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不用穿越到宋朝,一间书房里就有你想要的生活之美

落寞的小蝴蝶
尊敬的向日葵
2023-05-07 23:29:01

不用穿越到宋朝,一间书房里就有你想要的生活之美

最佳答案
碧蓝的小馒头
勤奋的鱼
2025-07-05 16:28:13

“书房里的桃花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书房成了中国人居所的标配。无论是不是文人,家中有书房,总是自带一种雅逸的格调。

古往今来,人们在清净的书斋中陈设自己的爱物,朝夕相伴,怡情格物。有好友小聚时,还能一同啜酒品茗,赏花弄石,所以说, 一个人的书房里藏着主人的品位和秉性,是不无道理的。

如何营造一个知性与美感兼具的书斋空间?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01

最适宜的书房环境

一个讲究的书房不需要太大,

但一定要明净,

如此一来,读书更容易凝神专注

加上书房里需要藏书

因此 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必不可少

有几架书、一桌、一椅、一榻、一灯,

就有了日常中沉思静悟、安顿心灵的所在

02

要有一方让人忘记疲倦的桌椅

在书房中的桌子,常需要放置许多东西,有时是文房用具,有时是把玩器物,所以面积要足够大, 书桌宜长条形,但不可过分狭窄 。

对于桌腿的要求则是稍矮,且一定要细,太粗会显得有些笨拙。

此外,还要选一把舒适的椅子。通常配一把坐椅,椅下有脚蹬,可以保持脚下干燥温暖。 也可以多备置一些坐具用以待客,如板凳方椅。

03

书架,不止藏书那么简单

书房,虽然叫做书房,却是为人而设,其意不在书,更在于它的环境、氛围、境界。

因此除了藏书外,还可以用 画卷、墨宝、文玩等 来充实书架。独坐于书斋之中,或对日吟诵,或秉烛夜读,都是人生难得的快乐清闲时刻。

04

观——案上的文房清玩

除了我们熟知的文房四宝外,还有许多经典的器具。它们既是实用之物,又可陈设作为一道雅致的风景。光看器型,你知道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吗?

 水 丞 

▲  清中期 玛瑙福寿水丞

▲  清康熙宣德款霁红釉水丞,故宫博物院藏

▲ 清康熙 宣德款釉里红四鱼纹水丞,故宫博物院藏

水丞,也叫水盂,小巧而雅致,富有情趣,是 书房中的贮水小罐 ,为砚添水用。陶瓷、玉器、铜、玛瑙等质地千变万化。有了它,你离雅士更近了一步。

 笔 洗 

▲ 哥窑葵花洗,故宫博物院藏

▲ 竹雕松树洗,故宫博物院藏

笔洗,是使用毛笔后用以 濯洗余墨 之具。古用贝壳、玉石、瓷器等制作,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

 镇 纸 

▲ 黄玉琴式镇纸,故宫博物院藏

▲ 青玉竹节小镇纸,故宫博物院藏

▲ 竹根雕三羊镇纸,故宫博物院藏

镇纸,写字作画时 用以压纸 ,多为长方条形。也有兔、马、羊、鹿等动物的立体造型,面积较小而分量较重,材质多为玉、陶瓷、铜以及水晶等等。

 臂 搁 

▲ 白玉雕竹形臂搁,故宫博物院藏

▲  竹雕菊花臂搁,故宫博物院藏

臂搁,顾名思义,是古代文人用来 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 ,主要是为了防止墨迹沾在衣袖上。不光如此,垫着它书写的时候,腕部还很舒服。

 墨 床 

▲ 木纹釉粉彩牡丹纹书式墨床,故宫博物院藏

▲ 青玉卷书式墨床,故宫博物院藏

▲ 紫檀嵌珐琅云头纹墨床,故宫博物院藏

墨床,是专用来 承搁墨锭的小案架 ,以免玷污他物。其材质多样,有铜、玉、石、瓷、木、竹之别,造型分为案架形、座托形、书卷形、博古架形等,可供文房清赏或长伴砚侧。

05

嗅——香炉带来的诗意

“治幽轩邃室,赏案上云烟”。

古人书房中常设有香炉,焚香一炷, 香烟缭绕 ,有红袖添香的旖旎,又仿佛进入了蓬莱之境。

无须过于繁缛的礼节,你可用它来赏月,用它来看书,用它来作画,生活中的诗情画意就在你身边。

06

赏——花草里的 道法自然

我们在古人描述文房的画中,经常会 看到 植物花草的身影。 在书房栽上一些花草,仿佛能将山水间的幽静带到眼前。

各类花草中,尤以菖蒲最受文人的喜爱。盆养的菖蒲原生于水中的石头上,无需泥土,所以也叫“石菖蒲”。用 菖蒲点缀书房,后来演变成了一种文化。

结合 古人借物言志的爱好,菖蒲无疑就是“宁静致远”的代言草

07

会——我有嘉宾

如果有朋友来访,书房也是一个悠哉的集会空间。

布置一处榻几,同友人下下围棋,啜酒品茗,案上香烟袅袅,旁边还陈放着赏石、插着时花的花瓶。这样想想,四大文人雅事(品香、插画、斗茶、挂画)是不是一处就可占尽了?

博尔赫斯说,

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图书馆太大,

一间书房已足以抚慰人们疲惫的心。

在此处,读书、习文、会友

至于,如何将一间书房变成“桃花源”,

这份秘诀现在就在你的手中

你准备好了吗?

—— END ——

部分来源于网络

东方美学 | 艺术品鉴 | 知识分享 | 博物闲读

欢迎各位爱物之人,

前来交流~

最新回答
傻傻的发带
怕孤独的芒果
2025-07-05 16:28:13

清中期祭红釉大罐和乾隆祭罐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制作时间和风格。
清中期祭红釉大罐是清朝中期的作品,大多数是在乾隆、嘉庆年间制作的。这些大罐通常是用红色釉料涂抹在陶器表面,然后在高温下烧制而成。它们的设计通常较为朴素,不太注重细节。
相比之下,乾隆祭罐是乾隆年间制作的作品,它们通常比清中期祭红釉大罐更加精致和复杂。乾隆祭罐的制作工艺更加高超,有些甚至是由宫廷工匠手工制作而成。它们的设计也更加精美,细节处理更为考究。
总的来说,清中期祭红釉大罐和乾隆祭罐在制作工艺、设计风格和细节处理上都有所不同。

阳光的火
踏实的火
2025-07-05 16:28:13
1 郎红釉面玻璃光泽强烈,釉子清澈透明,光亮夺目;祭红的釉面凝厚莹润,釉子浓郁呈失透状。
2 郎红釉流动性大,口沿下因此显露出白色胎体,此“脱口”为郎红典型特征,再则,底足有一环深褐色的积釉,称“垂足”,但流釉一般不过足,故所以郎红瓷独具“脱口垂足郎不流”之风貌;祭红基本是色不脱口、釉不垂足,即使底足略微有积釉现象,由于积釉较薄、规整,亦明显有别于郎红。祭红的另一特征是器口与足根处,均有醒目而地道的“灯草边”;而郎红器要么没有“灯草边”,要么系“人为涂施的一层厚而含有粉质的白釉或浆白釉
3 郎红的釉色鲜红艳丽,由于流动性大,通体上下、甚至前后,釉色的变化显得活泼、灵动、多姿:器物口沿下露白,器身越往下色泽越浓重,釉色浓处好似牛血初凝,而红釉稍薄便会出现如鸡血一般鲜红,非常美妙。这艳丽的釉色,被看成一代绝品,是郎窑瓷的代表作。其近底足处又常因积釉过厚呈暗红色或黑褐色,且会出现一环呈羽翅状的黑色纹理(俗称野鸡翅),又非常奇特;祭红则釉色通体匀净、少见变化,相对而言,典型永宣祭红釉呈鲜红色,口或底边的“灯草边”较宽,在3 5毫米之间,清代红釉大多色泽凝厚深沉,口或底边的“灯草边”较窄,约1 2毫米左右。
4 用放大镜可见到,郎红的釉内气泡既细小又稀疏;清代祭红的釉泡相对较大、较稠密,而永宣祭红釉的气泡分布,则介于两者之间,不太稠密,然而,气泡却个子大,大得凭肉眼就能一目了然。
5 郎红的釉层内开有大小纹片,祭红无纹。
6 郎红的釉面光爽,釉面上的桔皮纹现象偶尔有之;祭红大部分有桔釉现象,对比之下可见,明代的桔皮纹较清代大,而清雍正桔皮纹则较乾隆朝大。
7 郎红的底足与器内,或呈米或呈浅绿色,俗称米汤釉与苹果青釉,也有少数底为本色的红釉底;而祭红的器内器外,均无此特征(指米汤釉或苹果青釉或红釉底特征)。
8 康熙的官窑器自康熙十九年起大多带上款识,但郎红器均无款;而祭红器通常署有官款。
另外,郎红釉的器型以瓶与尊为主,祭红釉习见壶、碗、盘、洗、钵和瓶,瓶多为梅瓶与玉壶春瓶。器型上的这一差异,在甄别时亦不能不察

阳光的水蜜桃
忐忑的绿茶
2025-07-05 16:28:13
     在前段时间广州问古有幸征集到一件精品瓷器:霁红釉留白龙纹梅瓶!众所周知, 在历史上,梅瓶各大窑系都有,其造型的优美程度可以说天下第一,所以梅瓶的造型可以算是中国瓷器的第一造型。“梅瓶”这种器形得名比较晚,它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名字,叫“经瓶”。这跟宋代皇家的讲筵制度有关。当时“讲经”也叫“讲筵”。讲完之后,皇帝要招待大家吃喝,当时的酒,就是装在这样的瓶子里,所以它又叫”经瓶“——马未都《醉文明》。

    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系有一对为白地黑花梅瓶,瓶身一书“清沽美酒”,一书“醉乡酒海”,作盛酒的用具是明白无疑的。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品。因此,这类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虑到贮酒容量,还要注意造型优美。 藏品上施的釉为极其难得、少见的霁红釉,霁红釉又称鲜红釉、宝石红釉、霁红釉、积红釉、醉红釉,是一种极为名贵的颜色釉。霁红创烧于明早期,因作为皇帝御用,并用于礼敬天地日月的名贵红釉瓷,故名“祭红”。霁红釉色深沉,釉面光润,不流釉,不脱口,不开片,无黑点、无色斑、无色斑,非常珍贵。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霁红达到艺术高峰,但在明末失传。清代康熙、雍正时期,在皇帝的支持和参与下曾倾尽良工复烧霁红。遗憾的是在清乾隆后霁红釉的烧制再度失传。 《历代名瓷图谱》中云:“祭红,其色艳若朱霞,真万代名瓷之首冠也!”然而好物难求,至宝更是得来不易。当初古代窑工们为了配制出祭红釉料,曾将黄金、珊瑚、玛瑙、玉石这样极珍贵之物尝试着掺入釉料中,可即便如此不惜成本,也往往因为温度控制不好,或是气氛、时间等因素稍有差异,同样使得烧制失败。正是由于祭红器历来难烧,因此,它比其他名贵色釉瓷更为珍罕,也是各类釉色的瓷器中最难烧造的品种之一。 

                                                   霁红釉烧制难度多大?

     关于霁红还流传着的一个凄美的传说! 明宣德年间某天,皇帝着红袍偶从一件白瓷器旁走过,发现白瓷被映成了红色,独具魅力。于是,令景德镇御窑厂马上烧造。可窑工们几经试验,都烧不出令朝廷满意的红色祭器。眼看时限将到,再烧不出来就要大祸临头。此时,一位老窑工女儿得到仙人托梦,要她投入窑火中以血染瓷。于是,她趁人不备投身窑中,只见一团炽热的白烟腾空而起,满窑瓷器皆成红色。为了纪念这位烈女,人们就把这种红色瓷器叫做"祭红"(霁红)。

     也有人说,窑工们多次试验无果,督窑的太监就把一批窑工关进监狱。扬言再烧不出红釉瓷,时限一到,就要通通问斩。一位老窑工的女儿闻讯赶来,发现父亲已身陷囹圄。为救父亲,女儿纵身跳入窑火之中……窑工们开窑时惊奇地发现,里面的陶坯竟呈现血一般的红色,红色祭器终于烧成了。为了纪念她,人们将这种红瓷称为"祭红",并在每次封窑时,都会用砖砌成少女的形象,该习俗一直延续到至今。可见霁红的烧制难度有多大。

     宣德朝时,霁红质量达到了顶峰,其色似初凝的鸡血,深沉安定,莹润均匀,釉中无龟裂纹理,宝光内蕴,釉色之美绝世无双!
  俪先生的藏品霁红釉留白龙纹梅瓶是典型的梅瓶样式。小口,短颈,溜肩,圆腹,圈足微外撇。胎体厚重坚硬,造型挺拔高大,粗犷豪放的风格。此瓶将丰肩修腹的弧线斜收至胫部时,又以弧线外撇至底边,使梅瓶肩部显得更加丰满,而且整体感觉修长美丽,具有极强的艺术美感。梅瓶最大腹径与高度的比值近似于黄金比,工匠们在长年累月的劳动实践中不断发现并创造着美,这种比例并不是他们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一种“技进乎道”的境界,单单欣赏如此比例的器型便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梅瓶瓶身之上描绘有神龙壮美景象,线条流畅,色泽艳丽,诗意盎然,带给人们以优雅明净的审美享受。器身通体施釉,釉色纯净明亮,晶莹通透,釉质肥厚莹润,匀净幽雅,闪耀着如红宝石般的色泽,光可鉴人,精美异常。腹部刻划一条白色蛟龙飞舞其上,四肢奋力舞动, 十分地生动形象,这件梅瓶上所刻划的龙纹,具有龙纹的典型特征:龙首小并微微上仰,张口吐舌,露出利齿。鼻似如意头,下颚飘扬一缕长髯,双角微微后翘。龙眼,怒目穹张,炯炯有神,在白釉的衬托下,更显突出,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龙颈曲折细长,一绺长鬃翻飞舞动。梅瓶釉色红白相映,对比鲜明,装饰效果极佳,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划时代的瓷艺珍品,具有非常高的市场价值以及收藏价值!

      通过近几年瓷器市场的数据分析发现,瓷器板块平均年复收益率高,长期持有收益稳定,整体的瓷器市场趋势保持稳定持续攀升,行情稳定,市场走向“调整中的稳定期”,逆势上瓷器类艺术品持续坚挺,再加上孤品现市,频频现天价,从而弥补整个拍卖市场上藏品种类的空白,瓷器市场备受关注,从而快速提升。再加上在世界范围内,瓷器被誉为“国之瑰宝,世之瑰宝,物之瑰宝,文之瑰宝”,相信在未来,瓷器的市场的升值空间必将大大提高,从而成为国内外收藏市场最受藏家青睐的品类之一。

搞怪的发夹
呆萌的花卷
2025-07-05 16:28:13
除了宋代梅瓶内外满施釉水外,元代梅瓶和明代梅瓶内部均不施釉。 因此宣德的梅瓶内部也是不旋釉的。
从瓶的破损处,取下三片,可以清晰的看到瓶内的情况,胎的厚度,釉的厚度等。后面有详细的及对比
想找一个可以倾心的人?soul,懂你的终会相遇
广告
想找一个可以倾心的人?soul,懂你的终会相遇
这是原始的破损处,从内部痕迹看,是受外力冲击所致,此处以无原始瓷片修补。
局部图案的画法,左侧可以看到有棕眼
柳条的画法非常流畅,充分显示出深厚的画工。
人物传神有动感,青花发色下沉,表面有凹凸不平的手感,松枝的画法具有时代特征。
下部仰莲纹一笔成型
内部的接胎痕迹清晰可见,分段接胎,上半部分有修整接泥头的痕迹,底部由于最后接好,所以挤出的接头泥明显,也无法修整。局部的分析请看后篇。
该瓶的高度约为538CM,属于较大的尺寸,胎的厚度在0,98CM-115CM左右,由于是印坯工艺,因此,中部尺寸略薄,上下的尺寸略厚。
瓶口为平型,内口的尺寸。
外延的尺寸
器底的尺寸,底部的流釉是在浇釉时流淌到底部,然后再修底刮釉。
瓶肩部胎的厚度
瓷胎的颜色为香灰色,胎中有少量杂质,中间有空隙,但瓷化程度很好,图为与清代瓷片的比较。
瓶口的接胎痕迹,这里有些疑问,据黄先生书中的介绍,元青花的梅瓶接口不是直接与瓶身相连,而是留出约一厘米,上下接茬的形式,目的是为了接胎更加牢固,就目前很难看清接口,因此产生疑问。
底部为五段四接的倒数第二部,因此接头泥挤压出来的痕迹非常明显,也无法修整。
综上所述,该瓶有以下基本特征:
1,器型硕大,胎体厚重,瓷化程度很高。
2,瓷胎呈香灰色,中间有杂质,胎中有空隙,有二元配方的特征。
3,整体为五段四接,是典型的印坯制胎,手工制作痕迹明显。
4,青花的发色有苏青的特点,有下沉的感觉,同时有凹凸感,有锡光斑。
5,釉色为卵白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