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三沙西沙群岛怎么样

爱听歌的鼠标
能干的帽子
2023-05-06 23:14:41

三沙西沙群岛怎么样

最佳答案
直率的鱼
健忘的荷花
2025-07-12 06:34:11

西沙群岛,又名宝石岛,位于海南岛东南约180海里处大陆架边缘,古称“七洲洋”,与东沙、中沙、南沙群岛构成中国最南端的疆土。由于长期以来人迹罕至,所以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海洋生态系统。对于久居内陆的人来说,西沙简直就是海天外的最后秘境!在2005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发起的评选“中国最美的地方”的活动中,经过全国200多位专家客观、公正和权威的评选,西沙群岛在参评的中国6500多个海岛中脱颖而出,排位第1名。西沙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据史料记载,西沙等南海诸岛古称“崎头”、“珊瑚洲”。东汉的扬孚在《异物志》中把南海的暗沙、暗礁又称为“磁石”;唐宋时期,我国许多历史、地理著作中把西沙命名为“九乳螺洲”;明清两代地方政府编纂的地方志中称西沙群岛是“千里长沙”,南沙群岛是“万里石塘”。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文字中就有南海诸岛出产海龟和玳瑁的记载。1000多年以前,也有中国渔民在西沙居住并进行海上作业的记述。早在隋代,我国已经派使节经南海到过今天的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亦由此到达印度。西沙群岛是中国大陆到东南亚和印度洋海上航线的必经之路。千百年来,无数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胡椒等货物的商船经此驶过,这一航线又被冠以“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香料之路”和“香药之路”的美称。明清两朝,渔民们除在西沙海域捕捞海产品外,还在一些岛上盖屋、凿井、植树、养牛及生活。中国历代政府一直对包括西沙群岛的南海诸岛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早在北宋时期,朝廷已就开始把西沙群岛置于自己管辖范围之内,还有古代最有名的元代天文地理学家郭守敬,曾被元朝的元世祖委派到南海进行天文测量;清朝朝廷曾派遣海军官兵100余人前往西沙群岛逐岛查勘,命名刻碑,重申主权;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派海军到西沙,从日本人手中接受了被占的领土。1959年,人民海军官兵正式进驻西沙永兴岛,成立了”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直接对西、南、中沙群岛及其海域进行管理。1974年,中国海军又从越南当局手中一举收复了珊瑚、甘泉、金银三岛,使整个西沙群岛全部回归祖国。西沙群岛像朵朵睡莲和串串珍珠,撒落在碧波万顷的南中国海上。它位于海南岛和中沙群岛之间,发育在西陆坡水深900~1000米的西沙台阶上,基底是前寒武纪古陆块(基岩为前寒武纪副片麻岩)。它从东北向西南伸展,由45座岛、洲、礁、沙滩组成。东北部是宣德群岛,由永兴、和五、石岛、南岛、北岛等岛屿组成。西南部是永乐群岛,由珊瑚、甘泉、金银、琛航、中建等岛屿组成。其中最大的岛屿是位于宣德群岛的永兴岛,面积约2平方公里。是诸岛中最大的岛屿,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设在该岛上。岛上有深水港、飞机场,我们国家在西沙群岛的行政机构--西沙工委就坐落在永兴岛上。西沙太阳直射时间多,日照长,年平均气温265℃,一月平均气温23℃,六月平均气温29℃;日气温最高31℃,最低21℃;雨季为每年5~6月份。海区也是热带气旋发源地之一。西沙群岛主要由珊瑚礁组成,这些礁盘露出水面的面积只有百分之一左右,大量的珊瑚礁在水深1至3米的海水里。由于远离大陆人迹罕至,所以西沙群岛四周的海水十分洁净,最高能见度达到40米因此,在西沙的礁盘里潜水又安全又能看到美妙的海底世界。 西沙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雨量充沛,岛屿附近海域的水温年变化小,优越的环境加上大量的珊瑚礁,形成了西沙群岛奇特的景观。西沙群岛上栖息着鸟类40多种,常见的有鲣鸟、乌燕鸥、黑枕燕鸥、大凤头燕鸥和暗缘乡眼等。在整个树林的上层及其上空,海鸟成千上万终日盘旋飞翔,千鸣万啭,自成奇观,素称“鸟的天堂”。更有趣的是鲣鸟,它会在大海中给渔船导航,白天渔民根据鲣鸟集结和寻食方向,驾船扬帆前去撒网捕鱼,傍晚跟随它们飞回的路线,把渔船从茫茫大海驶往附近的海岛停泊。渔民们称鲣鸟为“导航鸟”。西沙群岛是我国主要热带渔场,海域宽阔,岛礁星罗棋布,海产十分丰富,珍贵品种较多,每年吸引大批各地渔民来岛捕捞作业。那里有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400余种,是捕捞金枪鱼、马鲛鱼、红鱼、鲣鱼、飞鱼、鲨鱼、石斑鱼的重要渔场。海产品主要有海龟、海参、珍珠、贝类、鲍鱼、渔藻等几十种。比较名贵的有海龟之王的棱皮龟,海参之王的梅花参,世界最著名的珍珠--南珠、宝贝、麒麟等十几种。在西沙常见飞鱼一群群钻出海面,张着翅膀,箭一般飞行。飞鱼胸鳍特别发达,宽宽长长的就像蜻蜓的翅膀,它以很高的速度从海里蹿出,展开胸鳍在空中滑翔,一般可以滑翔几十米。阳光照在它的翅膀上闪闪发亮,形状就像一架小飞机,飞鱼划出道道波纹,姿态优美地画了一道弧线,飞了约二三十米便又落进海里。一会儿远,一会儿近,一会儿几条,一会儿一条带着水珠蹿来蹿去,仿佛一场罕见的飞行表演。西沙热带海洋动物,清澈透明的海水,洁净神奇的海底世界,五彩斑斓、千姿百态的珊瑚群,是海上游览和海底观赏的最佳场所;栖息着几十万只美丽的白鸟,经常有野牛出没的东岛,以及像一串串珍珠镶嵌在西沙的七连屿,为开展旅游观光提供了优越的场所;永兴岛上的将军林、收复西沙纪念碑、南海工程纪念碑、海洋博物馆、西沙展览馆、兄弟庙等,也有较大的旅游价值,是南海诸岛的主要观光区。在保卫西沙、建设西沙的斗争实践中,西沙官兵不断创造和丰富了“爱国爱岛,无私奉献,艰苦创业,乐在天涯”的西沙精神,用自己的双手把一座座荒芜的珊瑚岛礁,建设成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南海绿洲。守岛战士是西沙海洋资源的保护者,也是建岛爱鸟的模范。东岛、中建岛,每年都有几万只海鸟在岛上安家,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海产区域。成群结队的鹣鸟,守岛战士一只不抓。成千上万的鸟蛋,一个不捡。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由于西沙群岛及其海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军事化管理状态,一直未有正式开放旅游,这又为西沙多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据悉,《南海开发战略旅游开发规划》已获通过。西沙旅游将主要着眼于高端市场,采用游船、飞机等方式按照划定区域、线路进行有组织的团体旅游。西沙群岛游玩攻略

最新回答
会撒娇的夕阳
孤独的牛排
2025-07-12 06:34:11

西沙群岛,又名宝石岛,位于海南岛东南约180海里处大陆架边缘,古称“七洲洋”,与东沙、中沙、南沙群岛构成中国最南端的疆土。由于长期以来人迹罕至,所以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海洋生态系统。对于久居内陆的人来说,西沙简直就是海天外的最后秘境!
在2005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发起的评选“中国最美的地方”的活动中,经过全国200多位专家客观、公正和权威的评选,西沙群岛在参评的中国6500多个海岛中脱颖而出,排位第1名。
西沙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据史料记载,西沙等南海诸岛古称“崎头”、“珊瑚洲”。东汉的扬孚在《异物志》中把南海的暗沙、暗礁又称为“磁石”;唐宋时期,我国许多历史、地理著作中把西沙命名为“九乳螺洲”;明清两代地方政府编纂的地方志中称西沙群岛是“千里长沙”,南沙群岛是“万里石塘”。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文字中就有南海诸岛出产海龟和玳瑁的记载。1000多年以前,也有中国渔民在西沙居住并进行海上作业的记述。早在隋代,我国已经派使节经南海到过今天的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亦由此到达印度。
西沙群岛是中国大陆到东南亚和印度洋海上航线的必经之路。千百年来,无数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胡椒等货物的商船经此驶过,这一航线又被冠以“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香料之路”和“香药之路”的美称。
明清两朝,渔民们除在西沙海域捕捞海产品外,还在一些岛上盖屋、凿井、植树、养牛及生活。
中国历代政府一直对包括西沙群岛的南海诸岛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早在北宋时期,朝廷已就开始把西沙群岛置于自己管辖范围之内,还有古代最有名的元代天文地理学家郭守敬,曾被元朝的元世祖委派到南海进行天文测量;清朝朝廷曾派遣海军官兵100余人前往西沙群岛逐岛查勘,命名刻碑,重申主权;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派海军到西沙,从日本人手中接受了被占的领土。1959年,人民海军官兵正式进驻西沙永兴岛,成立了”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直接对西、南、中沙群岛及其海域进行管理。1974年,中国海军又从越南当局手中一举收复了珊瑚、甘泉、金银三岛,使整个西沙群岛全部回归祖国。
西沙群岛像朵朵睡莲和串串珍珠,撒落在碧波万顷的南中国海上。它位于海南岛和中沙群岛之间,发育在西陆坡水深900~1000米的西沙台阶上,基底是前寒武纪古陆块(基岩为前寒武纪副片麻岩)。它从东北向西南伸展,由45座岛、洲、礁、沙滩组成。东北部是宣德群岛,由永兴、和五、石岛、南岛、北岛等岛屿组成。西南部是永乐群岛,由珊瑚、甘泉、金银、琛航、中建等岛屿组成。
其中最大的岛屿是位于宣德群岛的永兴岛,面积约2平方公里。是诸岛中最大的岛屿,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设在该岛上。岛上有深水港、飞机场,我们国家在西沙群岛的行政机构--西沙工委就坐落在永兴岛上。
西沙太阳直射时间多,日照长,年平均气温265℃,一月平均气温23℃,六月平均气温29℃;日气温最高31℃,最低21℃;雨季为每年5~6月份。海区也是热带气旋发源地之一。
西沙群岛主要由珊瑚礁组成,这些礁盘露出水面的面积只有百分之一左右,大量的珊瑚礁在水深1至3米的海水里。由于远离大陆人迹罕至,所以西沙群岛四周的海水十分洁净,最高能见度达到40米因此,在西沙的礁盘里潜水又安全又能看到美妙的海底世界。 西沙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雨量充沛,岛屿附近海域的水温年变化小,优越的环境加上大量的珊瑚礁,形成了西沙群岛奇特的景观。
西沙群岛上栖息着鸟类40多种,常见的有鲣鸟、乌燕鸥、黑枕燕鸥、大凤头燕鸥和暗缘乡眼等。在整个树林的上层及其上空,海鸟成千上万终日盘旋飞翔,千鸣万啭,自成奇观,素称“鸟的天堂”。更有趣的是鲣鸟,它会在大海中给渔船导航,白天渔民根据鲣鸟集结和寻食方向,驾船扬帆前去撒网捕鱼,傍晚跟随它们飞回的路线,把渔船从茫茫大海驶往附近的海岛停泊。渔民们称鲣鸟为“导航鸟”。
西沙群岛是我国主要热带渔场,海域宽阔,岛礁星罗棋布,海产十分丰富,珍贵品种较多,每年吸引大批各地渔民来岛捕捞作业。那里有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400余种,是捕捞金枪鱼、马鲛鱼、红鱼、鲣鱼、飞鱼、鲨鱼、石斑鱼的重要渔场。海产品主要有海龟、海参、珍珠、贝类、鲍鱼、渔藻等几十种。比较名贵的有海龟之王的棱皮龟,海参之王的梅花参,世界最著名的珍珠--南珠、宝贝、麒麟等十几种。
在西沙常见飞鱼一群群钻出海面,张着翅膀,箭一般飞行。飞鱼胸鳍特别发达,宽宽长长的就像蜻蜓的翅膀,它以很高的速度从海里蹿出,展开胸鳍在空中滑翔,一般可以滑翔几十米。阳光照在它的翅膀上闪闪发亮,形状就像一架小飞机,飞鱼划出道道波纹,姿态优美地画了一道弧线,飞了约二三十米便又落进海里。一会儿远,一会儿近,一会儿几条,一会儿一条带着水珠蹿来蹿去,仿佛一场罕见的飞行表演。
西沙热带海洋动物,清澈透明的海水,洁净神奇的海底世界,五彩斑斓、千姿百态的珊瑚群,是海上游览和海底观赏的最佳场所;栖息着几十万只美丽的白鸟,经常有野牛出没的东岛,以及像一串串珍珠镶嵌在西沙的七连屿,为开展旅游观光提供了优越的场所;永兴岛上的将军林、收复西沙纪念碑、南海工程纪念碑、海洋博物馆、西沙展览馆、兄弟庙等,也有较大的旅游价值,是南海诸岛的主要观光区。
在保卫西沙、建设西沙的斗争实践中,西沙官兵不断创造和丰富了“爱国爱岛,无私奉献,艰苦创业,乐在天涯”的西沙精神,用自己的双手把一座座荒芜的珊瑚岛礁,建设成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南海绿洲。守岛战士是西沙海洋资源的保护者,也是建岛爱鸟的模范。东岛、中建岛,每年都有几万只海鸟在岛上安家,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海产区域。成群结队的鹣鸟,守岛战士一只不抓。成千上万的鸟蛋,一个不捡。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由于西沙群岛及其海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军事化管理状态,一直未有正式开放旅游,这又为西沙多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据悉,《南海开发战略旅游开发规划》已获通过。西沙旅游将主要着眼于高端市场,采用游船、飞机等方式按照划定区域、线路进行有组织的团体旅游。
西沙群岛游玩攻略

迅速的航空
优美的果汁
2025-07-12 06:34:11

西沙群岛,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由宣德群岛、永乐群岛、华光礁、东岛、中建岛等构成,共有22个岛屿,7个沙洲,另有10多个暗礁暗滩。

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西沙群岛中的珊瑚岛自1956年起由南越西贡政权占领,1974年1月17日越军又占领了甘泉岛和金银岛。1974年1月19日,中越西沙海战随即爆发,中国军队收复了珊瑚岛、甘泉岛、金银岛等三岛,越军被驱逐出整个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中有人居住的岛礁有:①宣德群岛里的永兴岛-石岛、赵述岛;②永乐群岛里的晋卿岛、鸭公岛、银屿、羚羊礁有渔民常住,珊瑚岛、琛航岛、金银岛有驻军;③其它的岛礁里,东岛和中建岛有驻军。

西沙群岛(又名:宝石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海南岛东南方,北纬15°40'-17°10',东经111°-113°,以永兴岛为中心,距三亚市榆林港和文昌市清澜港都是330公里。

西沙群岛,中国历史上也叫千里长沙,万里石塘、西沙群岛宝石岛,国际上称为帕拉塞尔群岛(Paracel Islands),越南称为黄沙群岛。西沙群岛北起北礁,南到中建岛,东到东岛(辽岛),位于南海的中北部,由宣德群岛、永乐群岛和东岛、中建岛等岛礁组成,海域总面积为31700平方公里。

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极端低温155℃,年平均气温26至28℃,年降水量1800毫米以上。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1]每年影响西沙群岛的台风有7—8个,台风雨约占雨量65%左右。年平均风速53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82%,6~9月达85%,此时湿度大,温度高、闷热难耐。海面少雾。海流受季风影响,夏流东北,冬流西南,东部又有北风南流的逆风“冲流”。年平均表层海水温度为268℃,6月最高29℃,1月最低24℃。西沙群岛是我国著名渔场之一,海域宽阔,岛礁星罗棋布,海产十分丰富,珍贵品种较多,每年吸引大批各地渔民来岛捕捞作业。

西沙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旧唐书》记载从唐朝起,中国政府开始正式管理海南岛以南海域。古代这里被称为“千里长沙”,是南海航线的必经之路。早在隋代,中国已经派使节经南海到过今天的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亦由此到达印度。古代那些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的商船在此驶过,这里又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极端低温153℃,年平均气温265℃。年降雨量1505毫米。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西沙群岛是我国著名渔场之一。海域宽阔,岛礁星罗棋布,海产十分丰富,珍贵品种较多,每年吸引大批各地渔民来岛捕捞作业。

西沙群岛虽然全年如夏,但极端最高气温并不高。根据近3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显示,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每年只有4天。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极端最高气温只有37℃,比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以外的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都低。如果以极端最高气温≥38℃作为酷暑的标准的话,那么西沙无酷暑,这是出乎人们意料的。虽然全年各月岛上的平均相对湿度都在80%以上,体感潮湿,但气温变化比较平稳,月平均气温都在24℃~29℃之间,不像内陆地区冬夏差别很大,所以并无酷暑。西沙群岛最热的时候是在每年的6-8月,这时的月平均气温在29℃左右。而每年的12~2月份是西沙群岛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月平均最低气温在22℃。

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每年影响西沙群岛的台风有7~8个,台风雨约占雨量65%左右。年平均风速53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82%,6~9月达84%,此时湿度大,温度高、闷热难耐。海面少雾。海流受季风影响,夏流东北,冬流西南,东部又有北风南流的逆风“冲流”。年平均表层海水温度为268℃,6月最高29℃,1月最低24℃。

西沙群岛的岛屿上鸟粪沉积,通过富磷过程增加土壤养分。

沙洲随着珊瑚礁的生长在不断扩大延伸中,

土壤逐渐脱盐,形成硬磐磷质石灰土,适合植物生长。岛上植被通常为灌丛,主要是银毛树和草海桐。比较大的岛屿如东岛和永兴岛上有高大的乔木,如白避霜花树。

西沙群岛上栖息着鸟类40多种,常见的有鲣鸟、乌燕鸥、黑枕燕鸥、大凤头燕鸥和暗缘乡眼等。海鸟成千上万终日盘旋飞翔,千鸣万啭,自成奇观,素称"鸟的天堂"。红脚鲣鸟在世界上第二大的繁殖种群就分布在西沙群岛的第二大岛东岛上,这也是它们在太平洋西部最大的繁殖种群。

西沙群岛是我国主要热带渔场,那里有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400余种,是捕捞金枪鱼、马鲛鱼、红鱼、鲣鱼、飞鱼、鲨鱼、石斑鱼的重要渔场。海产品主要有海龟、海参、珍珠、贝类、鲍鱼、渔藻等几十种。比较名贵的有海龟之王的棱皮龟,海参之王的梅花参,世界最著名的珍珠--南珠、宝贝、麒麟等十几种。

邻近海域可能有石油及天然气等资源。

西沙群岛  上栖息着鸟类40多种,常见的有鲣鸟、乌燕鸥、黑枕燕鸥、大凤头燕鸥和暗缘乡眼等。在整个树林的上层及其上空,海鸟成千上万终日盘旋飞翔,千鸣万啭,自成奇观,素称"鸟的天堂"。更有趣的是鲣鸟,它会在大海中给渔船导航,白天渔民根据鲣鸟集结和寻食方向,驾船扬帆前去撒网西沙群岛捕鱼,傍晚跟随它们飞回的路线,把渔船从茫茫大海驶往附近的海岛停泊。渔民们称鲣鸟为"导航鸟"。

西沙群岛是我国主要热带渔场,那里有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400余种,是捕捞金枪鱼、马鲛鱼、红鱼、鲣鱼、飞鱼、鲨鱼、石斑鱼的重要渔场。海产品主要有海龟、海参、珍珠、贝类、鲍鱼、渔藻等几十种。比较名贵的有海龟之王的棱皮龟,海参之王的梅花参,世界最著名的珍珠--南珠、宝贝、麒麟等十几种。

2006年,建设包括1100瓦太阳能发电和1200瓦风电组成的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以及太阳能热水系统;2008年,购置了两台太阳能电瓶车。

2009年,中国海南省财政投资建设“西沙永兴岛风光混合发电系统”,根据规划设计,一期工程将由250千瓦风力发电、100千瓦太阳能发电组成风和光互补混合发电系统,二、三期工程全部建成后,系统总装机规模将达3000千瓦。此次先期建成并投入运行的100千瓦太阳能发电装置,由600块太阳电池组成的阵列以及蓄电池、逆变器、控制器等组成,而混合发电系统中的250千瓦的风力发电装置也将于近期建成。

旅游开放

2012年4月4日消息,国家旅游局透露,西沙群岛旅游即将对普通游客开放。从2011年开始,海南旅游部门就开始着手进行西沙旅游的发展规划了。但是,在2012年4月5日,国家旅游局表示未发布开放西沙旅游信息。

海南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邓小刚:规划正在做,具体的方案也正在做,希望年内能够开通到西沙的海洋旅游。第一步先开放西沙的旅游,第二部开发海南岛近海无居民岛屿的旅游。

目前,赴西沙旅游的航线已经确定,即由海口、三亚至西沙北礁及附近岛屿,由“椰香公主号”游轮执行此航段。

负责的嚓茶
迅速的蜻蜓
2025-07-12 06:34:11
西沙群岛,又名宝石岛,位于海南岛东南约180海里处大陆架边缘,古称“七洲洋”,与东沙、中沙、南沙群岛构成中国最南端的疆土。由于长期以来人迹罕至,所以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海洋生态系统。对于久居内陆的人来说,西沙简直就是海天外的最后秘境!
在2005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发起的评选“中国最美的地方”的活动中,经过全国200多位专家客观、公正和权威的评选,西沙群岛在参评的中国6500多个海岛中脱颖而出,排位第1名。
西沙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据史料记载,西沙等南海诸岛古称“崎头”、“珊瑚洲”。东汉的扬孚在《异物志》中把南海的暗沙、暗礁又称为“磁石”;唐宋时期,我国许多历史、地理著作中把西沙命名为“九乳螺洲”;明清两代地方政府编纂的地方志中称西沙群岛是“千里长沙”,南沙群岛是“万里石塘”。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文字中就有南海诸岛出产海龟和玳瑁的记载。1000多年以前,也有中国渔民在西沙居住并进行海上作业的记述。早在隋代,我国已经派使节经南海到过今天的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亦由此到达印度。
西沙群岛是中国大陆到东南亚和印度洋海上航线的必经之路。千百年来,无数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胡椒等货物的商船经此驶过,这一航线又被冠以“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香料之路”和“香药之路”的美称。
明清两朝,渔民们除在西沙海域捕捞海产品外,还在一些岛上盖屋、凿井、植树、养牛及生活。
中国历代政府一直对包括西沙群岛的南海诸岛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早在北宋时期,朝廷已就开始把西沙群岛置于自己管辖范围之内,还有古代最有名的元代天文地理学家郭守敬,曾被元朝的元世祖委派到南海进行天文测量;清朝朝廷曾派遣海军官兵100余人前往西沙群岛逐岛查勘,命名刻碑,重申主权;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派海军到西沙,从日本人手中接受了被占的领土。1959年,人民海军官兵正式进驻西沙永兴岛,成立了”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直接对西、南、中沙群岛及其海域进行管理。1974年,中国海军又从越南当局手中一举收复了珊瑚、甘泉、金银三岛,使整个西沙群岛全部回归祖国。
西沙群岛像朵朵睡莲和串串珍珠,撒落在碧波万顷的南中国海上。它位于海南岛和中沙群岛之间,发育在西陆坡水深900~1000米的西沙台阶上,基底是前寒武纪古陆块(基岩为前寒武纪副片麻岩)。它从东北向西南伸展,由45座岛、洲、礁、沙滩组成。东北部是宣德群岛,由永兴、和五、石岛、南岛、北岛等岛屿组成。西南部是永乐群岛,由珊瑚、甘泉、金银、琛航、中建等岛屿组成。
其中最大的岛屿是位于宣德群岛的永兴岛,面积约2平方公里。是诸岛中最大的岛屿,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设在该岛上。岛上有深水港、飞机场,我们国家在西沙群岛的行政机构--西沙工委就坐落在永兴岛上。
西沙太阳直射时间多,日照长,年平均气温265℃,一月平均气温23℃,六月平均气温29℃;日气温最高31℃,最低21℃;雨季为每年5~6月份。海区也是热带气旋发源地之一。
西沙群岛主要由珊瑚礁组成,这些礁盘露出水面的面积只有百分之一左右,大量的珊瑚礁在水深1至3米的海水里。由于远离大陆人迹罕至,所以西沙群岛四周的海水十分洁净,最高能见度达到40米因此,在西沙的礁盘里潜水又安全又能看到美妙的海底世界。 西沙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雨量充沛,岛屿附近海域的水温年变化小,优越的环境加上大量的珊瑚礁,形成了西沙群岛奇特的景观。
西沙群岛上栖息着鸟类40多种,常见的有鲣鸟、乌燕鸥、黑枕燕鸥、大凤头燕鸥和暗缘乡眼等。在整个树林的上层及其上空,海鸟成千上万终日盘旋飞翔,千鸣万啭,自成奇观,素称“鸟的天堂”。更有趣的是鲣鸟,它会在大海中给渔船导航,白天渔民根据鲣鸟集结和寻食方向,驾船扬帆前去撒网捕鱼,傍晚跟随它们飞回的路线,把渔船从茫茫大海驶往附近的海岛停泊。渔民们称鲣鸟为“导航鸟”。
西沙群岛是我国主要热带渔场,海域宽阔,岛礁星罗棋布,海产十分丰富,珍贵品种较多,每年吸引大批各地渔民来岛捕捞作业。那里有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400余种,是捕捞金枪鱼、马鲛鱼、红鱼、鲣鱼、飞鱼、鲨鱼、石斑鱼的重要渔场。海产品主要有海龟、海参、珍珠、贝类、鲍鱼、渔藻等几十种。比较名贵的有海龟之王的棱皮龟,海参之王的梅花参,世界最著名的珍珠--南珠、宝贝、麒麟等十几种。
在西沙常见飞鱼一群群钻出海面,张着翅膀,箭一般飞行。飞鱼胸鳍特别发达,宽宽长长的就像蜻蜓的翅膀,它以很高的速度从海里蹿出,展开胸鳍在空中滑翔,一般可以滑翔几十米。阳光照在它的翅膀上闪闪发亮,形状就像一架小飞机,飞鱼划出道道波纹,姿态优美地画了一道弧线,飞了约二三十米便又落进海里。一会儿远,一会儿近,一会儿几条,一会儿一条带着水珠蹿来蹿去,仿佛一场罕见的飞行表演。
西沙热带海洋动物,清澈透明的海水,洁净神奇的海底世界,五彩斑斓、千姿百态的珊瑚群,是海上游览和海底观赏的最佳场所;栖息着几十万只美丽的白鸟,经常有野牛出没的东岛,以及像一串串珍珠镶嵌在西沙的七连屿,为开展旅游观光提供了优越的场所;永兴岛上的将军林、收复西沙纪念碑、南海工程纪念碑、海洋博物馆、西沙展览馆、兄弟庙等,也有较大的旅游价值,是南海诸岛的主要观光区。
在保卫西沙、建设西沙的斗争实践中,西沙官兵不断创造和丰富了“爱国爱岛,无私奉献,艰苦创业,乐在天涯”的西沙精神,用自己的双手把一座座荒芜的珊瑚岛礁,建设成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南海绿洲。守岛战士是西沙海洋资源的保护者,也是建岛爱鸟的模范。东岛、中建岛,每年都有几万只海鸟在岛上安家,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海产区域。成群结队的鹣鸟,守岛战士一只不抓。成千上万的鸟蛋,一个不捡。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由于西沙群岛及其海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军事化管理状态,一直未有正式开放旅游,这又为西沙多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据悉,《南海开发战略旅游开发规划》已获通过。西沙旅游将主要着眼于高端市场,采用游船、飞机等方式按照划定区域、线路进行有组织的团体旅游。
西沙群岛游玩攻略

活泼的大碗
端庄的方盒
2025-07-12 06:34:11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中,四大群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之一,属广东省,在海南岛东南约330公里。主要岛屿有永兴岛、珊瑚岛、中建岛等,以永兴岛为最大,多为椭圆形珊瑚岛、礁,热带资源丰富,盛产鱼类、鸟类、海参、海龟等。渔汛期间,海南、湛江一带渔民多来此捕鱼。南海诸岛的面积虽小,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是我国的海防前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