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电容的短路与漏电故障是怎么判断的呢?
通过测量SMT电容的电阻可以判断短路或漏电故障,但前提是必须将SMT电容从电路板上取出。
SMT电容的电阻通常很大,很难用万用表的电阻范围来测量。如果电阻值非常小,例如在几百欧姆以内,这是短路故障;如果电阻值在几万到兆欧之间,则为漏电故障,当SMT电容器短路和泄漏时,失去了电容特性,必须更换。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SMT电容器一般采用层压结构,如果电容两端加的电压超过电容的承受电压,就很容易使介质发生故障,发生短路,要测量电容是否短路,最好将其焊接下来测量。
因为有些电路与电容并联的电阻值很低,不要看短路情况。由于我在电能计量装置中测试ABC三相采样电路的SMT陶瓷电容,怀疑短路立即测量了另外两个电路,结果相同。
仔细一看,不是零欧姆。线性搜索结果表明,这三个采样电路的电容分别与一个数十欧姆的电阻并联,并焊接电容进行正常测量。
贴片式陶瓷电容器的绝缘电阻是在纯直流状况下测得的电阻值,数值越大越好。测量贴片式陶瓷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值有统一规定,就是在20±5℃的常温下加上直流电压1min(1分钟)时测得的电阻值。万用表中是直流电压,测电阻值时时间长一些,待显示的阻值稳定。
所述电容器属Ⅲ类/Y5V,
电容量C<25nF时
R>1000M
电容量C>25Nf
绝缘电阻用RC表示,即绝缘电阻值(Ω)与电容量(F)的乘积表示。
RC≥100Ω•F
所以10μF的贴片式陶瓷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应≥10M。
(引自《贴片式电子元件》,P90~92)
一般数字电桥测量电容量时会把电容量和绝缘电阻值分别显示。
还有一点,焊膏会影响阻值的测量,所以测量时电容器表面要清洁。
电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关于电容器的检测,主要分为三大类:固定电容器的检测、电解电容器的检测、可变电容器的检测。固定电容器方法可以准确检测出电容器是否有击穿现场。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R×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检测10PF~001μF固定电容器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万用表选用R×1k挡。两只三极管的β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对于0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R×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因为电解电容的容量较一般固定电容大得多,所以,测量时,应针对不同容量选用合适的量程。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1~47μF间的电容,可用R×1k挡测量,大于47μF的电容可用R×100挡测量。
测电容是否漏电:对一千微法以上的电容,可先用R×10Ω档将其快速充电,并初步估测电容容量,然后改到R×1kΩ档继续测一会儿,这时指针不应回返,而应停在或十分接近∞处,否则就是有漏电现象。
对一些几十微法以下的定时或振荡电容(比如彩电开关电源的振荡电容),对其漏电特性要求非常高,只要稍有漏电就不能用,这时可在R×1kΩ档充完电后再改用R×10kΩ档继续测量,同样表针应停在∞处而不应回返。
注意:
⒈仪器本身已对电容档设置了保护,故在电容测试过程中不用考虑极性及电容充放电等情况
⒉测量电容时,将电容插入专用的电容测试座中
⒊测量大电容时稳定读数需要一定的时间
扩展资料
数字万用表,一种多用途电子测量仪器,一般包含安培计、电压表、欧姆计等功能,有时也称为万用计、多用计、多用电表,或三用电表。
数字万用表有用于基本故障诊断的便携式装置,也有放置在工作台的装置,有的分辨率可以达到七、八位。
数字多用表(DMM)就是在电气测量中要用到的电子仪器。它可以有很多特殊功能,但主要功能就是对电压、电阻和电流进行测量,数字多用表,作为现代化的多用途电子测量仪器,主要用于物理、电气、电子等测量领域。
参考资料来源 数字万用表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