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唐三彩制作大师都有谁?
洛阳民间艺人张二孬。现场|近百件唐三彩“上京”,引来阎崇年参观22日下午,一场名为《鼎世之作——唐三彩艺术品鉴会》的活动在北京市东城区国石艺术馆召开,活动现场摆放的作品,均是前不久从洛阳运来的。活动现场摆放了近百件唐三彩作品,有中国马、帝王马、三彩载物驼、三彩侍女俑、文官俑等极具特色的三彩作品,这些都是洛阳民间艺人、高仿唐三彩大师张二孬制作的,此次他受中国艺术品鉴赏、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国石艺术馆馆长燕爱建邀请,带着作品上京“亮相”。张二孬说,前不久他拿着一件自己制作的唐三彩上了电视节目,却在专家中间引发了一场小规模的“争议”。“有专家说是高仿,也有专家说是真的。”张二孬的手艺引起了现场专家燕爱建的注意。“这次活动全是燕馆长操持的,他还专程把阎崇年老师请过来‘讲课’,受益匪浅。”张二孬说,在燕爱建等人的帮助下,他将部分作品拍卖,并将拍卖所得资金,全部捐赠与中国妇女儿童基金会。传承|为的是传承技艺,不是“以假乱真”“研究唐三彩制作技艺,我已干了30多年了。”张二孬来自洛阳市孟津县,上世纪70年代大规模扩建耕地时,挖出了非常多的唐三彩瓷片,当时十六七岁的他跟着村里的老人学习唐三彩修复技术,这一干就是一辈子。期间,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工艺,他开始钻研唐朝烧制三彩的工艺,通过大量实验,他研制出了一套方法。张二孬表示,近二三十年来,在国内外市场出现了许多唐三彩的仿制品,唐三彩仿制品生产厂家在国内有数百家,这样大规模的仿制,会对文物市场造成混乱,但真正潜心唐三彩技艺的手工艺人,为的不是“以假乱真”,而是传承技艺。“我们现在做的唐三彩,等于是用现代人的手,做出唐代的品质。”张二孬说,他会在自己的每一件作品上都打下“印章”,防止它们被不法分子利用。优势|洛阳既有原料之利,又有艺术环境“唐三彩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与文化现象,长盛不衰,尤其深受欧亚大陆人的喜爱。曾一度被中国作为‘国礼’赠送给世界多个国家首要。”洛阳市文物交流中心主任、洛阳市流散文物管理所所长李国强表示,唐三彩在历史上曾扮演过两个重要的角色,即陪葬品和外销瓷,作为外销瓷,销售的途径就是“丝绸之路”。“为迎合西方人的鉴赏,唐三彩中有大量的胡俑、骆驼俑以及胡马俑,这些是最具代表性的实例。国宝三彩勾头黑釉马身上的色料,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到中原的。”李国强说,三彩黑釉马目前中国只出土了两件,一件是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另一件藏于国家博物馆。洛阳唐三彩为何长盛不衰?李国强说,洛阳作为古代中国文化艺术中心,既有原料之利又有艺术环境。“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有条件大规模使用三彩的地方和制作能力。”经济方面也是唐三彩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唐代三彩的发现以洛阳孟津一带为最多,这说明唐代洛阳富有、人数多,生产三彩器的能力强。“烧制一匹三彩大马,需要付出很多人工和燃料,至于华贵的唐三彩,其釉料不少是价值昂贵的进口原料,这都不是经济力量弱的地方能置办起的。”
翡翠三彩不是指哪三彩。是指拥有三种不同颜色的翡翠
一般人们将翡翠的红翡、绿、紫、黄翡、白五色的寓为福、禄、寿、喜、财。而拥有其中三种颜色的就被称为三彩翡翠。一般来说翡翠上出现一个色块,随即升价百倍。
但在这些彩色翡翠中,一般为有翡无翠,或有翠无翡。如果同时出现“翡”、“翠”两色,已属相当难得,如果再加上紫或白色,则非常罕见。即使在清代上贡的缅甸翡翠中,能在一块玉中同时有三色的,也是少之又少,任何三色一起即为翡翠三彩。
扩展资料:
翡翠的颜色非常丰富,可分七色:黄、白、绿、红、紫、黑、蓝,并且可以同时在一块翡翠上出现。
三彩翡翠由于其丰富艳丽的色泽,创作难度极其大使其更加赋予创作性。以三彩翡翠作为主创作品,选题,立意,主题,构图,乃至雕刻与抛光等方面都得比较考究,需要深厚的文化和艺术功底,才能形成了自己独创的艺术雕刻风格,达到“琢石为玉、点石成金”之境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彩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