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瓷片电容
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第四部分 名称 | 材料 | 特征 | 序号 电容器 | 符号 | 意义 | 符号 | 意义 | 符号 C 高频瓷 T 铁电 T 低频瓷 W 微调 I 玻璃 J 金属化 符号 Y 釉云母 X 小型 C Z 纸介 D 电压 用字母或数字 J 金属化 M 密封 L 纸涤纶 Y 高压 D 铝电解 C 穿心式 A 钽电解 S 独石编辑本段电容功能分类介绍 名称:聚酯(涤纶)电容(CL) 符号: 电容量:40p--4μ 额定电压:63--630V 主要特点:小体积,大容量,耐热耐湿,稳定性差 应用:对稳定性和损耗要求不高的低频电路 名称:聚苯乙烯电容(CB) 符号: 电容量:10p--1μ 额定电压:100V--30KV 主要特点:稳定,低损耗,体积较大 应用:对稳定性和损耗要求较高的电路 名称:聚丙烯电容(CBB) 符号: 电容量:1000p--10μ 额定电压:63--2000V 主要特点:性能与聚苯相似但体积小,稳定性略差 应用:代替大部分聚苯或云母电容,用于要求较高的电路 名称:云母电容(CY) 符号: 电容量:10p--0。1μ 额定电压:100V--7kV 主要特点:高稳定性,高可靠性,温度系数小 应用:高频振荡,脉冲等要求较高的电路 名称:高频瓷介电容(CC) 符号: 电容量:1--6800p 额定电压:63--500V 主要特点:高频损耗小,稳定性好 应用:高频电路 名称:低频瓷介电容(CT) 符号: 电容量:10p--4。7μ 额定电压:50V--100V 主要特点:体积小,价廉,损耗大,稳定性差 应用:要求不高的低频电路 名称:玻璃釉电容(CI) 符号: 电容量:10p--0。1μ 额定电压:63--400V 主要特点:稳定性较好,损耗小,耐高温(200度) 应用:脉冲、耦合、旁路等电路 名称:铝电解电容 符号: 电容量:0。47--10000μ 额定电压:6。3--450V 主要特点:体积小,容量大,损耗大,漏电大 应用:电源滤波,低频耦合,去耦,旁路等 名称:钽电解电容(CA)铌电解电容(CN) 符号: 电容量:0。1--1000μ 额定电压:6。3--125V 主要特点:损耗、漏电小于铝电解电容 应用:在要求高的电路中代替铝电解电容 名称:空气介质可变电容器 符号: 可变电容量:100--1500p 主要特点:损耗小,效率高;可根据要求制成直线式、直线波长式、直线频率式及对数式等 应用:电子仪器,广播电视设备等 名称:薄膜介质可变电容器 符号: 可变电容量:15--550p 主要特点:体积小,重量轻;损耗比空气介质的大 应用:通讯,广播接收机等 名称:薄膜介质微调电容器 符号: 可变电容量:1--29p 主要特点:损耗较大,体积小 应用:收录机,电子仪器等电路作电路补偿 名称:陶瓷介质微调电容器 符号: 可变电容量:0。3--22p 主要特点:损耗较小,体积较小 应用:精密调谐的高频振荡回路 名称:独石电容 容量范围:05PF--1ΜF 耐压:二倍额定电压。 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电子精密仪器。各种小型电子设备作谐振、耦合、滤波、旁路。 独石电容的特点:电容量大、体积小、可靠性高、电容量稳定,耐高温耐湿性好等。 最大的缺点是温度系数很高,做振荡器的稳漂让人受不了,我们做的一个555振荡器,电容刚好在7805旁边,开机后,用示波器看频率,眼看着就慢慢变化,后来换成涤纶电容就好多了 就温漂而言:独石为正温糸数+130左右,CBB为负温系数-230,用适当比例并联使用,可使温漂降到很小 就价格而言:钽,铌电容最贵,独石,CBB较便宜,瓷片最低,但有种高频零温漂黑点瓷片稍贵云母电容Q值较高,也稍贵 里面说独石又叫多层瓷介电容,分两种类型,1型性能挺好,但容量小,一般小于0。2U,另一种叫II型,容量大,但性能一般。电容器包括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两大类,其中固定电容器又可根据所使用的介质材料分为云母电容器、陶瓷电容器、纸/塑料薄膜电容器、电解电容器和玻璃釉电容器等;可变电容器也可以是玻璃、空气或陶瓷介质结构。以下附表列出了常见电容器的字母符号。 电容分类: 1.电解电容 2.固态电容 3.陶瓷电容 4.钽电解电容 5云母电容 6玻璃釉电容 7聚苯乙烯电容 8玻璃膜电容 9合金电解电容 10绦纶电容 11聚丙烯电容 12泥电解 13有极性有机薄膜电容 14铝电解电容
在讲压电陶瓷的极化之前,需要科普一下什么是压电陶瓷。压电陶瓷听起来很高端,说白了就是一种电子陶瓷材料,具有压电特性。那么压电陶瓷的压电特性是怎么来的这是压电陶瓷经过了极化,所具有的特性。而极化又是化学当中重要的基本知识点,下面主要针对极化作相关介绍,希望这篇精心整理的文章能够给有需要的朋友一些最基本的帮助。
所谓极化,就是在压电陶瓷上加一强直流电场,使陶瓷中的电畴沿电场方向取向排列,又称人工极化处理,或单畴化处理。
一、极化原理
压电陶瓷的极化机理取决于其内部结构。压电陶瓷是由一颗颗小晶粒无规则地“镶嵌”而成,每个小晶粒可看为一个小单晶,其中原子(离子)都是有规则(周期性)的排列,形成晶格,晶格又由一个个重复单元—晶胞组成。 晶粒与晶粒的晶格方向不一定相同,从整体看,仍是混乱、无规则的。 为了使压电陶瓷处于能量(静电能与弹性能)最低状态,晶粒中就会出现若干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内晶胞自发极化有相同的方向,但邻近区域之间的自发极化方向则不同。自发极化方向一致的区域称为电畴,整块陶瓷包括许多电畴。
二、人工极化
在压电陶瓷上加一足够高的直流电场,并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时间,迫使其电畴转向,或者说迫使其自发极化作定向排列。极化前,各晶粒内存在许多自发极化方向不同的电畴,陶瓷内的极化强度为零,极化处理时,晶粒可以形成单畴,自发极化尽量沿外场
方向排列。极化处理后,外电场为零,由于内部回复力(如极化产生的内应力的释放等)作用,各晶粒自发极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按原外电场方向取向,陶瓷内的极化强度不再为零,这种极化强度,称为剩余极化强度。
三、极化的三要素
极化电场、极化温度和极化时间,简称极化三要素。
四、极化方法
1)油浴极化法:油浴极化法是以甲基硅油等为绝缘媒质,在一定极化电场、温度和时间条件
下对制品进行极化的方法
2)空气极化法:空气极化法是以空气为绝缘媒质,以一定的极化条件对制品进行极化的方法。
3)空气高温极化方法:空气高温极化方法是以空气为绝缘媒质,极化温度从居里温度以上(高于TC10-20℃)逐步降至100℃以下,相应的极化电场从较弱(约30V/mm)逐步增加到较强(约300V/mm),对制品进行极化的方法,又称高温极化法或热极化法。
总的来说,这在普通人眼中确实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但是在化学领域确更像是基本的常识,研究化学的朋友,可能就会非常明白其中的原理,而对于小白,你也不必太过于紧张或许焦虑,可以参照上面的文字说明,细细研究其中的科学道理,如果你有一定的化学基础,相信会很快理解。当然,身边要是有一个学理科出身的朋友,那么虚心向他学习,或许也是一种捷径。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碎瓷片中有很多小孔,其中有空气,当水沸腾时,产生气泡,但气泡的产生需要克服气泡的表面张力,既需要额外的能量,尤其是有机液体加热时如果不加碎瓷片,液体会过热,即温度超过沸点时还不沸腾。此时液体获得了足够的沸腾所需的能量,然后突然沸腾喷溅,就是暴沸。 不用碎瓷片也行,用一个细的玻璃管,只要有气泡,就可以绕过那个能量高峰,在气泡的基础之上再变大,能量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