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的区别?应用上有何区别?
看你得要求了。有极性就是指有正负极区别的电容。比如电解电容,钽电容。无极性电容,是指没有正负极之分的电容。比如薄膜电容,瓷片电容。电容根据他们的材质,据顶他们的特性。比如电解电容,主要特点是大容值,目前超级电容(双电层电解电容//法拉电容)可以做到上万法拉。瓷片电容皮律特性好。钽电容稳定性好。等等等等。不再赘述。
有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原理上相同,都是存储电荷和释放电荷;极板上的电压(这里把电荷积累的电动势叫电压)不能突变
区别在于介质的不同、性能不同、容量不同、结构不同致使用环境和用途也不同
反过来讲,人们根据生产实践需要,实验制造了各种功能的电容器来满足各种电器的正常运行和新设备的运转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发掘,更优质、多样化的电容器会不断涌现
1、介质不同介质是什么东西说穿了就是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物质
有极性电容大多采用电解质做介质材料,通常同体积的电容有极性电容容量大
另外,不同的电解质材料和工艺制造出的有极性电容同体积的容量也会不同
再有就是耐压和使用介质材料也有密切关系
无极性电容介质材料也很多,大多采用金属氧化膜、涤纶等
由于介质的可逆或不可逆性能决定了有极、无极性电容的使用环境
2、性能不同性能就是使用的要求,需求最大化就是使用的要求
如果在电视机里电源部分用金属氧化膜电容器做滤波的话,而且要达到滤波要求的电容器容量和耐压
机壳内恐怕也就只能装个电源了
所以作为滤波只能使用有极性电容,有极性电容是不可逆的
就是说正极必须接高电位端,负极必须接低电位端
一般电解电容在1微法拉以上,做偶合、退偶合、电源滤波等
无极性电容大多在1微法拉以下,参与谐振、偶合、选频、限流、等
当然也有大容量高耐压的,多用在电力的无功补偿、电机的移相、变频电源移相等用途上
无极性电容种类很多,不一一赘述
4、容量不同前面已经讲过同体积的电容器介质不同容量不等,不一一赘述
5、结构不同原则上讲不考虑尖端放电的情况下,使用环境需要什么形状的电容都可以
通常用的电解电容(有极性电容)是圆形,方型用的很少
无极性电容形状千奇百变
像管型、变形长方形、片型、方型、圆型、组合方型及圆型等等,看在什么地方用了
当然还有无形的,这里无形指的就是分布电容
对于分布电容在高频和中频器件中决不可忽视
6、使用环境和用途在家电维修中,以上说的都可能遇到
要想深入浅出的认识还要靠自己摸索揣摩
这里只是抛砖引玉,还请指正补充
因为其内部材料和构造的关系,有极性电容(如铝电解)容量可以做的很大,但其高频特性不好,故适合用于电源滤波等场合,但也有高频特性好的有极性电容——钽电解,它价格比较高;无极性电容体积小,价格低,高频特性好,但它不适合做大容量
像瓷片电容、独石电容、聚乙烯(CBB)电容等都是,瓷片电容一般用在高频滤波、震荡电路中比较多
磁介电容是以陶瓷材料为介子,并在表面烧上银层作为电极的电容器
磁介电容器性能稳定
损耗,漏电都很小,适合于高频高压电路中应用
一般而言,电容两极间的绝缘材料,介电常数大的(如铁电陶瓷,电解液)适合于制作大容量小体积的电容,但损耗也大
介电常数小的(如陶瓷)损耗小,适合于高频应用
电容的种类可以从原理上分为:无极性可变电容、无极性固定电容、有极性电容等,从材料上可以分为:CBB电容(聚乙烯),涤纶电容、瓷片电容、云母电容、独石电容、电解电容、钽电容等。
1、无极性可变电容
制作工艺:可旋转动片为陶瓷片表面镀金属薄膜,定片为镀有金属膜的陶瓷底;动片为同轴金属片,定片为有机薄膜片作介质
2、无极性无感CBB电容
制作工艺:2层聚丙乙烯塑料和2层金属箔交替夹杂然后捆绑而成。
3、无极性CBB电容
制作工艺:2层聚乙烯塑料和2层金属箔交替夹杂然后捆绑而成。
4、无极性瓷片电容
制作工艺:薄瓷片两面渡金属膜银而成。
5、无极性云母电容
制作工艺:云母片上镀两层金属薄膜
6、有极性电解电容
制作工艺:两片铝带和两层绝缘膜相互层叠,转捆后浸在电解液中。
7、钽电容
制作工艺:用金属钽作为正极,在电解质外喷上金属作为负极。
8、聚酯(涤纶)电容
符号:CL
9、聚苯乙烯电容
符号:CB
10、聚丙烯电容
符号:CBB
11、云母电容
符号:CY
12、高频瓷介电容
符号:CC
13、低频瓷介电容
符号:CT
14、玻璃釉电容
符号:CI
15、铝电解电容
符号:CD
16、钽电解电容(CA)、铌电解电容(CN)
扩展资料:
电容的作用
1、旁路
旁路电容是为本地器件提供能量的储能器件,它能使稳压器的输出均匀化,降低负载需求。就像小型可充电电池一样,旁路电容能够被充电,并向器件进行放电。为尽量减少阻抗,旁路电容要尽量靠近负载器件的供电电源管脚和地管脚。这能够很好地防止输入值过大而导致的地电位抬高和噪声。地电位是地连接处在通过大电流毛刺时的电压降。
2、去耦
去耦,又称解耦。从电路来说, 总是可以区分为驱动的源和被驱动的负载。如果负载电容比较大, 驱动电路要把电容充电、放电, 才能完成信号的跳变,在上升沿比较陡峭的时候, 电流比较大, 这样驱动的电流就会吸收很大的电源电流,由于电路中的电感,电阻(特别是芯片管脚上的电感)会产生反弹,这种电流相对于正常情况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噪声,会影响前级的正常工作,这就是所谓的“耦合”。
3、滤波
从理论上(即假设电容为纯电容)说,电容越大,阻抗越小,通过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超过1μF 的电容大多为电解电容,有很大的电感成份,所以频率高后反而阻抗会增大。有时会看到有一个电容量较大电解电容并联了一个小电容,这时大电容滤低频,小电容滤高频。电容的作用就是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电容越大高频越容易通过。
具体用在滤波中,大电容(1000μF)滤低频,小电容(20pF)滤高频。曾有网友形象地将滤波电容比作“水塘”。由于电容的两端电压不会突变,由此可知,信号频率越高则衰减越大,可很形象的说电容像个水塘,不会因几滴水的加入或蒸发而引起水量的变化。它把电压的变动转化为电流的变化,频率越高,峰值电流就越大,从而缓冲了电压。滤波就是充电,放电的过程 。
4、储能
储能型电容器通过整流器收集电荷,并将存储的能量通过变换器引线传送至电源的输出端。电压额定值为40~450VDC、电容值在220~150 000μF 之间的铝电解电容器是较为常用的。根据不同的电源要求,器件有时会采用串联、并联或其组合的形式, 对于功率级超过10KW 的电源,通常采用体积较大的罐形螺旋端子电容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