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有摄影师拍过以瓷房子为题的艺术照,怎么会那么恐怖呢?真是糟蹋好东西了!
是啊,瓷房子博物馆刚刚被美国媒体评为世界十五大设计独特的博物馆之一,与法国卢浮宫齐名,瓷房子上面镶嵌着7亿片古瓷片,都是真品,其中钧瓷一小片就价值上万,真是中国的骄傲。近几年古瓷片收藏大热,真假难辨,瓷房子里的古瓷片都是真的,可真牛啊
金丝彩釉画是借鉴了传统景泰蓝工艺中的掐丝、点蓝等工艺技术而创新的一种平面画,纯手工制作,保持了金丝镶嵌、图案色彩丰富、作品档次高等工艺特色。金的金属丝条,粗旷的石头颗粒,靓丽的颜色,精致的做工,整幅画给人的感觉既古朴典雅,又高档华丽,是一种高档的室内装饰品,手工艺术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图案上,我们几乎可以制作任何题材的画面,抽象画,风景画,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东西方等各都可以制作出来。
名称
金丝彩釉画
别名
彩嵌工艺画
分类
装饰画
工艺
镶嵌工艺
画材选
金属丝,天然彩石
特色
纯手工制作
95%的人还看了
金丝彩釉画销量如何
金丝彩釉画论文
金丝彩釉画梦
彩釉画被骗
简要介绍
5张
金丝彩釉画
金丝彩釉画就是彩嵌工艺画,彩嵌工艺画是一种高档的装饰画,采用镶嵌工艺,纯手工制作而成。 画材选用金属丝,天然彩石为原料,先用金属丝镶嵌除圆形的轮廓,然后以天然彩色石头作为图画的颜色,经过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前后所有工艺全部都是纯手工制作,无需机械。成品画片厚度一般在3毫米到几厘米之间,无需再装裱,直接装配画框即是一幅成品画。 金属丝,彩石合成一体,画面平整光滑,彩石颗粒清晰可见。金的金属丝条,粗旷的石头颗粒,靓丽的颜色,精致的做工,整幅画给人的感觉既古朴典雅,又高档华丽,是一种高档的室内装饰品,手工艺术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图案上,我们几乎可以制作任何题材的画面,抽象画,风景画,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东西方等各都可以制作出来。
特点所在
金丝彩釉画是借鉴了传统景泰蓝工艺中的掐丝、点蓝等工艺技术而创新的一种平面画,纯手工制作,保持了金丝镶嵌、图案色彩丰富、作品档次高等工艺特色。
艺术价值
金丝彩釉画是传统工艺和现代文化巧妙结合的艺术精品。主要体现在色泽鲜亮、立体感强;融合了油画、国画、水彩等上色手法;无论从那个方面都能清晰看出画的每个层次,近看更有情趣,欣赏每根金丝的走向,纹理明确、清晰,给人以古典之美感,更有金属的质感美和亮泽美;天然釉料色泽鲜亮,永不退色;,是装饰家居,办公,宾馆茶楼的绝佳装饰用品,也是旅游纪念,馈赠亲朋好友的珍贵礼品,更是工艺收藏佳品。
精美的作品供人们欣赏,起到点缀与美化环境,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提高精神文化生活。
工艺概说
在工艺上是借鉴了景泰蓝的镶嵌工艺,但我们独创的是以金属丝和天然彩石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独特工艺,精心细致地制做出各种风格、图案、颜色、规格的装饰画。
“彩嵌工艺画”是一种工艺装饰画种,在工艺上是借鉴了景泰蓝的镶嵌工艺,其制作工序大致为:
先在玻璃模具上涂上一层脱模剂,然后在玻璃上面掐丝、沾丝、上色,等颜色干后再用树脂调和石英砂磊高画面,最后将画面从玻璃上脱离下来,就成为一幅成品画了!有的厂家也把这种工艺称为“新型景泰蓝画制作工艺”,实际它和景泰蓝画是有本质区别的!
景泰蓝画是借鉴了传统的景泰蓝工艺中的掐丝、点蓝、抛光等工艺,但不再去烧制;上色后,使用树脂在画面表面覆上一层光亮面即可作为成品画销售了,它是一种平面板画,和传统的景泰蓝花瓶、瓷器等产品在制作工艺和外观效果等方面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色彩介绍
彩嵌工艺画的画面色彩是使用矿物颜料调和树脂来搭配使用的,其颜色鲜艳,可以调配出许多色彩。画面中选用彩石的颗粒可大可小,可根据画面的不同部分和表达意思的不同而选择大小不同的颗粒,或粗大或精细,使得画面即能表现粗犷、也可表现精细的产品风格。
在色彩上,画面完全是各种天然彩石本身的颜色,无须填加后天的任何人工色素,其颜色显得自然、丰富且永不褪色。
树脂与彩石
树脂和彩石作为画面的主要部分,其物理性质,决定了成品画面可不怕水、不怕潮湿,适合一些浴室、洗浴中心等相对潮湿一点的特殊场所的悬挂装饰。在选用彩石的颗粒大小上,可根据画面的不同部分和表达意思的不同而选择大小不同的颗粒,或粗大或精细,使得画面即能表现粗犷、原始、古朴、奔放的意境也可表现细腻、精细如皮肤之作品风格。
图案风格
在图案风格上,我们即可制作抽象的画面,也可制作写实的画面,山水、人物、花鸟、动物、中国画、西方油画等不同风格的作品都能用该技术制做出来,每根金属丝都要一丝不苟地、严谨地表现每一图案轮廓的每一细节,来不得半点马虎!所以画面非常的精细、准确、到位!任意一幅画,你光欣赏里面一根根的金属丝也是一种享受!
金属丝材料
以黄灿灿的金属丝作为图案的轮廓、以各种天然彩石(颗粒或粉末)作为图案的颜色、各种风格的画面再配以精细的做工(每张画的每个部分都要用手工一点点制作,无法用机械代替),使得制做出来的每一幅画既是一件装饰品又是一件精美的手工艺术品,具有装饰、观赏、收藏三重价值!特别是我们有些画面限量供应,就更有收藏价值了!
夜光材料
在画面中加上夜光材料后,还可做出夜光效果的画面来,一幅画,白天、夜晚可呈现两种不同视觉感受,具有双重装饰效果。
金属丝、彩石的物理性质,决定了画面不怕水、不怕潮湿,这样就更适合一些浴室、洗浴中心等特殊场所的装饰。且永不褪色,永不变形,同时它还很轻便,便于悬挂。
中国彩嵌工艺画从图案、色彩、材质、做工、价格等多方面综合衡量,它都有最高的性价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档的装饰画品种之一!
产品延伸
产品延伸上,还可以用彩嵌工艺画技术结合木制品来制作出茶几、餐桌、床头等产品,也可制作出屏风、牌匾、影壁、企业标识、接待大厅的公司形象标识、以及一些大型的壁画等产品。[1]
与景泰蓝
景泰蓝是我国金属工艺品中的重要品种。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最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景泰蓝以紫铜作坯,制成各种造型,再用金线或铜丝掐成各种花,中充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景泰蓝造型特异,制作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国传统出口工艺品。西安金属工艺厂是西北生产景泰蓝的有名厂家。该厂引进北京景泰蓝制作技术,现已能生产多种景泰蓝工艺品,其中景泰蓝犀牛尊造型生动,制作精美,成为全国工艺美术展览的珍贵展品。
景泰蓝作为一种美术工艺品,其制法即于铜器表面上以各色珐琅质涂成花纹,花纹的四周嵌以铜丝或金银丝,再用高火度烧即成。这项工艺始于明代景泰,而且初创时只有蓝色,所以叫景泰蓝。现在虽然各色具备,然而仍然使用以前的名字。因为景泰蓝已变为一种工艺的名称,而不是颜色的名称,据说景泰为宣德之子,宣德重视铜器以及铸冶铜质,景泰在幼年期间耳濡目染,认识极详,且嗜之极深,只是对于铸炼方面,宣德已到达绝顶,没有能力再求突破,就在颜色方面另别辟蹊径,以图出奇制胜。终于有景泰蓝的创制。因为事先对颜色的筹谋极费苦心,所以在成功之后,也极端钟爱,所有御用陈饰无不用景泰蓝制作,种类之多不可屈数,凡瓷料所能制器无不尽有,成化时期继承遗业,未改遗风,仍努力烧制,所以景泰蓝的器物在景泰和成化两朝最为常见。其后经历弘治、正德、嘉靖、隆庆四朝,虽仍然烧制,可是都因循成规,虚应故事,在质量上都不能与景泰和成化年间媲美。万历以后,虽然偶然有烧制,并非象以前设官置厂视为例务,所以以后出品极少。终明代一世,都没能复兴。到清朝乾隆时期,又开始烧制,且品类多,成绩好,虽然不能和景泰、成化时期相比,但是比起弘正以后出品物绝不逊色。现今虽有康雍的器物出现,然而细细考究竟与乾隆所制器物没有什么不同,实际上是乾隆所制,刻康雍年款,却不是康雍制作的。
大体上说,明代的景泰蓝胎的铜质较好,多为紫铜胎,体略显厚重,故造型仿古的多,主要仿青铜所用的彩釉均为天然矿物质料,色彩深沉而逼真,红像宝石红,绿像松石绿。此时的丝掐得较粗,镀金部分金水厚。彩釉上大多有砂眼。款有“大明景泰年制”或“景泰年制”,底款,边款均有。
清代的景泰蓝工艺比明代有提高,胎薄,掐丝细,彩釉也比明代要鲜艳,并且无砂眼,花纹图案繁复多样,但不及明代的文饰生动,镀金部分金水较薄,但金色很漂亮。
民国时期景泰蓝总体水平不及前代,胎体薄,色彩鲜艳有浮感,做工较粗。这时只有“老天利”,“德兴成”,制作的景泰蓝工细,质量好。造型多仿古铜器,或仿乾隆时的精品,款,已都是刻款了。现在景泰蓝的陈设品多,不做实用品。
现在的景泰蓝工艺大有提高,造型多样,纹饰品种繁多,已成为我们与国际友人和亲朋好友互相往来的最佳礼品了。但当代人对景泰蓝工艺画的认识还停留在书本,真正欣赏过景泰蓝作品的为数不多。
制作
制作精美的景泰蓝,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
一、型制作(制胎):将紫铜片按照图纸要求剪出各种不同形状,并用铁锤敲打成各种形状的铜胎,然后将其各部位衔接上好焊药,经高温焊接后便成为器皿铜胎造型。
二、掐丝:用镊子将压扁了的细紫铜丝掐、掰成各种精美的图案花纹,再蘸上白芨粘附在铜胎上,然后筛上银焊药粉,经900度的高温焙烧,将铜丝花纹牢牢地焊接在铜胎上。
三、点蓝:焊好丝的胎体经酸洗、平活、整丝后便可上釉了。所谓点蓝就是用金属小铲把各种珐琅釉料填入丝纹空隙中,经过800度的高温烧熔,将粉状釉料熔化成平整光亮的釉面。如此反复两次至三、四次的上釉熔烧,才能将釉面与铜丝相平,这样就使器皿披上了华丽典雅、五彩缤纷的漂亮外衣。
四、磨光:是用粗砂石、黄石、木炭分三次将凹凸不平的蓝釉磨平,凡不平之处都需经补釉烧熔后反复打磨,最后用木炭、刮刀将没有蓝釉的铜线、底线、口线刮平磨亮。
五、镀金:将磨平、磨亮的景泰蓝经酸洗、去污、沙亮后,放入镀金液糟中,然后通上电流,几分钟后黄金液便牢牢附首在景泰蓝金属部位上了。再经水洗冲净干燥处理后,一件斑斓夺目的景泰蓝便脱颖而出了。镀好金的景泰蓝再配上一座雕刻得玲珑剔透的硬木底托,更显出景泰蓝雍容华贵、端庄秀美的姿色。
随着景泰蓝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需要,一些异形产品、实用产品、旅游纪念品以及高、大、精、尖、高品位的景泰蓝大量生产,新品种、新花色、新工艺不断涌现,近几年来景泰蓝行业里出现了脱胎景泰蓝、银胎景泰蓝,画珐琅与掐丝珐琅相结合的景泰蓝、机制景泰蓝、仿日本七宝烧的银晶蓝,以及多种工艺相结合的景泰蓝。特别是多工艺结合景泰蓝尤为突出。这是一种以景泰蓝为主体,然后与牙雕、玉雕、木雕、漆艺以及花丝镶嵌等工艺结合,由于多种工艺巧妙结合,各种材料互相衬托,再加上通体又镶嵌了大量的宝石,更使作品新颖奇特、玲珑剔透,通体散发出珠光宝气。
古瓷片价值昂贵,成为很多收藏爱好者的新宠,那么你知道瓷片有哪些收藏的价值吗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瓷片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瓷片收藏
古瓷片有传世完整器所不具备的优势:凡历史上生产过的瓷器,都会因最终破碎而产生瓷片,而传世完整瓷器因为改朝换代、兵荒马乱,有些器皿已不存世。如景德镇前些年在施工中,掘出了大量的官窑瓷片。因当时是集中掩埋,今日拼出器型后,发现无论是造型、纹饰还是发色,仍发现很多迄今为止,世人所从未见过的东西,甚至,有的制瓷技艺早已失传。如以往一直认为孔雀绿釉制品以明宣德朝为早,近年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在元代遗址中发现了基本可复原的元代孔雀绿地青花研盒等古残片,证实了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中部出土的孔雀绿釉玉壶春瓶是元代制品的推断确实可信。而2005年北京西城区毛家湾1号发掘出全国最大瓷器坑,瓷器残片近百万片。瓷片显示当时有些器皿采用不施釉手法,此种技术目前已失传。
故此,古瓷片有作为历史“标本”的意义。初学者拾捡不同年代、窑口、图案纹饰等的古瓷片,通过观察、对比,再结合《中国陶瓷》等理论书籍,学习瓷器鉴定长进就会很快。一些资深瓷器藏家,多年来也是“瓷片不离手”。北京藏家白明,收集的古瓷片不仅量多且来自全国不同的窑口,还建起了“睦明堂瓷片标本博物馆”。其中有些珍稀的瓷片,当初得来的价格,皆高于一般完整器。笔者所在的浙江湖州,个人或群体古瓷片展览也不时举办。如,今年2月20日,湖州8位藏家联合展出了他们收藏的500余件精美古瓷片,既有“瓷之源”的德清窑原始青瓷,也有唐代长沙窑,五代越窑,宋代的定窑、汝窑、官窑等“五大名窑”以及明代的青花等。一枚枚“文明的碎片”,带有先民使用的“文化体温”,闪耀着作为原始瓷发祥地之一的湖州及国内各地民窑先民的智慧和创造,也以独特的载体传播着中国的瓷器文明。5月10日,“积微居”收藏明清青花古瓷片也在湖州衣裳街古城区展出。
古瓷片收藏在近年来的一个“命运转机”,不仅是收藏群体扩大而带来的标本之需,更在于它因为精致小巧,蕴含货真价实的文化价值,从而被制成时尚的“工艺品”。
最早是在2010年以前,笔者就曾在江苏扬州文物商店内,看到了诸多晚清浅绛或民国新粉彩的人物瓷片,被机器切割、打磨出更完满的“画片”,通过包银制成种种挂件或饰品,既可佩在胸前,又可挂钥匙串。如此,这种古瓷片饰品,很好地诠释了“传统与现代”完美而经典的结合。而其时的售价,也只在数百元之内。
事实上,以古瓷片做饰品,很多年前就在日本风行。佩戴它,不但风雅、时尚,而且也很有“文化”。日本人对中国古代文化包括陶瓷很推崇,宋五大名窑的单色釉瓷片,本身很珍贵,“输入”日本的就更少。他们以金银包裹镶嵌,在市场上可以卖到很高的价格。而在更早的清代、民国,以钧窑、汝窑瓷片嵌入黄花梨或酸枝木内之挂屏,也时有所见。玩家马未都称其第一件上档次的藏品,就是一组钧窑瓷片挂屏。
近一两年,笔者在长三角很多城市的古玩店、文物商店,开始更多地发现此类古瓷片“工艺品”的显现。一些高古瓷如宋五大名窑或龙泉窑等,瓷片按原来“出土”的模样见售;明清有文字、图案的青花粉彩或单色釉的瓶底碗底盘底,被打磨后售卖;一些人物、山水、花鸟的瓷片,尽可能地“撷取”完整图案而制成挂件、饰品;硕大的残件被镶框做成更大的上墙悬挂“工艺品”……古瓷片获得了“新的生机”。来来去去的购置顾客,不仅有收藏爱好者,也有时尚的年轻男女。
在保证具文物级价值的古瓷片发现后,能上交国家的前提下,古瓷片制成“工艺品”的潜力很大。相对于一般的创意产品、现代文化产品,具有资源不可再生、积淀深厚历史文化信息特性的古瓷片“工艺品”,还有待更深入广泛的开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随着国民文化修养的进一步提高,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更加深入,此类古瓷片“工艺品”必将在市场上“更红”,更时尚、风雅、体面。而散落街巷、乡野的古瓷片,必会有更多人在业余时间去搜罗、找寻。古瓷片的春天,会因此而更灿烂,散发出浓郁、盎然而深远的文化馨香。
瓷片收藏的现状所谓“瓷片”,就是瓷器破碎后产生的瓷器残片。产生瓷片的原因很多,中国制瓷历史悠久,历代瓷窑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出大量的残次品,这些残次品的命运就是被打碎埋入地下。特别是古代官窑瓷器,生产时都有专门的官员监督制作,不论成品多少,只要选出官家所定数量,其余瓷器都要全部打碎深埋。另外,我们的先人由于陪葬及日常生活中的损坏等原因,也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瓷片。瓷片虽然残缺,但它的制作、绘画艺术等一如完整瓷器,代表着一个时期的瓷器工艺水平,因而也有着比较高的收藏价值。而且,瓷片往往还是瓷器收藏者学习鉴定的依据,有许多民间的瓷器收藏家都是从玩瓷片开始的。
藏界收藏瓷片者历来不乏其人,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施工高潮迭起,很多深埋地下的瓷片被从地里挖出,被一些有心人发现,于是出现了“瓷片一族”,瓷片收藏遂成为古瓷收藏的一个热点。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各地逐步出现了古瓷片交易场所,而其中尤以北京、南京、郑州等一些古城为胜。北京的报国寺、潘家园也是瓷片交易的重要场所。不少大中城市还开设了专门鉴赏、研究瓷片的沙龙。北京甚至还有专门收藏和展览古瓷片的睦明唐瓷片标本博物馆。当今,江河之畔、工地上下,乃至遗址周围,处处可见“瓷片族”们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