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老阔叶黄檀木银丝是什么

舒服的万宝路
热情的冬日
2023-05-07 05:24:37

老阔叶黄檀木银丝是什么

最佳答案
热情的黑猫
负责的羊
2025-07-10 06:16:12

阔叶黄檀木,阔叶黄檀商品材归黑酸枝类,属黑酸枝之一种。主产于印度、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散孔材,生长轮不明显或略明显。心材浅金褐、黑褐、紫褐或深紫红,常有较宽但相距较远的紫黑色条纹;木屑酒精浸出液有明显紫色调。管孔在肉眼下明显,含树胶;弦向直径最大267μm,平均144μm;数少至略少,3~17个/17个mm2。轴向薄壁组织颇明显,主为环管束状、聚翼状及波浪形窄带状。木纤维壁薄至略厚。木射线在放大镜下可见;波痕亦然;射线组织同形单列(甚少)及多列(2列),稀异形孟型。新切面有酸香气;结构细(较其他种略粗);纹理交错;气干密度0.75~1.04 g/cm3,多数0.82~型.86 g/cm3。中文学名 阔叶黄檀 拉丁学名Dalbergia latifolia Roxb 别 称 紫花梨、广叶黄檀、西采、比蒂、希沙姆 界 植物界 科 豆科 亚 科 蝶形花亚科 属 黄檀属 种 黑酸枝类 分布区域 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尼泊尔、巴基斯坦到孟加拉湾沿岸。众所周知,国人喜好紫色,视紫色为雍容华贵之色;成语有“紫气东来”一词,形容紫气为祥瑞之气;皇城称“紫禁城”,尊威又吉祥。“紫花梨”属文学名称,与“黄花梨”一样以木质色泽变幻多样,其主色为紫而命名。现国标GB/G18107—2000《红木》

最新回答
积极的发箍
秀丽的花卷
2025-07-10 06:16:12

很高兴为您解答:

       是可以的,我自己收藏了一款小叶紫檀银丝镶嵌六字真言,不过紫檀密度非常高,银丝很难压进去,您如果要镶银丝的话建议到文玩店或者木旋店让专业的师傅帮您镶嵌,因为自己弄不好珠子就废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彩色的溪流
重要的摩托
2025-07-10 06:16:12
潍县在铜铁器物上镶嵌金银饰的历史久远,始于春秋。由青铜器镶嵌发展到木器镶嵌,时间跨越了千年,陈介祺功不可没。红木嵌银漆器是中国传统工艺品的瑰宝,是国内稀有的特种手工艺品。
仿照金银错工艺,开创红木漆器镶嵌技术
嵌银,顾名思义就是在器物上镶嵌金银饰文。潍坊红木嵌银是中国传统工艺品的瑰宝,是国内罕有的特种民间工艺品,它以红木、天然漆和金银丝为主要原料,经精工打磨、镶嵌而成。红木嵌银漆器精致美观,古色古香,兼具艺术欣赏和实用价值。它鲜活生动地记录了潍坊人民的杰出智慧和天才创造,体现着潍坊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被誉为民间艺术瑰宝。
在铜、铁器物上镶嵌金银饰的历史始于春秋初期,开始是在铜器上,而后在铁器上。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在青铜器上刻出阴纹后,再嵌进红铜丝或金银丝,这就是潍县最早的嵌银艺术。追溯潍县嵌银文化的历史,史书记载:清康熙年间,潍县的铜业已是一个较为兴盛的行业,当时铜制品的花色品种较多,有水烟袋、铜盆、铜壶、铜号、首饰盒等,呈现出十分繁荣的景象。工匠们为了美化产品,扩大销路,仿照古代青铜器的金银错工艺,尝试在铜器上镶嵌金银丝花纹,为后来木器嵌银漆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青铜器镶嵌发展到木器镶嵌,时间跨越了千年,清道光年间铜匠艺人姚学乾,在金石学家、收藏家陈介祺的倡导相助下首创成功,开创了潍县在红木漆器上镶嵌的新纪元。
聘请匠师进陈府,共同创制木制嵌银器皿
《潍县志稿》记载:“姚学乾,南寺巷人,性灵敏,出新意,制造器具精妙绝伦。”他天资聪敏、心灵手巧。在随父辈打制铜器、首饰的过程中,为使饰品更加精美,他参考古代金银器首饰的制作技巧,取其精华,不断创新。由他制作的工件,新颖别致,精巧玲珑,栩栩如生,富有情趣,受到人们的称赞。
陈介祺辞官回家后,专心致志从事金石研究,他不惜重金求购文物,加以收藏。家中除了毛公鼎等商周名器,仅青铜器就多达200多件。为修复、整理收藏的青铜器文物,他聘请了姚学乾等技艺高超的多位匠师进陈府工作。从此,姚学乾有了与陈介祺结识的机缘,他在为陈家修复文物,为古玩配制底座、撑架等过程中,见识了陈家历代收藏的精美文物,眼界大开,增加了文化涵养,技艺水平日有精进。
陈介祺非常欣赏姚学乾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对这位精明的后生寄予厚望,经常和他一起切磋研究提高嵌银漆器的技艺。在陈介祺的启发引导下,姚学乾有了创新灵感。他汲取了古代鼎彝等青铜器镶嵌工艺的精华,试着用硬质红木,按照设计制成毛坯,比照金银错工艺,在木制器具上镶嵌金银丝,形成花纹、图饰,然后上漆、磨光、擦亮,仿制出嵌有金、银丝的“鼎彝形模”的制品。他还根据各种文物的色泽和造型,用红木制作嵌银底座和撑架,其制式风格与古文物珠联璧合,衬托出文物的精美与珍贵,达到了美仑美奂的审美效果,成为潍县早期嵌银工艺品的代表作。
陈介祺对嵌银制品从选材、制作、镶嵌到上漆磨光等许多方面都具体指导。在思想开拓、技艺超群的姚学乾身边,既有多种古文物彩饰作典范,又有经多见广、学识渊博的金石学家对他进行鉴赏、评品、指导,在这个得天独厚的环境里,他完成了一件件与原文物色调融合,浑然一体的配套器皿。同时,一种新颖的木制嵌银制作工艺流程也日臻完善。
亲自教授学徒 发展传承嵌银
正当姚学乾痴心学习,潜心钻研,以待提高发展的时候,却患上了不治之症。深谙嵌银漆器价值的陈介祺,为了使这一独特的技艺流传下来,就将自家雇佣的拓裱匠田镕睿(字雨帆)的两个儿子田子正、田智缗收到门下,学习嵌银漆器的制作技术。
田氏兄弟悉心钻研,刻苦磨砺,嵌银技艺日益精湛,使嵌银艺术得到继承和发展,既具深厚传统底蕴,又有时代气息,形成了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特种工艺品。其产品从用于消遣观赏的烟具等小型器物,发展到文具、手杖、挂(地)屏及托泥圈椅、雕龙沙发、配套家具等一系列产品。嵌银漆器形成产业,走向市场,畅销京津各地。
清末民初,手杖成为嵌银行业的热销货。最初嵌银手杖只嵌一行双勾字,之后艺人们又将百个写法各异的篆体“寿”字嵌在手杖上,名曰“百寿杖”,这种新产品很快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对嵌银这一民族文化遗产进行了挖掘和整理,潍坊嵌银漆器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潍坊红木嵌银漆器,其典雅古朴、秀美飘逸的独特风格,精致、精美的传统手工技艺,对于促进地域文化交流、国际文化交流,丰富和美化人民生活都起了一定作用,具有鲜明、重要的文化价值。潍坊红木嵌银漆器有100多个品种,它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并销往美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
作为开创潍县红木嵌银这一特殊技艺的先贤,陈介祺功不可没。
责任

震动的奇迹
愤怒的白猫
2025-07-10 06:16:12

鉴定描金瓷器的金彩方法分析彩是指一种采用黄金色釉上彩作为装饰的制瓷手法。古代以金彩装饰瓷器,一般认为是始于宋代,其中尤以定窑金花瓷器最负威名。

1)堆金,主要运用在广彩中。先用白釉741%、玻白185%、烧硼砂74%混合擂细,干透后用老油调合成底色料。再用笔蘸底色料将纹样绘于瓷面。绘后,经低温烧一次,使线条牢固。再在线条上涂金,再经低温烧成。此工艺产生于民国时期。

金彩

(2)紫砂金属镶嵌工艺。它是吸取漆器、红木工艺的一种装饰方法,艺术效果华贵精巧。其方法是在泥坯上将纹饰图案刻出凹槽,入窑烧成后再用金属丝嵌入槽内敲实,然后再把金属丝磨平。目前多用银丝镶嵌,产品有花瓶、茶具等。此工艺亦产生于民国时期。

(3)嵌金,是和紫砂器上的金属镶嵌完全不同的一种装饰方法。它是在坯体上釉后,刻划双勾纹样,并根据设计要求用小刀剔去纹样中某些部位的釉层,再堆画颜色釉,入窑高温烧成(窑温不宜过高)。然后,除纹样中的颜色釉外均涂上金水(或白金水),再入锦窑烤烧而成。

(4)镏金,仿铜镏金度银工艺。近几年,景德镇民间小窑采用金水创造性地生产出许多“乾隆年制”款、“雍正年制”款的仿金、银器瓷器,来冒充清代官窑器,实属杜撰产品,清代根本没有此类产品。

(5)填金,为宜兴精陶的一种现代装饰方法。它是在上色泥的坯体上,用阴刻线条的方法刻出装饰纹样,施釉入窑烧成,然后在纹样线条的凹槽中填描金水,再经烤烧而成,该地区也称为“嵌金”。

(6)雕金,当代金彩装饰工艺。雕金装饰方法和唐山瓷区称为“刁金”(腐蚀金彩)的技法也是完全不相同的。目前只在宜兴精陶装饰上使用,装饰效果近于腐蚀金彩,它是在色泥的坯体上,刻出边饰纹样,用泥料将刻出的花纹堆高,使成浮雕状,施釉后,根据画面要求扫除纹样空间的釉层,入窑烧成后加填金水烤烧而成。

热心的故事
紧张的哑铃
2025-07-10 06:16:12
镇尺是古代书房当中的一种“文具”,是人们读书写字时候,用来压住纸或书的物品,所以对于镇尺的第一大要求就是有分量,不然如何能压的住现代的镇尺其实已经很少有人会使用了,毕竟用手写字的人本就不多,但是对于很多喜爱这些物件的人来说,还是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的。红木镇尺以红木制造而成,那么什么样的红木镇尺会具有比较高的收藏价值呢

文玩起源于文房四宝,文人雅士在通过与这些精致物件的朝夕相处,渐渐建立了一些讲不出的联系。

文房四宝中比较重要的一员就是镇尺了,通过对名贵红木的层层筛选,最后我们选中了红木中其中的上品材料,印度小叶紫檀。

印度小叶紫檀因为其密度大、油性足、颜色漂亮,并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檀香,所以深受文人喜爱。

小叶紫檀通过制作雕刻与打磨,初步成型成器后,需要与氧气进行一段时间的氧化,这样外表才能形成以层氧化层,这样可以避免小叶紫檀对纸张的上色。

小叶紫檀本身以前作为燃料存在,所以会有一些掉色现象也属正常。

小叶紫檀作为红木首选镇尺,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因为它的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极高,是文玩和古玩爱好者的收藏首选。

很多人可能都会经常在电视剧或是古装里面看见人们常常拿一块木头来将自己书桌上的纸或者是书本压在下面,以免起风了或是人从书桌旁边不小心的走过将书本或是纸张带走了。随着大家对这种木头的需求的增多,大家也开始单独的生产这种木头,并且给它取名为镇尺。很多的人也会将镇尺作为一种把玩用的东西,或是放在书房里面增加整个书房的文艺气息。

红木镇尺在现在镇尺的市面上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了,红木的质量非常的好,而且坚韧性也非常的高。而且因为红木近年越来越稀有了,很多红木的价格都是一种直线上升的形势,所以红木镇尺也可以作为一种收藏和投资的东西来购买。红木镇尺十分的具有收藏和投资的价值,而且很多的收藏家将红木镇尺当作古玩的方式来收藏。

红木镇尺也分为很多的品种,有的比较好的都是在市面上比较少见的,像是缅甸鸡翅木,这种红木在市场上比较难找到。而在红木市场中最常见的就是大红酸枝木,大家可能在生活中最经常看见的红木品种就是这种红木了。还有就是在市面上更少见的红木就是小叶紫檀木还有一种叫做黄花梨的红木品种了,本来紫檀木在红木中就是一种比较名贵的品种了,而且现在市面上这种紫檀木比较少的原因就是因为这种紫檀木已经接近灭绝了。

镇尺是放置在书桌案头上的文房用品,又叫纸镇或镇纸。镇纸,即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现今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故也称作镇尺、压尺。最初的镇纸是不固定形状的。有金、银、铜、玉、木、竹、石、瓷等材质,镇纸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兴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

形态各异,唯求有一定的分量,便可压纸。上面的雕刻有各种图画和诗词名句。它们有的成对,有的单件;有的一字一画,有的独立成幅,书、画、文辞、雕刻集于一身,使人爱不释手,历来是一种收藏珍品。如明晚期石叟款铜嵌银丝螭纽镇尺长247厘米,在嘉德的成交价为82500元;清代象牙竹纹镇尺长253厘米,在北京瀚海最新的起拍价在3万元左右。

刻书画镇尺作为文房用具之一,它常由书画家作稿,其程序也与刻铜墨盒一样———先挑选中意的镇纸,或铜、或木、或牙、或竹。按常理,有声望的书画家所挑选的必定是材质精良,造型别致的光板镇纸,然后在上面均匀地涂上一层白粉以衬其底,书画家便可在其上纵横驰骋地构思、发挥了。

在纸镇上的书画家的作品,其实是书画家本人作品的袖珍化,它的章法、笔法、气韵应与大幅作品一致。应该指出,事实上有一部分书画家不会作袖珍小品。以前没有复印机和照相技术可以随心所欲地放大和缩小。所以一般能在若小的纸镇上作书画,又能得其神韵的必然功力深厚。待书画家完工后便由镌刻名家在其上按书画的特点,一刀一刀屏心静气细心地镌刻而成。雕刻家务须深谙书画家的笔墨、个性,用手上的刀将书画家作品的特征进行再创作,将它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因此小小的纸镇凝聚了书画名家和镌刻名家的共同心血,也可说是他们的联袂之作。这种联袂不是随意的,因为书画的笔法、章法、气韵,必须与雕刻的风格气韵相匹配。

健壮的硬币
暴躁的百褶裙
2025-07-10 06:16:12
因形制较小,大多安放、陈设于桌案之上的小型木器,如盘、匣、座子、台屏、灯具、罩架等,故被称之为“小件”。相反,桌案、椅凳、橱柜之类,也就称之为“大件”。另外,形制似大件,伹体形规格特小,主要供观赏的小家具,也称作“小件”。所以,一般可将小件分为几座、屏架、灯罩、盘盒、日用小商品等五类。产品有上百种。明清时期,苏州专门从事制造小件的作坊和艺人辈出,技艺精湛。据《吴县志》载:“精制小木器”的“板方则袁友竹,回旋则邬四,皆一时之良工”,并称赞他们的手艺是“明朝一代的妙技”。由于当时小件大多采用红木,所以谓“红木小件”。我国现在生产小件的主要有仙游、苏州、上海和北京。产品各有侧重,且有各自特色。苏州的注重线型的变化,用料细巧;北京的常采用嵌银丝作装饰;上海的侧重雕刻,造型多自然形态。

忐忑的橘子
鳗鱼台灯
2025-07-10 06:16:12
不知道要有多细,如果自己买的话可以试一试 GOLSOU 的刻刀,最小的也只能买到 1mm
再细的刻刀恐怕只能自己做了(可以买些白钢条或白钢丝)
刻刀一般有角口刀、圆口刀、平口刀、斜口刀
刻槽镶银丝的话建议您使用圆口刀,如果银丝很细的话只能用斜口刀了
您如果是新手建议您还是找有经验的人做吧 又是红木又是银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