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下便宜瓷砖和贵的瓷砖区别在哪里?
瓷砖是一种很神奇的主材:当你逛建材市场时,导购们总是会热情地告诉你,他们的产品有哪些优点。卖地板的会说抗划、环保、适用地暖,卖墙漆的会说抗污、遮瑕、防开裂,唯独只有卖瓷砖会说:请问你家装修是什么风格,喜欢什么样的花纹?对瓷砖的质量却绝口不提。
便宜的100元一平米、好的上万元一平米,瓷砖和瓷砖的区别到底是什么?为了探究这些问题,我们从北京的建材市场,到上海的展会,再到瓷砖生产大本营——广东佛山一探究竟,深入车间内部,只为弄清关于瓷砖的真相——我们是否被收取了高额智商税。
如果你需要一些非常实际的挑选经验和建议,请直接拉到最后一段。
瓷砖为什么 都一个样
大理石、木材、皮革,是室内设计中永恒经典并奢华的材料。但大理石不但昂贵,还有自己的致命缺点:
运输困难 不同种类的大理石固定在某些地区开采,品相好的石材甚至需要从意大利、希腊运送至国内。
不可再生 某些大理石就像翡翠一样,老坑已经被开采完毕,花色罕见,有价无市。
△卡拉拉大理石采矿场,意大利,图源:avonstarsclub
容易断裂 大理石漂亮的纹理是由不同物质呈现的,质地不均匀,容易断裂。虽然修补之后不影响使用,但加工、运输和工期都会受到影响。
难于打理 大理石固然美丽,但是容易吸水,日常使用和不当施工会让大理石把脏水吸进去,影响美观。为了保持持久的光亮,还需要经常地进行打磨养护。
(相比花岗岩,大理石的辐射隐患很低)
△大理石尤其是地面需要定期打磨才能保持光泽效果,图源:YouTube
花岗岩虽然耐磨坚硬,但花色死板不显档次。因此,用廉价又便于施工和清洁的瓷砖来模仿大理石的质感,就成了瓷砖业内的共识,而且谁模仿得越像,谁就越贵——反正贵不过大理石就好了。
所以有些瓷砖即使卖到上万元也有市场,因为与普通瓷砖相比是天价,但与它模仿的大理石相比,就只是白菜了。
△欧神诺厂家样板间,石材仿真度非常高,可以 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平,图源:住范儿自摄
可国内现在的问题是,只会做石材纹理的瓷砖,造成了国内瓷砖品牌特性模糊、产品大同小异的情况。
瓷砖在中东地区被最早发明出来后,人们爱的是它艳丽丰富并能经久不坏的色彩,因此现在中东、欧洲乃至于印度的瓷砖,大都色彩斑斓、图案各异。
△呈现迷人蓝宝石色泽瓷砖,有带有石材的纹理 与深浅不一的色差,图源:imgaramcom
△ 复古做旧的花砖,表面的纹理呈现出古董青花瓷 的质感,图源:Xtend-studiocom
△有漂亮立体纹理的纯色瓷砖,图源:toppstilescouk
概念与 文字游戏
当你想要购买瓷砖时,会听到各式各样的概念:瓷片、仿古、通体、抛光抛釉、微晶石……各个品牌又会有不同的名词和分类。有些“装修指南”上会告诉你,阳台要仿古、厨卫要瓷片、客厅要抛光……都是瞎扯。
我们用简单的整理出了不同瓷砖种类的区别。
但我们真正想告诉你的是:请忘掉上面这张图和一切瓷砖分类的概念。它们对消费者来说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这些分类和质量的好坏无关。
吸水率的谎言
瓷砖的结构可以理解为海绵,蓬松的海绵吸水性非常好,但如果把海绵压扁,吸水性就很有限。
不同瓷砖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密度,密度越大的瓷砖,吸水率越低,瓷砖就越重,工艺难度和材料成本都越高。但这并不代表吸水率高、密度低的瓷砖质量就差。
所有“吸水率越低质量越好”的言论都是对瓷砖一知半解。
△从左到右分别为:厨卫墙砖、厨卫地砖、仿古砖,图源:住范儿自摄
我曾经到上海帮助朋友改造出租房,他的屋子是1994年的装修,卫生间里使用当年流行的小白方砖,整整20年了,瓷砖依然洁净。我在往墙上打孔时,明显能感觉比现在的瓷砖质地疏松并薄,但即使是这样,瓷砖打孔时也没有破裂。
二十年前的瓷砖都能有这样的质量,何况二十年后技术完全成熟的今天。
△这是同小区同时期装修的厨房,也使用了同样的小白砖,除了勾缝脏污之外,也没有出现破损和无法去除的污渍,图源:lianjiacom
瓷砖的质量,最主要的就是两点:容易清洁、不易破碎。所有种类的瓷砖均能轻松达到这个要求。
其实,瓷砖密度的提高,是在提升石材仿真度下诞生的“副产品”。
低吸水率 是为了颜值
为了更好地模仿石材纹理,近十年的瓷砖一直在发展:
增大尺寸 十年前推出的600×600、800×800尺寸已成标准,现在流行的是1800×900大板,而有的品牌已经推出了丧心病狂的1200×2400超大板,尺寸甚至比某些天然石材还要大。
增加光亮 从瓷片到抛釉砖,瓷砖的釉面越来越光滑平整,并且通过不断地精细打磨达到镜面效果,甚至诞生了微晶石这种在釉面上再加一层玻璃,不适合铺地只能上墙的奇葩。
提高清晰度 除开抛光砖之外,其它瓷砖的表面花纹都是“打印”出来的,但打印的精细度和墨水却各有区别。追求极致仿真的大理石瓷砖,不但打印精度高,而且图案要1:1复刻自大理石,绝不出现图案重复,这就需要很高的成本了。
△主要针对高端客户的大板,气势非常磅礴,图源:住范儿自摄
为了实现这些工艺,自然需要密度更高的瓷砖砖体来承载。
但普通的常规尺寸瓷砖,并不需要那么高的密度,瓷砖吸水率高一些也无所谓。普通的墙砖之所以便宜,也是因为够用就行。
△住范儿的假小白砖,产品本身技术难度不高,但最重要的是表面图案的设计和精准把控,以及铺贴时的技术规范要求,才能实现以假乱真的效果。图源:住范儿自摄
高密度、低吸水率的瓷砖,铺贴需要使用瓷砖胶,墙面需要先找平,甚至需要用上干挂工艺,施工更复杂、更昂贵。就像真丝四件套需要更复杂的洗护,普通家庭装修不必刻意追求低吸水率。
厨卫砖与 “地砖上墙”
吸水率最高的是通常所说的厨卫墙砖,其次是厨卫地砖。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是因为地面需要更耐磨、更能承重,相应密度需要大一些,否则容易开裂。
密度越大,工艺越复杂,需要的成本越高,因此为了节约成本,厂家就会把墙地砖分开制造。因此,就有了传说中的“地砖可以上墙,墙砖不能下地”之说。
瓷片和仿古砖需区分墙地砖,但抛光抛釉砖本身密度大,不再有墙地砖之分,只有尺寸上的区别,需要使用在厨卫的话,就用大砖裁。这就是 “地砖上墙”。
△住范儿的这位客户,厨房选择了抛釉砖仿卡拉拉大理石纹地砖上墙,地面则是铺贴花砖,图源:住范儿自摄
大部分品牌都有厨卫砖,但花色都比较老气,款式也不多。想要更好看的花色,导购们就会推荐“地砖上墙”。
欧神诺的厂家向我介绍:厨卫砖用瓷片,是为了帮助大家节约成本。而客厅需要更耐磨的瓷砖。 这个说法并不能说服我——大部分家庭在家里都会穿拖鞋,而且在2000年代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磨损到脱釉的瓷砖。
小白砖消失之谜
实际上,这就是国内主流厂家的产品定位。
一方面,国内的主流市场更接受仿石材的质感(不得不说,用好了确实非常高级)。
另一方面,瓷片模仿石材纹理的能力有限,我拿到过一块卡拉拉大理石纹的六角瓷砖样品,虽然本身很漂亮,但与大地砖一比,在仿真度上仍有差距。
△小六角砖是哑光面瓷片,大地砖是石材光抛釉砖 图源:住范儿自摄
另外,经销商有选货和区域定价权(欧神诺的经销商都是向厂家现金提货的,有压货风险),他们更偏向出售高端、已证明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利润率低、受众又小的各类瓷片(小白砖、面包砖、花砖)会白白占用昂贵的生产线和人力资源,自然大厂不太乐意生产。
△欧神诺也生产六角水泥砖(仿古砖),作为产品线的补充,但花色和纹理选择没有仿石材系列多,图源:住范儿自摄
市场偏好亮晶晶的仿石材纹理,厂家商家的利润也更高,我猜测,这也就是八九十年代应用广泛的小白砖,在2000年代集体神秘消失的原因。
为颜值买单
瓷砖市场以仿石材为贵,仿真度越高、尺寸越大越贵。在欧神诺经销商处,同样的白色石材纹理,有折后140元/片的款式,也有正价800元/片的款式,后者明显纹理更逼真、更好看。
但这种昂贵很可能和质量没关系,仅仅是花色上的区别。
简一大理石瓷砖特别强调对大理石的仿真度,当我向他们的销售询问两款差价超过一倍的产品时,对方说:“砖体和质量没有任何区别,只是贵的这款本身大理石就很稀有。”
也就是说,贵出来的一倍价格都是为花色买单。
上:鱼肚白,600×600规格¥398/㎡,图源:简一大理石瓷砖
下:卡拉卡塔金,600×600规格¥238/㎡,图源:简一大理石瓷砖
当然大厂的品控会非常好,从一开始的原料筛选就更精细,而直到出品后,废品率也会更高。小厂可能废品率十中有一,而大厂可能就十中有二三(仅举例,不是真实比例)。 比如欧神诺的品控就相当严格,一遍机检一遍人工,而我拿到的一些小厂花砖,图案可能印歪的或留有白边。
△欧神诺的机器检测,检查瓷砖打磨后的尺寸是否长度一致,图源:住范儿自摄
△欧神诺的人工检测,检查瓷砖是否有脏污和缺角等问题,图源:住范儿自摄
开发也需要成本和魄力。欧神诺最先做出仿玉石系列的材质,在我们看来可能过于媚俗,但曾经却非常受到高端市场的欢迎。
而近些年因为政策原因高端市场萎缩,他们又领先开发了灰色和白色系的大理石花纹。
△欧神诺的仿玉石系列产品,抛开审美,它体现的工艺水平还是很高的,图源:住范儿自摄、欧神诺官网
△欧神诺新系列的仿砂岩、灰白色系大理石瓷砖,更符合现在的审美趋势,价格也相对更亲民,图源:住范儿自摄、欧神诺官网
我们一直不太喜欢发黄的颜色,显得过时又老气。居然之家里的一位导购告诉我:从一开始有瓷砖,就有米,因此这个颜色非常保险。
但现在再到建材市场,会欣喜地发现,市场风向已经改变,大部分的导购都会推荐灰白色系的瓷砖:“年轻人就选这种简单一些的款式,不需要太复杂,家具也好搭。”
只有马可波罗的导购仍然在推荐米的仿石材瓷砖:“这样的瓷砖颜色柔和。”但这些瓷砖都是在打折促销,有理由相信是旧款清货。
△非品牌店里有些能找到非常丰富的花砖和异形砖, 这是颜值革命10开发阶段选品时拍的照片, 图源:住范儿自摄
不过近年同样受到欢迎的小花砖就要到杂牌小店去找,而最新趋势的水磨石纹理,我们就干脆自己向欧神诺厂家定制,专供住范儿的客户使用了。
△有着若隐若现水磨石纹理的300×600厨房墙砖,由住范儿设计图案,欧神诺厂家生产,图源:住范儿自摄
所以, 差距是……
其实,瓷片也好,大板也罢,它们的实用性都差不多——好清洁、好打理,不易破碎。
按照现在国内的市场现状,仿石材仿得越逼真、越大气,瓷砖就会卖得越贵。在仿石材纹理的瓷砖中,确实越贵的瓷砖越好看。
不过要是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那还真不一定要买贵的,自己最喜欢的图案和样式就是最好的。
△素雅的暖灰色瓷砖,有不明显的暗纹与凹槽, 反而能够营造出恬静放松的浴室氛围 图源:住范儿自摄
怎样挑选瓷砖
逛过品牌旗舰店、逛过建材市场私人店面,我总会问他们一个问题:瓷砖的质量怎么看? 所有的导购也好、老板娘也好,给出的回答都是:这个没法看,质量差不多。
目前的工艺下,瓷砖的质量不会出现大问题,但硬要去看,只推荐下面3种方式。而且所有查看瓷砖质量的方式,在购买时都仅仅针对展示样砖。至于大货与样品是否一致,全凭经销商良心了。
1 方形的抛光抛釉瓷砖,四边都是裁切打磨过的,量一下四边尺寸是否一致,四个角是否是直角。
2 用油性笔涂写表面,看能否轻松擦除。
3 看瓷砖的表面是否平整光滑,当然有的瓷砖会故意做出一些凹凸的仿石材效果。
△欧神诺的这款瓷砖,表面就配合石材纹理做了凹凸效果,图源:住范儿自摄
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表面花纹自己是否喜欢,因为价格和工艺最终都呈现在花纹的表达上了。
至于什么用手敲听声音、碰撞、滴水的方式,意义都不大,厂家方也觉得这么做没什么用处。
在购买瓷砖时真正需要关心的问题是:
问清计价单位是“片”还是“平方米”。比如小花砖一片10元,600×600地砖一片50元(均是杂牌价格),看似区别很大,但以平方米计算的话,都在百元左右。
厨卫地砖是否防滑。亮面瓷砖也有防滑款,遇水反而摩擦力变大。
不要为了追求设计感跟风用小尺寸或异形瓷砖,人工费会比瓷砖还贵。标准尺寸是300×300厨卫地砖、300×600厨卫墙砖、600×600、800×800大地砖四种。
大厂或小厂?
小厂的杂牌瓷砖胜在品类丰富多变,但品质参差不齐。质量差一些的,铺贴切割、后期往墙上钻孔时容易碎,破损率略高;或是脏污太久干掉后不容易擦干净。但对于正常使用并没有大问题。
大品牌肯定有溢价,但胜在质量品控都会更好,上述的问题出现也会更少,仿石材的效果也更逼真。3·15时全年折扣最高,可以挑3月下手。
进口瓷砖的样式和颜色更独特,不过仿石材纹理国产已经做的很好,没有必要去买进口。进口瓷砖比较昂贵,适合追求极致个性的家庭。
唯一可以确认的是,瓷砖的质量不到铺贴时是看不出来的,所以还是别纠结太多,符合自己预算又看得上眼的,就能入手啦!
本回答来自好好住用户住范儿zhufaner,更多装修攻略,居家经验,欢迎登陆好好住APP查看
工具:大漆、糯米粉若干、松节油
1、首先,我们准备一个裂开的瓷器。
2、把大漆,糯米粉,松节油三者混合在一起。
3、我们要搅拌呀搅拌,等它们变得粘稠。等到像麦芽糖一样能拉住搅拌棍。如果太稀不黏稠是不行的,这一步一定要认真搅拌。然后把我们配制好的胶状物涂在破碎的断口处。
4、然后把缺口粘起来。最好把粘合断口处用胶纸贴住,不然的话待会它自己又会裂开。
5、把我们修复好的次成品放在通风口处,等待漆干,等漫长的一夜,你可以把胶纸撕开。继续等待大概十来天。把修复的裂口旁的多余的漆用小刀刮掉,也可以用砂纸在上边轻轻的抛光。
6、然后用红漆沿着缝描一遍,红漆上用松节油稀释后涂很薄的一层就够了,十分钟以后当表面半干的时候用毛笔刷上金粉。然后我们就把多余部分的金粉轻轻擦掉,然后就修复成功了。
瓷片收藏可以让人与古瓷器零距离接触,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会想要收藏瓷片。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古瓷片的收藏价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瓷片的收藏价值
第一,它量大品全,容易寻找。自东汉至今,无论何朝何代,全国各地瓷窑林林总总,有的此起彼伏,有的长盛不衰。除有宋以来朝廷设官窑专为宫廷烧制非卖品的御用瓷外,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各地民窑,生产过数量极大的古瓷运销大江南北。虽经历史的振荡,传世的完整器为数不多,但这无数古瓷以残伤或碎片的状态仍然留存下来,或在窑址,或在弃坑,或在村落旧址,或在城镇遗迹,甚至田间地头、断崖陡坡都会有古瓷残片散布。它像一座古代瓷器的实物宝库,供给学习者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参考资料。
第二,古瓷片内涵丰富,信息量大,几乎专家著作中对各朝代各时期古瓷特征的所有论述,都能从古瓷片中找到实物证据,这为学习者从本质上理解古瓷特征与发展规律提供了直观的教材。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瓷器的造型、胎质胎色、釉质釉色、彩料呈色、纹饰特征、烧制工艺以及明代以降各朝官民窑器的款识花押等,都能通过瓷片的收集得到感性认知。古瓷片真是一部能看能摸的古瓷百科全书!
第三,碎瓷片真品率高,通过对它的观察学习能得到真知。一般说来,古瓷片大都是从工地、遗址以及古代各个时期人们生活过的地方出土或散布于地表浅层的。它售价低,利润少,几乎无人专门仿制,因此,在古瓷仿品泛滥成灾之今日,古瓷片的真品率是最高的,是古瓷收藏者最廉价、最可靠的学习材料。
瓷片收藏知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城市化、小城镇建设在国内如火如荼,不夸张地说,整个中国像个“大工地”。如此的“大兴土木”,基础设施建设纷纷打桩筑基,带来一个直接的结果是:诸多不同年代堆积的文化层,因“掘地三尺”而见天日。几乎每个城市,均有基建带来的“抢救性发掘”。而一块工地,只要历史上该处有人“安居乐业”过,古瓷片被挖掘出的例子便不胜枚举,繁复缤纷。以往,也许偶然有爱好者来到工地寻寻觅觅,图省事的只需花包香烟钱,请推土机师傅手下留情,就能在推土掩埋之前,拾捡起一些有年代、著名窑口、图案完整而稀有的古瓷片。更多的情况是,这些古瓷片在施工者的“视而不见”中被掩埋。甚至,为了土地不含“杂质”,有些工程处还专门请人来拾捡这些“麻烦”,然后集中敲得更碎,倾倒河沟或掘坑深埋。无数古瓷片也许失去了再“见天日”的机会。
伴随着国内历史上的第4次收藏热潮掀起,在媒体的宣传鼓噪、周边收藏人士增多的影响带动、以及完整古瓷器传世少、价格越来越昂贵使一些初学者却步的情况下,拾捡无赝品、几乎“零成本”的古瓷片之风在这两年内陡然兴盛。以至于一旦一个新工地开工,总能见到三三两两的“淘宝者”前来搜索;推土机师傅也“嗅觉灵敏”,附带主动“帮助”施工单位捡起混于土中的古瓷片然后“待价而沽”。古玩地摊、网上平台上,古瓷片的交易也开始“火”起来。
长期被藏主忽视、“不待见”的古瓷片,如今境遇稍稍改变,其价值到底何在
首先,中国是瓷之国,自东汉以后,瓷器出现,窑口陆续遍布大江南北,官窑、民窑、外销瓷,宋五大名窑,明永宣青花……瓷器的生产总量数以亿计。瓷器的特点是易碎,但神奇之处在于,碎了之后被掷弃到任何地方,无论是丢进河里,还是为泥土逐渐掩埋,这些瓷器依然千年不腐烂、消解,青瓷的花纹、图案及至釉下的“青花”均永不凋谢。山水、庭院,人物,花鸟,走兽……曾经的碎片待到重见天日之时,只需擦去泥土、积垢,水中一洗,即清亮如新。时代的特征、文明烙印一目了然。中国幅员辽阔,瓷器生产虽历时漫长,但除了宫廷、达官贵人之收藏,民间保存的古瓷完整器总体数量还不是很多,而古瓷片浩繁如海,灿然若星,真正存留完整图案者,也不是太多。加上许多古瓷片虽埋在大地中却不知具体在何处,有机缘在当下这个时代见天日且图案纹饰完整、稀缺者,总体而言,更是数量有限。
古瓷片的优点在于,它们“出土”后几乎没赝品,除非这瓷片所属的瓷器当初是仿品,但碎骨后到今天,因时间久远也成了文物。
瓷片收藏前景所谓“瓷片”,就是瓷器破碎后产生的瓷器残片。产生瓷片的原因很多,中国制瓷历史悠久,历代瓷窑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出大量的残次品,这些残次品的命运就是被打碎埋入地下。特别是古代官窑瓷器,生产时都有专门的官员监督制作,不论成品多少,只要选出官家所定数量,其余瓷器都要全部打碎深埋。另外,我们的先人由于陪葬及日常生活中的损坏等原因,也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瓷片。瓷片虽然残缺,但它的制作、绘画艺术等一如完整瓷器,代表着一个时期的瓷器工艺水平,因而也有着比较高的收藏价值。而且,瓷片往往还是瓷器收藏者学习鉴定的依据,有许多民间的瓷器收藏家都是从玩瓷片开始的。
藏界收藏瓷片者历来不乏其人,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施工高潮迭起,很多深埋地下的瓷片被从地里挖出,被一些有心人发现,于是出现了“瓷片一族”,瓷片收藏遂成为古瓷收藏的一个热点。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各地逐步出现了古瓷片交易场所,而其中尤以北京、南京、郑州等一些古城为胜。北京的报国寺、潘家园也是瓷片交易的重要场所。不少大中城市还开设了专门鉴赏、研究瓷片的沙龙。北京甚至还有专门收藏和展览古瓷片的睦明唐瓷片标本博物馆。当今,江河之畔、工地上下,乃至遗址周围,处处可见“瓷片族”们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