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湖田窑讲究什么

自觉的水杯
妩媚的小蜜蜂
2023-05-08 11:19:35

湖田窑讲究什么收藏湖田窑瓷器有什么讲究

最佳答案
快乐的钢铁侠
温柔的小蝴蝶
2025-07-01 09:36:09

景德镇影青瓷生产的鼎盛时期是以湖田窑产品为代表,它的最高水平。是其胎质洁白细腻,器壁极薄,呈半透明状态。釉色青白,光泽度强,透明度高。这就是它的特点,收藏时注意收藏特点明显的湖田窑瓷器就可以了,仿制和赝品不要收藏。谢谢

最新回答
忧心的电话
耍酷的苗条
2025-07-01 09:36:09

提到影青瓷大多数人都没有概念,它不如定、汝、官、哥、钧等瓷器出名。但在北宋时期,影青瓷深受人们的喜爱,连景德镇也因烧制影青瓷而名声大噪。也可以说,正因有了景德镇烧制的影青瓷,才有元代官方下令在景德镇生产的元青花。宋代词人李清照所写的“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据考古学家考证,“玉枕”很有可能指的就是景德镇烧制的影青瓷瓷枕。
影青瓷
影青瓷最早出现于五代时期,在北宋晚期达到顶峰,除了“影青”这个名称外,还被叫做“隐青”、“映青”和“罩青”,学术上则习惯称之为青白瓷。瓷器白中透青,青中泛白,釉面明澈丽洁,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所以历史上有“假玉器”之称。北宋时期影青瓷因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而受到大众的喜爱。宋太祖赵匡胤得天下后吸取唐末五代时期藩镇割据拥兵自重、武人粉墨登场纷纷称王不利于统治的教训,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弱武将权力,重文抑武。在当时这种文臣当道的政策下,宋朝出现一种温文尔雅的风格。我们看北宋时期的画作,都透露着丝丝的书卷气和清静悠远的气息,将中国画的留白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风格又是怎样体现在瓷器上?
唐代中期形成了北方以邢窑为中心,南方以越窑为中心的“南青北白”两大局面。而随着南北方频繁的交流,到晚唐、五代的时期,北方学南方烧青瓷,南方开始学北方烧白瓷。影青瓷就是景德镇窑厂在烧白瓷的过程当中,偶然烧出来的品种。从现在的出土文物可以看到,从作为生活用品的碗、盘到作为装饰用品的香熏、盏托,还有宗教器皿等都可以看到影青瓷的身影。今天的工匠可以把釉色仿出来,甚至烧制工艺比宋朝更高超,但是刀工工艺却仿不出来。
景德镇的影青瓷多采用“半刀泥”刻花技法,刀法灵动跳脱,奔放潇洒,轻快酣畅如行云流水。如果是仿造的,整个就像临摹一般生硬。在我们辨别真伪的时候也要综合青花料、隐青料等因素,不能一概而论。鉴定时拿手电筒往器具里面照射,一次性注浆成功的、没有拼接处的,基本上一票否决,因为古代工匠都将是一片片泥料裁好,再镶上去。在做镶具时有一个要点,要用同样的泥料、同样的湿度、同样的镶品,经过火的检验,不开裂,才是好的镶具。
按照地区划分价格的话,景德镇湖田窑的“影青”要价很高,如果是广西窑、江西窑,则另当别论。当然我们这里所指的价格是不包括拍卖行在中间所赚取的利润。
总结影青瓷的特点,造型方面,北宋早期主要是碗和盘,中期以后盛行注壶、注碗、瓶、炉、香熏、盏托等,北宋晚期到南宋,盒子增多;胎土方面,早期胎质细腻,后期胎釉略显粗糙;釉色方面,北宋早期青白中闪黄,中期以后,大多呈色纯正,南宋中晚期釉色偏白;装饰技法方面,早期多素面无纹饰,中期以后多见划花和刻花,题材以花卉为主,牡丹、菊花、水波、飞凤等,南宋晚期多印花。

欢呼的奇异果
勤奋的芹菜
2025-07-01 09:36:09
湖田窑是景德镇著名古窑场,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窑场,目前湖田窑古瓷窑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田窑位于景德镇市东南湖田村,五代时烧造青瓷和白瓷,青瓷胎色青灰,白瓷洁白,产品以盘、碗为主,北宋普遍使用仰烧法,烧造青白瓷唇口、葵口碗。造型简单,瓷胎较厚,釉色偏灰或米黄,多光素无纹饰,这一时期的产品,尚不具备影青瓷的基本特征。北宋中晚期,湖田窑的烧造选用表层风化最佳的瓷石原料,淘洗工艺日益完善,拉坯成型技术逐渐成熟,瓷胎薄腻,造型秀美!

踏实的飞机
笑点低的太阳
2025-07-01 09:36:09

到了近代,宋元时期的影青瓷器很少。原因是北方的瓷器爱好者对来自南方的影青瓷不太熟悉,加之赝品太多,认为保护自己的办法就是不去问津。其实,只要掌握了上述影青瓷的胎、釉、工艺特点(掌握器型的意义不大。因为仿古者对各类器型一般都把握得较好,如遇罕见而又特别的造型,则要慎重)和造假作伪的一般手法,完全可以一展身手。

影青瓷釉质的手感和观感,犹如青白玉一般,这是在鉴识宋代影青瓷时首先要考虑的。若遇干枯无光,釉面粗糙,或反之过于莹洁润滑者,则要谨慎。

又如影青瓷的胎色,洁白细腻,淘洗精细,有的器物精细到几乎脱胎的程度,但在制坯和上釉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够均匀之处,坯胎有厚薄,釉面有流淌,故若遇胎质过分精细洁白,状如粉末,露胎和釉面均光润无瑕疵者,须小心。

再如其纹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北宋早期影青瓷和元代的同类器物,花纹都不及南宋;若遇上像元青花上的人物故事图案,则显然值得怀疑。

宋、元时期的影青瓷器的底部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北宋影青瓷器的底部较高,南宋次之,元代则很矮,甚至接近平底;且底部颜色各异。

鉴别真假

以影青瓷的碗类为例,说明影青瓷赝品与真品之间的差异。

1造假法:依照器物的大小和形状,用现代技术烧制,即用现代的胎土、化学釉料、天然气或电烧制。器型为典型的宋代覆烧印花碗,芒口无釉、镶边,这类物品以印花品居多。

辨别方法:赝品在放大镜的观察下,很容易发现镶边是用现代生胶粘贴的老皮;釉色发亮而不柔和;花纹造型不如真品古朴,且往往印花的阳纹比较突出;因为火气太重,敲击时声音比真品要响亮得多、声波特别地长;若再对比赝品和真品的底部,更一目了然。

2作伪法:常见的是在光素无纹的器物上刻划出花纹——因为有花纹者价高,然后重新上釉,入窑烧制;另有一类是在印花或刻划花的无釉器物上(这类器物存世极少)加釉重烧。

辨别方法:对于前者,其声音差别不大,此时,先观察釉色,釉色肯定有新色,真品因为埋藏地下1000多年,一般能看到“伽喱光”,虽然现代作伪者也能做出此光,但与真器的光泽仍有差别;再认真观察其底部,底部会因为再次上釉烧造而将原先固有的垫瓶痕给加以覆盖或破坏;另有花纹与真品有别。对于后者,因为花纹、胎质和器物都是对的,所以必须仔细观察其釉色。

3掩裂法:如果一件高档影青瓷器上出现了裂痕(冲线),其作伪的一般方法:先用吹风机将器物烘焙得烫手,再用毛巾等布质浸渍“水蜡”,将整个器物涂抹一遍,裂痕立时消失。这类器物,因为胎、釉、花纹、器型都“大开门”,很容易让人上当。

辨别方法:用手指在器物的口沿上作全方位的敲击,容易发现声音的不同变化,即破碎声。当然,3至5个月后水蜡一旦蒸发,裂痕会原形毕露。

4补缺法:在一些有葵花瓣的侈口器物上,有时容易出现豁口,作伪的一般方法:将整个豁口磨平磨光,然后重新在原先的开口处打磨出新瓣口。

辨别方法:注意器型的变化,每种器物的口沿高低有严格的比例;其次,重新磨制出的口沿上无釉,而根据这类器物的烧制方法,本应有釉。

5鱼目混珠法:因为模仿景德镇窑烧制青白瓷的窑口历来极多,宋、元时期以湖田窑新产品质量最优秀。真正属此窑的产品存世很少,而有的窑口,如其附近的江西南丰白舍窑烧制的宋、元时期的同类产品,从一出现就在质量上很接近景德镇的影青瓷,两者价格却相差甚远。

辨别方法:胎质,后者无论如何都不如前者的细腻,这点在一般情况下很难看出,只有用些适当的辅助性工具方可;另外就是景德镇影青瓷所用的垫饼材料为含铁量较高的紫金土,器底部有明显的黄褐色或黑褐色垫瓶痕。其他窑口的宋元影青瓷器上则无,现代仿品就更不用说。

在瓷器作假的传统手法中,有种接胎法,但它在影青瓷的作假中并不流行。原因在于:其一,影青瓷使用的是透明釉,容易看出接胎痕迹,技术上不好处理;其二,若是高档的印花工艺影青瓷器,工艺根本不可能统一;若是刻花工艺的影青瓷器,前后刻划的花纹定然风格难以一致;其三,若是素胎器,由于自20世纪以来市场价格并不高而作假的成本却不低,接胎的经济价值甚微,作假者极少。

在以上所有辨伪方法中,较难把握的是真品、赝品釉色的区别和各自重量(赝品的重量一般比真品重量大)的不同,但通过长期的鉴赏实践,完全有可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