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木家俱古典珍品
紫檀木家俱自古就有,因此,流传着很多很多紫檀木家俱的古典珍品。本文,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珍品,让大家作一个初步的了解。
一、束腰方凳
此凳面径39厘米,高46厘米,凳面光素,外沿平直,凳面之下又做出一个双混面线脚,使凳面看上去呈重台状。凳面之下的束腰则雕饰仿古铜器的蕉叶纹,束腰之下则为托腮,腿间透雕如意纹牙子。四条腿子亦起双混面,足端雕成回纹马蹄足,下以管脚枨相连。此凳做工精致,雕饰花纹取材于三代青铜器,显得古朴高雅。
二、嵌玉宝座
座面横66厘米,宽43厘米,座高415厘米,通高83厘米。宝座以紫檀木制成,五屏式靠背,搭脑做成卷书式,靠背板自中心最高处向两侧扶手依次降低,背板中心起阳线,开长方形回纹开光,开光正中嵌玉雕团寿五,座面攒边,打槽嵌装硬紫檀板心,座面下束腰甚高,高束腰内雕刻仿古铜器蕉叶纹,因清中期考据仿古之风盛行,故这种蕉叶纹饰有清代家俱中时有体现,在清宫珍藏的陶瓷器皿中也常能见到此种蕉叶纹图案。宝座座面之下为膛肚牙子,腿足部做成鼓腿彭牙状,兜转显著,足端雕成内翻云纹足,下踩托泥。
三、扶手椅
此椅宽57厘米,深46厘米,通高84厘米。椅用圆材,通体以紫檀木制成,采用南官帽式,靠背正中嵌有青花釉里红花卉瓷片,颜色清新淡雅的青花瓷片与色泽沉穆的紫檀木相衬,于沉静中富于变化,恰成珠玉之配,颇具美感。两侧的扶手略微弯曲,扶手中央以圆形的璧作为联帮棍,
座面用藤编软屉,座面下直枨如仰俯棂格,四条腿足直下,足间施以劈料裹腿管脚枨。此椅造型疏朗大方,工艺精湛,装饰无多却恰到好处,代表了清代家俱的最高成就。
四、紫檀盒
这是一件用于存放糖果类食品的果盒。在清宫珍藏的帝后生活用品里,
这件果盒以精湛的制作工艺、丰富的百宝嵌装饰技法而得名。此盒为清代乾隆年间所制,紫檀盒的口径长275厘米,宽22厘米,长方圆角形,通体以金星紫檀木制成,盒面上镶嵌著藕、莲蓬、茨茹、白菊、黄菊、芙蓉、兰花等各色花果一簇,与盒内放置的瓜子糖果等时令果品恰成交相辉映的特殊效果。盒面花果的稿本取自绘画,但其效果却远胜于绘画,极富立体感。从藕的选料可以看出制作手法的高超,藕身用白玉,但露孔处的剖面则用螺钿,虽然同是白色,而螺钿的亮度和白玉不同,这就显出藕身皮色、剖面则白色有水意的逼真效果。再有同是绿色,莲蓬用碧玉,而菊叶用孔雀石,又出现不同的质感;盒面上的兰花采用青玉为料, 红果使用红玛瑙,突出了这两种花果各自的特点。由于这件百宝嵌花果盒采用五彩夺目的玉石螺甸作装饰,再加之紫檀木那种木质深沉的纹理来衬托,更使这件用于盛放食品的普通容器增色不少,正如清人李渔《闲情偶记》中所说:“粗用之物,制度果精,入于王侯之家,亦可同乎玩好。”
五、插屏
插屏为乾隆时期所制,横100厘米,纵56厘米,高1455厘米。这件插屏的屏心上,同时应用了象牙雕嵌和点翠技法。紫檀边框正面起双边线,边框内雕饰缠枝欧式卷草,紫檀木座架两边为立瓶式立柱,夔纹间折枝西蕃莲底座。座架正中的绦环板及前后两面披水牙子均浮雕夔纹及欧式卷草,插屏背面为楠木板,浮雕山石花卉。屏心为黑丝绒作衬地,画面中的人物以象牙着色雕成,而山水树石则采用点翠手法,粘贴于黑丝绒的地上,画面描绘的是一幅南方水乡小镇上,男女老少正在房舍屋外欢庆灯节的场面,他们或于曲桥之上,或在小舟之中结伴相行,不论是拄杖老叟、素装妇女、撑桨船夫还是持灯的顽童均喜笑颜开,人物雕刻精细,点翠色彩艳丽,极富生活气息,这种反映民间生活图景的画面在清宫的插屏中时有所见。
六、坐墩
紫檀绣墩的较早形式是器身开光,两端小中间略大,吸收了古代花鼓的特点,在上下两头各做出弦纹一道,雕出象征鼓钉的钉帽,既美观又简单。这类坐具大多体型较小,占地面积不大,宜陈设在小巧精致的房间,腔壁的四周或为素面,或装饰有各种图案。这件绣墩为清代宫廷用品,从外形上看并无特别的地方,但此墩却通体采用价比黄金的极品硬木紫檀木制成。此绣墩通高52厘米,面径28厘米,座面为圆形,座面之下、底座之上的两端,雕一道弦纹,在弦纹的中间,又雕出一圈象征固定鼓皮的鼓钉,鼓钉纹自然鼓隐起,毫无刀斧凿刻之感,绣墩的腔壁有五个海棠形开光透孔,在墩壁上满饰如意形卷云纹,装饰丰富,变化多样,五个开光之间又各用绳纹系一个海棠形璧子。此墩造型简洁明快,装饰无多却恰到好处,每一部位都做得相当精致,可谓精工细做,不落俗套,称其为清宫家俱珍品并不为过。
七、面炕几
炕几是自宋代以后一直流行的矮形家俱,主要设在床榻和炕上,呈长方形而四足低矮,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古人多以其作为凭倚和靠衬之用,是旧时室内必备的家俱。这件炕几为紫檀木制,长89厘米,宽375厘米,高35厘米,几面平直呈长方形,与腿足之间直角相交,是典型的四面平做法。此几虽然通体光素,但它四足直下,足端雕成向内翻转的内翻回纹马蹄,体现了清代家俱的典型特征。此几的几面之下,四足的上端又装饰有绳纹拱璧形牙子,以绳纹系璧为牙,圆璧内嵌有珐琅片,上绘有团寿字图案,这是当时清宫中较为流行的装饰手法,多在帝后寿诞时为庆贺生日所用。除镶嵌珐琅片以外,清代宫中还流行有嵌玉片、嵌螺甸、嵌绿松石等嵌加装饰的手法,应用在桌、案、几、橱柜等家俱上,体现了清代统治阶层的审美需求。
以上是一些古典藏品的介绍,希望大家看完介绍后,对这些藏品会有一定的认识。这些藏品蕴含着中华文化。希望我的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画面中的人物以象牙着色雕成,而山水树石则采用点翠手法,粘贴于黑丝绒的地上,画面描绘的是一幅南方水乡小镇上,男女老少正在房舍屋外欢庆灯节的场面,他们或于曲桥之上,或在小舟之中结伴相行,不论是拄杖老叟、素装妇女、撑桨船夫还是持灯的顽童均喜笑颜开,人物雕刻精细,点翠色彩艳丽,极富生活气息,这种反映民间生活图景的画面在清宫的插屏中时有所见。
六、坐墩
紫檀绣墩的较早形式是器身开光,两端小中间略大,吸收了古代花鼓的特点,在上下两头各做出弦纹一道,雕出象征鼓钉的钉帽,既美观又简单。这类坐具大多体型较小,占地面积不大,宜陈设在小巧精致的房间,腔壁的四周或为素面,或装饰有各种图案。这件绣墩为清代宫廷用品,从外形上看并无特别的地方,但此墩却通体采用价比黄金的极品硬木紫檀木制成。此绣墩通高52厘米,面径28厘米,座面为圆形,座面之下、底座之上的两端,雕一道弦纹,在弦纹的中间,又雕出一圈象征固定鼓皮的鼓钉,鼓钉纹自然鼓隐起,毫无刀斧凿刻之感,绣墩的腔壁有五个海棠形开光透孔,在墩壁上满饰如意形卷云纹,装饰丰富,变化多样,五个开光之间又各用绳纹系一个海棠形璧子。此墩造型简洁明快,装饰无多却恰到好处,每一部位都做得相当精致,可谓精工细做,不落俗套,称其为清宫家俱珍品并不为过。
七、面炕几
炕几是自宋代以后一直流行的矮形家俱,主要设在床榻和炕上,呈长方形而四足低矮,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古人多以其作为凭倚和靠衬之用,是旧时室内必备的家俱。这件炕几为紫檀木制,长89厘米,宽375厘米,高35厘米,几面平直呈长方形,与腿足之间直角相交,是典型的四面平做法。此几虽然通体光素,但它四足直下,足端雕成向内翻转的内翻回纹马蹄,体现了清代家俱的典型特征。此几的几面之下,四足的上端又装饰有绳纹拱璧形牙子,以绳纹系璧为牙,圆璧内嵌有珐琅片,上绘有团寿字图案,这是当时清宫中较为流行的装饰手法,多在帝后寿诞时为庆贺生日所用。除镶嵌珐琅片以外,清代宫中还流行有嵌玉片、嵌螺甸、嵌绿松石等嵌加装饰的手法,应用在桌、案、几、橱柜等家俱上,体现了清代统治阶层的审美需求。
以上是一些古典藏品的介绍,希望大家看完介绍后,对这些藏品会有一定的认识。这些藏品蕴含着中华文化。希望我的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介
印度产小叶紫檀色泽为紫红或红褐色,略有香味。色泽凝重,硬度高,
特别是放置于空气中,被精心打磨的表面会形成包浆亮,颜色很快转成紫黑色,
或紫中带红,或显深紫色,纹理深沉且清丽异常,任何良材都难与其媲美。古人
云“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
据史书记载:紫檀,过去中国云南、缅甸曾有出现,现已绝迹。只有印度南部还有少量出产,
极为珍稀。紫檀生长于亚热带,生长极其缓慢,一棵成材的紫檀要生长八九百年,甚至上千年。在这漫长岁月,常年积水,日久年深,大部分紫檀中间都是空的,故此有了“十檀九空”之说,出材率极低,故弥足珍贵。
特点及功能紫檀虽不及“花梨”和“鸡翅”那么华美、那般张扬,但尽显出沉稳与内俭。
紫檀内含丰富的紫檀素,可溶于酒精或醚,耐腐、耐久性强,质地硬重、细腻,有光泽,具特殊香气。
如何保养为保持光泽,尽量避免入水。
紫檀是一种稀有木材,一般分为大叶檀、小叶檀两种。小叶檀为紫檀中精品,通常也简常“紫檀”(以下所述
“紫檀”为小叶檀)。紫檀密度较大,棕眼较小,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以印度紫檀最优。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紫檀木:
在各种硬木中紫檀木质地最为细密,木材的份量最重,木纹不明显。
紫檀木的木花放在白酒中,木花将立即分解成粉红色,且与酒形成较粘的胶状物,倾倒时能连成线。
这是鉴别紫檀木的有效方法,紫檀木的产地主要在印度,我国的云南、两广等地也有生产。紫檀是豆科的一属,约有十五种,多产于热带。其中有两种分法。紫檀,俗称小叶檀;一为蔷薇木,俗称大叶檀。小叶檀很少有大料,材料直径多在20厘米以内,再大就会空心而无法使用,小叶檀木纹不明显,色泽紫黑,有的黝黑如漆,几乎看不出纹理。一般认为中国从印度进口的紫檀木是蔷薇木,即大叶檀。大叶檀纹理较粗些,颜色较浅些。打磨后有明显木线,即棕眼出现。
市场上的所谓紫檀十有九是非洲紫檀,也就是大叶紫檀!真正的印度小叶紫檀,新的时候颜色红的,带上手后颜色渐渐变深。和非洲紫檀比紫中有花纹,油润不干非洲紫檀是死黑一片,没有光泽,纤维粗,干燥收缩后有很多
"牛毛纹"这"牛毛纹"实际是不同机体收缩度不一样,造成的间隙称大叶檀是新檀,小叶为老檀!
由于新檀的进口越来越受限,价格逐年翻升,升值潜力也是很大的!
紫檀的鉴别
过去,曾一度存在过紫檀木绝迹的论调,对于紫檀原材的认知也存在一些误区和纷争。实际上,真正的紫檀木不仅并未绝迹,反而却在不断地进入我国,这已经是木材界、收藏界不争的事实,而“紫檀绝迹论”实际上与紫檀家具商的利益有关。据有关专家统计,从1988-2003年进口我国的紫檀木合计3730MT。
现紫檀木主要产自印度南部、西南部。
紫檀木的特点是生长轮不明显,心材新切面桔红色,久则转为深紫或黑紫,常带浅色和紫黑条纹;棕眼细而密,犹如牛毛,称牛毛纹,日久会产生角质光泽,有些角度观察紫檀,会有缎子一样亮泽的反光。紫檀比重大,超过与之类似的红木,入水即沉;香气无或很微弱;紫檀木性稳定,不裂不翘,易于雕刻
……
但是,由于世人对于紫檀木的青睐,很多其它种类的木材鱼龙混杂,比较突出的是以非洲马达加斯加卢氏黑黄檀冒充印度小叶紫檀。实际上,印度小叶紫檀是非常具有特点的,两者的主要区分方式如下:
1、香气
印度小叶紫檀:无或清香气微弱
卢氏黑黄檀:酸香味
2、重量
印度小叶紫檀:沉于水
卢氏黑黄檀:沉于水,比重<1者浮于水
3、板面材色
印度小叶紫檀:紫红或深紫红色
卢氏黑黄檀:新开面桔红色,久后为深紫或底色发乌咖啡色
4、荧光反映
印度小叶紫檀:有
卢氏黑黄檀:无
5、导管
印度小叶紫檀:充满红色树胶及紫檀素
卢氏黑黄檀:导管线色深,与本色对比大
6、油质感
印度小叶紫檀:强
卢氏黑黄檀:强,比重轻者差
7、纹理
印度小叶紫檀:纹理直,花纹较少
卢氏黑黄檀:花纹明显、局部卷曲
此外,还有以其它红木等来冒充紫檀者。假冒紫檀,对于诚实的买家、卖家都会
带来损害,因此,希望买卖双方提高鉴别能力,共同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