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谁知道北宋宫殿的名字,要全,要具体.

眯眯眼的雪碧
悦耳的香氛
2023-05-08 03:44:57

谁知道北宋宫殿的名字,要全,要具体

最佳答案
孤独的钻石
冷傲的书包
2025-07-04 20:18:23

北宋宫殿名称:

大庆殿(正殿),又名崇政殿,是举行大典之所。

延和殿:皇帝举行仪式休息处。

垂拱殿:处理政务召见大臣处。

文德殿:皇帝上朝前休息处。

紫宸殿:皇帝祝寿场所。

集英殿:策士进士处。

勤政殿:皇帝寝殿。

福宁殿:皇帝寝殿。

慈宁殿:皇太后起居处。

慈元殿:皇后、嫔妃居处。

延福宫:独立宫区,帝、后游乐之所。

帝王居处的奢华不表现在宫殿上,而多表现在苑囿上。

南宋朝廷借助于临安的山灵水秀,建造了大量的供帝、后闲适生活的场所。南宋的御园较北宋晚期数量更多、更加兴盛。南宋偏安的一百多年中,各朝帝后游玩、享乐,极尽荣华富贵,过着人间仙境的生活。

扩展资料:

北宋皇宫遗址

1981年春,开封市园林部门在龙亭东湖(潘湖)清理湖底淤泥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明周王府和北宋皇宫遗址的部分遗迹,从而揭开了北宋东京城考古的帷幕。

现已相继调查、勘探和发掘了北宋东京外城、内城、皇城三道城墙和城墙上的部分城门以及城内的汴河、蔡河、古州桥等大批重要的遗址,已初步揭开了北宋东京城遗址的神秘面纱,为研究北宋东京城的起源、发展、鼎盛、衰落特别是东京城的布局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考古资料。

北宋皇宫遗址的发现,拉开了北宋东京城考古工作的帷幕。随后北宋东京城的外城、内城、皇城、金明池、汴河、蔡河等多处重要遗址相继得到勘探发掘,这些发现对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代皇宫

百度百科—北宋皇宫遗址

最新回答
迅速的滑板
外向的老师
2025-07-04 20:18:23

清朝各位太后和皇后分别住在慈宁宫和坤宁宫。

1、慈宁宫: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是慈宁宫的兴盛时期,当时的孝庄文皇后、孝圣宪皇后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三帝以孝出名,慈宁宫经常举行为太后庆寿的大典。

2、坤宁宫:在古代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对等,皇后是天下女性中最尊贵,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绪三帝以及逊帝溥仪大婚时均曾经在此居住二日。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面阔九间,是正面中间开门。

扩展资料

1、慈宁宫,两端分别是永康左门、永康右门,南侧为长信门。慈宁门位于广场北侧,内有高台甬道与正殿慈宁宫相通。院内东西两侧为廊庑,折向南与慈宁门相接,北向直抵后寝殿之东西耳房。前院东西庑正中各开一门,东曰徽音左门,西曰徽音右门。

2、坤宁宫,位于紫禁城的内廷。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这是用于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慈宁宫》  

 百度百科—《坤宁宫》

失眠的小松鼠
灵巧的小伙
2025-07-04 20:18:23
历史上太后居住的宫殿,时代不同居住的场所也不同,明朝的时候太后居住的宫殿主要为慈宁宫,在现在的影视剧和小说中,都将慈宁宫形容成太后居住的地方,尤其是琼瑶电视剧《还珠格格》中老佛爷居住的慈宁宫让大家印象深刻。
慈宁宫是整个太后宫区最为主要的一座宫殿,在明朝的时候,最初它不是叫做慈宁宫的而是叫仁寿宫,是明朝的嘉靖皇帝为自己的母亲蒋太后修建的宫殿,此外里面也居住一些妃嫔。
顺治十年、康熙二十八年、乾隆十六年均加以修葺,将其作为皇太后居住的正宫,但是孝庄太后死后,慈宁宫里就再也没有人居住过了,当时孝庄太后的灵柩在慈宁宫中存放了很久,这也导致慈宁宫闲置几十年。

漂亮的大象
大气的小馒头
2025-07-04 20:18:23
东西六宫是嫔妃居住的地方
东六宫指景仁宫,钟粹宫,承乾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
西六宫指储秀宫,翊坤宫,长春宫,永寿宫,启祥宫,咸福宫
分别位于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即后三宫的东西两侧,对称而建
东六宫
东六宫与西六宫遥相呼应,建筑形制基本相同,共同形成后三宫的两掖明代和清初,东六宫居住的妃嫔比西六宫的妃嫔地位高,东宫为上,西宫为下清朝雍正皇帝把寝宫搬到了西路的养心殿,以后的皇帝也都以养心殿为寝宫,西六宫的地位逐渐提高特别是清末慈禧太后发迹和执政的历史多与西六宫有关,使后人对西六宫认识更多,印象更深然而,东六宫中同样上演了一幕幕或脍炙人口或鲜为人知的宫闱故事,下面我们就对东六宫分别作一了
景仁宫
景仁宫在明代中期以前叫长安宫故宫东西六宫在建造初期多用秦汉以来历代皇宫中最为著名的宫殿命名,例如太极殿原名未央宫,永寿宫原名长乐宫,钟粹宫原名咸阳宫等明朝嘉靖年间对东西六宫的殿名重新命名,清朝一直沿用清朝景仁宫曾经住过两位伟大的母亲,一个是康熙的生母佟佳氏,一个是乾隆的生母钮钴禄氏,她们都“母以子贵”让后人记住了自己的名字
康熙的生母佟佳氏是顺治皇帝的妃子顺治十一年(1654年)春天,佟佳氏已怀孕八个月,到孝庄皇太后宫中请安,出门时,太后发现佟佳氏衣裙上有光,便对近侍说:当年自己身怀顺治皇帝时,也有这种祥瑞,佟妃若生子,这孩子必有大福日后,康熙应验了孝庄太后的语言1654年3月,康熙出生在景仁宫,当年佟佳氏15岁,顺治皇帝16岁
康熙继位后,佟佳氏被尊封为皇太后,但仅仅两年就不幸病故,享年24岁她没能看到儿子智擒鳌拜,统一台湾,抵击沙俄,平定三藩等轰轰烈烈的伟大壮举
乾隆皇帝的生母钮钴禄氏是雍正皇帝的妃子雍正继承皇位后,当年就秘密确定乾隆为皇储,令钮钴禄氏住进康熙皇帝生母住过的景仁宫一直到乾隆继位钮钴禄氏被尊封为崇庆太后,才迁到专门供太后养老的慈宁宫这是可能是雍正帝的有意安排,因为只有他知道将来由谁继承他的皇位
清朝末年,珍妃也曾住过景仁宫珍妃是清朝倒数第二位皇帝光绪的妃子两人恩爱有加珍妃14岁时和姐姐瑾妃同时进宫做光绪的妃子,她天生丽质,性情活泼,不施脂粉,不喜女装,读书识字,善诗、善画、善音乐,与光绪皇帝有许多的共同爱好因为支持光绪变法维新,与慈禧太后政见不同,被慈禧以言语冒犯,跪拜失礼等过失施以杖刑,降为贵人,关入冷宫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挟持光绪皇帝逃往西安临行之前,慈禧命令太监崔玉贵把珍妃推到宁寿宫中的井里淹死
1902年1月,慈禧太后从西安避难回到北京一年多来,慈禧多次梦见珍妃浑身水淋淋的向她索命,为了安慰亡灵,解脱自己精神枷锁,慈禧命人从井中打捞出珍妃的尸骨装棺入殓,追封为珍贵妃,1903年按照贵妃品级埋葬珍妃之死给光绪造成极大的精神刺激,五年以后38岁的光绪皇帝也因病去世
承乾宫
清朝初年,承乾宫曾经是顺治皇帝董鄂妃的寝宫董鄂妃从入宫到病故,在承乾宫一共只生活了四年,但她的神秘故事至今让人难以解开谜团
董鄂妃美貌动人,气质高雅,是朝中内务府大臣鄂硕的女儿她最初嫁给了顺治皇帝的弟弟博穆博果尔亲王做福晋,是亲王的正室偶然机会被顺治皇帝碰见,两人一见如故,产生感情博穆博果尔亲王得知董鄂妃与自己的皇帝哥哥关系不正常,异常气愤,在家中狠狠地训斥了董鄂妃顺治知道后,无缘无故打了博穆博果尔一计耳掴年仅16岁的王爷年轻气盛,没有多长时间,竟然因愤恨死去了
董鄂妃失去丈夫,被顺治皇帝名正言顺的接入宫中,册立为贤妃,就住在承乾宫顺治十七年(1660年)董鄂妃生下一位皇子,但是孩子没过多久就夭折了董鄂妃产后悲伤,孩子死后不久也病故了,棺梓就停放在承乾宫
顺治皇帝与董鄂妃4年情分,真心实意董鄂妃故去,顺治理智丧失,先是要求放弃皇位,遁入佛门;后又产生虚幻,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孝庄皇太后命人日夜守护他,防止皇帝自尽顺治是个任性脆弱,多情善感的皇帝,董鄂妃去世使他的精神支柱垮塌,百余日后这位痴情天子也驾崩于皇宫,享年24岁
钟粹宫
在钟粹宫居住过的后妃中有两位最为有名:一位是慈安、一位是隆裕,都是清朝历史上的有名皇后
慈安太后姓钮钴禄氏,是咸丰皇帝的皇后,也是同治和光绪两朝皇帝的皇太后咸丰皇帝做皇子时,慈安是咸丰的侧福晋,咸丰继位后福晋病故,慈安被册封为皇后,住在钟粹宫咸丰皇帝命短,20岁做皇帝,31岁就去世了,在位11年咸丰病故以后,慈禧与慈安联合恭亲王发动政变成功,成为垂帘听政的两宫太后,慈安排名在慈禧之前
慈安识字不多,性情温和,说话很少,名义上是两宫垂帘,实际是慈禧说了算,慈安听任慈禧为所欲为但是两宫垂帘的时间一长,慈安对慈禧的许多做法表示明显不满,有时甚至表现强烈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猝死钟粹宫,享年45岁据说,慈安是吃了慈禧派人送来的甜饼,当晚就暴病而死的丧礼当天,百官亲临钟粹宫吊唁,看到慈安十指青紫,但没人敢于提出质疑,这也成为晚清一大迷案
钟粹宫生活过的另一位有名皇后是光绪皇帝的正宫娘娘隆裕,她自结婚进宫一直住在这里
隆裕姓叶赫那拉,是慈禧太后弟弟副都统桂祥的女儿慈禧太后为了权欲需要,强迫光绪皇帝与其成婚光绪是慈禧太后同胞妹妹的儿子,隆裕的表弟,他4岁登基做了儿童皇帝,在慈禧太后的严厉监管下长大成人1888年光绪在西路的体和殿选婚,慈禧太后端坐中间,光绪皇帝在旁侍立光绪面前的黄案上摆着一个玉如意,两个绣花红荷包,得到如意者当选皇后候选者包括慈禧的侄女隆裕,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和礼部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18岁的光绪皇帝一下子被德馨的两个女儿所吸引,因为慈禧事先假意表示不干涉光绪的婚姻自由,年轻的皇帝就拿起玉如意径直向她们走去慈禧看自己的侄女即将落选,猛的喊出:“皇上”,声音带着不容驳斥的威严光绪如梦初醒,直挺挺愣在那里一动不动,一国之君,婚姻大事却不能自己做主光绪皇帝无奈之下走到了隆裕面前,将如意赐予她,定下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慈禧怕夜长梦多,命人将德馨的两个女儿赶出殿外,并匆忙把两个荷包交给了长叙的两个女儿,就是后来的瑾妃和珍妃
婚后,光绪与隆裕夫妇二人有名无实隆裕虽为六宫之主,实际生活却非常不幸,除了早晚到太后和皇帝宫中请安外,其他时间就把自己关在钟粹宫中,过着寂寞无味的生活
延禧宫
延禧宫位于东六宫的最东南角,属于比较冷僻的宫殿,皇后和贵妃都不愿意居住在这里另外这里还曾多次失火,大家把它看成不祥之宫只住过少量的答应和常在
慈禧死后,光绪的瑾妃提议对延禧宫进行新式改造,在院内修建一个大水池,水池里用钢铁和大理石为材料建造了一座池中一层地上两层的西式房屋,意图池中注水养鱼,并在房屋的墙壁、地面和屋顶安装水晶玻璃,号称水晶宫,以压火灾水晶宫开工后,身为端康皇贵太妃的瑾妃亲笔题写了匾额,定名为“灵沼轩”只是工程进行到一半时辛亥革命爆发,溥仪退位,清朝灭亡,这座奇异的宫殿也就停工了
永和宫
永和宫在延禧宫之北,是东六宫外边三宫中间的宫殿雍正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妃嫔乌雅氏曾在此居住过45年晚清时这里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瑾妃的寝宫
乌雅氏在康熙众妃中地位较高,但是她生性老实,与世无争,除了生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外,没有留下太多的事迹康熙去世那年乌妃63岁,雍正尊奉乌妃为皇太后,乌妃极为谦和,百般推让她反复讲:自己十四岁入宫,十九岁生下雍正,在先帝生前没有丝毫尽力之处,先帝将自己的儿子选定为皇帝,自己连做梦都不敢想,原想随康熙先帝一起同去,何敢图太后之位但雍正皇帝说:你若随先帝同去,我也随你同去苦苦哀劝,乌妃才受封号但坚决不肯接受雍正和百官的行礼
乌妃作了太后仍住在雍和宫,雍正要把乌妃迎进紫禁城中安享晚年,但乌妃却于雍正元

傻傻的世界
愉快的镜子
2025-07-04 20:18:23

1、交泰殿(储印场所)

交泰殿,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明清宫殿建筑,属于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

凡遇元旦,千秋(皇后生日)等重大节日,皇后在这里接受朝贺。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把象征皇权的二十五玺收存于此,遂为储印场所。

2、乾清宫(皇帝寝宫)

乾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北京市故宫内廷中路。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建筑占地面积约1400㎡。

明至清初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自雍正移居养心殿后,乾清宫便成为皇帝召见和选派官吏、批阅奏报,处理日常政务和举行重大赐宴活动的场所。

清代,每年凡元旦、万寿节等节日,都要在乾清宫举行赐宴活动,唯有千叟宴规模最大,场面最盛。

康熙六十一年春,召集叟老千余人,宴燕于乾清宫前,赋诗并赐众叟寿仗。乾隆五十年正月,弘历为庆祝国家殷实富足,在乾清宫举行的千叟宴比康熙时规模更大,有三千耆老入宴。

3、坤宁宫(皇后寝宫)

坤宁宫位于北京紫禁城交泰殿北,属于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交泰殿后面。在明代,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面阔九间,原来是正面中间开门,有东西暖阁。

清代坤宁宫就成了专门的祭祀场所,也是一个十分神圣的地方。当然,它还有另外一个功用,就是皇帝大婚的新房。清朝皇帝大婚时要在这里住两天,之后再另住其他宫殿。

4、太和殿(举行重大典礼)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北京紫禁城宫殿建筑,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

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5、中和殿(举办庆典时官员朝拜和奏事)

中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

明清两代,中和殿的使用功能基本上相同,即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大型庆典前在此休息准备。皇帝在中和殿通常都先接受主持庆典的官员朝拜和奏事,再到太和殿参与庆典。

另外在每年春季的先农坛祭典时,皇帝都会先到中和殿阅读写有祭文的祝版,查看亲耕用的农具。在参与天坛、地坛、社稷坛、太庙的类似活动前,皇帝也会在这里阅读祭文。

清代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谱。纂修工作完毕后就会在中和殿上举行仪式,送呈皇帝审阅。给皇太后上徽号时,皇帝也要到中和殿阅读拟好的奏折。有时候皇帝也会在这里召见官员或赐食。

美丽的日记本
超级的火车
2025-07-04 20:18:23

1、乾清宫

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清朝康熙皇帝以前,这里沿袭明制,清朝顺治、康熙年间,乾清宫与政务关系相当密切,皇帝在这里读书学习、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

自雍正皇帝移住养心殿以后,这里即作为皇帝召见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属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重要场所。

一些日常办事机构,包括皇子读书的上书房,也都迁入乾清宫周围的庑房,乾清宫的使用功能大大加强。

2、太和殿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3、中和殿

明清两代,中和殿的使用功能基本上相同,即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大型庆典前在此休息准备。皇帝在中和殿通常都先接受主持庆典的官员朝拜和奏事,再到太和殿参与庆典。

另外在每年春季的先农坛祭典时,皇帝都会先到中和殿阅读写有祭文的祝版,查看亲耕用的农具。在参与天坛、地坛、社稷坛、太庙的类似活动前,皇帝也会在这里阅读祭文。

清代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谱。纂修工作完毕后就会在中和殿上举行仪式,送呈皇帝审阅。给皇太后上徽号时,皇帝也要到中和殿阅读拟好的奏折。

有时候皇帝也会在这里召见官员或赐食。

4、文华殿

文华殿在初建时是太子们的正殿,房顶上覆盖绿瓦。后来由于几位太子年纪很小,不能处理政事,所以在嘉靖十五年正式改作皇帝便殿,换成黄瓦,著名的经筵典礼在这里举行。

明清两朝皇帝御“经筵”都是在春分、秋分两季。皇帝要撰写御论,阐发自己学习“四书五经”的心得,清朝皇帝的经筵御论使用满语和汉语各讲一遍。文臣们跪在御前,聆听皇帝御论。

清朝的康、雍、乾诸帝文化素养都非常高深,皇帝讲得兴高采烈,来了情绪,还会指名文臣辩论。然后,皇帝赐给大家清茶一杯,稍事休息。

最后,作为对有幸参加典礼的文臣们的特殊奖励,皇帝率大家打开文华殿后门,来到殿后文渊阁,赏赐文臣们翻阅阁中的藏书。

5、慈宁宫

明朝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万历年间慈圣李太后,泰昌元年(1620年)万历帝郑皇贵妃、昭妃等人曾在此居住。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卒,其皇贵妃等人移居此处。

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孝庄文皇后始居慈宁宫,自此成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住所,太妃等人随居。

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是慈宁宫的兴盛时期,当时的孝庄文皇后、孝圣宪皇后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顺治、康熙、乾隆三帝以孝出名,慈宁宫经常举行为太后庆寿的大典。

不过道光之后,随着清王朝走向没落,国库空虚,当时的恭慈皇太后(孝和睿皇后)不得不缩减宫中开支,慈宁宫才逐渐失却往日的辉煌。

慈宁宫主要是为太后举行重大典礼的殿堂,凡遇皇太后圣寿节、上徽号、进册宝、公主下嫁,均在此处举行庆贺仪式。特别是太后寿辰时,皇帝亲自率众行礼,并与近支皇戚一同彩衣起舞,礼节十分隆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慈宁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华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和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和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乾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