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养殖技术及蜜蜂养殖方法
蜜蜂养殖技术及蜜蜂养殖方法包括选购蜂群、科学饲养、蜂箱管理等。
1、选购蜂群
蜜蜂适合选购的时间为每年4~5月份,此时正值蜂群的繁殖期,有利于挑选出性情稳定、质量上乘的蜂种,以足部粗、身高胸宽、腹部长且丰满、全身密被绒毛、产卵迅速、不易惊慌的蜜蜂为宜。
2、科学饲养
养殖蜜蜂的过程中,要在蜜源缺乏时进行人工饲喂,可以将蜂蜜加水稀释成糖浆,然后进行灌脾或者将糖浆倒入框式饲养器内,投喂时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
3、蜂箱管理
蜜蜂在饲养期间,为了促进其飞翔和排泄,要将蜂箱的中央温度控制在33~35度之间,后期及时打开箱盖进行放养,蜜蜂排泄后会进入繁殖期,此时必须采取人工保温,以缩紧蜂巢,密集群势,建议多群同箱饲养。
蜜蜂养殖注意事项
1、忌胡乱加脾
新手养蜂总爱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喜欢给蜂巢加脾,不管蜂群是否需要,总觉得有备无患。但是要注意给蜜蜂加巢脾,首先蜂量要足,还要有辅助的花粉蜜源,封盖子或者幼工蜂要多。有老旧巢脾的,和发现蜜蜂的蜂量不足要缩减巢脾,可以把巢脾减到保温板外。
2、忌盲目贪群
这里指的是贪弱群蜜蜂的数量,没有花粉蜜源时不要养弱群蜜蜂,蜜蜂太弱难管理,蜂群难以发展,弱群蜜蜂容易逃跑甚至灭群,而且弱群蜜蜂效益太低,弱群蜜蜂采集蜂蜜少。所以弱群蜜蜂要合并,可以把两群弱群蜜蜂合并为中等的蜂群,其实工蜂也是决定蜂王的产卵量的一个因素,所以新手养殖蜜蜂最忌讳贪图弱群蜜蜂。
1、养殖蜜蜂前,一定要确定养殖蜜蜂的数量,不要强行养殖过多的蜜蜂,因为蜜蜂的产蜜和蜜蜂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和蜜蜂的数量却不是成正比的。
2、在养殖蜜蜂时,需要适当的进行加脾扩巢,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或者对蜂王产卵进行控制,这样才能造就出能力比较强的蜜蜂。
3、在养蜜蜂时,需要进行一定的喂养,不能全部靠蜜蜂自产,养殖户需要给蜜蜂补充蛋白质,这样可以让蜜蜂的体质变得更好,这样就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蜂蜜了。
4、要控制隔脾的数量,但是不要大量的割除,不然会导致后面的蜜蜂产出量减少很多,最好选择适量即可,这样可以增加蜜蜂的产出,从而得到高收益。
5、遇到不好的天气时,尽可能的要保证蜜蜂的生存环境,不要在下雨天还将蜜蜂放出去,这样会导致蜜蜂大量死去。
6、在开花的季节,要确保蜜蜂能够正常的采集花粉,如果周围花的数量太少,可以选择适当的移动位置,不要一直停留在一个地方,那样只会让蜜蜂到很远的地方去采集花粉,这样是无法达到高产的。
养殖蜜蜂时,需要在花朵数量较多且有干净水源的地方搭建放养场所,也需要选择蜂种,可以购买或者捕捉品种优良的蜂群,还需要在环境温度过低的时候,使用棉布覆盖在蜂箱上,为蜜蜂做好保暖措施,并且需要每天给蜜蜂喂食一次。
新手如何养殖蜜蜂1、搭建场所
蜜蜂依靠蜜源为生,养殖蜜蜂时,需要在花朵数量较多的地方搭建放养场所,可以根据蜜源植物的开花季节来更换养殖的地方,方便蜜蜂采集蜂蜜,并且场所附近需要有无污染且干净的水源,避免蜜蜂使用污水而死亡。
2、选择蜂种
养殖蜜蜂时,需要选择品种优良的蜂种,最好从商店中购买,因为新手对蜜蜂不了解,从野外捕捉存在一定的危险,我国饲养数量较多的蜜蜂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华蜜蜂,一种是意大利蜂,具体的蜜蜂种类需要根据蜂蜜产品进行选择。
3、保暖措施
蜜蜂适宜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养殖蜜蜂时,需要在蜂箱一侧放一块隔板,再往隔板外面放置保暖物品,为蜜蜂保温,也需要在蜂箱底部铺上一层杂草,还需要在阴雨天气和温度较低的晚上,使用棉布覆盖住蜂箱,避免蜜蜂冻死。
4、提供饲料
养殖蜜蜂时,需要为其提供充足的饲料,可以每天晚上饲喂一次,在给蜜蜂喂食时,需要将白糖水或者蜂蜜水放置在蜂箱底部的饲喂器中,一般每群蜜蜂需要喂食350-400毫升,具体的喂食数量需要根据蜂群数量和产卵多少决定。
一、喜欢贪脾:新手常犯的毛病甚至在一部分老手身上也出现,盲目往蜂群里加脾加础,弄得脾多于蜂。
二、喜欢贪群:对某些养蜂人来说,总爱贪群,见箱内有4-5脾就分群。
三、蜂病乱施药:好的养蜂高手,一年四季甚少发生蜂病的。一旦发病,会针对性地施药,很快会得到抑制。
四、白头蛹便是巢虫:我几乎在所有论坛见一谈到白头蛹,几乎所有的跟贴者都说是巢虫所为。
五、轻信复式移虫:育王是养蜂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为了达到所需数量和及时换王的目的,经验老到的蜂人就会采取移虫育王。
六、双王同群:现实养蜂操作中,除极少数养蜂玩家喜搞“双王同群”,真正以养蜂为业的从来不搞这无谓游戏的。
七、中蜂乱喂代用饲料:中蜂与意蜂都是蜂,但性情和爱好是有明显的区别。
八、越封闭越好:对于这个问题,蜂友们各抒己见,莫衰一是。根据鄙人的经验,还是通气好。
九、饲料不消毒:来路不明的饲料一定要经过消毒后才能喂蜂。多数养蜂人将白糖煮溶后倒入花粉里搅拌发酵一夜后就拿来喂蜂。这是极不严谨也不科学的。
1、花粉里有可能潜在烂仔的“病菌”或中囊的“病毒”,以及其它引发各种疾病的菌毒。
十、摇蜜一扫光:多数蜂友几乎是见蜜就摇,并且一摇就将整箱蜜脾摇尽。
饲养知识:
1、症状
患蛹病的蜂群封盖子脾颜色变暗,封盖下陷,部分封盖被工蜂咬开,露出死蛹。死蛹体色由白色逐渐变成灰白、浅褐、深褐、暗褐色。死蛹无臭味,挑取无丝状物,易被工蜂清理。
死蛹多呈干枯状,有的呈湿润状。感病幼虫干燥、萎缩、光泽感差,养蜂者称之为干蛆。
部分死虫为浅,患病群巢门外可见到各色死蛹。部分幼蜂发育不良,体质衰弱,有的无翅,有的只有1对翅或3支翅,无生产力,常飞出巢后就不能返巢而死于蜂巢附近。患病群蜂王腹部膨大、翅外张,容易死亡。
2、蛹病防治
蜜蜂蛹病是一种病毒病,它的发生与蜂种、环境条件、饲养管理等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和防治实践证明,必须进行综合防治。
选育抗病蜂种,由于蜂场采取近亲育种的方式育王,使蜂种退化,蜂群抗病能力降低,这是蜜蜂蛹病广泛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长远和大范围来看,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引进良种,进行远缘杂交,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另一方面,要进行抗病育种,国内外已有选育抗病品种的先例。这是一项长远而经济的防治蜜蜂蛹病的方法。
抗病育种可从生产、科研两方面着手。生产上,可以有目的地从患病蜂场中选择不发病或发病较轻的蜂群,培育蜂王和种用雄蜂。但要注意,一定要杀灭患病群雄蜂,保证蜂王与种用雄蜂交配。
在科研上,可利用杂交选育、突变育种等方法,选育抗病品种。蜂场在引种时,必须对蜂王隔离观察一段时间,确认无病后方能用来育王。注意卫生条件蜜蜂蛹病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故为蜂群创造良好的卫生条件可预防或减轻发病。
在春秋季,要选择背风、向阳、干燥、清洁、蜜粉源丰富的场地。不应将蜂群放在阴暗、潮湿、温度起伏比较大的场地及污浊的地方。蜂箱、蜂具、巢脾要妥善保管,经常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消毒。对患病群进行蜂箱、巢脾消毒时,可用福尔马林、蜜蜂消毒灵等。
加强饲养管理用优良抗病蜂王换掉病群蜂王,这是防治蜜蜂死蛹病的重要环节;饲养强群,紧框缩脾,保持蜂多于脾,注意蜂群内子脾不要太多,以保证幼虫能得到足够的饲喂和孵育;加强保温措施,防止巢内温度上下起伏;保证蜂群内有足够的优质蜜粉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