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电阻的阻值?
色环电阻识别方法为什么叫色环电阻呢?是因为电阻上面用了四道色环或者五道色环来表示电阻值。为什么不直接在电阻上印上电阻值呢?那是因为色环标示法可以从任意角度一次性的读取代表电阻值的颜色信息,而数字标示法就不同了,首先字小就不好识别,接着还受文字方向、角度的影响,在大量的特殊安装位置下根本无法读出代表电阻值的数字信息。显然,在大量的生产、检查、维护、维修过程中,通过读取颜色信息解译出数字信息会更方便。大家如果能先记住1234567890十个阿拉伯数字是由棕红橙黄绿兰紫灰白黑十种颜色代替的话,你很快就会掌握色环标示法了。识别方法1如何识别顺序?色环电阻是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最多的电阻类型,无论怎样安装,维修者都能方便的读出其阻值,便于检测和更换。但在实践中发现,有些色环电阻的排列顺序不甚分明,往往容易读错,在识别时,可运用如下技巧加以判断: 技巧1:先找标志误差的色环,从而排定色环顺序。最常用的表示电阻误差的颜色是:金、银、棕,尤其是金环和银环,一般绝少用做电阻色环的第一环,所以在电阻上只要有金环和银环,就可以基本认定这是色环电阻的最末一环。 技巧2:棕色环是否是误差标志的判别。棕色环既常用做误差环,又常作为有效数字环,且常常在第一环和最末一环中同时出现,使人很难识别谁是第一环。在实践中,可以按照色环之间的间隔加以判别:比如对于一个五道色环的电阻而言,第五环和第四环之间的间隔比第一环和第二环之间的间隔要宽一些,据此可判定色环的排列顺序。 技巧3:在仅靠色环间距还无法判定色环顺序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电阻的生产序列值来加以判别。比如有一个电阻的色环读序是:棕、黑、黑、黄、棕,其值为:100×104Ω=1MΩ误差为1%,属于正常的电阻系列值,若是反顺序读:棕、黄、黑、黑、棕,其值为140×100Ω=140Ω,误差为1%。显然按照后一种排序所读出的电阻值,在电阻的生产系列中是没有的,故后一种色环顺序是不对的。2如何识别大小?四色环电阻:第一色环是十位数,第二色环是个位数,第三色环是应乘颜色次幂颜色次,第四色环是误差率例子:棕 红 红 金其阻值为12×102=12K 误差为±5% 误差表示电阻数值,在标准值1200上下波动(5%×1200)都表示此电阻是可以接受的,即在1140-1260之间都是好的电阻。五色环电阻:红 红 黑 棕 金五色环电阻最后一环为误差,前三环数值乘以第四环的10颜色次幂颜色次,其电阻为 220×101=22K 误差为±5%第一色环是百位数,第二色环是十位数,第三色环是个位数,第四色环是应乘颜色次幂颜色次,第五色环是误差率。
问题一:电阻怎么看多少K 电子产品广泛采用色环电阻,其优点是在装配、调试和修理过程中,不用拨动元件,即可在任意角度看清色环,读出阻值,使用方便。
一个电阻色环由4部分组成(不包括精密电阻)。
四个色环的其中第一、二环分别代表阻值的前两位数;第三环代表10的幂;第四环代表误差。
下面介绍掌握此方法的几个要点:
(1)熟记第一、二环每种颜色所代表的数。可这样记忆:
棕=1 红=2, 橙=3, 黄=4, 绿=5, 蓝=6, 紫=7, 灰=8, 白=9, 黑=0。
彩虹的颜色分布:红橙黄绿蓝靛(diàn)紫,去掉饥,后面添上灰白黑,前面加上棕,对应数字1开始。
从数量级来看,在体上可把它们划分为三个大的等级,即:金、黑、棕色是欧姆级的;红是千欧级,橙、是十千欧级的;绿是兆欧级、蓝色则是十兆欧级的。这样划分一下也好记忆。所以要先看第三环颜色(倒数第2个颜色),才能准确。
第四环颜色所代表的误差:金色为5%;银色为10%;无色为20%。
举例说明:
例1:四个色环颜色为:黄橙红金 读法:前三颜色对应的数字为432,金为5%,所以阻值为43X102=4300=43KΩ,误差为5%。
问题二:电阻怎么判断阻值和正负极 绝大部分的电阻是不需要区分正负极的。
确定阻值的最简单的办法是使用万用表等测量器材,可直接测量电阻的阻值。
其他的方式可以使用恒流源或稳压源给电阻上施加一个电压或电流,同时测量其两端的电压或流过的电流值,通过欧姆定律既可以计算出电阻的阻值。
问题三:怎样看色环电阻阻值的 色环电阻读法说明
色环颜色代表的数字:棕1、红2、橙3、黄4、绿5、蓝6、紫7、灰8、白9、黑0
色环颜色代表的倍率:棕10、红100、耽1K、黄10K、绿100K、蓝1M、紫10M、灰100M、白1000M、黑1、金01、银001
色环颜色代表的误差等级:金5%、银10%、棕1%、红2%、绿05%、蓝025%、紫01%、灰005%、无色20%
四环电阻的读法:前2位数字是有效数字,第3位是倍率,第四位是误差等级。
例如:棕红黑金 121=12欧姆 误差正负5%
红红橙银 221K=22K 误差正负10%
黄紫黄金 4710K=470K 误差正负5%
五环电阻的读法:前3位数字是有效数字,第四位是倍率,第五位是误差等级。
例如:棕红黑黑金 1201=120欧姆 误差正负5%
棕红黑橙棕 1201K=120K 误差正负1%
黑棕黑银灰 010001=01 误差正负005%
六环电阻前五位按照五位色环电阻的读法读出来,第六环是温度系数。
问题四:怎样区分电阻阻值的大小 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
0, 1, 2, 3, 4, 5, 6, 7, 8, 9
倒数第二环,表示零的个数。
最后一位,表示误差。
这个规律有一个巧记的口诀:棕一红二橙是三,四黄五绿六为蓝,七紫八灰九对白,黑是零,金五银十表误差
例如,红,黄,棕,金 表示240欧。
色环电阻分四环和五环,通常用四环。
倒数第二环,可以金色(代表×01)和银色的(代表×001),最后一环误差可以无色(20%)。
五环电阻为精密电阻,前三环为数值,最后一环还是误差色环,通常也是金、银和棕三种颜色,金的误差为5%,银的误差为10%,棕色的误差为1%,无色的误差为20%,另外偶尔还有以绿色代笔误差的,绿色的误差为05%。精密电阻通常用于军事,航天等方面。
问题五:怎么看标准电阻阻值表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定义了一个标准电阻值系统,这个系统是在上个世纪定义的,那个时候电阻都还是碳膜工艺的,精度非常低。为了理解电阻值系统,拿
10%精度的电阻来说,如果第一个电阻值是100,就没有必要做105的,因为100的电阻精度是90到110,所以第二个有意义的电阻值是120,阻值精度范围从110到130。
用这种方式类推从100到1000的电阻值是100, 120, 150, 180, 220, 270, 330等,这就是EIA定义的E12系列的电阻值。有人可能问为什么不是象100, 120, 140, 160, 180, 200这样的呢?实际上电阻值是按照下面的公式算出来的,
n 表示第n个值,
N 表示EIA定义中所属类别(N=192, 96, 48, 24, 12, 6, 3)。
EIA定义了几个系列的电阻值,分别是E3 E6 E12 E24 E48 E96 E192,
E后面的数字代表从100到1000总共有几个阻值,其它电阻值按1抚的指数乘除得到,如47、47K等。所有系列的精度定义及值如下所示:
E3 50% 精度(已不再使用)
E6 20% 精度
E12 10% 精度
E24 5% 精度
E48 2% 精度
E96 1% 精度
E192 05%, 025%, 01% 和更高精度
我们选用电阻的时候,应该尽量用兼容低精度系列的,比如E6,E12等,这样可以方便采购,价格便宜,供货周期短。兼容低精度不是说一定要用10%或20%
的精度,你可以选用1%,5%精度的,但最好从E6,E12等系列中有的阻值去选。
问题六:PCB板上电阻 阻值是怎么看的 153 是5%精度的 15k
E51 是5%精度051R
473 是5%精度 47k
1002 是1%精度的 10k
1004 是1%精度的 1M
这些是进口电阻的标法 ,一般国内的都是用色环标注的
问题七:怎样用颜 分电阻阻值? 色环电阻基本识别法 先说两句:色环电阻的识别方法不是随便规定的,这个方法是科学的、严谨的,非常值得一学。同学们今后会知 道,它实际上是数学方法的演绎和变通;它和10的整数幂、乘方的指数具有密切的逻辑关系;它是国际上通用的 科学计数法的“色彩化”。因此,同学们今后深入学习下去,你一定会体会到,这个方法既是十分美妙,又是十分 巧妙! 关于电阻的单位:电阻的基本单位是“欧姆”,什么叫“1欧姆”?假如一段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此时流过 导线的电流是1安培,那么这段导线的电阻就是1欧姆,简称“欧”。1000欧=1千欧(KΩ),1000千欧=1兆欧(MΩ)。 欧姆的符号是“Ω”;千欧符号“ΚΩ”;兆欧符号“MΩ”。 1、颜色和数字的对应关系:首先我们向你介绍颜色和 数字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规定是国际上公认的识别方法,记住它对我们进一步学习很有帮助。 颜色 棕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灰 白 黑 数字1 2 3 4 5 6 7 8 9 0 我们建议分两段背诵,容易记忆: 棕红橙黄绿 兰紫灰白黑 此外,还有金、银两个颜色要特别记忆,它们在色环电阻中,处在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数字含义,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对此,我们放在后面介绍。 “四色环”读数规则 所谓“四色环电阻”就是指用四条色环表示阻值的电阻。从左向右数,第一,二环表示两位有效数字,第三环表示数字后面添加“0”的个数。所谓“从左向右”,我们是指把电阻象图中所画的样子放置――四条色环中,有三条相互之间的距离得比较近,而第四环距离稍微大一点。如下图: 但是说实在的,现在的电阻产品,你要区分色环距离的大小的确很困难,哪一环是第一环,往往凭借经验来识别;对四色环而言,还有一点可以借鉴,那就是:四色环电阻的第四环,不是金色,就是银色,而不会是其它颜色(这一点在五色环中不适用);这样你就可以知道那一环该是第一环了。 请看下面例子: 红 紫 棕 金 2 7 1个0 5% 第一环:红――代表2 第二环:紫――代表7 第三环:棕――代表1,但是第三环的“1”并不是“有效数字”,而是表示在前面两个有效数字后面添加“零”的个数。 由此看来,这个电阻的阻值应该是270,单位是什么?在色环电阻中,一律默认为“欧姆”(电阻的基本单位,符号是Ω)。 上述电阻的阻值是:270Ω 那么,第四环又是什么意思?第四环表示电阻的“精度”,也就是阻值的误差。金色代表误差±5%,银色代表误差±10%。对270Ω而言,±5%的误差,意味着这个电阻实际最小的阻值是270(1-005)=2655Ω;最大不会超过270(1+005)=2835Ω。 在识别四色环电阻时,有两个情况要特别注意: 1、当第三环是黑色的时候,这个黑环代表0的个数,几个0?是0个“0”,也就是“没有0”,不添加“0”。如: 红 红 黑 金 2 2 0个0 ±5% 阻值是:22Ω 而绝不是220Ω! 2、金色和银色也会出现在第三环中: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第四环是表示误差的色环,用金、银两种颜色分别表示不同的精度;而第三环表示“添加零的个数”,那么当第三环出现金色或银色的时候,又怎么理解“添加零的个数”呢?你就这样记住吧: 第三环――金色:把小数点向前移动1位; 第三环――银色:把小数点向前移动2位。 举两个例子: 1、色环排列:橙灰金 金 阻值是39Ω 2、色环排列:绿黄银 金 阻值是:054Ω 因为这种电阻的阻值太小了,在一般电路中几乎不用,所以在电阻的系列产品中实际上是没有的。
麻烦采纳,谢谢!>>
1数字索位标称法(一般矩形片状电阻采用这种标称法)
数字索位标称法就是在电阻体上用三位数字来标明其阻值。它的第一位和第二位为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在有效数字后面所加"0"的个数。这一位不会出现字母。
例如:"472′'表示"4700Ω";"151"表示"150"
如果是小数。则用"R"表示"小数点"并占用一位有效数字,其余两位是有效数字。
例如:"2R4″表示"24Ω";"R15"表示"015Ω"
2色环标称法(一般圆柱形固定电阻器采用这种标称法)
贴片电阻与一般电阻一样,大多采用四环(有时三环)标明其阻值。第一环和第二环是有效数字,第三环是倍率(色环代码如表1)。例如:"棕绿黑"表示"15Ω";"蓝灰橙银"表示"68kΩ"误差±10%
3E96数字代码与事母混合标称法
数字代码与字母混合标称法也是采用三位标明电阻阻值,即"两位数字加一位字母",其中两位数字表示的是E96系列电阻代码。具体见附表2它的第三位是用字母代码表示的倍率(如表3)。例如:"51D"表示"332×103;332kΩ";"249Y"表示"249×10-2 ; 249Ω"
:读取贴片电阻的阻值和贴片电容的容值的方法:
一、贴片电阻阻值的读法
贴片电阻的阻值通常以数字形式直接标注在电阻的表面,所以读电阻的阻值直接看电阻表面的数字即可。一般会有三种表示方法:
1由三个数字组成,表明电阻的误差±5%。前面两位是有效数字,第三位数表示乘零倍率,基本单位是Ω。例如103,1和0是有效数字直接写下来即可,2表示乘零倍率,即10的二次方(简单的说,第三位数是几,就是10的几次方)。
所以103表示的阻值就是10×10的三次方=10×1000=10000Ω=10KΩ
2由四个数字组成,表明电阻的误差±1%。前面三位是有效数字,第四位表示乘零倍数(就是数字是几,就表示10的几次方)。例如1502,150是有效数字,直接写下来,2表示10的二次方。
所以1502的阻值就是150×10的二次方=150×100=15000Ω=15KΩ
3由数字和字母组成,例如5R6、R16等。这里只需要把R换成小数点即可。
5R6=56R=56Ω R16=016R=016Ω
这里应该注意一下,"R"是电阻的表示,“Ω”是电阻单位的表示,在日常生活我们可能不会把两者混用,但是在工业生产中,两者的界限十分模糊,经常混用。
二、贴片电容容值的读法
和电阻不同的是,贴片电容的容值并没有直接标在电容的表面,贴片电容的表面什么都没有(这也是区分相同大小的贴片电阻和电容的一种方法)。贴片电容的容值标在了包装的上面。但是其读法和贴片电阻的读法一样,只是单位不一样而已。
例如:104=10×10的四次方=100000pF=100nF=01uF
电容有三个常用单位;pF、nF、uF,三者的换算关系为:1uF=1000nF=100000pF,即两两之间是1000的倍数关系。
所以在读取电容的容值的时候,要牢记三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因为不同的厂家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单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