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南宋官窑的特点与价值

欣慰的睫毛膏
激动的长颈鹿
2023-05-07 03:22:14

南宋官窑的特点与价值

最佳答案
敏感的小白菜
危机的雪糕
2025-07-11 02:25:59

玩南宋官窑,避不开开片及紫口铁足一说,其实南官的开片、紫口、铁足等表象特征,只是做为甄别南官的重要依据之一,能真正理解对与不对的倒无所谓,但不能真正理解者,往往依此而严重打眼。因为造型依古而来,特征依物而仿,手法技艺到位者,其产品不象都难!金丝铁线般的开片,甚至极富层次的冰裂纹片,一切表象的、即书上所说或馆藏实物的一些体表特征。在当下科技及人心不古的仿制者面前,仿得个个象模似样得很!出窑后,再施以独到的做旧方法,不知蒙蔽了多少人。但是,几百年的东西,日积月累的过程,使用、土埋、水浸等千奇百怪的不同变化,有其共性,也必有其特性。共性好仿、特性极难,这才是仿制者难以攻克的关口。所谓仿得象“真”的一样,一是仿者自己说,这样为东西好卖;二是不懂者瞎胡说,此为不懂装懂!藏友们可以想一想,市面上有多少与书上、与馆藏实物都近似的东西?但它象了真的就是吗?个人认为,一样者并非真老,不一样者并非真的不老。真正的老物,它反而不需要自我标榜它象谁,不象的老,可能反而恰恰真的老。能仿象为何不仿?按常理是说不过去的。所以,从开片如何、紫口铁足等特征去对比,如果真理解透彻、拿得准的话,确实可以做为鉴定的重要依据,但这些特征并没有绝对的定律,如果读不透、理解片面的话,恰恰是打眼上当的前提。争论官窑,一百个人最少有十几种说法和论调,争得不亦乐乎!读书多的以书说为准;器物多的以器物为准;片片多者以片片为准。不过,大多数藏友一定是先书后物,即书与物结合对比分析来研。目前对官的研讨及仿制,实际上还无法突破古人那两本著名的书论。无论有多少的官片可以证明,可以推翻官仅书论是不全面的,仍然大多数认为凡论物必言书。实际上,从目前得以认可的片片来讲(整器不谈,因为没几人会相信世间自清宫老皇玩官之后,还会有南官不被他们收进宫)。官除了书论的基本框架之外,其实仍有不同的特色,且各有特色。但是,有些研究瓷片者又容易钻入另一个牛角尖,即瓷片片已经证明,官如何如何!否则绝对不对!!某些人甚至达到不研片、无以言官的地步。其实片片是对的,但不能绝对。南官片,在玩友中争议不大的,基本是杭州货,所以,瓷片与实物的鉴定比对,多以杭州片为准,但这其实一个弊端,即这些瓷器片,多是打碎深埋的残次品,本身与正品就有所不同,并不能完全体现南官正品的精美程度。不再多言,下面有图有真象,那先声明一下,纯探讨交流,能不喷尽量不喷哈。一、开片细节:那个仿官不开片?不过看看有没有这样地开,我的理解是釉衣萎缩撑不住,嘣开口缝(图下)。二、铁骨铮铮:那个仿官不黑胎?不过看看胎黑质如何,侧光照射下,微微泛出金属般的银光(图下)。三、紫口微现那个仿官不紫口?但这紫口,其实仿制者往往弄得过黑,原因是书上说有紫口,就弄一个黑圈。其实从实物来看,紫口是釉在边沿的积聚稍不足而隐约露出胎质的结果,其实那有那么紫如黑?所谓的紫口,是口沿在弱光、在光的角度不同的情况,背光面的口沿出现的效果,光照强的话,并不一定看到口沿有多紫(图下)。正常室内日光室外光下拍照 玩官窑的藏友可以寻一寻市面上的官,看有没有图例中存在的现象。

最新回答
忐忑的面包
机智的鸡翅
2025-07-11 02:25:59

不透光。
我国宋朝是艺术文化集大成的朝代,宋朝期间烧造的瓷器,宋朝的建盏黑釉盏举世闻名,黑釉盏,这种瓷器是不透光的。
南宋官窑开片真品的底款非常少见,据南宋官窑址杭州市老虎洞出土的相关瓷片只有少量的“官”字底了。完整的真品整器都收藏于博物馆,市场上极少了。

个性的便当
酷酷的树叶
2025-07-11 02:25:59
欣赏南宋官窑青瓷,我们可以从它的审美和工艺特征入手,即造型自然古朴,釉色滋润如玉,并有釉面开片和紫口铁足的工艺特征。南宋官窑青瓷是以造型和釉色取胜的,这在宋人的笔记中有相同的观点。
南宋官窑瓷器在造型上推崇的是自然纯朴典雅之美而非装饰美,因而较少运用刻花和镂空工艺,也没有堆塑和彩绘,屏弃了繁复,更注重线条的简洁流畅。当然其朴实的造型也并非一味的写实,使之缺少意蕴,而是在朴实中蕴含着秀美和优雅。且这种化繁为简并非是工艺的简单化,它和我国的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处,造型的简洁更增加了塑造的难度。
有一类仿古铜、玉造形的瓷器较能反映南宋官窑造型上的特点。它们曾替代铜、玉起过皇帝祭祀礼器的特殊作用。也因为南宋皇帝好古,曾是宋皇室喜爱的陈设品,因而在造形上最具端庆、古礼、凝重之感。
在釉色上,南宋官窑追求滋润如玉的质感,这不仅体现着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是南宋审美思潮的反映。玉的温润含蓄、柔和晶莹的特质自古被人崇尚,当作为才智和美德的理想化人格象征,这恰与南宋统治者所追慕的意境相吻合,因而模拟天然美誉的神韵成为南宋官窑追寻的目标,进一步说也是宋代青瓷所追寻的目标。由于独创了素烧和多次上釉相结合的工艺,南宋官窑青瓷在中国历代名窑名瓷中最具玉质感,其丰厚的釉层,类玉的粉青色泽,堪与碧玉斗妍。
除了造型和釉色,我们还可进一步从工艺上来欣赏它。南宋官窑瓷器的厚釉有时会超过胎体的厚度,从工艺技术角度分析,其工艺难度是相当大的,即便在制作技术十分成熟、设备条件十分优越的今天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只有像生产南宋官窑瓷这样不惜工本地去制作才能创造出这种精益求精的作品。因此,当我们看到上百件这样的作品时,如何不对古人的精湛工艺叹为观止!
如果仔细观察,还能在南宋官窑瓷器的釉面上看到一些自然的网状裂纹,我们称之为釉面开片。这是南宋官窑为了追求特殊的观赏效果而有意识的装饰。在瓷器初现时,这原是一种工艺上的缺陷,而南宋官窑的工匠创造性地将之作为美化瓷器的手段,进而使产品流溢出一种古朴而奇特的审美意趣。宋以后很多文人雅客根据开片的不同形状创造了不少妙称,如鱼子纹、蟹爪纹、冰裂纹等。

大力的服饰
迷路的水杯
2025-07-11 02:25:59
1950年,周总理在日理万机中对恢复南宋官窑瓷作了批示:希望有关科研生产部门尽快弄清碎纹釉青瓷的原料、配方、烧制工艺,恢复古名窑。 直到1976年,南宋官窑的恢复试制工作才全面开始。杭州瓷厂承担了研试任务,1978年,仿官窑灰青釉和月白釉二类试制品研制成功。1986年,杭州南宋官窑研究所成立。同年,研制成功南宋官窑粉青金丝纹片瓷。杭州瓷厂杭州南宋官窑研究所仿制的南宋官窑,不但继承了原有的以釉色取胜,以纹片著称,以造型见长之三大优点,而且又发展了刻、画、浮雕、堆塑与釉色结合等多种装饰工艺,丰富了造型,增添了艺术感染力。在一九八七年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评比中,仿南宋官窑菊瓣碗,双弘贯耳瓶、果盘、葵口碗等十九件(套),新研制的十二锦瓶现代造型在全国同行产品质量评比中夺魁。荣获一九八七年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一九八八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中荣获银牌奖。
价值编辑
南宋覆灭后,官窑被毁,工匠失散。现传世珍品不足百件,且多散落在世界各地。南宋官窑瓷器的器型 、釉色、胎质和艺术水准均达到中国古瓷器巅峰,尤其是器物表面釉层的开片纹理、制作工艺与审美蕴含堪称登峰造极。在1989年苏富比香港秋季拍卖会上,一件直径为11厘米的南宋官窑葵瓣洗以2500万元港币成交,创了当时中国瓷器拍卖之最。而这次展出的三足洗,直径为16厘米,而且底部有铭文,价值还要更高。据专家估计,其价值可达5000万元人民币左右。
南宋官窑镂孔套瓶
南宋官窑镂孔套瓶
一件南宋官窑粉青釉贯耳瓶。这件粉青釉贯耳瓶是仿造青铜器造型烧制而成的,它腹部浑厚,圆如苹果形,颈部有对称管状双耳,名曰贯耳,出戟。贯耳瓶是瓷瓶耳的式样之一,器身呈贯通的管状,竖向附于瓶的直颈两侧,这种造型多见于宋代官窑,龙泉窑和哥窑产品中。通体施有粉青釉,胎薄釉厚,釉上冰裂片,稀疏自然,紫口铁足。此件贯耳瓶造型严谨肃穆,古风扑扑,又配以紫口铁足更显得风韵别致,古色古香,又因之器形之大,是同器类中不为多见的,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
一件南宋官窑粉青釉尊。此尊造型大器,饱满自然,通体施釉,釉色粉青,釉层肥厚,玉质感强烈,粉釉色一流,表面细研紧致,且色泽翠丽晶莹,胎体厚重,胎釉结合紧密,是不可多得的官窑器物,其价值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