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耐磨陶瓷涂料生产厂家地址?
工业磨损一直是影响安全文明生产的一个因素,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材料也不断创新,相继出现耐磨陶瓷涂料、铸石、铸钢、合金、耐磨陶瓷片、离心浇注复合陶瓷等材料。其中内衬氧化铝陶瓷以其高耐磨性、高硬度、耐氧化、耐腐蚀性好和极高的耐高低温强度性能,已成为一种应用最广泛耐磨材料。耐磨陶瓷涂料生产厂家有很多,但是不知道您是什么设备需要防磨? 耐磨陶瓷(涂料)广泛使用在火电、钢铁、冶炼、水泥、机械、煤炭、矿山、化工、港口码头等磨损严重的行业。(一) 用于中低温气力(风力)输送系统的—精城直粘型系列(NMC-Z,5mm厚)用于350℃以下气力(风力)输送粉末设备作为防磨内衬旋风筒筒体及进出口风管、选粉机壳及锥体、循环风机壳体、立磨出口风管、立磨选粉机导向叶片1、产品构造将精城氧化铝陶瓷用无机耐高温粘合剂直接粘贴在设备内壁的钢板上,经加温固化,形成牢固防磨层。该产品适合气力(风力)输送粉体,在350℃以下的高温环境下长期运行不老化,不脱落。2、旋风筒,针对旋风筒的工况,我们推荐采用NMC-Z型耐磨陶瓷。NMC-Z1型耐磨陶瓷是用无机耐高温粘合剂GWJ-350将特种氧化铝陶瓷错位粘贴在设备内壁的钢板上,经过加温固化,形成牢固防磨层。该产品适合气力输送粉体,在350℃以下的高温环境下长期运行不脱落。3、选粉机壳及立磨选粉机导向叶片(二)高温气力输送系统防磨产品--精城粘固型系列(NMC-G)适用于300℃~700℃以上高温环境,或动态运行离心力大的设备增湿塔进\出口管、篦冷机至电收尘器管道、篦冷机至煤磨风管、旋风筒蓖冷机至沉降室管道、沉降室内壁、立磨选粉机回粉内锥体1、产品构造粘固型产品是为解决温度高、冲击大或动态运行等工作条件恶劣的设备磨损问题而设计的,陶瓷的固定方式综合利用了粘胶和机械焊接方法。2、高温风管余热发电管道、篦冷机至收尘器管道等用于输送夹杂硬质颗粒的高温气体,其特点是温度高、流速高、颗粒硬度高,设备磨损严重,特别是弯头部分,一般不到一年就磨穿。根据理论及实践模拟研究发现,钢铁在高温下分子比较活跃,比常温或低温更易磨损,因此部分弯头也就成为薄弱环节。因为设备一般在高空支架上,检修非常不方便,影响设备的安全使用,停机检修又严重影响产量。一般的解决办法是被动修补或覆浇注料,这些方法虽然能一定程度上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但效果有限。实践证明,内壁装贴耐磨陶瓷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可延长设备寿命20倍以上,但因为此部分温度高,关键是解决陶瓷在高温下不脱落问题。精城根据多年实践,从国外引进先进工艺,将陶瓷固定方式由传统的单纯粘贴改为耐高温无机粘合剂粘贴、拱接和螺柱焊接三重固定,将使用温度提高到750℃,彻底解决了陶瓷在高温下的脱落问题,可靠性大大增强,一般可延长设备寿命20倍以上。 (三) 精城胶粘型系列(NMC-J) 用于中低温环境下(150℃)物料输送设备作防磨内衬,可承受一定物料冲击。 适用于各种入磨溜槽、提升机溜槽 1、产品构造 对于受到大块物料冲击的设备和部件用普通的陶瓷片难以承受物料强力的冲击,容易出现陶瓷碎裂或脱落现象,而用金属基的耐磨材料又达不到耐磨性要求,如料斗、溜槽等。胶粘型耐磨陶瓷衬板兼备了陶瓷的高耐磨性和橡胶的抗冲击性,同时采用胶粘和螺栓连接双重固定保证受到强力冲击时也不会脱落。 将小方块特种陶瓷片镶嵌在特种橡胶内,构成方形耐磨橡胶衬板,再使用高强度有机粘合剂将衬板粘接在设备的内壳钢板上,形成坚固且有缓冲力的防磨层。为便于安装及维护,亦可设计带螺栓衬板。我公司可根据客户提供的溜槽图纸设计内衬衬板规格,保证安装质量,并可制作各种溜槽,实现整体交货。 2、采用耐磨陶瓷二合一衬板,防磨并且解决抗冲击,有两种形式: 一是耐磨陶瓷和钢板的复合,采用沉头螺栓固定或者焊接固定到设备里; 另一种是橡胶和陶瓷的复合,采用冷粘胶粘接到溜槽落料斗里。 (四) 精城高温抗冲击型(NMC-WK) 用于安装在工作温度高、物料大、冲击力强的设备上作防磨内衬。 立磨进料溜槽、三次锁风阀阀板、各种高温溜槽、V选打散板、辊压机扬料板、进辊压机溜槽、三次风阀板。 1、产品构造 将球面或平面陶瓷用耐高温橡胶硫化在钢板上,然后用穿透式螺栓透过陶瓷的螺孔焊接在钢板上,螺栓上面再旋上陶瓷盖。根据工作环境不同,可更换缓冲层材料,以使耐温性能和抗冲击性能获得最佳的平衡,如将耐高温橡胶更换为石棉,可使产品在500℃的高温及重冲击、重磨损的条件下使用。 (五)精城风机叶轮及壳体防磨1解决方案1)在叶片的严重磨损区域嵌贴燕尾瓷块;2)在后盘与叶片接合焊缝处沿叶片型线嵌贴L型瓷块;3)在叶片进风口处用U型瓷块加强;4)在护盘螺帽上粘贴陶瓷帽,并打入螺钉固定;2循环风机蜗壳防磨处理采用NMC-Z型耐磨陶瓷,耐磨陶瓷是用耐磨陶瓷专用有机粘合剂保证使用寿命为5年。(六)精城耐磨陶瓷滚筒包胶 耐磨陶瓷包胶传动滚筒是以表面有暗格刚玉陶瓷为抗磨损层,以增加其表面摩擦力,以具有耐磨橡胶著称的聚氨基甲酸乙酯为硫化层,再用进口高强度胶粘剂粘接而成。正常使用寿命是橡胶包胶滚筒的10倍以上。关键词:耐磨陶瓷涂料、ZTA、ZTA陶瓷、ARZ、ARZ陶瓷、氧化铝陶瓷、氧化锆陶瓷、陶瓷弯头、陶瓷耐磨管、耐磨陶瓷衬板、重介旋流器、旋风分离器、耐磨陶瓷滚筒包胶、耐磨陶瓷二合一衬板、耐磨陶瓷三合一衬板溜槽、管道等等。只要应用于火电、钢铁、水泥建材、冶炼、机械、煤炭、矿山、化工、有机硅、煤化工、煤制油、港口码头等磨损严重的行业。
武汉工程大学碳化硅陶瓷膜团队研发的大通量碳化硅陶瓷膜技术成功实现产业化。团队通过几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在武汉化工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通过1年中试后,所试制的陶瓷膜产品性能优异,产品品质得到用户一致认可。该成果最终在湖北省百大科技成果中脱颖而出被鄂州市昌达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选中。团队以研发的碳化硅陶瓷膜技术及专利作价2128万元技术入股,连同鄂州市昌达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湖北迪洁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3800万元,公司已经开始正常运行。武汉工程大学按照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及武汉工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相关政策,将碳化硅陶瓷膜成果的相关专利评估所得收益90%奖励给研发团队。鼓励团队继续研发并迅速开始产业化进程。
碳化硅陶瓷膜团队的首席教授是徐慢教授,团队包括有曹宏教授、石和彬教授、陈常连副教授、薛俊副教授、王树林副教授、季家友副教授、沈凡副教授等十多位教师。团队自2013年组建之初就把目标瞄准了研发面向未来的最新一代膜分离材料——碳化硅陶瓷膜。该材料具有通量大、耐高温、耐化学侵蚀、机械强度好、抗微生物能力强、渗透通量大、可清洗性强、孔径分布窄、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其性能同氧化铝陶瓷膜、有机膜相比具备较大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和较好的市场前景。
碳化硅研发团队的研发成果已经引起了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化工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项目也通过武汉化工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专家评审,作为首批3个项目之一成功入驻武汉化工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并获得武汉化工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60万元孵化资金,保证了中试系统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
据团队成员季家友博士介绍:“如今我们通过专利入股和专利质押的方式获得投资3800万元,我们将建设国内首条年产各型陶瓷膜产品20000支的生产线,二期将继续建设一条40000支的生产线,将迪洁膜建设成为亚洲最大的碳化硅陶瓷膜研发和生产基地,让碳化硅膜芯走入千家万户,为守护碧水蓝天奉献绵薄之力。”
艰辛:从陶瓷片样品到产品
碳化硅陶瓷膜是所有膜里面最新的产品,能让过滤网在高腐蚀性、易沉积等环境下有效过滤掉有害物质,主要应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其原理是向孔内通入污水,水流压力使清水从外壁渗出,实现水和杂质分离。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从陶瓷片开始,每片都需要进行分析:孔的分布,烧制温度,配方组分等,需要无数次的实验进行调整。研制过程周期长且复杂,中间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反复、无数次的设备故障、无数次的研发思路争吵,发现问题调整思路,再发现问题再调整思路,每一次前进的一小步都是曲折的。
“材料表面看起来光滑,实际上分布的全是孔”,季博士告诉我们。配方设计、混料工艺、挤出工艺、涂敷工艺、排胶工艺、烧结工艺、孔径设计、结构设计等所有环节都是质量控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任一环节都会影响最终产品性能。碳化硅陶瓷膜的孔径目前可达到40纳米。团队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将碳化硅陶瓷膜事业做下去,继续研发20nm、10nm、1nm碳化硅陶瓷膜产品。
坚守:人心齐,泰山移
陶瓷膜研究团队的八位成员被季教授笑称为“八仙过海”。就是这八位老师,三个暑假两个寒假没有休息,所谓“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情寸功”,如今的成果,都是大家不敢有丝毫倦怠换来的。所有参与陶瓷膜研发的研究生们也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不抱怨,条件艰苦不退缩。吴庭、王亮、李丹、罗马娅等为团队辛苦付出的同学们,在实验室、中试基地到处都留有他们曾经奋斗过的身影和故事。他们始终和老师们并肩战斗,几年的努力和执着使他们得到了较好的历练,有的同学继续深造了,有的同学留下和老师继续奋斗,所有项目参与的同学毕业后都有很好的发展。
没有高大辉煌的实验室,中试基地设在一个废弃的工厂;没有充足稳定的资金来源,教授们只能拿别的项目的钱“拆东墙补西墙”;没有充足的人力,他们只能相互鼓励抱团取暖。炎炎夏日坚守科研一线,瑟瑟寒冬不敢疲乏倦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季博士向我们介绍:“我们顶着巨大的压力,有时确实想放弃,这时总有人站出来鼓励大家继续前行。”团队性格互补,互帮互助,他们的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力量从团结来。独脚难行,孤掌难鸣,三年崎路,心不齐,山难移。回望过去三年种种,展望未来无限可能,这八个人组成的团队,想必即使岁月换了容颜,也仍然会驻守在科研第一线。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