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李自成是哪个朝代的人

稳重的黑夜
虚心的睫毛膏
2023-05-08 02:50:14

李自成是哪个朝代的人?

最佳答案
忧虑的山水
糊涂的冬日
2025-07-05 00:14:26

是大顺。

大顺(1644年—1645年)是上承大明下启大清,由李自成在西安建立的政权。

明末,天灾人祸不断,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爆发农民起义。李自成加入高迎祥队伍。1643年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

1644年正月李自成称帝,国号为大顺,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二月李自成率军东征伐明;三月攻占北京,大明作为一个全国性质的统治结束;四月顺军于山海关被清军击败,退回北京,李自成于紫禁城武英殿仓促称帝,次日率军离京。

永昌二年(1645年)正月多铎在潼关击败顺军,李自成被迫放弃西安,经武关入襄阳;三月李自成仓促弃武昌向东南进发;四月清军在湖北阳新、江西九江接连大败顺军。五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南九宫山为地主团练武装所杀;顺军余部被南明隆武政权所招抚为忠贞营。

大顺疆域,东自山东,西至甘宁,北沿长城,南达江淮,掩有北直、山东、山西、陕西、河南五省,西北甘肃、青海、宁夏的一部分,川北保宁地区若干州县,及今江苏、安徽淮河流域地区,长江流域则有湖广的荆州、襄阳、承天、德安四府等地。

扩展资料:

大顺的灭亡

李自成为扭转大顺在山西、河南的颓势,自十月十二日开始反攻河南怀庆(今河南沁阳),连克济源、孟县,在柏香镇大败清军,阵斩清提督金玉和与副将常鼎、参将陈国才等,乘胜进攻沁阳,清卫辉总兵祖可法率部增援。

多尔衮闻报,急令豫亲王多铎转兵西向,先解怀庆之围,然后由河南渡黄河,与英亲王阿济格形成南北夹攻之势,进攻大顺。李自成亲率大将刘宗敏、刘芳亮等精锐部队北上,准备与阿济格部清军决战于陕北。十二月十五日,多铎部进至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在灵宝县境击败大顺驻军后西趋潼关。

李自成占领西安后,清廷命多铎部东进南京,摧毁弘光政权,命阿济格部继续追击大顺军。此时,50万大顺军已是军心涣散、纪律松懈、指挥混乱,在清军追击下,在襄阳、九江等地连败十三仗,丧失了全部辖地。

五月,李自成率兵一部退至湖北通山县九宫山时,遭当地地主武装袭击,不幸牺牲,大顺政权遂而瓦解。其余部30余万后来在李过、李来亨等领导下与南明政权联合,继续抗清,最后于康熙三年 (1664年)失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大顺

最新回答
心灵美的棒球
文艺的母鸡
2025-07-05 00:14:26

一片石(今河北抚宁县北七十里的九门口)在山海关附近,是明代长城中最重要的关隘之一,位于辽宁与河北省的分界处,被誉为“京东首关”;此战之胜利,开启清朝入主中国(1644年──1911年),征服南明政府(1644-1662)与大顺、大西等政权,建立统治。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十三日,李自成、刘宗敏亲自统率大军往山海关,另派大将唐通率兵两万从山海关北一片石出长城,夹击吴三桂。随行的有明朝太子朱慈烺和吴三桂父亲吴襄等人。李自成本人则率主力布阵于石河(今秦皇岛燕塞湖水库)。清兵自四月初九出发,四月二十日,清兵抵连山(今葫芦岛市连山区),吴三桂一再催兵,清兵知李自成军迫近山海关,日夜急行,一日夜疾行二百余里,共行军十三日。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吴三桂于一片石、西罗城进行恶战,甫开战吴军小胜于西罗城,接着李自成军猛攻东罗、北翼二城。大顺军赴山海关的兵马约六万;吴三桂与唐通的关、辽兵约为五万;多尔衮所统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军队大约为七八万人,其中以多尔衮领的满洲铁骑最强,兵马都披着甲胄,非常坚硬,百步之外无法洞穿。

四月二十二日清晨,清军进至离山海关城仅二里,吴三桂率轻骑寥寥数员星夜、透著战场硝烟味清晨微风中慌张飞奔至清军垒,请降于多尔衮。多尔衮当即“赐坐赐茶,面谕关门为第一功”,吴表示:倘若清军不愿助山海关明军,吴也不愿返回山海关督战,李自成大军必在攻陷山海关后,一鼓作气攻向清军!云云;多尔衮、孝庄皇后、范文程、洪承畴于大帐议论片刻后,接受吴三桂跪求派出清军助战!多尔衮令吴三桂按满洲习俗剃发,许诺将皇太极女建宁公主嫁给吴子吴应熊。四月二十三日上午辰时以前,吴三桂军渐难支撑,据守北翼城的一支吴三桂军向大顺军投降,多尔衮在欢喜岭的威远台上观战,下令清军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三路进关。

清军在早上辰(龙)时进山海关以后,见大顺军从北山至海边排列成一字长蛇阵,多尔衮即令清军沿近海处鳞次布列,吴三桂军排列于清军的右边。忽然龙卷风()突起,扬尘蔽天,不利于不熟悉山海关的大顺军,多尔衮(Dorgon)乘势命八旗骑兵冲锋陷阵,万马奔腾,飞矢如蝗,大顺军虽拼死抵抗,但与吴三桂军已鏖战一昼夜,筋疲力尽,清军等于以逸待劳。未尾申时初(15点后),李自成的大顺军溃败,刘宗敏负伤,大顺军死者数万;牛金星在北京未领军前来支援李自成,也是大顺军败战原因之一。

李自成立马小岗阜上督战,见败局已定,下令撤退。有一僧人跪在他的马前说:“执白旗的骑兵不是关宁兵,必是满洲兵,大王赶快回避。”自成拨马就走。当天,多尔衮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命他作先导,一路追杀,直扑京城。李自成大败,一怒之下,马前斩杀了吴襄,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高竿上示众,回师京城后又杀了吴家老少三十八口。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次日,李自成离开北京,向西安撤退。前后仅四十二天。

在清军于1644年六月六日进入北京之后,清朝六岁的福临在北京登基。

典雅的冬瓜
孤独的荷花
2025-07-05 00:14:26

关于这个问题,顾炎武在《日知录》里面有一段记载:“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在顾炎武看来,亡国只是易姓改号,皇帝换了姓,百姓还是原来的百姓,天下还是原来的天下。但当朝代更替时,伴随着社会的倒退,那这就不是亡国,而是亡天下了。

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的王夫之,对此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王朝更迭可禅,可继,可革,而不可使夷类间之。也就是说,改朝换代可以禅让,可以继承,甚至可以造反夺权,但唯独不能被“蛮夷”鸠占鹊巢,那是侵略,是亡天下。

所以,自然而然,明朝亡于李自成的大顺军是亡国,是造反夺权的亡国;而满清则是蛮夷,他们是侵略,是亡天下。

因为李自成是汉人,他的军队是汉人政权,而满清是外族政权。并且,满清入主中原后强迫汉族人从胡俗,这是民族的耻辱,也是文化的倒退,所以称之为“亡天下”。

当然,这只是两位儒学大师的理论,至于这个理论是否正确,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可以明确的一点就是,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百姓接受大顺王朝仅仅用了很短的时间,但是接受满人的统治,则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

当然,至于这个结论是否准确,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顾炎武和王夫之作为明末清初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他们的观点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在那段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从王侯将相,到布衣百姓,人民普遍快速接受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但接受满人的大清政权,则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