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老外的可乐玩法是怎么弄的啊。里面放有什么化学药品吗

还单身的唇膏
多情的飞鸟
2023-05-07 06:24:38

老外的可乐玩法是怎么弄的啊。里面放有什么化学药品吗?

最佳答案
饱满的爆米花
合适的画笔
2025-07-09 22:20:29

你是说当火箭一样发射吧,放两粒曼托斯薄荷糖进去就可以了。如果是打开凉的液体可乐,使他结冰的话,是不用化学物质的,它用的是“过冷水”的原理。过冷水的原理如下: 过冷水是有一定的生成条件的:或因为水中缺少凝结核,或其它原因,在○℃以下还保持着液态,这样的水叫过冷水。 其实在一个大气压力之下,也存在过冷水和过热水。人们普遍有一个错误认识,那就是由温度和压强决定水的状态。但是那只是达到平衡时的状态! 水的凝结凝固和气化的不平衡状态可以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水凝固成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有凝结核。它可以是微小的冰晶,可以是水中的悬浮物,可以是器皿的壁。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液态水可以较长时间保持在冰点以下而不结冰。如果这时突然有凝结核闯入,则结冰异常迅速。如果高空大气中有这样的水滴,对飞机的安全是一个严重挑战。 气态水凝结成液态水也是需要凝结核的。 水的沸腾也需要一个类似的条件,但不是凝结核,而是水中的微小气泡或容器壁表面的微小气泡或是容器表面极其微小的的裂纹中的空气。否则极易形成过热水。(在诸多化学实验中都会在加热液体时放入点瓷片等,就是充当了凝结核的作用,以防止液体的暴沸。) 当过冷水的条件不足时它会马上变成冰(比如天空中的飞机穿过有过冷水的云层时,云中的过冷水遇到飞机,在有凝结核时会马上结成冰,飞机机身就是凝结核,飞机就容易发生坠机事故) 懂了吧?告诉你,水冻3~4小时就有这效果!

最新回答
迷路的星星
等待的鼠标
2025-07-09 22:20:29

电容问题:
第一个二没区别,指有极性的电解电容,属化学电容(因为要电解液进行化学反应)
第三第四都是物理电容,仅仅是靠面积的不同做成不同容量的电容(如钽电容、瓷片电容等),但第四是有极性的。
电阻问题:
属于习惯,原来听说台湾那边的画图习惯是锯齿型的电阻,不知其它国家是不是也是,但中国目前来说,习惯用矩形图画电阻。

悲凉的汉堡
拼搏的水杯
2025-07-09 22:20:29
使用7805压降太大,发热问题相当严重。
如果单片机外设功耗小,加个散热片就好了,5毛钱。(我就是)
有条件的话先使用7809降到9V,再使用7805降到5V。
电路图中的电解电容和瓷片电容式用来储能和滤波的。
建议看看我的这个提问:
>据资料所载,西山是指北京西郊连绵山脉的总称,“西山晴雪”的雪景泛指这一带。香山是这一带典型的山峰,因此乾隆将“西山晴雪”碑立在香山山腰。由于不知道“西山晴雪”碑的确切所在,我们先找到了香山管理处,一位名叫康玲的工作人员向我介绍了一个传说,相传乾隆出游香山,过青龙桥,见山坳中一片洁白,酷似积雪。待走进细看,方知是十万杏树,迎风轻拂,摇曳多姿;加上杏花幽香沁人心脾,令久居深宫的乾隆皇帝心神荡漾,不能自已。于是,触景生情,欣然御书“西山晴雪”,我暗自寻思,如果真如此说,这冬天该看不到“西山晴雪”的景象了。
北京的地域文化十分丰富,历史名人墓便是独具特色的景观之一。从地理位置来看,历史名人墓主要集中在西郊,其中在香山脚下就长眠着四十余位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人物。
香山万安公墓是历史名人墓最多的地方,在苍松翠柏间有一座青砖围砌的小园,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和中国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烈士就长眠于此。陵园中矗立着一尊汉白玉的烈士全身雕像,昂首挺立,雄视前方,表现出一位革命者的浩然正气。
出陵园向右数十米,有一座墓地,青石的墓表,绿色水刷石的墓碑,显得十分简朴。这就是著名作家朱自清的陵墓,他的散文被世人所熟悉和欣赏,其中《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名篇脍炙人口。距该墓不远长眠着现代文学家戴望舒,他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一首《雨巷》使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名声大振。由此往西不远,长眠着传奇式的人物———抗日名将马占山,其墓坐西朝东,墓盖为汉白玉雕制而成,墓碑的碑额和碑身两侧刻有精美的齿形雕饰,墓碑上镌刻着鎏金大字。“9·18事变”后,马将军在东北奋起抗日,血战江桥,打响了武装抗日的第一枪,蜚声中外。距此不远长眠的是清末明初的八卦掌创始人、武林高手董海川,他技艺精绝,机智过人,许多关于他杀富济贫的传奇故事流传至今。他的墓为清代制式,丰碑四座,是数百位弟子捐资而建,显得古朴大方。此外著名画家王雪涛、刘继卣,表演艺术家梅熹、刘喜奎,二胡宗师蒋风之,爱国民主人士张西曼也长眠于此。
香山的另一处历史名人墓群位于碧云寺西侧,在苍松翠柏环绕的平台上,安葬着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他的墓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墓地中央用水泥浇铸成巨型梅花,花心中长眠着梅大师及夫人,墓后岩壁间镶嵌着两米多高的白色大理石墓碑,上书“梅兰芳之墓”五个端庄秀丽的行书大字。梅大师塑造出的一个个舞台艺术形象使人记忆犹新:杨贵妃、穆桂英、虞姬、王宝钏等。而他那独具一格的韵味,更使人回味无穷。可巧的是距此百尺之内,还长眠着多位京剧界名人,其中有马连良、王小楼、言少朋、周和桐等,同时胡琴圣手梅雨田和徐兰沅也葬于此,生、旦、净、丑又相聚一起,仿佛在为人们演出一台永不消失的好戏。
由此往北是一座坐南朝北、半圆形水泥宝顶。墓前矗立着一块汉白玉石碑,上刻“抗日烈士佟麟阁将军之墓”几个大字,碑前是一张水磨供桌,四周的山坡上长满了苍松翠柏。1937年7月7日,佟麟阁将军在卢沟桥畔率第二十九军官兵与日寇浴血奋战,最后壮烈牺牲,年仅45岁。烈士安葬时各界人士纷纷设香案吊祭,沿街民众肃立哀送。为了纪念他,还将当时北平市阜成门内的一条大街更名为“佟麟阁路”。距烈士墓不远,长眠着另外两位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名人,一位是新文化运动的健将、诗人刘半农,其一首《教我如何不想她》传唱至今。他的墓为一石砌方台,正面大理石柱上镶嵌着刘先生的巨幅遗像。另一位是著名音乐大师、二胡演奏家刘天华,其代表作《光明行》、《良宵》、《空山鸟语》被誉为现代音乐经典之作。他的青石墓碑高不到一米,宽不足一米五,500字的碑文记录着大师为中华民族文化所做的巨大贡献。
在香山南麓长眠着西部歌王王洛宾,其墓背靠青山,远眺京城,黑色的大理石墓碑和墓表,设计得古朴而典雅。墓表上镌刻着600余字的《民族音乐家王洛宾墓志铭》,记录着老人家坎坷的一生。在墓碑背面刻有老人家手书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的乐谱,字迹刚毅而洒脱。老人家的代表作《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罕》、《半个月亮爬上来》等歌曲,以其隽永的情思、优美的旋律,风靡神州半个多世纪,被誉为华人音乐的经典之作。
此外,在香山脚下还安葬着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戊戌变法的主导者梁启超,北洋军阀时期内阁总理、著名慈善家熊希龄以及曾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名噪一时的北洋军阀直系首领吴佩孚、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北洋直系军阀孙传芳、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渠、大军阀张宗昌等。
在方圆只有几平方公里的香山景区里会集着如此之多的历史名人,在全国也实属少有,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北京地域文化的雄厚。
香山香炉峰南麓有一条幽静的山坳,它由南、西、北三面连成的山峰形成,酷似一弯新月。名曰:狼涧沟。为什么叫狼涧沟无从考证。清《日下旧闻考》一书中记载,明代这里曾是采石场,诗人解榛在诗中尽数狼涧沟采石工的艰辛。至今山坳深处还遗有未运走的石料。
这里地质结构主要是砂页岩、页岩和火山岩。其中砂页岩组织疏松,孔隙率高,是理想的含水岩层。同时砂页岩比较软,容易风化,破碎成松软的土壤。而致密的页岩,既不含水也不透水,构成理想的蓄水层。因此在这山坳里山青水绿,草木繁滋。松树、柏树、枫树、黄栌、山桃、刺梅、酸枣等几十个科目上百种植物遍及山中。春天百花满坳,争香斗艳;夏季草木阴翳,清幽凉爽;秋天漫山叶焕丹红,如入画境;冬天银峦素嶂,妖娆动人。
听这里的老先生讲,这山上黄栌树、枫树特别多,最适宜观赏红叶。红叶由于树种不同,树龄不同,年降水量不同,甚至降霜早晚、阳光强弱、观赏角度、距离远近,红叶的色彩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每年、每天、每个时辰叶子的颜色也不尽相同。有桃红、紫红、嫣红、朱红、猩红、绛红等十几种,真是变换无穷,百媚千姿。清晨的红叶含着露水,晶莹剔透,鲜艳欲滴;正午时红叶嫣红艳丽,似锦如火;下午随着山风渐起,红叶随风摇摆,泛起阵阵红浪。绿色的松柏,衬着红色的叶子,深的、浅的、远的、近的、动的、静的,显得如此和谐,如此美丽。正是:“琪缬不是拟其丽,巧匠设色难其工。”
香山狼涧沟还住过两位在中国近代史上较为有名的人,一位是抗日英烈佟麟阁将军。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将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他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抗日战争胜利后,特别举行隆重的国葬,移葬于香山狼涧沟将军故居后面的山坡上。每年海内外都有许多人前来凭吊祭奠。另一位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的女演员王莹。1958年王莹从城里迁居到香山狼涧沟,一住就是八年。在这里创作了《两种美国人》、《宝姑》两部长篇小说。老舍先生常来此看望她,并赠诗:“小住郊园百病除,西山爽气入蓬庐。风香云暖松荫外,细读人间革命书。”
香山狼涧沟在清代是香山健锐营正黄旗的军营。正黄旗的地名沿用至今。东面小山上还遗有镇营之物———铁塔的塔基。南面古树掩映的红墙灰瓦、依山层层递进的院落,是当年八旗高等小学。运气好时,在山沟里还可以寻觅到明清的残瓷片瓦。
北京西郊香山:传说中的《红楼梦》诞生地
中广网 2005-08-23 09:59:35
今年是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诞辰290周年,据红学家考证,晚年他曾在北京西郊香山一带著书,至今还流传着曹雪芹写《红楼梦》的传说———
■“黛玉”的由来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据说在最初的《石头记》里不叫这个名字,而是曹雪芹后来改的。
相传曹雪芹的家原来住在城里,搬到西郊时,家里已经很穷了。为了写书,他省吃俭用,可有时还是买不起纸墨。一天,他正写着书,墨用光了,这下他可犯了难。正在这时,好友鄂比先生来访,便对他说,在樱桃沟里有一种黑色的石头,叫黛石,当地的女人们常用它描眉,所以也叫画眉石,自己曾试着用它画过画,何不找来试一试曹雪芹听他这么一说,当天下午就去了樱桃沟,果然找到一些黑色的石头。拿回家一试,还真能写字,只是颜色浅了点儿。于是找来一些碎墨兑在一起,再一试,字迹清晰,接着便用它写起书来。
自从有了“黛石”,曹雪芹再也不愁没有墨了,一有空儿就到樱桃沟里捡上几块,然后兑点儿碎墨混合着用。因黛石给他写书提供了方便,为了记住它,便在修改初稿时,把女主人公的名字改成了“黛玉”。在《红楼梦》第三回中,就有关于黛石的描写。
■《好了歌》原名《神仙调》
《红楼梦》里有一首著名的《好了歌》,传说是曹雪芹根据民间的打夯调改写成的。
那是乾隆年间,皇帝为了检阅八旗军,便在香山脚下开始修建演武厅。一天,曹雪芹来到工地,往四下里一看,好不热闹。这时,一阵打夯的调子声把他吸引了,连忙侧耳细听:“人人那个都说呀/神仙好呦/我说那个呀/功名那个呀/他忘不了呦/古有多少帝王将呀/死了只有土盖了呦/嗨呦!……”这打夯调来回唱了三遍,曹雪芹听得入了迷。回到家里,他还反复琢磨着那首打夯调,觉得挺有趣,既上口,又很有哲理,于是就找出纸笔,想把那打夯调的词记下来。可想了半天,也没有把那词记全。第二天他又去了工地,找到了昨天那位领号的师傅,想问问那首“人人都说神仙好”的调子,叫什么名。那位老师傅告诉他这调子叫《神仙调》,是很有名的打夯调,接着又唱了两遍,这回曹雪芹把词全记了下来。
后来,他把这首《神仙调》的词,经过一番改编,又加了不少新词,写成了歌谣,既上口,又好记,日子不长,就在香山一带传开了。再后来他又把这首歌谣的词仔细地修改了一下,叫成了《好了歌》,并写进了《红楼梦》里。
■曹氏风筝
曹雪芹心灵手巧,还是制作风筝的好手儿,他糊的风筝不但样式多,而且造型独特,飞得很高,人称“曹氏风筝”,在乾隆年间曾被誉为京城“四大流派”风筝之一,与当时著名的哈氏风筝、金氏风筝、马氏风筝齐名。同时他对风筝颇有研究,专门写了一本有关风筝的书,叫《南鹞北鸢考工记》。
据传,曹雪芹十几岁的时候,家里还很富有。佣人中有位姓刘的花匠,会糊几十种风筝,于是曹雪芹很快也学会了。后来曹家被抄,曹雪芹回到了北京。当他搬到香山以后,家已经很穷了,有时连写书用的纸墨都买不起。一天,他见有人在河滩里放风筝,忽然想起自己曾学过的糊风筝方法,就糊了几个。那做小买卖的邻居见了后,就要帮他拿到集市上去卖。曹雪芹一想自己正缺钱买纸墨,就同意了。因曹雪芹的风筝做得独具一格,刚拿到集市上,就被卖完了。那邻居把赚来的银子递给曹雪芹时说:“您只管做,这卖就包在我身上了。”于是曹雪芹便放下正在写着的书稿,用了三天的工夫赶制出了十几个新颖别致的风筝,让那邻居去卖,结果赚了不少银子,给他写书解了燃眉之急。
因为这风筝出自曹雪芹之手,又做得独具匠心,所以就被人们称为“曹氏风筝”。没出两年,这种风筝就出了名。后来,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还专门写过放风筝的事,不信您翻开第七十回看看,准能找到。
■后四十回书稿的由来
提起《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一般都认为是高鹗续写的,可在香山一带却传说那也是出自曹雪芹之手。
据传,曹雪芹用了近十年才写完了《红楼梦》,然后进行反复修改,前前后后修改了五次。可他对书的后四十回总是不太满意,于是就将书稿的前八十回拿给亲朋好友看,谁知不久就传抄开了,而那后四十回却一直在修改之中。这时候他的身子骨越来越差了,不久就去世了。
在料理他的后事时,有人找出许多写满字的纸张,可一想人都没了,留着这些纸也没有用,于是就都剪成了纸钱。就在要烧的时候,被曹雪芹的好友鄂比看见了,连忙抢了过来,展开一看,正好是《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书稿,虽然被剪得很乱,好在所有的纸都不缺,只要小心拼对,能够复原,于是将所有带字的纸收集起来。
给曹雪芹办完丧事后,他就开始修补那些被剪坏的书稿。可谁知,他修补了没几天就病倒了,这一病就是两年多。等他的病刚有好转,就接着修补起书稿来。因为这书稿剪得太乱,数量又多,于是就找来一位叫高鹗的私塾先生帮助修补,二人用了很长的时间才将书稿修补好。高鹗先将书稿拿回去阅读,他是越看越爱看,真是从心里喜欢,于是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整个书稿重抄了一遍,并在上面写下许多眉批。可他还没来得及还给鄂比,就又叫几位朋友借去了。从此,《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就开始在民间流传开了。因为曹雪芹已去世三年多了,那书的前八十回早已流传到了民间,而那高鹗的眉批写得颇有文采,人们就误以为这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所以传抄时就把他的名字写在了曹雪芹的后面。其实这《红楼梦》的一百二十回,全部出自曹雪芹之手。(户力平)〔来源:北京青年报〕
④双清别墅内摩崖�
位于香山公园东南、香山寺遗址旁。传金章宗曾在此梦见矢发泉涌,掘地后果然得泉,故取名“梦感泉”。清乾隆帝在泉旁石崖上题刻“双清”二字。�
⑤樱桃沟摩崖�
“退谷”:二字在樱桃沟口,“鹿严精舍”门外东侧巨石上,末署“任公补题”四小字,是梁启超先生所题。

“保卫华北”:位于水源头附近岩石上,是1936年夏北平成立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暑期举行夏令营活动时所刻。字呈十字形排列。字体方正,表现了爱国青年的崇高情操。
北京观棋台的传说
传说站在碧云寺后头的空台地,就会看到有两个和尚坐在一块悬在半空的石头上下棋。关于这,有个故事。
金代的皇帝章宗完彦璟,对西山爱得入迷,不仅时常到这一带游逛,还到处封景留名。一天,他来到这块台地。看到云雾中确实有两个人坐着下棋。于是,他就挑选了几名身体伶俐的亲随爬上悬崖,去看个明白。约摸半天工夫,那几 个亲随回来说:“从这条小道儿往上爬,快到绝顶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一个小山头。从这个小山头向东边的深谷伸出一块大石,上不沾天,下不接地,好象半天的断桥一般。上面坐着一老一少两个和尚正下棋哩。” 章宗一听,顿时产生了下棋的兴致,就在众人簇拥下,朝下棋处攀登。一到山上,章宗果然看见两个下棋的和尚,就表示想同他们下一盘。老和尚见这众星捧月的阵势,知道来者不俗,于是说:“贫增今日得闲。才与小徒消磨时辰,哪里敢和施主对阵?”章宗非要下一盘。老和尚说;“好吧,那么情问施主胜负如何论定?”章宗答以三局为限,并说自己如果输了的话,愿捐重金修寺,但不能把修寺的原由刻在寺碑上;若赢棋的话和尚必须在这儿立一石碑,刻上某年某月某日章宗曾在此赢棋。
老和尚一听,原来是皇上爱面子。怕输了棋被人嘲笑,可又惦记赢了棋好露露脸,就说:“这样,您同我徒儿先下两盘,他若输了算我的,我一定立碑写明此事。第三盘咱俩再下。” 章宗以为有便宜可占,就答应了。谁知,这老和尚也在动心眼:万一章宗真是高手,他也丢不了面子了。
第一盘,章宗赢了;第二盘,小和尚赢了。老和尚早已看明白了章宗的招数,所以第三盘,老和尚又赢了。章宗垂头丧气地下了山。老和尚一琢磨,皇上是得罪不得的,便带着小徒儿远走高飞了。章宗听说老和尚离开了这儿,也就不提修寺的事了。
日子一长,这地方荒凉了,人们就把这台地叫“观棋台”,把下棋的石头叫“棋盘石”。据说,那时候下的棋是弹棋,但说不清是怎么个玩法了

大力的绿草
明理的手套
2025-07-09 22:20:29
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论,对瓷器的新老认识也不例外。瓷器英文叫CHINA,它是我们中国人的独创,是我们老祖先把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等其他少量金属氧化物,用手工加简单机械烧制而成的器物。从材料学来说,无论新瓷器、老瓷器,它们都是由胎、釉、气泡三部分组成。胎称钢玉晶相,釉称玻璃相,气泡称为气相。胎、气泡为稳定相,要降解需很长时间;而釉为非常稳定相,他要朝稳定相过渡,地表状态下一、二百年就会发生细微变化,它的本征时效特征,侵蚀时效特征,疲劳时效特征就会显现出来,这些特征统称为古瓷釉面自然老化微观特征。之所以称作微观特征,是因为人眼是不容易观察到这些特征的,必须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到。而本征时效特征是釉内的,侵蚀时效特征是釉表的,疲劳时效特征是整体的,在它们共同作用下,新老瓷器就会呈现不同的特质。而这些微观特征因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差异是很大的,这些古瓷釉面差异很大的自然老化微观特征,注定是人工不可复制的,只能是时间和大自然所为。事物的区别,就在于微观特征差异性。因此,从痕迹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时间留下的印迹)和材料学(古瓷三个相及釉面三个自然时效)入手来辨别新老瓷器,如同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及心电、化验、B超、CT等技术手段诊断病情一样,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对瓷器的玻璃相,既非稳定相也就是釉面用80倍放大镜观察,来寻找其釉面自然老化的微观痕迹,即本征时效,也就是非稳定相向稳定相过渡所产生的各式结晶体,也叫析晶,这些晶体放大镜下是有差异的,有的如白雾,有的如白点、冰碴、棉絮、松枝、雪花等。侵蚀时效是指釉面长时间受周围酸、碱、卤素离子的侵蚀而产生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颜色不同的坑凹斑痕。疲劳时效是指釉面老化,分子结构酥松及相互置换而产生的相关变异,如有的老瓷釉面长期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浆光润如玉,一些釉面放大镜下,光线的折射使釉内已不清晰,变得混浊,结构的酥松使一些釉面脱落,一些老瓷片也变得不割手。上述本征、侵蚀、疲劳时效特征,都是古瓷釉面老化内在的本质的客观反映,就如同医生看病找到了病灶一样。而这些古瓷釉面自然老化的微观特征,是人工制作不出来的。因此,这些微观特征,也就成为我们区别新老瓷器的有力证据。再结合不同瓷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胎、釉、工艺、纹饰、韵味、老相等要素,运用掂、摸、弹、听、嗅等方法,做到经验与仪器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统一,成本与市场相比较,物质与精神相印证,综合分析判断,排除人为作旧因素,即可基本判断出器物的新老与朝代。因此说新老瓷器是可认可辨的,这也是目前识别新老瓷器科学的、可靠的、简便易行的方法,也是藏家普遍认可的。这就是:宏观断朝代,微观定真伪。

陶醉的眼神
无限的毛巾
2025-07-09 22:20:29
电阻,英文名resistance,通常缩写为R,它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与导体的尺寸、材料、温度有关。欧姆定律说,I=U/R,那么R=U/I,电阻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用希腊字母“Ω”表示,有这样的定义:导体上加上一伏特电压时,产生一安培电流所对应的阻值。电阻的主要职能就是阻碍电流流过。事实上,“电阻”说的是一种性质,而通常在电子产品中所指的电阻,是指电阻器这样一种元件。师傅对徒弟说:“找一个100欧的电阻来!”,指的就是一个“电阻值”为100欧姆的电阻器,欧姆常简称为欧。表示电阻阻值的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
1、电阻器的种类
电阻器的种类有很多,通常分为三大类: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特种电阻。在电子产品中,以固定电阻应用最多。而固定电阻以其制造材料又可分为好多类,但常用、常见的有RT型碳膜电阻、RJ型金属膜电阻、RX型线绕电阻,还有近年来开始广泛应用的片状电阻。型号命名很有规律,R代表电阻,T-碳膜,J-金属,X-线绕,是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在国产老式的电子产品中,常可以看到外表涂覆绿漆的电阻,那就是RT型的。而红颜色的电阻,是RJ型的。一般老式电子产品中,以绿色的电阻居多。为什么呢?这涉及到产品成本的问题,因为金属膜电阻虽然精度高、温度特性好,但制造成本也高,而碳膜电阻特别价廉,而且能满足民用产品要求。
电阻器当然也有功率之分。常见的是1/8瓦的“色环碳膜电阻”,它是电子产品和电子制作中用的最多的。当然在一些微型产品中,会用到1/16瓦的电阻,它的个头小多了。再者就是微型片状电阻,它是贴片元件家族的一员,以前多见于进口微型产品中,现在电子爱好者也可以买到了(做无线窃听器?)
2、电阻器的标识
这些直接标注的电阻,在新买来的时候,很容易识别规格。可是在装配电子产品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为以后检修的方便,把标注面朝向易于看到的地方。所以在弯脚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在手工装配时,多这一道工序,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自动生产线上的机器没有那么聪明。而且,电阻器元件越做越小,直接标注的标记难以看清。因此,国际上惯用“色环标注法”。事实上,“色环电阻”占据着电阻器元件的主流地位。“色环电阻”顾名思义,就是在电阻器上用不同颜色的环来表示电阻的规格。有的是用4个色环表示,有的用5个。有区别么?是的。4环电阻,一般是碳膜电阻,用3个色环来表示阻值,用1个色环表示误差。5环电阻一般是金属膜电阻,为更好地表示精度,用4个色环表示阻值,另一个色环也是表示误差。下表是色环电阻的颜色-数码对照表:
颜色
有效数字
乘数
允许偏差

黑色
0
10的0次方
棕色
1
10的1次方
+/- 1%

红色
2
10的2次方
+/- 2%

橙色
3
10的3次方
-----


4
10的4次方
-----

绿色
5
10的5次方
+/- 05%

蓝色
6
10的6次方
+/- 02%

紫色
7
10的7次方
+/- 01%

灰色
8
10的8次方
-----

白色
9
10的9次方
+5~-20%

无色
-----
-----
+/- 20%

银色
-----
-----
+/- 10%

金色
-----
-----
+/- 5%
色环电阻的规则是最后一圈代表误差,对于四环电阻,前二环代表有效值,第三环代表乘上的次方数。不要怕,记住颜色和数码就行啦,其他的不用记。有一个秘诀:面对一个色环电阻,找出金色或银色的一端,并将它朝下,从头开始读色环。例如第一环是棕色的,第二环是黑色的,第三环是红色的,第四环是金色的,那么它的电阻值是1、0,第三环是添零的个数,这个电阻添2个零,所以它的实际阻值是1000Ω,即1kΩ。
3、可变电阻
可变电阻又称为电位器,电子设备上的音量电位器就是个可变电阻。但是一般认为电位器都是可以被手动调节的,而可变电阻一般都较小,装在电路板上不经常调节。可变电阻有三个引脚,其中两个引脚之间的电阻值固定,并将该电阻值称为这个可变电阻的阻值。第三个引脚与任两个引脚间的电阻值可以随着轴臂的旋转而改变。这样,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达到调节的效果。
电位器也可理解成阻值可变的可调电阻,但它并不同于可变电阻,电位器的引脚都在3脚以上。电位器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各种信号或电压的值,除了主机中的各板卡以外,它的使用还是很广泛的,从彩显到有源多媒体音箱几乎所有设备都有电位器的存在。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最好不要去动电路中的电位器(机外各种调节旋钮电位器除外),尤其是电源部分的,因为很多值我们在手工条件下是根本无法调节到最佳值的。当然,如果是因为损坏而一定要更换时就另当别论了,但是也一定要选用同一规格的电位器且要把它调到和原电位器差不多的条件下再试机,这样做就可保险一些了。另外电位器的制作材料也是不尽相同的,大体上分三类:金属膜电位器、合成碳质电位器、金属-玻璃釉电位器。
注:在电路中电位器的符号为“W”。
4、特种电阻
光敏电阻是一种电阻值随外界光照强弱(明暗)变化而变化的元件,光越强阻值越小,光越弱阻值越大。其外形和电路符号如图2所示。如果把光敏电阻的两个引脚接在万用表的表笔上,用万用表的R×1k挡测量在不同的光照下光敏电阻的阻值:将光敏电阻从较暗的抽屉里移到阳光下或灯光上,万用表读数将会发生变化。在完全黑暗处,光敏电阻的阻值可达几兆欧以上(万用表指示电阻为无穷大,即指针不动),而在较强光线下,阻值可降到几千欧甚至1千欧以下。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制作各种光控的小电路来。事实上街边的路灯大多是用光控开关自动控制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元器件就是光敏电阻(或者是光敏三级管,一种功能相似的带放大作用的半导体元件)。光敏电阻是在陶瓷基座上沉积一层硫化镉(CdS)膜后制成的,实际上也是一种半导体元件。新村里声控楼道灯在白天不会点亮,也是因为光敏电阻在起作用。我们可以用它制作电子报晓鸡,清晨天亮时喔喔叫。
热敏电阻是一个特殊的半导体器件,它的电阻值随着其表面温度的高低的变化而变化。它原本是为了使电子设备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正常工作而使用的,叫做温度补偿。新型的电脑主板都有CPU测温、超温报警功能,就是利用了的热敏电阻。
二 电容器
电子制作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电容器,它们在电路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电阻器相似,通常简称其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顾名思义,电容器就是“储存电荷的容器”。尽管电容器品种繁多,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是相同的。两片相距很近的金属中间被某物质(固体、气体或液体)所隔开,就构成了电容器。两片金属称为的极板,中间的物质叫做介质。电容器也分为容量固定的与容量可变的。但常见的是固定容量的电容,最多见的是电解电容和瓷片电容。
不同的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也不相同。规定把电容器外加1伏特直流电压时所储存的电荷量称为该电容器的电容量。电容的基本单位为法拉(F)。但实际上,法拉是一个很不常用的单位,因为电容器的容量往往比1法拉小得多,常用微法(μF)、纳法(nF)、皮法(pF)(皮法又称微微法)等,它们的关系是:1法拉(F)= 1000000微法(μF) 1微法(μF)= 1000纳法(nF)= 1000000皮法(pF)
在电子线路中,电容用来通过交流而阻隔直流,也用来存储和释放电荷以充当滤波器,平滑输出脉动信号。小容量的电容,通常在高频电路中使用,如收音机、发射机和振荡器中。大容量的电容往往是作滤波和存储电荷用。而且还有一个特点,一般1μF以上的电容均为电解电容,而1μF以下的电容多为瓷片电容,当然也有其他的,比如独石电容、涤纶电容、小容量的云母电容等。电解电容有个铝壳,里面充满了电解质,并引出两个电极,作为正(+)、负(-)极,与其它电容器不同,它们在电路中的极性不能接错,而其他电容则没有极性。
把电容器的两个电极分别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过一会儿即使把电源断开,两个引脚间仍然会有残留电压(学了以后的教程,可以用万用表观察),我们说电容器储存了电荷。电容器极板间建立起电压,积蓄起电能,这个过程称为电容器的充电。充好电的电容器两端有一定的电压。电容器储存的电荷向电路释放的过程,称为电容器的放电。
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我们看到市售的整流电源在拔下插头后,上面的发光二极管还会继续亮一会儿,然后逐渐熄灭,就是因为里面的电容事先存储了电能,然后释放。当然这个电容原本是用作滤波的。至于电容滤波,不知你有没有用整流电源听随身听的经历,一般低质的电源由于厂家出于节约成本考虑使用了较小容量的滤波电容,造成耳机中有嗡嗡声。这时可以在电源两端并接上一个较大容量的电解电容(1000μF,注意正极接正极),一般可以改善效果。发烧友制作HiFi音响,都要用至少1万微法以上的电容器来滤波,滤波电容越大,输出的电压波形越接近直流,而且大电容的储能作用,使得突发的大信号到来时,电路有足够的能量转换为强劲有力的音频输出。这时,大电容的作用有点像水库,使得原来汹涌的水流平滑地输出,并可以保证下游大量用水时的供应。
电子电路中,只有在电容器充电过程中,才有电流流过,充电过程结束后,电容器是不能通过直流电的,在电路中起着“隔直流”的作用。电路中,电容器常被用作耦合、旁路、滤波等,都是利用它“通交流,隔直流”的特性。那么交流电为什么能够通过电容器呢?我们先来看看交流
三 二极管
晶体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D”加数字表示,如: D5表示编号为5的二极管。
1、作用: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电阻很小;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通电阻极大或无穷大。正因为二极管具有上述特性,无绳电话机中常把它用在整流、隔离、稳压、极性保护、编码控制、调频调制和静噪等电路中。
电话机里使用的晶体二极管按作用可分为:整流二极管(如1N4004)、隔离二极管(如1N4148)、肖特基二极管(如BAT85)、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
2、识别方法:二极管的识别很简单,小功率二极管的N极(负极),在二极管外表大多采用一种色圈标出来,有些二极管也用二极管专用符号来表示P极(正极)或N极(负极),也有采用符号标志为“P”、“N”来确定二极管极性的。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可从引脚长短来识别,长脚为正,短脚为负。
3、测试注意事项:用数字式万用表去测二极管时,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此时测得的阻值才是二极管的正向导通阻值,这与指针式万用表的表笔接法刚好相反。
稳压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ZD”加数字表示,如:ZD5表示编号为5的稳压管。
1、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原理:稳压二极管的特点就是击穿后,其两端的电压基本保持不变。这样,当把稳压管接入电路以后,若由于电源电压发生波动,或其它原因造成电路中各点电压变动时,负载两端的电压将基本保持不变。
2、故障特点:稳压二极管的故障主要表现在开路、短路和稳压值不稳定。在这3种故障中,前一种故障表现出电源电压升高;后2种故障表现为电源电压变低到零伏或输出不稳定。
常用稳压二极管的型号及稳压值如下表:
型 号 1N4728 1N4729 1N4730 1N4732 1N4733 1N4734 1N4735 1N4744 1N4750 1N4751 1N4761
稳压值 33V 36V 39V 47V 51V 56V 62V 15V 27V 30V 75V变容二极管
变容二极管是根据普通二极管内部 “PN结” 的结电容能随外加反向电压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原理专门设计出来的一 种特殊二极管。
变容二极管在无绳电话机中主要用在手机或座机的高频调制电路上,实现低频信号调制到高频信号上,并发射出去。在工作状态,变容二极管调制电压一般加到负极上,使变容二极管的内部结电容容量随调制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变容二极管发生故障,主要表现为漏电或性能变差:
(1)发生漏电现象时,高频调制电路将不工作或调制性能变差。
(2)变容性能变差时,高频调制电路的工作不稳定,使调制后的高频信号发送到对方被对方接收后产生失真。
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就应该更换同型号的变容二极管。
四 三极管
晶体三极管的结构和类型
晶体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正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如图从三个区引出相应的电极,分别为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
发射区和基区之间的PN结叫发射结,集电区和基区之间的PN结叫集电极。基区很薄,而发射区较厚,杂质浓度大,PNP型三极管发射区"发射"的是空穴,其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故发射极箭头向里;NPN型三极管发射区"发射"的是自由电子,其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发射极箭头向外。发射极箭头向外。发射极箭头指向也是PN结在正向电压下的导通方向。硅晶体三极管和锗晶体三极管都有PNP型和NPN型两种类型。
三极管的封装形式和管脚识别
常用三极管的封装形式有金属封装和塑料封装两大类,引脚的排列方式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图对于小功率金属封装三极管,按图示底视图位置放置,使三个引脚构成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上,从左向右依次为e b c;对于中小功率塑料三极管按图使其平面朝向自己,三个引脚朝下放置,则从左到右依次为e b c。
目前,国内各种类型的晶体三极管有许多种,管脚的排列不尽相同,在使用中不确定管脚排列的三极管,必须进行测量确定各管脚正确的位置,或查找晶体管使用手册,明确三极管的特性及相应的技术参数和资料。
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晶体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其实质是三极管能以基极电流微小的变化量来控制集电极电流较大的变化量。这是三极管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特性。我们将ΔIc/ΔIb的比值称为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用符号“β”表示。电流放大倍数对于某一只三极管来说是一个定值,但随着三极管工作时基极电流的变化也会有一定的改变。
晶体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
截止状态: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小于PN结的导通电压,基极电流为零,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都为零,三极管这时失去了电流放大作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开关的断开状态,我们称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放大状态: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大于PN结的导通电压,并处于某一恰当的值时,三极管的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这时基极电流对集电极电流起着控制作用,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其电流放大倍数β=ΔIc/ΔIb,这时三极管处放大状态。
饱和导通状态: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大于PN结的导通电压,并当基极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集电极电流不再随着基极电流的增大而增大,而是处于某一定值附近不怎么变化,这时三极管失去电流放大作用,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很小,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开关的导通状态。三极管的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饱和导通状态。
根据三极管工作时各个电极的电位高低,就能判别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因此,电子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经常要拿多用电表测量三极管各脚的电压,从而判别三极管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状态。
使用万用电表检测三极管
三极管基极的判别:根据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我们知道三极管的基极是三极管中两个PN结的公共极,因此,在判别三极管的基极时,只要找出两个PN结的公共极,即为三极管的基极。具体方法是将万用表调至电阻挡的R×1k挡,先用红表笔放在三极管的一只管脚上,用黑表笔去碰三极管的另两只管脚,如果两次全通,则红表笔所放的管脚就是三极管的基极。如果一次没找到,则红表笔换到三极管的另一个管脚,再测两次;如还没找到,则红表笔再换一下,再测两次。如果还没找到,则改用黑表笔放在三极管的一个管脚上,用红表笔去测两次看是否全通,若一次没成功再换。这样最多测量12次,总可以找到基极。
三极管类型的判别:三极管只有两种类型,即PNP型和NPN型。判别时只要知道基极是P型材料还是N型材料即可。当用万用电表R×1k档时,黑表笔代表电源正极,如果黑表笔接基极时导通,则说明三极管的基极为P型材料,三极管即为NPN型。如果红表笔接基极导通,则说明三极管基极为N型材料,三极管即为PNP型
五 开关
开关是很常见的一种元器件,在所有的配件中都有开关,严格地讲,各种板卡上的跳线以及键盘和鼠标的按键也都属于开关。开关的分类笔者在此无法进行详细叙述,因为它的分类实在是太多了,所以笔者就将其大概分成电流型开关和电压型开关这两种,电压型开关只是用来进行信号电位的控制,比如跳线开关以及键盘和鼠标等的开关;电流型开关是用来对电源进行控制的,比如有源音箱的电源开关和多功能插座上的开关等,这样的开关在闭合后会有比较大的电流通过,瞬间较大的电流会在开关内产生火花,火花又会氧化开关,所以不要对电流型开关进行频繁的闭合、断开操作以保障其能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注:开关在电路中的符号为“S”。

耍酷的朋友
悦耳的银耳汤
2025-07-09 22:20:29

根据孩子的大脑发育规律,学龄前孩子需要经过大量的实物操作练习,才能获得好数感,应对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如果说,没有充分的具体思维练习,大娃们(4岁+)很难进入抽象化的数学习题训练。


这也是为什么我囤了一大堆习题册,什么学而思、逻辑狗、何秋光 但是都还没有给沐沐尝试的原因。我希望通过2-3岁这年在生活中反复熟悉、操作数学,让沐沐获得良好数感后,才进入习题模式。 (备注:对于这个对应年龄应该做什么的划分,可能只是一份完美的计划,计划和实操是有很大差距的,实操还是需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发展。但我想强调的是:从反复操练具体思维训练,逐步过渡到抽象化思维,这整个过程是不可逆的,有因果关系)


基于相关数学启蒙的专业书籍和周围过来人家长们分享的经验 ,2-3岁的娃,可以开展的基础数学思维启蒙,大致有以下几块:


01 学习点数、数数0~20

02 认识基础的形状

03 能识别简单的重复性、数学规律

04 学习简单的分类、集合

05 有简单的空间能力


其中“学习点数、数数0~20”,可以参考上篇推文《 每天这样和娃玩,获得好数感》 ,记得回来哦~


今天这篇文就来说说剩下4块数学启蒙如何开展。照例,我会以沐沐一天的日常活动来演示,供更多家长借鉴(抄作业)。


02 认识基础形状


在日常生活 游戏 中,带着娃认识基础形状: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正方形、梯形、椭圆。


脚下的几何

今天天气不好,沐沐和我只能在小区楼下遛弯。沐沐蠢蠢欲动的嘴还没说出“妈妈抱”时,我突然大喊一声“呔”,然后跑出10米远。


我:“沐沐你快看,这是一个长方形的下水盖吗?” (可怜的下水盖再次群演)

沐沐:“是,是。”

我:“太神奇了,之前只见过圆形的下水盖哦。我们快来看看,还有什么形状居然还有正方形的。沐沐,你看,我们见过3种形状了,长方形、圆形、正方形。你喜欢哪种?”

沐沐:“emmm——圆形。”

我:“妈妈也很喜欢圆形哦。你看我,我能绕着这个圆形走圈圈。”

看到踉踉跄跄、踩着圆形下水盖的边缘走一圈的妈妈,沐沐也跃跃欲试。于是我们走完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下水盖形状。


通过用脚踩踏,还能身体感受形状。孩子大一点,也可以玩闭眼睛走的 游戏 ,你闭眼睛让孩子牵着你走,或者让孩子眼睛,你牵着他走,自由发挥。


走路是最好玩的数学 游戏 ,路面的下水盖、瓷砖、台阶,统统可以用来数数、找形状。


迷恋的 汽车

玩腻了下水盖,带着沐沐走到小区路口。车来人往,热闹非常。各种男娃们迷恋的车子:自行车、小轿车、公交车、面包车、垃圾车。车子的轮子都是圆形,公交车是长方形,货车的侧面有正方形。当然还可以结合点数的 游戏 , 汽车 是4个轮子,自行车是2个轮子,快递摩托是3个轮子。

在生活中的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的形状。但是用娃最喜欢的东西去识别形状,娃的积极性才更高。


没有什么玩具比积木更适合玩形状

积木是最合适用来玩的形状了,各种木质积木、拼图积木、磁力片等等等。不开展说,但是我想推荐一种便宜、量大、最好用的木积木。去淘宝上搜索“原木 蒙氏 几何”等关键词,就能找到这种类型大碗便宜的积木教具,有立体形状也有平面的:


这种积木的好处是无色彩实木,可以单块买,价格又实惠,想要什么形状买多少块,都随你。


03 能识别简单的重复性、数学规律


2-3岁,可以带孩子去识别简单重复规律,例如AB AB AB模式、abc abc 模式。


闪烁的霓虹灯

小娃在1-3岁期间,会突然某段时候痴迷颜色。我家阳台上恰好能望见商场的霓虹灯,在沐沐看来商场外观的霓虹灯变幻莫测,可以观察很久。一边看一遍念叨:red-blue-green-purple 很快就脑子一片浆糊。我一看,又是和沐沐玩数学的好时机啊——


拿出彩色磁力片的我:“沐沐,你看——现在是红色的灯——” 说着我放地上一块红色瓷片,然后根据灯光变色更换磁力片



这个 游戏 对娃既有视觉刺激,又能锻炼动手+观察能力。如果嫌颜色太多,可以采用观察马路红绿灯的方式,识别绿黄红-绿黄红模式。


美妙的音乐

奶奶外婆带的娃都爱广场舞,可能今天的广场舞太“动次打次”了,余韵久久不散,回到家沐沐就开始玩起了自己的乐器,“哐啷霹雳”一顿乱打。


我:“沐沐,妈妈和你玩一个好玩的 游戏 吧。”

我:“沐沐,听妈妈的指令,妈妈说大,你就用力敲一下。妈妈说小,你就轻轻敲一下。”


配合我的指令,沐沐开始敲,我拿笔在纸上跟着音乐画——


咚,大声,画一条线;

咚,小声,画一个点;

还没画几下,沐沐赶紧抢过笔:“沐沐来画。”


我:“好吧,那我来敲啦,听清楚哦。咚,对了,画一条线。咚咚,对啦,画点点。” (爸爸和外婆终于不用捂耳朵了)


这个 游戏 可以结合孩子的能力任意拓展,比如听到快节奏就画折线,听到舒缓乐就画直线等等,把耳朵听到的变成眼睛能看见的过程,让娃玩中找声音的规律。


游戏 积木

有色彩的磁力片、多种形状色彩的串珠、积木,都是很好的玩重复规律的道具。可以妈妈报颜色“红-蓝-红-蓝”,让孩子摆出来。当然也可以摆出2个重复元素,让孩子接着往下摆。



当然,孩子不会每次都按节奏来的,当他不想听话时——



04 学习简单的分类、集合


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分类与集合概念了。我敢保证这些玩法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


我把妈妈找袜子

你家最喜欢干家务的不是奶奶也不是妈妈,而是你家娃。每次外婆干啥,沐沐都要抢过来干。外婆收衣服了,沐沐连忙跑过去:“沐沐收,沐沐收。” 抱起一大坨衣服往床上一丢,他就收好了。


我:“沐沐,你快来呀。妈妈需要你的帮助!”

沐沐一溜烟又跑回来了。

我:“你看,爸爸这么多袜子,你能不能帮忙分好呀。这只和这只是一对的,他们一模一样。这只呢,和他一模一样的,去哪里了。”


游戏 进阶版,就是分出爸爸的衣服,妈妈的衣服,分出不同颜色的衣服,分出天冷衣服,天热的衣服。快回家让你娃干家务吧~


举一反三,所有简单的分类、归入集合的家务活都可以让两三岁的小娃娃来帮忙干,尤其是他那乱七八糟的围栏里面,把整理玩具改成分类 游戏 。注意用技巧喂,不是“快整理一下你的积木小 汽车 绘本牛津树 ”,而是说“ 沐沐快来呀,我要把所有积木装起来,太难了,我找不到积木了,妈妈需要你的救助。”


04 有简单的空间能力


2-3岁娃,是能分清楚简单的空间概念的:上下、左右、远近。


多用语言重复空间词

有了小跑腿,坐着看电视想嗑瓜子怎么办?喊他——


“沐沐,妈妈需要你的帮助哦。你能帮我拿一下瓜子吗?”

东张西望的沐沐:“找不到!”

我:“你看,你 后面 的电视柜 下方 ,是你的小马桶。你小马桶的 左边 凳子,是你的毛毛虫点读笔。点读笔 后面 ,就有瓜子哦。它就在电视柜 里面 。”


每周去商场,沐沐都会要求玩共享小 汽车 。虽然是我在后面遥控 汽车 ,迎着别家娃羡慕的眼光,沐沐昂着头,不负“全商场最亮的崽”称谓。


老母亲会一直念叨:“沐沐注意啦,我们左拐沐沐注意啊,现在右拐要倒车啦重新前进左拐你摸着你的方向盘哦” (方向盘会随着遥控器左右动)


玩了一段时间,我就让沐沐自己操控 汽车 :“沐沐,今天你试试自己转方向盘啦。” 他果然能跟随指令很好操控左右了。


在生活中反复使用与空间有关的概念,无需特别强制要求或者做题目,孩子在实操中就能很好掌握简单的空间概念。


以上,就是今天的幼儿数感启蒙实操篇内容啦。再做个小强调:


生活处处是数学,生活中玩数学,但是别把数学过成生活。每天适当量,毕竟2-3岁的娃大脑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孩子出现排斥,就先暂停。 家长多示范,少提问。多鼓励,少指错。 指错要有技巧,不要说“你弄错了”,多用“你觉得我这个办法怎么样”、“我们一起试试,还有更多办法吗”


难度循序渐进 ,例如玩分类 游戏 ,2-3岁一般很难做到按多种元素进行分类,一堆各种形状和色彩的积木,小娃可能只会按照颜色,或只按照形状分。不能同时即用颜色又用形状分类。


遇到实在玩不了的,等一等,几天后再来试试,娃可能突然就开开窍了。


祝愿咱们的娃: 探索 数学的起点从生活细微中,领略数学的终点将在宇宙的尽头。


你可能感兴趣:


1 纯干货技术帖- 最全的2-6岁幼儿数学启蒙计划

2 每天这样玩,培养好数感(1)



也许我的分享是错的,或者不适合你的,但一定是基于我的经验且我坚信的。

希望和你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