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斗彩的介绍

可爱的冰淇淋
冷艳的大炮
2023-05-06 02:15:57

斗彩的介绍

最佳答案
积极的毛巾
认真的日记本
2025-07-21 05:28:38

斗彩有多种叫法,一种是“逗彩”,可能与景德镇地区方言有关,挑逗的逗字,把东西逗起来;另一种是“豆彩”,康熙年间出现的一种新品种,那就是豆青釉上的五彩;古人也有叫青花间五彩,中间的间,先线后彩古人常常以间称之;也有的人叫它“兜彩”,尤其是台湾人,就像口袋兜住东西一样;如今的学者已经将斗彩弄明白了,青花说:“五彩没有我典雅”,五彩说:“青花没有我绚丽”,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瓷争奇斗艳而得名。

一、什么是斗彩

斗彩始于宣德,精于成化,后世均有仿制。斗彩烧制工艺非常复杂,首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绘图案的轮廓线,罩釉高温1300度烧成后,再在釉上轮廓内加彩、填彩、点彩、染彩,一般是3至5种,最后入彩炉低温(约800℃)烧成。

二、成化斗彩瓷器特点

成化时最著名的彩绘品种是斗彩,此时斗彩的彩色很多,红彩浓艳,黄分蜜腊黄、杏黄、鹅黄、薹黄、淡黄;绿分松绿、浅绿、水绿、深绿;紫又有茄皮紫、葡萄紫、差紫之别。除差紫之外,颜色都十分光润肥嫩,所谓差紫,即色呈黑紫色,没有光泽,摸之涩手,实际上是烧坏了,后仿瓷都仿不出“差紫”的效果。

传世的成化斗彩瓷中大多数有“差紫”。成化斗彩器型多为小件,如杯、碗、小盖罐、盘、长颈瓶等。这时的斗彩杯常见纹饰有子母鸡、花草蝴蝶(俗称三秋杯)、葡萄、婴戏、仕女、高士等。盘、碗多饰有荷莲鸳鸯、八宝,盖罐常见有缠枝花卉、海水云龙,长颈瓶绘蔓草等。施彩多用平涂,花草表现不出阴阳反侧;人物只画外衣而不画内衣,有“成窑一件衣”的说法;石头没有凹凸不平之感,枝干不皴擦。总之,都是平面画,没有立体感。成化器型娇小秀美,胎薄釉细,光润肥厚,青花颜色浅淡,釉上彩透明鲜艳,色彩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仅在明代就享有盛誉,更为近世之珍品。

三、成化斗彩投资

成化斗彩瓷的商业价值一直极为可观。例如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写道:“窑器初贵成化,次则宣德。杯盏之属,初不过数金,顷来京师,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为吐舌不能下。”清初朱彝尊《曝书亭集》中也记载:“万历器索金数两,宣德、成化者倍蓰之,至鸡缸非白金五镒市之不可,有力者不少惜。”《神宗实录》更有“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斗彩鸡缸杯一双,价值十万”的记载。

至近代,成化斗彩更是收藏家的宠物,1980 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曾以480万港币拍卖了一件成化斗彩鸡缸杯,创下当时最高拍卖纪录。英国伦敦曾有一位文物鉴赏家,在一位朋友家里发现了一件成化斗彩小坛,高约12厘米,随便放在庭里养花,后经这位文物鉴赏家介绍到伦敦文物拍卖行拍卖,竟以100余万美元成交。1980年华人仇焱(收藏家)身故后,他的藏品在香港被公开拍卖。其中有两只鸡缸杯,最精的一件以528万港币成交,被当地银行家马锦灿买走,打破了当时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另一只于1999年在香港拍卖,以2 917万港币成交,落到西方-位著名的行家手里。

斗彩在我国瓷器的工艺历史上,是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卓著之笔。从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成为网红茶杯后,斗彩在现代世界中的身价一直增势明显,当然这并不代表斗彩成为网红之前价值低廉,只是由原先的默默添光增彩变为世人知其重要而已。

如今的斗彩出现釉下双色底、多色底的,釉上再加五彩,也叫斗彩。斗彩之所以受众人追捧喜爱,精彩之处便是釉下彩与釉上彩相映相争,花样百出,色彩众多,盎然成趣,非常生动,却非但不喧闹,还显得娴静素雅。斗彩,无疑是最精彩的。

最新回答
忧郁的菠萝
陶醉的雪碧
2025-07-21 05:28:38

何为斗彩?首先是釉下青花为轮廓,釉上再添加各种色彩,烧成之后,便形成了釉上彩和釉下彩争奇斗艳的姿态。也成为逗彩,充满了生活情调,或称之为豆彩,证明色块不大,小巧玲珑,如豆子一般。斗彩在明朝以前是没有的,它是青花瓷的升级版本,是到了明代宣化年间在青花五彩的基础上形成的,成熟于明成化年间。斗彩这个词是在清朝乾隆年间才出现的,在此之前提到这种瓷器,多用五彩或白地青花间装五色来表达。斗彩的工艺是非常简单的,先用青花勾勒出轮廓,然后在釉上上色上彩,然后放入磁窑中焚烧。凡是用这种工艺做出来的都可以叫做斗彩。

其代表作自然是明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明朝神宗实录当中有记载当时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一对价值10万。那时候的10万两白银,这个不是开玩笑,换北京二环内一套四合院是没有问题的,只多不少,可见其有多么珍贵。中国历史上的斗彩作品出现了两个高峰,一个是在明朝成化年间,另一个是清朝的雍正年间。

成化斗彩鸡缸杯外型像缸一样,但是其外貌容积是非常小的,高度只有33厘米,是宫廷用来喝酒的器皿,因为其表面画有两对雌雄雏鸡图案,故而得名。这种杯子是当时成化皇帝下令让景德镇御窑厂的工匠专门烧制而成。清朝雍正皇帝是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的第一粉丝,闲暇之余爱喝酒赋诗,自称天下第一闲人,对成化斗彩非常痴迷,也令景德镇御窑烧制了很多斗彩精品。这一时期景德镇御窑工匠做出了一个创造性的发明,用粉彩添加到了五彩之中,使得斗彩瓷器更为淡雅清逸。

无聊的小鸭子
淡淡的母鸡
2025-07-21 05:28:38

斗彩是一种硬彩,何为硬彩,《饮流斋说瓷》中解释道:“硬彩者彩色甚浓,釉付其上,微微凸起。”

斗彩是在坯上,先用青花描绘图案轮廓,施以透明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以各种彩料填绘,经低温烘烤,最终成型。彩绘方式分为釉上彩、釉下彩两部分,有拼逗之意,故称“斗彩”或“逗彩”。

粉彩是一种软彩,何为软彩,同样是《饮流斋说瓷》中解释道:“软彩者又名粉彩,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

粉彩瓷器,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

斗彩和粉彩的区别有三:

1、色调不同。斗彩色调强烈,而粉彩色调柔和。

上:斗彩

下:粉彩

2、生产过程不同。斗彩是先在坯上描绘,待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以各种彩料填绘。而粉彩先直接在烧好的白瓷上勾画图案。

3、始创时期不同。据历史文献记载,斗彩始于明宣德。而粉彩始创于康熙。

能干的墨镜
无语的奇异果
2025-07-21 05:28:38

说它们区别之前,我们先说一下彩瓷,彩瓷亦称“彩绘瓷”。器物表面中加以彩绘的瓷器,主要有釉下彩和釉上彩两大类,五彩、斗彩、珐琅彩都属于彩瓷范畴。

五彩瓷器,明嘉靖时期产生,有五彩和青花五彩。基本色调以红、黄、绿、蓝、紫五色彩料为主等带有玻璃质的彩料,按照花纹图案的需要施于瓷器釉上,再二次入炉经过700--800摄氏度的高温二次锫烧而成,其特点是创造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料相结合的装饰方法。

特征:胎釉和青花、斗彩相似,色彩主要为红、黄、蓝、绿、紫、黑等,但以红彩为主,其绘法先在白釉瓷面上,画人的颜面,不填颜色,用红色笔加勾,多用小开片,裂纹向下而紧合。

斗彩又称逗彩,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

创烧于明朝成化年间,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

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画面出现釉下青花与釉上鲜艳色彩争研比美,故称“斗彩”。

特征:胎质洁白细腻,薄轻透体,小杯胎体之薄几同蝉翼,可映见手指。白釉柔和莹润,表里如一。

珐琅彩吸取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在瓷质的胎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新的釉上彩瓷,亦称“瓷胎画珐琅”。珐琅彩瓷的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明丽,画工精致。

特征: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藕荷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七、八种颜色,多达十多种。

贪玩的啤酒
甜蜜的雪糕
2025-07-21 05:28:38

斗彩瓷器的特征:

釉下青花与釉上彩色对比鲜明,布局严谨,格调雅致。如馆藏这件明嘉靖斗彩灵芝纹折腰盘,盘内及外口沿分别饰以青花弦纹两周。内心先以青花绘出双圈与如意云头纹的轮廓线,再于线内填描红彩与黄彩。外壁绘红、黄、蓝三色灵芝纹。填彩准确,设色典雅。

斗彩与青花五彩:

斗彩之名出现甚晚,直到清中期才有一本《南窑笔记》对斗彩作论述。此书将明代彩瓷概括为斗彩、五彩和填彩三个品种,值得借鉴。据《南窑笔记》所述,“凑其全体”即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显然这是根据瓷器的装饰方法而定名的,对后世影响较大。

许多陶瓷书籍中有关斗彩的文章,一般都讲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组成优美的画面,于是凡以此方法绘制出来的彩瓷皆称为斗彩。

这只能是一种笼统的讲法。因为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产物很多,如青花与金彩、青花与红彩、青花与绿彩、青花与五彩等众多彩瓷,究竟哪一类为斗彩呢应该说这些都是一个系列的产品,其中成化斗彩最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