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片电容怎样测好坏?
检测方法
1、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
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2、检测10PF~0 01μF固定电容器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万用表选用1k挡。两只三极管的β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小。
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
3、对于0 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4、应注意的是:在测试操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
扩展资料
瓷片电容分高频瓷介和低频瓷介两种。具有小的正电容温度系数的电容器,用于高稳定振荡回路中,作为回路电容器及垫整电容器。
低频瓷介电容器限于在工作频率较低的回路中作旁路或隔直流用,或对稳定性和损耗要求不高的场合〈包括高频在内〉。这种电容器不宜使用在脉冲电路中,因为它们易于被脉冲电压击穿。
1MLCC(1类)—微型化,高频化,超低损耗,低ESR,高稳定,高耐压,高绝缘,高可靠,无极性,低容值,低成本,耐高温,主要应用于高频电路中。
2MLCC(2类)—微型化,高比容,中高压,无极性,高可靠,耐高温,低ESR,低成本,主要应用于中,低频电路中作隔直,耦合,旁路和滤波等电容器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瓷片电容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电工考试网-用数字万用表测电容好坏
200W、24V的变压器,输出电流高达83A。这么大的电流,整流后的滤波电解电容真的不能太小,否则纹波系数太大,功放音质将受到较大影响,也会出现明显的交流噪声。
按每安培1000μF的最低标准配备,这么大的电流,滤波电解电容的容量应该高达8000μF以上,比如用6800μF和1500μF并联。实际上都会用10000μF以上。
如果空间足够用,用多个容量较小的电解并联,会降低电容的总体内部阻抗、增强对高频的响应速度。比如,用5个2200μF/35V的电解电容并联,组合出11000μF的总容量,比单体10000μF的表现更好。
至于在电解电容旁边并联小容量高频电容,是为了改善电解电容的高频特性。但一定不要用瓷片电容,因为瓷片电容容量太小了,001μF这么小的容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除非你搞几百个001μF瓷片并联。应该选用容量较大、高频特性优良的聚酯电容(CBB),比如068μF的,几个并联在一起构成几μF的总容量,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