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青花瓷碗价格多少?民窑与官窑怎么区分?
明成化青花瓷碗如果品相良好的话,价值一般不会低,下面的拍卖能说明:
2013年10月,香港苏富比举行了一场规模庞大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会,一件青花秋葵纹小碗,以清雅迷人的艺术芳华征服了所有在场的中外人士,最终以141亿港币成交,再一次为神话般的成化瓷器增添了一份令人目眩神迷的光环。
也许这样的价格在今天这个拍卖价格屡创新高的时代,你不会觉得惊奇,但是当年这个碗的估价是8000万,以6500万港元起拍,最终成交价加上佣金约是141亿港元。
区区一个口径仅为145厘米的青花小碗,仅用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在当时就缔造出明代瓷器世界第二之高价,成为当时香港苏富比40周年庆典拍卖会上最耀眼的明珠。
民窑与官窑怎么区分?景德镇王掌柜认为主要体现在瓷器产品的制作目的、样式设计、制作场所、原材料选择、工艺标准、成品甄选、以及法规条例等诸多方面。下面,王掌柜简单说说官窑与民窑的区别。
1、制作目的
通常情况下,官窑制作主要有日常用瓷与祭祀瓷两大目的。
与官窑相比,民窑制品也以日常实用瓷为主,只是制作质量相对落后,造型不太讲究。明清时期民窑外销瓷制作空前壮大,并发展到外国商人设计纹样,再由各地窑场按图纸烧制、提供。现在看来,这应该是明清民窑发展超越官窑的最大亮点。
2、样式设计
明清官窑瓷的样式设计主要包括造型与纹饰两方面,都由内府设计完成。“内府”是皇宫内负责监管制造器具的部门,也称“内务府”。由于统治者对官窑器物样式涉及、过问,导致各自时期的官窑器制作风格也与统治者审美观密不可分。同时,设计者多是画院名手,令图案纹饰“皆当时殿中画院人遗画也”,因此,官窑的设计质量都很高。民窑在样式设计方面相对简单,只要大众喜欢,商家满意,就有发展前途。另外,由于涉及人员少,样式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随时变更调整。因此,与官窑相比,民窑在样式设计方面多了随意,少了拘谨。
3、制作场所
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记载:“洪武二年,设厂于镇之珠山麓,制陶供上方,称官窑,以别民窑。设大龙缸窑、青窑、色窑、风火窑、匣窑、大小横窑六种共二十座。” 洪武三十五年,改陶厂为御厂。
清代除了景德镇御厂制作官窑外,康雍乾三朝还在清宫造办处使用御厂烧制好的填白瓷胎制作珐琅彩,该类制品堪称官窑极品。由于制作时间短暂,制品数量有限,只能算在官窑制瓷历史上的特例。
民窑烧制场所非常复杂,明清疆土辽阔,百姓在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因地制宜,其中较有成就的民窑就有景德镇窑、龙泉窑、定窑、耀州窑、德化窑、博山窑等,数量之多,体系之广,令笔者无法深入探讨。相对而言,明清官窑制作单纯很多,只是景德镇窑系中的一个分支,涉及层面并不复杂。
4、原材料选择
制瓷原材料主要以胎土、釉料以及彩料等为主。统治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为了体现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与优越性,经常利用手中权力限制民窑瓷器自由制作与发展。
1胎土
史料证明元代已经出现被统治者垄断使用的“御土”。到了明代,该土又被称为“官土”、“麻仓官土”。由于统治阶层对这类优质陶瓷原料垄断、独享,使得官窑器的瓷胎质量出类拔萃,远优于同时期景德镇民窑制品。
2釉料以及彩料
官瓷瓷器表面一般都涂有一层薄薄的釉,它是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制瓷者将其加水稀释,涂在瓷胎表面,烧制后形成一层玻璃釉。釉通常具有保护、装饰美化瓷器的功能。因为釉内通常会含有各类微量元素,它们在不同情况下会产生不同釉色。于是,制瓷者经常利用这一特点,调整釉内元素成分,改变釉色,以致出现铜红、钴兰、铁黑、金红等釉色。
制作彩瓷时,还需要用到不少彩料。彩料有些被混合在釉内使用,有的则单独使用。彩瓷初创时期,因为制作尚不普及,显得技术先进、造价高昂,只有御厂才有相关技术与财力开发应用。更多情况下,统治者严禁民窑私自烧造色釉。
违反条例者,所受处罚极其残酷。因此,仅就彩料应用,民窑已经失去使用权,更谈不上与官窑竞争,瓷器色彩多样性方面自然无法与官窑器并驾齐驱了。
5、制作工艺
对国家最高统治者而言,不论宫内日常用瓷、赐予群臣及外来使者的赏赉制品,还是国家出面的祭祀用瓷、海外贸易瓷,都关系到国家荣誉、皇权尊严。为此,统治者不得不苛刻要求、不计工本、力求完美,这些因素促使景德镇御厂汇集天下英才。于是,技艺高超的制瓷工匠,使用本朝最优良原材料,以最严谨制作态度,在威严皇权下,必然能够制作出当时最高水准的瓷器。鉴于这些原因,中国瓷器制作史上,历代官窑瓷一直被看做为该时期瓷器制作最高峰,不仅质量凌驾于民窑,纹饰、造型也足以引导全国制瓷发展方向。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官窑,毛公洞第一(今江苏扬州一带)。南宋官窑瓷器沿袭北宋风格,规整对称,宫廷气势,高雅大气,一丝不苟。因为胎土含铁量极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后称”紫口铁足“。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釉面多层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另外”肉腐留骨“(露胎处象死人骨头,俗称”骨董“)也是那时所造。我们今天所称官窑泛指历朝官府烧造瓷器,其实,历史上仅指南宋时期烧造的瓷器,后世再无此称呼。
官窑起自唐,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自唐代至元代(公元八世纪~十四世纪),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统治阶级。这种瓷器就叫做贡瓷和官窑。那时,唐代在产瓷区设有司务,如唐景隆初(公元707~709年)褚绥为新平(景德镇)司务,奉诏监烧献陵祭器。宋代设监,如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到了元代则设局,以提领监陶,后改为本设总管。他们烧出的“景德年制”,“枢府’等款式的瓷器,分别称为“景德窑’,“枢府窑”等。
官窑与民窑的区别:
民窑是对官窑而言。广义地讲,凡属非官府经营的,进行商品性生产的瓷窑及其产品,都是民窑。民窑的历史远比官窑早得多,陶瓷器均产生于民间中,到了唐代,瓷器成了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远销印度,埃及和波斯等地。
据考证,在这些地区都发掘有唐三彩,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等。民窑于此已有较大的发展,并带有商品生产的性质。
唐代以后,各地民窑辈出,竞相媲美,往往有供不应求之势。其中著名的,宋代有钧窑,汝窑,定窑。章生一的哥窑“纹片瓷以及章生二的弟窑(龙泉青瓷)等。宋元时,民窑发展较快,仅景德镇的民窑就增加到三百座之多。
此时的民窑完全属于商品生产的性质,民窑在产量上所占的比重比官窑大得多,在质量上也有一定的发展。到了清代,民窑占了压倒优势,官窑瓷器也为民窑所出。
宋代官窑鉴定方法:
(1)产品有薄胎薄釉和薄胎厚釉青瓷两种,胎质较松,呈紫灰色。
(2)薄胎薄釉青瓷采用支钉支烧,通体满釉,外底留有3至4个或更多支钉痕。
(3)薄胎薄釉青瓷采用垫饼垫烧,釉多开片不透明,釉色以粉青为主,也有淡黄和青灰色,纹饰少见,有紫口铁足现象。
(4)器形有碗、盘、洗和各式瓶、炉等,仿古铜、玉器造型较多见。
历年拍卖价格如何:
香港佳士得2014春拍南宋官窑菊瓣盘成交价:2080752万元香港佳士得2014春拍南宋官窑菊瓣盘成交价:2080752万元
除去高古瓷精品的珍稀品质,精品背后诸如坂本五郎等名家旧藏的吸引,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国内藏家开始将目光对准高古瓷器,并跃跃欲试的进场搜罗一番。北京保利中国古董珍玩部总经理李移舟即表示:“目前明清官窑难有新鲜重器入市,再加上价格已被提升得很高,极具人文气息的宋瓷显然还有巨大的市场上升空间。”藏家争相入场也就不足为奇。
香港苏富比2014春拍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成交价:116亿元香港苏富比2014春拍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成交价:116亿元
香港苏富比2015春拍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弦纹盘口瓶成交价:9190116万元2015年已经过半,艺术市场上各大拍行春拍也相继收槌。瓷器板块,香港苏富比春拍一件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弦纹盘口瓶,此件官窑瓷器拍卖价格最终为1亿1388万港元(约合9190万人民币)的成交价占据2015上半年的排行榜头名,这一价格也成为宋代瓷器历史第三高拍卖成交价。高古瓷器的市场走高也被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是古瓷市场回归理性的征兆。
只要是宋朝时期的为皇室所御用的官窑瓷器拍卖价格都能轻松突破千万级别,总体来说官窑瓷器在现代拍卖会上的市场行情正在逐渐升温,因为宋朝时期的官窑数量极少,所以其市场价格将会随着数量的不断减少而升温,这也满足了古玩市场供需关系。
本次征集范围
名家字画: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
精品陶瓷:古代各窑口到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高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杂项清玩:竹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全面鉴定展览展销拍卖
不上门不收购,只做正规合法拍卖,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