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从器型、纹饰和釉面方面来鉴别青花瓷器。
1、青花瓷器型:
青花瓷的器型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需求而变化的,是断代的重要依据。有些器型通过传承演变具有前朝遗风,例如:梅瓶、玉壶春、蒜头瓶等宋代就流行,蒜头壶青铜酒器从战国时就已经出现。元代青花瓷的器型种类很多,绝大多数是生活实用器,有部分是祭供专用器,少量为装饰器。
宋无大器,相比之下元代瓷器瓷胎厚重、型大、雄浑。但也有超出想象精制到薄如蛋壳,光照见影的小碗等。由于古代制瓷是师徒授受,代代相传,注重器型的审美,因而比例谐调、圆润流畅,有精、气、神。
赝品青花瓷器型表现:整体感觉不谐调、不规矩、僵硬、缺少匠气、甚至有些不伦不类。溜肩不圆润、鼓腹不流线,带盖的器物吻合不好,间隙过大。罐上装饰的兽头死气不凶猛,瓶的象耳、壶上的凤首流都做的没有活气。
2、青花瓷器纹饰:
元代青花瓷的纹饰较为繁密,最多可达十层左右,龙纹的特点与历代有明显区别,表现霸气、张扬、瞪眼张嘴、肌腱发达、龙爪似刀、蔑视一切。
赝品青花瓷器的纹饰表现:大多数都可以按照真品原作去摹绘,但由于是仿画,必然拘谨,显得生硬、呆板。动物不生动,人物不传神,有些留白过大,花叶松散不紧凑,叶也不是自然的葫芦状,海涛纹也多数走形。
器型、纹饰同是断代的重要依据,不同时期有当时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如果现代画匠在纹饰上有发挥创作,就与真品不相符合,暴露是赝品。古人是子孙数代传承家艺,底蕴深厚,妙笔生花、可谓出神入化。而赝品的纹饰单纯从情节、画片意义上讲只能说相象,但缺少真器的内涵,没有底蕴。
3、青花瓷器釉面:
如果说把一件青花瓷器比做人,胎是人的骨架,釉面就好似人的皮肤,白细光滑的皮肤世人都喜欢。元代青花瓷的釉面一部分泛青色、多为卵白色,积釉处呈水绿色。部分釉汁中加了釉果,所以有肥厚凝重的特点,有些器物表面有轻微橘皮釉和缩釉现象。
民国以前的传世古瓷器釉面,宏观看去都有沉稳、老旧、釉厚的有玉质感,上手柔和。微观看留有不同程度的使用磨痕,棱角、凸起部分会有历史的烙印。再珍贵的器物,只要常欣赏把玩,定会留下时间的记忆。
赝品青花瓷器的釉面表现:元代青花瓷器的仿品由于是新作,釉面火光还没散去,观感浮躁、上手不柔,更没有真品那种稳重、老旧感。釉色有的偏白,积釉处太绿,整体釉面没有自然使用痕迹。现代窑炉条件好,没有过去因窑漏风,导致釉面出现缩釉的暇疵。
而仿品器表所看到的缩釉 (也称鬃眼)是人为扎的眼,很不自然。有些赝品仿出土器釉面有大块伪浸,有的釉面粘上很多类似出海的浮物仿海捞瓷。现在仿品多用电、气烧窑,气泡相对均匀,没有层次感。有些仿品在口沿上人为制造老旧暴釉现象,但漏釉处,可见釉层稀薄的现代工艺。
青花瓷:
假青花瓷:
扩展资料: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青花瓷
简要说明:很多人都喜欢瓷器,但真伪的问题也让人大伤脑筋。笔者玩瓷器已多年,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以供同好参考。 宋影青的划花碗之真伪 现在市场上有不少仿宋影青划花碗,粗看有点像,但破绽明显,主要是划详细介绍:
很多人都喜欢瓷器,但真伪的问题也让人大伤脑筋。笔者玩瓷器已多年,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以供同好参考。
宋影青的划花碗之真伪 现在市场上有不少仿宋影青划花碗,粗看有点像,但破绽明显,主要是划花无神。宋代窑工对手划的纹饰已烂熟于心,随心所欲,有划上万只碗的底子。而模仿者划出的花纹失神。藏友不妨看看宋影青划花蹈海戏婴纹标本的神来之笔,再去分辨其他划花碗,就会容易得多。
南定北定之区别 笔者通过对不少宋代定窑及景德镇仿定窑瓷片标本细心揣摩后,基本上能将南定北定区别出来,这就是捡瓷片的乐趣。笔者从定窑瓷片感悟出,北定胎质比较坚硬,釉与胎贴骨,其中也有精细之分,且底足处理比较工整。纹饰颇多,海水纹、龙纹、狮子绣球纹等。一般釉面不怎么开片。而南定胎质比较松,釉面常开片,这主要是温度、胎质、釉水所致。其实,南定的开片,也并不是原有的,而是在地下受压力所致。至于刷丝纹,笔者观察了一下,主要在底部,而南定尤为明显。做工精致的宋北定,有的则不见刷丝纹,即便书谱上说的是刷丝纹,也不能死搬硬套。
德化瓷器之新老 明代德化、清代德化、民国德化之间的区别,除了釉色以外,还有制作工艺及手法不同。如明代德化瓷器釉色牙黄,碗杯类在灯下看,胎呈肉红色。其实古人得此结论,是由于蜡烛的光照所致,如用强光电筒照,可能看不出肉红色,而迎着日光看则胎呈肉红色。明代德化瓷塑像,身子中空,从底部的孔看,大小与清代的不同,可见竹片工具留下的痕迹及工匠的指纹。而现代仿品大多是模制的,没有上述特征。目前,市场上新仿德化瓷很多,我们要找到出土的标准器,才能举一反三,辨真识伪。如果瓷片标本是新仿,出了问题,将会影响今后的收藏。有些专业知识书中虽有介绍,但从实物标本出发,更有说服力。上海弘盛国际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港澳台与内地文化交流,首次民间艺术收藏品走向世界的一次文化交流盛会。所有入选藏品享受海关出入境报关记录让藏品有一次市场增值机会,同时是2012年国内艺术品收藏市场新亮点。为进一步充实和丰富此次拍卖藏品内容,主办方将面向国内公开征集藏品。
我公司有权威的专家坐堂,为您藏品鉴定提供权威的鉴定,包括藏品的年代,价值。如果藏品到代的话,可开据书面鉴定。并且公司和中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联合经常会在我公司举行鉴宝沙龙。
艺术品投资讲座,让您有机会和圈内具权威的专家面对面交流,像叶佩兰,蒋文光,张淑芬,李宗扬,单国强等等向国内及华东江浙地区高端收藏家,广泛征集各类古董古玩,要求精品瓷器、玉器、书画、杂项等,选中藏品可在我公司进行拍卖,有意送拍品者可将藏品发到本人电子邮箱中,以便初步筛选,或直接电话咨询
上海钧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自成立伊始,始终坚持着以体现古董艺术品价值为核心战略思想,在公司私有化会所中,以品鉴论道的方式来与各界成功人士、财团、基金、收藏协会等多次探讨交流。
我司企业理念:通过历史的勾描,体现收藏品的六大价值,收藏价值、欣赏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考古价值、市场价值。以我司“以藏融汇古今,凭信决胜市场”为口号,力搏广大藏友信赖,以高端、有效的方式迎合市场,将收藏再次带入新的财富时代。
征集范围:一:瓷器类:高古瓷中的唐三彩、唐青白瓷、宋五大名窑、宋代各地方窑口瓷器、元青花、元青花釉里红等。明清官窑瓷器等。以上均以完整器为佳。
二:玉器类: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上古高古玉(价值颇高)、战汉时期高古玉、明清玉雕为主。另特选征近代工艺大师和田玉、翡翠作品、籽料、山流水等。
三:字画类:清初四家、清代十大画家、宫廷画师、民国、现当代等名家为主。
四:杂项类:明清黄花梨、清宫老檀、明清牙、角雕件,文房用品,古籍善本等。
围城网的摇摇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如何选择适合你的兴趣爱好”系列专辑的第六十一讲——瓷器。中国的瓷器世界闻名,国际上甚至直接用一个表示瓷器的英语单词来称呼我国,就是“China”。俗话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如今国家安定繁荣,很多人都富裕了起来,就爱搞起古董收藏起来。话说有一位大叔在沈阳的一个古玩市场上,偶然看到两个瓷器,非常喜欢,就以八千块钱买下了这两个瓷器。后来经过鉴宝专家的鉴定,这是出自民国的毕渊明之手的真品。毕渊明是中国陶瓷的绘画大师,特别是在画虎上有一绝,有“毕老虎”的雅号。这两个瓷器现今的估价是30万元人民币,看来这位大叔真的是一夜暴富了。
中国大约在商代中期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距离现在至少有3600多年历史了。中国文明的每次进步都会在瓷器的身上找到它的影子。如古朴自然的秦汉以前的陶瓷、雄浑大气的唐代瓷器、精致内敛的宋代瓷器、一枝独秀的元代瓷器、浓艳多姿的明代瓷器、繁缛富丽的清代瓷器、良莠不齐的民国瓷器等等。陶瓷讲究窑口,宋代汝、官、哥、钧、定是五大名窑。五大名窑所产瓷器的价格历来在国内外古玩市场上高居榜首。五大名窑,即:宋汝州的汝窑,北宋汴京和南宋杭州修内司及郊坛下设立的官窑,宋浙江龙泉的哥窑,宋河南钧台的钧窑,宋定州的定窑。这五大窑口所制瓷器的美学境界是前无古人的,至今价值不菲。五大名窑的特点是以颜色,即釉色说话。除五大名窑外,其他瓷域窑口也有达到较高成就、烧制出精美绝伦瓷器的,如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等。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升,喜欢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不管是在职场中、社交中,喜欢收藏的人散发出的温厚谦和的独特魅力都让他们更受欢迎。你是否也受到感染也想着去收藏瓷器?且慢,先得问问自己是不是适合收藏瓷器,是不是会真心喜欢瓷器这个爱好。那么收藏瓷器究竟有什么好处?瓷器鉴定是不是很容易学会?收藏瓷器中能得到什么乐趣?这些都是对瓷器感兴趣的人们希望得到的答案。还是那句俗话:“要知桃花源中事,须问桃花源中人”,下面摇摇就带着以上这些问题,去向瓷器围城中的爱好者来进行咨询,也许听了他们的解答,你就能知道瓷器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要把瓷器把作为自己终生的兴趣爱好了。
首先是摇摇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收藏瓷器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瓷器爱好者寒石说:收藏瓷器是一种比较好的资产保值和投资的手段。清代民窑瓷器比官窑器存世量多,价格低,易购买。未来的稀缺性尚未被多数人认识,古瓷不能再生,收藏一件,流通就少一件;损坏一只,存世就少一只,存在着很大的升值空间。以康熙“树叶款”青花开光娃娃罐为例,90年代中期年国内拍卖成交价在人民币3000元之间,但在古玩市场上,可以远低于拍卖价的1500元买到手。而现在价位至少是20000元左右。再如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的直径28厘米左右的龙纹盘,90年代中期的拍卖成交价是500元,而现在品相、纹饰俱佳者至少要8000元才能到手。而且相对于书画、邮票、竹木牙角等不易保存的藏品,瓷器更利于保存,更便于流通。
瓷器爱好者家铭说:收藏的过程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许多收藏品都是历史的载体,从它们身上可以折射出历史的光芒。瓷器是最物美价廉的书写材料,因此,在瓷器上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最为丰富。如宋代磁州窑瓷器上写着“众中无语,无事早归、常忆离家日”等诗句。这些诗句所流露出的思想是与宋代崇尚理学、热衷禅宗以及文强武弱的社会风貌分不开的。而一只元代青花酒杯上写着“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反映出元人纵马天涯、豪放不羁的英武气概和大吃大喝的生活方式。透过宋元两代瓷器折射出的历史信息,我们就不难找出当年为何成吉思汗入主中原的答案了。
接着摇摇问了第二个问题,收藏瓷器有什么坏处呢?
瓷器爱好者天奇说:收藏瓷器可能一夜暴富,但更大可能的是一夜返贫。现在的社会上,食品药品等吃了出人命的东西都有人敢造假,更何况是古玩。很多外行人钟情于收藏,主要是因为总幻想能一夜暴富。一些初入行的人总想着花几千元能买到清三代的官窑瓷器,这种长期在收藏误区里陷着的人还不在少数。因此,花了几十万元攒了一屋子假货的大有人在。收藏练的是眼力,玩的是心跳!有一个笑话讲的是:有一次,某位收藏爱好者花了大价钱收了一大堆包括瓷器在内的古玩,请马未都先生去做个鉴定。收藏者说:马先生,给你手套,帮我看看这几件文物。马未都:我不用手套,你那堆东西还没手套值钱呢!收藏者指着收来的满桌子的古董问:马先生,请问这几件文物,哪件最值钱?马未都拿起桌上的放大镜:就它最值钱!
摇摇问的第三个问题是,瓷器如何鉴定真伪?
瓷器爱好者宇轩说:瓷器鉴定首先是要断代,即鉴别某件古瓷的相对烧造年代。古瓷中,多数器物上没有落年款,近年来已使用了“烈释光法”测定古瓷的烧造年代,误差可达到10%以内,但这种方法往往要在器物上钻孔取出少量的标本,可能会造成对瓷器的破坏,在目前情况下采用目测法仍是比较普遍的。其次是断真伪,就是区分有意仿制前代产品的赝品,即把“仿古器”与“真器”识别出来。再就是断优劣,即鉴别古瓷的质量和价值。质量一一是指古瓷本身是否存在烧制时所造成的或使用过程中所造成的种种毛病,如变形、裂痕、冲口、阴黄、粘釉、磨釉、缩釉、剥釉、剥彩、脱彩、漏彩、补彩等。最后是断窑口,就是鉴别产品的产地。断窑口主要是看产品的胎、釉特征,其次是看工艺、造型和装饰等诸因素。
摇摇问的第四个问题是,收藏瓷器如何才能入门呢?
瓷器爱好者可弦说:从收藏角度讲,如果你想做出正确的文物鉴定,要得到基本的正确判断首先应该好好读书。如果有条件最好找个老师。具体到收藏陶瓷的入门知识,著名收藏加马未都推荐两本书:《中国陶瓷史》和《明清瓷器鉴定》,前本书是一般喜欢收藏瓷器的人都应该拜读的,因为收藏瓷器就必定首先要了解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后一本书因为现在市面上能收的陶瓷都是明清以后的,再早一点的东西对于一般人都比较难遇到,遇到了也不容易辨识更不容易获利,如果没有专业人员技术指导很容易出差错。所以从入门角度说,瓷器收藏主攻方向应该是明清陶瓷作品,那么此书必读。总之,收藏一定要摒弃“一夜暴富”的心理,认真学习收藏知识,牢记“三多一少”,即多看、多听、多聊、少买。使自己的鉴赏水平在不断收藏实践中得到一定的积累和提高,然后再逐步向投资发展。
摇摇问的第五个问题是,购买瓷器时如何讲价才能不挨宰?
瓷器爱好者俊泽说:借用马未都老先生的经验来说,就是当你看好一件古玩,想买时,千万别说好。要装得漫不经心,千万别出汗,别结巴,别哆嗦,否则货主发觉,你就准备挨宰吧。首先,你得说这东西不好,找碴儿,但必须说在点子上,让人心服口服然后再谈价钱,尽量给人买不买两可的感觉,你还得盯住货主的眼神,别老瞧东西,把东西撂原处。出了价以后,轻易不要乱加价,加价就要加足,不要挤牙膏似的一点一点挤,这样货主会认你还有潜力可挖。买古玩很重要的一点是,不管货主开价多么便宜,你都必须还价,必须有这个过程,买卖双方才会获得心理平衡。如果你认为这件开价非常便宜,没必要还价了,就一口答应掏钱,往往会发生另一种结局——货主不卖了,他有许多回绝你的办法。
摇摇问的第六个问题是,你对瓷器收藏有什么感悟吗?
瓷器爱好者雨泽说:真正的收藏家,他会不遗余力地去花钱买好东西,他不是为了金钱和财富而去收藏瓷器,他是热爱历史和艺术的。所以真正的收藏家,像吴湖帆、徐邦达等等,他们不是想买了马上能赚到多少钱,如果总是把钱和价值放在第一位,就很难成为一个好的收藏家。收藏是一种态度,不是对生活的逃避,而是对人生的升华。当你真心喜欢一件藏品,而不是为了投资的时候,更希望时光慢下来,留给你充裕时间观摩每一件藏品的细致工艺,倾听来自藏品的呢喃低语。人的一生应该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趋利,追求物质上的温饱;第二重是趋名,追求精神上的快乐和寄托;第三重是安放灵魂,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大部分人到了名利阶段就走不动了,我不希望我这个年龄还在为钱忙活。放下焦虑,放下不安,找回当代人遗失已久的那种悠然超凡的生活。
好了,听了这么多瓷器收藏爱好者的现身说法,我想大家对于是否要把收藏瓷器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已经有了打算了吧?或者大家可以点击围城网的瓷器围城,与广大的瓷器爱好者直接交流。下一讲,摇摇将为大家带来如何选择适合你的兴趣爱好(六十二),骑马,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