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五彩瓷器怎样鉴定?怎样保养?
你好。其一:宣德五彩只有官窑没有民窑。不存在什么民窑所烧造的宣德五彩。也就是说宣德五彩没有什么官窑和民窑之分。宣德五彩是官窑器。与同一时期的其它种类的官窑器物(如宣德青花)做个比较,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胎釉、造型、纹饰、用料、款识等等是完全一致的。可能是朝廷对于宣德五彩极为看重,管理非常严格,配方没有外泄,彩料只掌握在官家手里,不允许民间烧造,民间也不可能烧造出来。其二,宣德五彩的胎质比较细腻、洁白,胎体坚致,胎釉结合紧密,釉面多白中闪青。器物底有施满釉的,也有只为写款识而部分施釉的,大多为细砂底。露胎处大多或多或少有浅淡的火石红,有的则涮一层薄薄的浅酱色护胎釉(宣德时期其它的官窑瓷器也常见这种情况)。细砂底足用手轻轻抚之,有润滑、舒服之感觉,如抚婴儿的肌肤。从我们所见的宣德五彩器物来说一概如此,没有例外。其三,宣德五彩的器型规整,线条流畅,制作精美、古拙,无论大件小件都很精细,技艺高超,绝无草率之作。笔者所见的器型有尊、觚、冒筒、藏经筒、杯、碗、盘、豆、盖罐、执壶、梅瓶、天球瓶、瑞兽摆件等。譬如尊,笔者所见的有出戟尊、钟式尊、摇铃尊。如果与同一时期的青花器物相比,宣德五彩的器型少许多,有许多宣德青花器型不见宣德五彩有,然而,几乎所有的宣德五彩器型宣德青花都有同样的器型。这也同时说明了,宣德五彩烧造的时间可不长。其四,宣德五彩色彩艳丽,华若云锦,深厚堆垛,绚丽悦目。这是宣德五彩的主要标志和其唯一性。其色彩的厚度与纹饰的火爆热烈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有青花相佐,比粉彩和珐琅彩略显张扬。色彩无论怎样变化,从整体上给人的感觉其彩头是一样的,可以说是一目了然。通常所用的色彩有红、黄、绿、紫、兰(青花)、黑、白。红又分为大红与浅红,绿也有深绿和浅绿,黄同样有深浅之别,紫也有深浅。有的色彩深浅的程度可以三分。青花用的是国产青料(精品),而没有用进口料的。其兰艳程度稍逊于苏麻历青,有晕散而无凝斑。别有情趣。由于晕散,凡用青花所绘的龙头直观上观察龙的睛被遮掩起来了,戏称为瞎龙。正是因为晕散的效果,除龙头外用青花所绘的纹饰韵味无穷。所有的宣德五彩器物上都使用了青花,目前说来还没有发现不用青花的宣德五彩。这一点也是与万历、嘉靖五彩的主要区别之一。因此,过去所谓的宣德五彩与宣德青花五彩之分、之说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必要的。宣德五彩就是宣德青花五彩,学术上还是以称宣德五彩为宜。黑彩只用来勾勒部分边框,即轮廊线,譬如花瓣或叶子的边线,有的龙身也用黑彩勾边线。白彩使用的很少。宣德五彩上的色彩有深浅的过渡,过渡自然,譬如龙身、花朵等等。宣德五彩的纹饰与宣德同时期的其他品种一样是同步的,相映成趣。纹饰精美,线条流畅,运笔自然,无一笔是草率的。纹饰多繁褥,但空间布局合理、舒展、大气,给人以很舒服、赏心悦目的感觉,应是没有留下姓名的大师之作。常见纹饰为龙凤纹、鹤纹、鸳鸯莲池纹、鱼澡纹、三友纹、水波纹、云纹、几何纹、莲纹、牡丹纹、菊纹、灵芝纹、卷草纹、蕉叶纹、水草纹、瑞兽纹、人物纹、梵纹等等。就我们所见到的来说,最多的是龙凤纹,而且龙皆为五爪。人物纹较少见,目前只见到两件,一件是画高士的五彩大碗,另一件是绘有婴戏纹的五彩盖罐。还没有发现一般意义上的花鸟纹饰,也没有见到过山水纹饰。由于釉面、色彩和年代久远的原因,宣德五彩器物的表面有自然流露的宝光(蛤蜊光)。这种光由内向外放射,五艳六色,流光溢彩,润泽含蓄,神秘莫测,妙不可言,摄人魂魄。有人认为这是天然矿物、植物彩料造成的。其五,目前发现的宣德五彩款识有这么几种,即青花六字楷书款和青花四家楷书款。六字即有横排也有竖排,多为横排;四字即有横写也有方块形,多为方块形。施满釉的多为底足青花双圈竖排双行六字楷书款,也有竖长方形边框内书竖排单行青花六字楷书款的。还有竖排六字青花楷书款,只在款识周围施釉的,不施满釉。还没见到过篆书款。书写款识的色料只见青花,没有其他色料的款识。款识大多晕散宣德五彩款识的字体为典型的宣德时期官窑书体,刚劲有力,洒脱大气,件件书写到位,几乎是出自一二人之手,每一件上的款识均可作为识别宣德官窑款识的标本。正如通常所说的,宣德款识遍器身,宣德五彩也是一样。
希望可以帮到你
明朝永乐宣德年间青花瓷的特点
永乐青花带款的仅有一种,即压手杯。此杯现在世界仅存有三件完整的,另有破碎的一件,均藏于故宫博物院。明谷应泰所著《博物要览》记载的款心花纹有三种:双狮款、鸳鸯款、葵花心款,现传世三件不见鸳鸯款。双狮款和葵花款皆在杯内心书“永乐年制”四字篆款。压手杯为永乐青花绝品,后世多仿,明万历及清康熙、光绪时均有仿品,但仿品造型不对,尺寸大于真品,胎体厚重,画风亦显粗犷。只要见过真品,一望便知其为赝品。80年代初,故宫博物院曾携真品到景德镇仿制了数百件,其中精者有数十件,造型、纹饰及青花色调均绝类真品,是历代仿古青花最成功的作晶。但当时仅仿了葵花心款的一种,故见到此种款识的,一定要提高警惕。
宣德青花有款的比较多,款多为楷书,极个别的也有篆书款,其书款部位没有定式。有写在器底的,也有写于器身的,其字体虽不一样,但总体风格较为一致。楷书款的“德”字均在“心”上少一横,这是鉴定时要注意的。另外,也有不具年号的,而以青花篆书“大德吉祥场”或楷书“坛”字的,也属官窑所产。孙瀛洲先生积一生经验总结宣德款识,作有歌诀:“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刻印篆暗阳阴,横竖花四双单园,晋唐小楷最出群。”先生的经验来源于细心的观察和认真的总结。我们要想学会鉴定其款识的要诀,最好的方法还是看几件真物的款识,熟记其书法风格,这样自会融会贯通。后世仿宣德款的最多,从成化到今,从未间断,但均具本朝特点,与真物不一样。
永乐、宣德青花造型主要有壶、盘、碗、杯等类,受西亚影响很明显。
壶类有执壶、三系竹节壶、僧帽壶等。执壶以玉壶春瓶为壶体,两侧各加一柄一流,在流与壶颈之间连一花形薄片,起支撑、固定作用,是为避免造型烧造过程中变形而设计的。另有一种执壶,长颈,壶身为圆筒式,云形流附于颈部上端,流口为葫芦形,柄为如意形曲柄。三系竹节壶仅北京故宫博物院存一件。僧帽壶元代始有,永宣继续生产,因其上端类似僧帽,故得名僧帽壶。
瓶类造型变化丰富,有梅瓶、玉壶春瓶、双系扁瓶、天球瓶等。梅瓶在宋、元时底端瘦,多配座,明代时不配座,故底端加宽,方能保持瓶的稳定性。玉壶春瓶在宋、元时瓶体瘦俏,明代时圆腹渐丰硕。双系扁瓶有画花草的,也有画人物的。天球瓶为明永宣时流行的造型,直颈,腹体为圆球体形,纹饰多为海水龙纹,有青花龙和青花地白龙纹两种。
盘类中除常见的日用器皿外,以直径在30厘米~40厘米之间的大盘最有代表性。大盘口沿有圆口及菱花口两种。与元代不同的是其画面十分简洁,如故宫博物院所藏宣德青花枇杷绶带纹盘,为宣德典型杰出作品。该盘心绘三层花纹,边缘绘卷枝纹,纹里又绘一层折枝花纹,中心绘枇杷绶带纹,布局十分疏朗,画面简洁,估计画稿当出自画院。
碗类以一种广口、厚胎的大碗最为常见,多绘花草纹。
此外,折沿盘、花浇、烛台、扁瓶、带盖瓷豆、筒形器座等,均是直接受西亚文化影响产生的新造型。
明永乐宣德官窑青花纹饰主要有花草、动物和人物等。花草纹有莲花、牡丹、菊花、灵芝、瓜果、葡萄、松竹梅、山茶等,动物纹有龙、凤、狮子、海兽等,人物纹有婴戏、胡人乐舞、仕女等。除此之外,梵文、藏文也常出现于青花器上。
对永乐、宣德官窑青花,只要把握其造型和青花颜色的特征,一般是不容易鉴定错的。尤其是解放前的仿品,尽管造型逼真,但青花颜色始终未仿成功。比较困难的是区别永乐和宣德两朝的瓷器,但景德镇永乐、宣德官窑发现后,这个难点也基本解决。
明朝永乐宣德年间青花瓷的介绍明永乐朝(公元1403-1424年,明成祖朱棣年号)历时21年,是明代国力强盛时期。随着景德镇瓷器业的昌盛繁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与宣德青花一道被称为开创了中国青花瓷的黄金时代。
永乐朝前后期瓷器质量发生很大变化,永乐早期制品基本接近洪武朝后期,而后期制品则与宣德早期相接。
宣德官窑青花,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以致思想观念。作为宫廷用瓷和精美的艺术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与当时制度的完备与技术的成熟有很大关系,作品一直被后人推崇,为青花工艺的典范。
自明代成化朝开始到晚清民国均大量烧制,最为成功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清宫旧藏的宣德青花为蓝本,去精心烧造,造型、尺寸、纹饰都十分酷似原作,具有宣德青花的韵味,如康熙朝仿宣德青花仕女纹碗、缠枝花纹钵缸,折枝花果纹花口碗,缠枝花纹鱼篓尊,海水异兽纹高足杯;
雍正朝仿宣德青花竹石蕉叶纹玉壶春瓶、花果纹梅瓶、花卉纹书纹灯、团龙纹葵式洗、海水龙纹天球瓶、绶带耳葫芦瓶、牵牛花四方委角瓶;乾隆朝仿宣德青花锦纹盖罐、凤穿花纹罐、松竹梅人物纹盘、把莲盘、花果纹执壶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明朝永乐宣德年间青花瓷的区别第一,从款识看,永乐青花仅见压手杯一种四字篆款,其他均无款识;宣德青花多有款,常见者为六字楷书款。
第二,永乐胎体轻巧,纹饰纤细,釉面无橘皮纹;宣德胎体厚重,釉面有橘皮纹,纹饰粗放。同一种造型,永乐轻、宣德重。
第三,永乐青花纹饰带有明显的元代遗风,宣德青花则完全摆脱了元代遗风,自成风格。如永乐龙纹身体瘦长,但比元代略肥,常见者为直披发和竖披发两种姿态,爪比之元代肥实。宣德龙纹身体变肥有披发、竖发及前首披发等数种姿态。永乐凤纹较少,宣德则凤纹多见,或龙凤并用,或凤纹与蕃莲、云纹相配。
第四,永乐官窑做工精细,瓶罐等立体造型接痕修整细致,不像元代及明初那么明显,而宣德时则少有接痕。永乐大盘底足多砂底,亦修整得十分细腻,仅泛出小块的铁红斑,一般器物以釉底为主,釉底白釉匀净,釉薄处泛,厚处呈浆白色或闪青白色,有一部分底釉开有细片纹。宣德亦如此,但砂底比永乐略欠细腻,且火石红斑重于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