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游记作文400字:瓷房子参观记

震动的电灯胆
健忘的大门
2023-05-06 20:39:25

游记作文400字:瓷房子参观记

最佳答案
凶狠的小土豆
怕孤独的哈密瓜
2025-07-13 01:05:03

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它的前身是历经百年的法式老洋楼。 步入用陶瓷做的院门,只见一幢五彩缤纷的房子矗立在面前。定睛一瞧,原来,整座房子都是用瓷器做成的,好气派!听说,这座瓷房子是使用了4000多件古瓷器、400多件汉白玉石雕、40多吨水晶石与玛瑙、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个古瓷盘和古瓷碗、300多个瓷猫枕建成的,可以说价值连城。 走进这座瓷房子,一幅幅“瓷画”由不同颜色的瓷片拼接而成,有的画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有的画龙飞凤舞,十分精美。最好的瓷画要数那对儿梅花鹿。那两只梅花鹿一只悠闲地卧在草地上,微闭双眼,好像随时都可能进入梦乡。另一只则站在那只鹿旁边,俯下头来,轻轻地啃食地上的`青草,姿势优雅,怡然自得。 继续往楼上走,到了楼顶,我惊奇地发现,一条长768米,宽08米的巨型“瓷龙”盘旋在房顶。这大概是一条巨龙在空中飞累了停在人间休息吧! 瓷房子里可以见到中国各个朝代的瓷片、瓷瓶和瓷碗,它不仅突出了中国古代文化,还让人感受到中国瓷器独具特色的魅力,让人在历史的长廊感叹和回味。

最新回答
超帅的发箍
风趣的大门
2025-07-13 01:05:03

天津有以下旅游景点:
1意大利风情街
意大利风情街是意大利本土之外面积较大的意大利建筑群,地方不大,却值得您走走逛逛。因欧式风情与名人古宅的相间融合,漫步其中,仿佛置身国外,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包围。在意大利老租界里,还有梁启超的饮冰室、曹禺故居、意大利兵营旧址等。
2五大道
五大道并非正式地名,实应为六大道,即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和马场道,后成流传甚广的俗称。因曾为英租界,遗留的众国各式风貌的建筑变成了绚丽的风景线。首推马场道及睦南道,道路不宽,却坐拥300座小洋楼,背后都有着一段历史,著名的,或是鲜为人知的。细寻就里,惊喜更多。游览五大道的方式,较有特色的莫过于乘坐马车;此外还可乘人力车或电瓶车游览,全程有导游讲解。不过,五大道更适合闲逛或租辆自行车,如行程不是很紧凑,不妨静下心来闲逛一下。
3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是一个在桥上的摩天轮 ,可看到方圆40公里以内的景致。
4瓷房子(赤峰道)
瓷房子是一座用数万件古董瓷片装修而成的法式洋楼。瓷房子所用瓷器和瓷片年代从汉代一直跨越到清代,窑址除五大名窑外还有龙泉窑、耀州窑等,中国所有官窑、民窑瓷的种类几乎都可以在这里看到。
5古文化街
古文化街以天后宫为中心,南口的牌楼上高悬“津门故里”大匾,标志着这一带是800年前的一处居民聚落点。并不长的街道内,各色传统古玩、手工艺品等店铺林立,您可赏杨柳青年画之趣,叹泥人张彩塑之妙,思魏记风筝之忆,赞刘氏砖刻之精;也可边啃着天津麻花,喝着温暖茶汤,抬眼细览文化街的房檐,其上精美的彩绘,将红楼梦、汉代昭君出塞、唐代以《长恨歌》为蓝本的杨贵妃故事、宋代的梁祝、明代的郑成功收复台湾等描绘得生动有趣。

英勇的黑夜
自然的服饰
2025-07-13 01:05:03

您去过天津旅行吗?小编觉得去天津最应该做的三件事就是:吃一口正宗的狗不理包子,听一场地道的天津相声,看一眼最土豪的瓷房子。那么何为瓷房子?顾名思义这是一座由数亿件古董打造而成的法式小洋楼,如今这座小洋楼华丽变身,披上了古瓷片的“中式外衣”,显得相当有中国的韵味,成为了中外游客来天津旅行,必须去打卡景点之一。

首先在外观上它非常的另类,围墙上镶嵌了许多图案各异的青花瓷瓶,据当地人说,这叫平(瓶)安墙,用了3000多只瓷瓶,瓷瓶的年代也是出自各朝各代,有人会说这么精美的瓶子就算不是古董难道不担心被人“拿走”吗?其实这些瓶子都是用大理石胶和房子牢牢地黏在了一起,如今俨然已经成为房子的一部分了,所以所有来参观的游客也只能有触摸的权利。

细心的游客已经发现瓷房子房顶上用瓷片勾勒出的China的英文,这也是设计者构思的精妙之处,China既代表中国,也可以称之为瓷器,放在一个由这么多瓷器打造而成的中国风的建筑中,寓意相当的巧妙。5个字母首尾相连,造型独特,曲线优美,婉如一条东方的巨龙在屋顶飞舞。龙首上还顶着一个纯红釉的五角星,以表达主人的一片爱国之心。

据官方的介绍说,瓷房子由4亿多件中国古瓷器,5000多件古瓷瓶和4000多件的古瓷碗,盘,百余个明清时期的瓷猫枕,400多尊历朝历代的造像,20多吨的天然水晶和天然玛瑙包裹着,它的建筑面积又有4000多平方米,就这些材料本身来看,瓷房子绝对称得上是一座价值连城的天价瓷器博物馆,那么有人会问了,这些材料究竟是古董还是现代工艺品?

也许是像小编这样的小老百姓思想真的太狭隘了,见识也有限,别看这瓷房子一屋的破瓷烂瓦,这些瓷片都是出自晋代的青瓷,唐朝的三彩,宋代的钧瓷,龙泉瓷,元朝的青花,清朝的粉彩等,瓷房子中随便一件完整的古董拿回家就能当作传家宝,连房顶上的盘子,随便掉下来一个,就是我等小民所有的积蓄。

据说这间瓷房子造价耗资98亿,耗时8年才建造而成,被美国的当地报纸评为“全球15大设计独特的博物馆”之一,它还与法国的卢浮宫,美国的丹佛美术馆齐名,所以大家再也不用怀疑它的真实性,工艺品?不存在的!

安静的手链
殷勤的香烟
2025-07-13 01:05:03
似乎已成习惯,居住在天津赤峰道上的居民每天散步遛弯时总会到“古瓷房子”前驻足欣赏一番。在邻居们好奇而日复一日的关注下,一幢散发着欧洲风情的法式小洋楼一点点披上古瓷片织成的“中式外衣”,变得古色古香起来。
经过四年精心打磨,如今房子的外观贴瓷装饰工作已经竣工,名声日隆,关注群也早已不仅是附近居民,很多到天津旅游的人也会来这里一睹奇观。近日,英国BBC、法国路透社等国外媒体的记者们也纷纷来这里一探究竟。这座房子的主人,也因这一举世无双的创举而备受瞩目。
缘起母亲嫁妆的收藏生涯
瓷房子的主人名叫张连志,于1957年4月4日出生于旧时天津意大利租借地的一个儒商世家。由于祖上就是文化世家,张连志的父母都有收藏文物的爱好。母亲出嫁时,陪嫁便是一幅清朝名画,这幅珍贵的名画张连志迄今保护得完好无损。
可以说,他最早的藏品就是母亲的嫁妆——一对镜子、清代八音盒和清代汉白玉山石盆。从刚刚接触藏品起,张连志便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和激动,这种感觉仿佛已在体内等待千年,一旦点燃,便一发不可收拾。此后,母亲留下的几个明清时期打着锔子的盘与罐、孩提时代玩过的小铜锅炉、老电话等都被他一一珍藏起来。
张连志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暗室里卷胶卷。“我每做一件事,都要做到极致,做到最好。”在漆黑一片的暗室里,用不着光和眼睛,他用手,凭感觉的指引去触摸、对接,一人供十人打扣。正是凭着做事就要做到极致的这股执著劲儿,后来张连志将他所钟爱的收藏爱好越玩越专业。
80年代初,张连志开始下海经商,1992年创办了粤唯鲜酒楼,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粤唯鲜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如今,他作为一位收藏家的名声早已压过了他成功企业家的身份。事实上,在有了可观的财富后,张连志的确是满世界地搜寻古董,把心思更多地用于收藏了。他对文物收藏的痴狂,已如同“毒瘾”深植体内,势必与他纠缠一生。时至今日,他的藏品包罗万象,从夏商一直到明清各个朝代的瓷器、石雕、门楼、家具等一应俱全,20多年的累积之下,古董堆满了4个大仓库。
和古董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张连志坦言,尽管他的收藏广泛,藏品成千上万,但最让他痴迷的还是瓷器。他说他永远记得小时候打碎一个碗后,总会拿着破碎的瓷片去找工匠修补,看老师傅熟练地打锔子,锔完一抹白灰,滴水不漏,当时觉得真是神奇,于是后来自己也学着这样做。
由此而起,在年复一年中,一件件从远古走来、经历了风霜雪雨的破碎瓷片在他的手中被不断复原,而他也在这个过程中体味着历史的变迁,深化着对中华民族历史及文化的认识。几十年过去了,小时候打锔子的碗在不经意间成了某个过程的最好见证——有过程的才是美丽的,张连志一直醉心于这个过程。
在温哥华的一家古董店,一件古老的花觚打动了张连志,他拿起来反复把玩,爱不释手。但这只花觚的残破也确实破坏了美感,他只好迟疑着割爱放下。但奇怪的是出了古董店后那只花觚却总是不肯从他的眼前、他的心中离去。没办法,他最终又回到古董店,买下了那只花觚。在反复观看之下,他发现那破口不像来自远古,从那破口中他仿佛看到了曾经发生在这个物件上的一段故事,于是产生了复原这个故事的念头。
过了很久,当他在西雅图的一家古董店里翻拣破碎的瓷片时,总有几小块瓷片往他的眼睛里跳,直觉告诉他,某个故事可能要复原了,于是买下了这几片古瓷碎片。回到家后,他拿出这几块碎片,果然与那个在温哥华买回的残破了的花觚的破口连接得天衣无缝。但遗憾的是,只差比小手指甲还小的一小块对不上。于是他再次回到西雅图的那家古董店,在一大堆碎瓷片中反复翻找,可惜没有收获。他不死心,后来又一连去了几次,老板觉得这个人很奇怪,问他找什么,张连志把自己的心思告诉了这位古董店老板,希望对方帮忙。老板笑他太痴狂,说:“那么小的一小块瓷片,谁会留意呢!一定是找不到了。”直到现在那件花觚依然有小小的一点残破,这成了他收藏中最大的遗憾。
正是由此而起,张连志收藏的古瓷片越来越多,后来便利用这些古瓷片盖了一面古瓷墙作为蕴华博物馆的装饰,引起了当时国内外参观人士的啧啧惊叹。
2002年,张连志在地处繁华闹市区的地方买了一幢小洋楼,这个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法式小洋楼与张学良将军的府邸曾经一箭之遥。张连志想,如果法式小洋楼的墙壁上也贴上古瓷,会形成怎样的效果呢?灵光一现的念头就这样在脑海中爆炸并定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开始他只是想用瓷片装饰院墙,效果出奇的好。后来尝试将瓷片贴在房子上。来这里参观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建议用瓷片装饰墙壁,他又将瓷片当作壁画贴在房间里。经过四年多努力,张连志将仓库中珍藏几十年的瓷器悉数拿出来,以斥资近3000万元买来的法式小洋楼为模板,完成了他以瓷片为设计符号的古典梦幻之旅。
四年时间,张连志将这座法式小楼从内到外变成了蕴涵浓郁中国文化符号的瓷房子,完成了一次异乎寻常的东西方跨界。“有人说我疯了,把这么珍贵的瓷片随意粘到墙壁上。”张连志笑着说,“可是,我觉得它很有意义,我收藏了许多东西,摆在家里自己欣赏有什么意思?我要让大家都来关注中国文化,让大家都能意识到中国瓷器的魅力。”在张连志看来,瓷房子不仅仅是随性所至的建筑,更多的是一份文化标志,“我想把瓷房子做到极致,尽力做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