行,洒蓝釉瓷的出品量便逐渐减少。

之后的皇帝也曾下令烧制过这种瓷器,但由于工艺极为复杂,成功率又极低,还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宣德之后,洒蓝釉就停烧了……

忧心的蛋挞
悲凉的故事
2025-07-28 17:48:16
洒蓝釉”创烧于明代宣德年间的景德镇,之后停烧。到了清代康熙时期才又恢复生产。
因它的釉面犹如洒落的蓝水滴,故称“洒蓝”;又因透出的白釉地斑像雪花飘洒在蓝色的水面,故而又称“雪花蓝”。其工艺上洒蓝釉不是简单的蘸釉,而是采用管子吹上去的。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再上一层薄釉高温烧制而成的。所余白釉地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
清康熙 洒蓝釉执壶
首都博物馆陈列过一件非常重要的明宣德洒蓝釉珍品,可谁又知道,就是这样一件宫廷的稀世珍宝,从出世到停烧的短短十年中,就从宫廷里神秘消失了。自此历经沧桑,做过喂鸡的食盆,当过装盐的容器,六百年后又神秘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喂鸡盆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北京文物商店来了一位老太太。进屋后,一句话没说,从布包里拿出一个瓷碗。“我要把它卖了换钱”。工作人员拿起来一看,是一只蓝色大碗,胎体厚重,釉色浓淡均匀。再看碗的内部,碗里有些磨痕,而且还有污垢。
“老太太,这碗是做什么用的?”
“最早是家里装盐的,后来觉得太大不好用,就用来装鸡食喂鸡了”。
工作人员这才明白为什么碗里有污垢。
“那您准备卖多少钱?”
“这只碗在家里已经很多年了,应该是有点年头的古物。不过,它虽然看着结实,但蓝色中还有白点,可能也不是什么太好的东西,价钱嘛……看着给就是了。”
最后商量着,工作人员给了她80元人民币,老太太拿着钱高高兴兴地走了。
老人走后,工作人员将碗放进水里清洗,当碗内底的污垢慢慢被洗净,正正方方的六个字显露出来一一“大明宣德年制”。
清 洒蓝釉描金小瓶、蓝釉小瓶 (各一件)
中国现存的明代洒蓝釉瓷器只有几件,而明代的洒蓝釉瓷器之所以少见,是因为洒蓝釉工艺从产生到消亡一共也只存在了10年的时间,那么它为什么只经历了短短10年就从宫廷里神秘消失了呢?
原因是1435年正月,宣德皇帝染上了不明之症,很快就驾崩死了,宣宗死后,掷骰的游戏不再流行,之后的皇帝也曾下令烧制过洒蓝釉瓷器,不过由于洒蓝釉工艺复杂,成功率极低,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太高,所以宣德之后,洒蓝釉就停烧了……
清康熙 洒蓝釉描金提梁壶
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洒蓝釉瓷器呈色稳定,做工精细,很多辅以金彩装饰,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由于烧造时的工艺复杂,成功率比较低,因此洒蓝釉瓷器在当时也是比较珍稀的一个品种。
清光绪 洒蓝釉留白龙纹碗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洒蓝釉瓷器呈色稳定,做工精细,很多辅以金彩装饰,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
清雍正 洒蓝釉堆白花纹大盘
清代后期,洒蓝釉瓷器的烧造水平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无法与清早期的器物相比。因此,从收藏的角度讲,清代的洒蓝釉瓷器还是以康、雍、乾时期的制品为最佳。
清晚期 洒蓝釉玉壶春瓶
清乾隆 洒蓝釉印盒
清乾隆 洒蓝釉大碗
清康熙 洒蓝釉印盒 (一件)
清康熙 洒蓝釉下三彩鱼龙变化观音尊
清康熙 洒蓝釉描金山水诗文笔筒
清康熙 洒蓝釉描金瑞兽纹碗
清康熙 洒蓝釉梅瓶隆时期的洒蓝与康熙、雍正时期的差不多少,乾隆时期的洒蓝釉瓷器呈色稳定,做工精细,很多辅以金彩装饰,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由于工艺复杂,所以当时制作的很少,清中晚期的洒蓝瓷器就差多洒蓝釉
洒蓝釉
瓷器
目录
1摘要
2基本信息
3文物介绍
瓷器釉色名。又称“雪花蓝釉”、“洒蓝釉”。明宣德时景德镇所创,清康熙时烧制成熟。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所余白釉地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洒蓝釉
类别
瓷器
创建
明宣德时景德镇所创
创烧
明代宣德年间
生产地址
景德镇
文物介绍
弘治产品稍逊,近于藕荷色或支青色,釉面亦欠匀净,色调深浅不一,但所制暗龙纹盘,里为白釉,外以青金蓝釉为地,龙身施淡孔雀绿彩,颇为精致。
清代洒蓝釉
清代洒蓝釉
洒蓝釉创烧于明代宣德年间的景德镇,之后停烧。到了清代康熙时期才又恢复生产。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洒蓝釉瓷器呈色稳定,做工精细,很多辅以金彩装饰,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由于烧造时的工艺复杂,成功率比较低,因此洒蓝釉瓷器在当时也是比较珍稀的一个品种。清代后期,洒蓝釉瓷器的烧造水平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无法与清早期的器物相比。因此,从收藏的角度讲,清代的洒蓝釉瓷器还是以康、雍、乾时期的制品为最佳。

精明的冬瓜
高大的盼望
2025-07-28 17:48:16
洒蓝釉是一种以钴为着色剂的蓝釉,制作严格,工艺复杂,需两次制作才能完成。它和青花瓷器比较有很多共同点,但也有风格上的不同。今日,中国古玩鉴赏研究会会长卢鹤寿为读者介绍明代洒蓝釉鉴定要点。

义气的向日葵
健忘的过客
2025-07-28 17:48:16
明代霁蓝为后人称道的推宣德一朝。一种高温石灰碱釉。生坯施釉,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画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洒蓝釉主要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所余白釉地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谢谢

内向的春天
细心的小懒猪
2025-07-28 17:48:16

洒蓝釉,又称“雪花蓝釉”、“洒蓝釉”。明宣德时景德镇所创,清康熙时烧制成熟。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所余白釉地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

洒蓝釉创烧于明代宣德年间的景德镇,之后停烧。到了清代康熙时期才又恢复生产。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洒蓝釉瓷器呈色稳定,做工精细,很多辅以金彩装饰,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由于烧造时的工艺复杂,成功率比较低,因此洒蓝釉瓷器在当时也是比较珍稀的一个品种。清代后期,洒蓝釉瓷器的烧造水平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无法与清早期的器物相比。因此,从收藏的角度讲,清代的洒蓝釉瓷器还是以康、雍、乾时期的制品为最佳。下面是景德镇陶瓷世家王掌柜记录的部分清雍正洒蓝釉瓷器近几年拍卖价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清雍正 洒蓝釉堆白花纹 20000-30000万   69000万 2011-05-23

清 雍正 洒蓝釉白花缠枝 25000-30000万   38600万 2011-06-01

清雍正 官窑洒蓝釉广口梅 12000-18000万   24725万 2017-06-25

清雍正 洒蓝釉白花花卉 10000-15000万   21360万 2006-11-28

清雍正 洒蓝釉座天蓝釉 3000-4000万   13750万 2007-05-10

清雍正 洒蓝釉堆白花纹大 5000-7000万   11000万 1999-10-27

清雍正 官窑洒蓝釉广口梅 8000-9000万   10925万 2013-11-16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