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特点和区别 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特点和区别简单介绍

忧虑的冥王星
甜美的香水
2023-05-06 13:43:37

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特点和区别 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特点和区别简单介绍

最佳答案
爱笑的大门
调皮的向日葵
2025-07-15 10:42:43

1、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特点: (1)釉上彩:在已烧成瓷器的釉面上用彩料绘画,再入窑在600~900℃之间进行二次焙烧而成的品种。这种彩,因施在釉上,用手扪之,有凸起感觉。如釉上红彩、宋加彩、五彩、粉彩、珐琅彩、墨彩等。 (2)釉下彩:瓷器则是在成型的胎体上用色料绘画,上釉后以高温一次烧成的瓷器品种,其特点是彩在釉下,永不褪脱,光滑平整,它包括青花瓷、釉里红瓷及釉下三彩、五彩瓷等。 2、区别: (1)绘彩时间不同。釉上彩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釉下彩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 (2)烧制次数不同。釉上彩要经过两次烧制,而釉下彩只需要一次烧成。 (3)历史起源不同。釉上彩绘瓷历史久远。北齐武平六年范粹墓就曾出土相当精美的白彩绿彩器,在许多晋青器上也能看到赫彩点饰。釉下彩瓷的出现应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不过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点彩来装饰瓷器,还没有刻意地绘制纹饰。真正的釉下彩绘瓷应在唐代。

最新回答
自然的摩托
土豪的冬日
2025-07-15 10:42:43

前往瓷砖的门店会发现瓷砖有很多不同的类型,釉面砖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听说过釉面砖大名的很多,对釉面砖深入了解的却很少,希望在小编对釉面砖的介绍汇总中,能对釉面砖有不一样的认识。小编对釉面砖的介绍,肯定先从釉面砖的简介开始,让更多人知道釉面砖是什么;其次要说的是釉面砖的优点,和釉面砖的种类,详细的了解釉面砖对选购很有帮助。

  釉面砖简介

瓷砖大家族中就有一些种类的瓷砖表面是非常光滑且明亮的,玻化砖、釉面砖就是其中的一种,釉面砖和玻化砖不同的是,它的构造除了普通的瓷砖层外还有一层釉面,正因为此,它才被称作釉面砖。

釉面砖的优点

因为釉面砖独特的机构特点,所以它拥有很多其他瓷砖所不拥有的特点,例如耐脏、光泽度非常高,表面看起来细腻温润等。釉面砖的耐脏程度是消费者有目共睹的,很且釉面砖不仅耐脏,清洁的时候也非常容易就能清洗干净,非常方便呢,所以很多消费者也都笑称它为“懒惰小帮手”因为它这个优点,在客厅这个家居生活中最容易染上灰尘的地方一般都采用铺设釉面砖的方法来减少家居清洁的难度。

除了耐脏这个优点外,釉面砖有一个明显的不足,那就是它的防滑度,同样就是因为它的釉面层造成的,正所谓有所得有所失吧,如果使用普通的釉面砖的话小编建议在浴室卫生间这类容易潮湿有水渍的地方还是不铺设釉面砖比较好,以防滑到。

  釉面砖包括哪些

一、根据原材料分类

釉面砖根据原材料不同分为陶制釉面砖和瓷制釉面砖,陶制釉面砖由陶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高,强度相对较低,主要特征是背面颜色为红色;瓷制釉面砖由瓷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低,强度相对较高,主要特征是背面颜色是灰白色。

二、根据表面光泽分类

釉面砖根据表面光泽的不同,对光的反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亮光的釉面砖和亚光釉面砖,亮光釉面砖是砖体的釉面光洁干净,光的放射性良好,这种砖比较适合于铺贴在厨房的墙面。亚光釉面砖是砖体表面光洁度差,对光的反射效果差,但是给人的感觉比较柔和舒适。

三、根据使用场所分类

釉面砖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主要分为釉面墙砖和釉面地砖,釉面墙砖用于墙面装饰的釉面砖,适用于建筑物内部墙面的保护及装饰;釉面地砖主要用于厨房和卫生间的地面,吸水率在抛光砖与瓷片之间。

釉面砖其实很好理解,从釉面砖的简介中就会发现,所谓釉面砖就是在工艺技术上有不同,在瓷砖的表面施了一层釉而已;正是因为这层釉,才让釉面砖的耐污性和耐磨性更强,也让釉面砖的外观看起来更亮,所以说釉面砖铺贴效果还是很好的。釉面砖的种类有很多,会根据生产釉面砖的原材料不同,釉面砖表面的光泽不同和釉面砖的用途不同而分类。

隐形的楼房
拉长的秀发
2025-07-15 10:42:43
釉可以使制品变得平滑,光亮,不吸水,对提高制品的强度,改善制品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也是有利的。
釉的原料粉天然原料和化工原料两类。天然原料基本上与坯体使用的原料相同,但要求化学成分更纯,杂质含量更少,以保证制品的色彩、光泽、强度、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化工原料作为熔剂、乳浊剂使用。

温暖的狗
风趣的路人
2025-07-15 10:42:43
官窑瓷器特点:
1宋官窑不带“官”字款
市场上有一些带“官”字款的瓷器明显是赝品。宋代官窑瓷器没有“官”字款,原因是宋代官窑瓷器都是单色釉,另外,官窑瓷器只供皇家使用,所以没有“官”款是一般规律。
2 北宋官窑器一般都用正烧法,以平直圈足露胎者为多,也有少量是满釉裏足用支钉支烧的。其支钉与汝窑的芝麻粒状不同,呈圆形的小米粒状,支钉数量也较汝窑器多,3、4、5、6枚都有,既有单数也有双数。
3北宋官窑的施釉较厚,釉质精细,釉面光润,成乳浊状,有玉质感。由于烧造温度比汝窑稍高,故釉面的玻璃质感较汝窑要稍强一些。釉色以天青色和淡雅的青绿色为上品,尚有粉青、翠青和月白等多种。釉面上都有较稀疏的开片,开片呈浅,是这个窑口所独有的。
4为了使釉面成色更加美观,胎釉结合更加牢固,在施釉前,常在胎骨上先刷上一层深酱色的护胎釉。凡刷护胎釉的,烧成后,底足露胎处就显出酱黑色,而口沿处由于流釉缘故也呈现出浅紫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
鉴别方法:
一是釉质的差异。
宋代官窑器釉质肥厚,酥光宝晕,有玉质感。釉下气泡颗粒大而明亮,并累叠密集,如史料“聚沫攒珠”之述。釉色以粉青、天青、炒米黄等色为多。雍正仿宋官窑器釉层较薄,釉下气泡小而疏,釉表多数均透明光亮而欠润泽。釉色以豆青、灰蓝、月白为多,有的甚至接近亮白。
二是纹片的差异。
宋代官窑器的纹片有大小开片两种,大开片纹痕长而粗壮,有的纹痕在瓷器上自上而下呈经线走向一直到底,如一根牛毛一样垂披于臀,因此有“牛毛纹”之称。即使是小开片的瓷器,也不乏有几条较长较粗的纹痕。纹痕的颜色以鳝血、鱼籽黄、墨色、油灰居多,鳝血者为上品。雍正仿宋官窑器以小开片居多,纹痕粗细大体相差不大,迄今未见有牛毛纹者。纹痕颜色比较单调,基本为黑色或浅黑色。
三是胎色的差异。
宋代官窑器的胎色呈灰黑色或深灰色(紫灰),均色深,故称“黑胎”,其著名的“紫口铁足”特征的形成,完全是由于胎色所致。而雍正的仿宋官窑器,胎色为白色、灰白色和浅灰色,这样的胎色在器口釉薄处和足根露胎处不可能形成紫口铁足。
四是底足的差异。
宋代官窑器有满釉裹足支烧和足根露胎垫烧两种,前者器底有支钉痕,后者足根露胎为铁足,足部修胎比较粗糙,底部无款识。雍正仿宋官窑器除了足根施以酱釉以外,其足部修胎十分精细规整。

迷人的导师
斯文的蜜蜂
2025-07-15 10:42:43

丝滑面瓷砖特点是细腻有亮度。色调以浅咖啡色与奶白色为主,两种色调的曲线自然无序的延展开来,层次感强。卓越的精抛工艺保障产品高光色度的同时,将表面质感刻画得更为细腻,更温润,用手触摸便有一种丝滑的咖啡滑落喉咙的感觉。

丝滑面瓷优点

采用高精度喷墨设备高清还原,使用自主研发釉料,并通过采用防污技术,防污负离子在瓷砖表面形成保护层,污渍难以渗透到砖里面,瓷砖的抗压性能好,瓷砖的耐磨程度强,经过高温烧制的砖致密性也非常强,采用进口釉料,自主研发科学配比打造专属丝滑亲肤质面触感如肌肤般细腻有温度带给消费者全新的柔肤体验。

魁梧的果汁
可爱的仙人掌
2025-07-15 10:42:43
釉下彩的基本特征是:泥坯(包括未素烧的泥坯和素烧过的泥坯)、颜料(就是做画的颜料)、釉(是透明釉,不是颜色釉)这三者同时在1300°C以上高温烧成(其中青花和釉里红的烧成温度是1300,醴陵釉下五彩的烧成温度是1380)。只要这三者不是在1300°C以上的高温下同时烧成就一定不是釉下彩,只能归入釉上彩、釉中彩的范围。(粉彩是釉上彩的一种,五彩可能是釉上彩也可能是釉下彩)。釉下彩包括:“醴陵釉下五彩瓷”、“景德镇青花”、“景德镇釉里红”(或者青花跟釉里红的组合)。
釉上彩、釉中彩俗称两张皮,也就是说它的瓷胎跟外面的装饰图案、跟外面的釉一定是分2次分别烧成的,具体是第一次先烧成瓷胎,然后在瓷胎上画画或者盖上釉第二次烧成画面或者外釉面。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外面烧的那次(也就是最后烧的那次)一定是低温的,通常是600到800°C,含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