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的蜜粉
2025-07-09 02:05:17
鬼谷下山,拍了两亿三千万 1 最贵的中国绘画 171亿元在12月10日举行的翰海秋拍上,徐悲鸿写实巨制《巴人汲水图》以171亿元成交,刷新徐悲鸿作品拍卖最高价,打破近现代书画作品拍卖纪录,同时创下中国绘画拍卖成交世界纪录。2 最贵的古琴 137亿元在12月5日举行的北京保利秋拍上,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琴成交价达137亿元,不但创造了古琴拍卖的世界纪录,还创造了世界乐器的最高拍卖纪录。3 最贵的掐丝珐琅 1295亿港元在12月1日举行的香港佳士得秋拍上,一对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以1295亿港元的成交价由刘銮雄拍得,创下掐丝珐琅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4 最贵的乾隆御笔 8736万元在12月6日举行的北京保利秋拍上,乾隆巡视河南嵩阳书院时的写生《汉柏图》以8736万元成交,并刷新乾隆御笔世界纪录。5 最贵的紫檀 7168万元在12月5日举行的北京保利秋拍上,一件清乾隆御制紫檀雕云龙纹宝座以7168万元成交,刷新内地家具拍卖纪录。6 最贵的黄花梨交椅 6880万元12月12日,以专业经营古典家具拍卖的南京正大拍卖有限公司首次登陆京城,一件明代黄花梨交椅以6880万元的高价成交,创出黄花梨家具的新纪录。7 最贵的朝珠 6786万港元4月8日,在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串清18世纪御制东珠朝珠成交价高达6786万港元,刷新御制珠宝世界纪录。8 最贵的西洋座钟 4928万元在12月6日举行的北京保利秋拍上,一件清乾隆御制铜鎏金珐琅嵌宝石西洋式座钟以4928万元刷新清宫钟表拍卖世界纪录。9在12月4日北京匡时秋拍的“锦灰吉金——王世襄藏铜炉专场”上,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以1512万元成交,创造了中国铜炉拍卖的世界最高纪录。10 最贵的字 每字约750万元在11月20日中国嘉德秋拍中,只有41字的王羲之草书摹本《平安帖》,成交价为308亿元,大约每字值750万元,堪称“史上最贵的字”。11 最贵的新中国纸钞 230万元
执着的皮带
2025-07-09 02:05:17
那要看是从什么角度来看。 像圆明园的12生肖铜首每个都拍了1亿多。
首先,所谓古玩,一般认为,就是那些有着几百上千年历史的古老的器物。而这些器物有的是有价值的,有的则是无价值的。这里所说的价值,并非是指它值多少钱,而是指其能否有历史研究价值。一般说来,所谓的值钱,就是指器物的收藏价值。从这一点上来说,当然是年代越久远,就越值钱;数量越稀少越值钱。
但是,随着现在的收藏市场的不断升温,很多原来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现今也变得能值不少银子了。
在拍卖行里,有时一件并非绝对稀世珍宝的物件,就可能拍出上千万的价格来。
所以说,值钱只是相对而言。
如果真要说出最值钱的物件来,恐怕那还得问问专家们了
忧虑的奇迹
2025-07-09 02:05:17
2005年伦敦佳士德拍卖会上,一件鬼谷子下山瓷罐横空出世,以23亿元人民币的成交价惊动了世界。随后,一股青花瓷热横扫中国,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青花元素、周杰伦的《青花瓷》小调,到国人心中的青花情结,那高贵的白瓷青花一时风光无限。时至今日,国内大多数元青花的收藏家却笑不起来,因为他们的藏品根本不被文博专家认可。就此,笔者走访了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古玩业商会元青花研究会会长张洪启、副会长韩建成和古陶瓷鉴赏家苏玉铭。某藏家曾跟一位资深陶瓷鉴定专家开了一个小玩笑。知此专家定期前往报国寺淘宝,藏家狠心将一块带有完整图案的元青花瓷片摔作甲乙丙三片,拿出甲片置于报国寺古玩店中,等待专家来寻。果然,此专家如获至宝,高高兴兴买回家。次日,藏家上门求访,拿出丙瓷片请专家鉴定,专家摇头晃脑,连呼民间不会有真正元青花。待藏家拿出乙瓷片,甲乙丙三片珠联璧合,不差毫厘,专家哑然。另一则藏家与专家斗智的趣事更让人瞠目。一次文物鉴定会上,某博物馆文物鉴定专家面对一瓷器连连称赞,此时听闻物主未缴鉴定费,立即改口称赝品。后来,藏家不服,寻得该专家门下,小心拿出一张在故宫(微博)拍的元青花瓷瓶照片请专家掌眼,专家认定民间不会有元青花,称此物为文革期间之仿制品,藏家大笑而去。并非藏家有意跟专家过不去,面对自己拿血汗钱保护起来的国宝,某些文博专家信口开河,实在令人恼火。目前,文博专家公认的元青花存世仅三百件,散落在各国博物馆中。专家们认为,除此之外,都是仿品,因此对民间藏品,一律否认。然而藏家们拿实物证明,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元青花远远超出这个数量。张洪启和苏玉铭先生几十年来在全国各地寻宝,据他们所说,亲眼目睹的元青花真品不下万件,有的藏家,一人便拥有上千件。这些瓷器并非凭空而来。近二三十年间,与城市建设相伴的掘地运动,使大量深埋地下的元青花重见天日,随即散落在民间。此时,国人还未真正认识到元青花的价值。直到2005年那一次举世瞩目的拍卖,国内的元青花开始大量浮出水面。然而,面对这些无历史记载、无传承记录的古瓷,专家的不认可,让看似热闹的元青花收藏陷入尴尬。缘何不认可?其一,目前国内没有一家官方的瓷器鉴定机构,也没有权威的瓷器评估标准。瓷器鉴定靠的是眼力和经验。同样凭眼力,不同专家采取的角度也有区别,比如,有的看瓷胎,有的看釉色,有的看纹饰,得出的结论自然难以达成共识。另外,由于每个专家所见的实物有限,靠经验来做判断的方法也有局限性。从这些方面来说,专家可能不如行家。因为行家拿自己的钱买教训,自然格外用心。他们身经百战,靠实践练就了火眼金睛。其二,仪器鉴定也只能作为参考。虽然仪器分析,可以大致判断出年代,但是瓷器毕竟是艺术品,其价值要从工艺水平和艺术鉴赏的角度考虑。其三,专家的不认可,造成了藏家对元青花的不信任。面对一件不知来历的元青花,人们第一反应肯定会怀疑有假。事实上,大量仿制元青花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且受仿制技术所限,真正高水平的仿品非常少见。元青花的大量涌现,也使一部分人开始质疑当年鬼谷子下山瓷罐的天价是否人为炒作?苏玉铭先生认为,按照当时的情况,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与其实际价值基本相符。在他的朋友圈中,那次拍卖会之前准备出价上亿元的就有四五人。在中国瓷器史上,元青花是最为成熟的瓷器产品。鬼谷子下山瓷罐确实是元青花中的精品。令苏先生愤愤不平的是,若目前民间出现同样一件元青花瓷罐,其拍卖价格却远不能及。按照拍卖游戏的规则,一件藏品讲究传承有序,佳士德那件鬼谷子下山瓷罐有清楚的传承记录,而民间的鬼谷子们,被挖掘前多为窖藏,这些没有户口的元青花,在拍卖游戏中自然要被减分。由于专家的不认可,其真假也成了问题,更影响到流传。事实上,目前民间收藏的大量元青花中,精品并不多,但是价值与鬼谷子下山瓷罐相当的,也绝非仅有。苏先生见过一套保存完整的《三国演义》故事原型系列瓷器,《三国演义》一百二十章,这套元青花共二百四十件,使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了小说情节,每两件表现一个章节内容。如此看来,《三国演义》的故事在元代已经基本定型,元青花的历史价值更不容忽视。不被认可的尴尬处境,致使大量元青花流失海外,甚至被损坏。目前,国内很多被行家认可的元青花瓷器正在源源不断作为现代工艺品销往国外,甚至是以集装箱为单位贱卖出去。民间藏家痛心疾首,怎能坐视祖先的珍宝这样流失?无奈的是,即使藏家倾家荡产,也无法阻止。对于一般藏家来说,青花瓷不被认可造成了有价无市,手里的藏品积压,无法兑现,也就不利于以藏养藏。更让人痛心的是,有的专家不负责任地误断真假,不利于文物的保存,甚至遭遇被丢弃或砸毁的噩运。
俊逸的萝莉
2025-07-09 02:05:17
搜狐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资讯
全球最贵花瓶拍出115亿 买主为一内地买家(图)
时间:2005年10月25日15:26 来源:法制晚报 热点排行推荐打印关闭
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进入新闻论坛 相关新闻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刷新清代瓷器世界最高拍卖价格 打破亚洲单件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
115亿 全球最贵花瓶拍出
买主为一位内地买家 相似的珐琅彩花瓶仅有一只 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
新华社香港10月24日电 有着近280年历史的珍贵文物——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双耳瓶,以1.15亿港元的高价拍卖成交,从而由海外回流到中国人手中。
这个价格在刷新全球清代瓷器最高拍卖价的同时,也打破了亚洲地区单件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价纪录。
全球著名拍卖机构苏富比在香港举行的秋季单件专品拍卖中,这件清乾隆皇帝御制的“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以8500万港元起拍,最终以1.1548亿港元成交。
拍得这件珍品的香港古董商人翟健民表示,这次他是代一位内地买家竞买,但不愿透露买家的身份。
新闻追踪
锦上添花 拍卖花瓶为御制
据苏富比中国艺术部发言人沈恩文介绍,这尊身价过亿的双耳瓶是当年乾隆皇帝下旨烧制的。花瓶高仅16.5厘米,底有“乾隆年制”落款,背题“古月轩”诗句,瓶身上绘有锦鸡及花朵图案,寓意“锦上添花”。
由于“身材”小,这只双耳瓶可放于掌中把玩,瓷胎细腻、做工精巧,在瓶颈处,绘有典型的西方纹饰,画面中也运用了油画技法,构图风格具有清朝最著名的宫廷画家之一——郎世宁的风格。
存世无几 珐琅彩瓶成极品
今天上午,国家文物局有关专家告诉记者,珐琅彩是康熙年间由法国传教士传入中国的一种颜料。乾隆年间,珐琅彩瓷器的烧制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烧制数量却不多,所以珐琅彩瓶已成为瓷器收藏中的极品。
珐琅彩瓷器的图案以花鸟图案的等级最高,而花鸟图案中,又以锦鸡、孔雀为极品,因为这两种鸟的羽毛色彩丰富、艳丽,但烧制难度大。
目前,已知存世的大小、形状与这只双耳瓶相似的珐琅彩花瓶仅有一只,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 文/饶沛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