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帮忙看看这个瓷片怎样

悲凉的鸡
秀丽的御姐
2023-05-06 01:31:21

帮忙看看这个瓷片怎样?价值多少?怎样保养?

最佳答案
漂亮的狗
小巧的奇迹
2025-07-21 15:52:25

从底款看还想那么一回事情,但正面看,蟋蟀话的太粗糙了,头部就两个圆,翅膀过于简单,关键是蟋蟀的整体比例不对,头小,身大,脚细,不像是明青花官窑制品的残片,只是个人的粗略见解,说的不好,敬请原谅。

最新回答
重要的夏天
动人的心锁
2025-07-21 15:52:25

清人陈浏誉为:“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

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

清代康熙时期,我国经济呈现暂时繁荣景象,陶瓷制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我国古代的瓷器制作,宋代是“重器不重质”,也就是说宋人重视整个器物的美观,而对于器物的实体则是不大注意的。

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

明代开始改变这一风尚,对于瓷质予以高度重视。清初的制瓷手工业,是继承明代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官窑器物,对于原料的选择极为严格,成份配比也有一定的要求。

所以,康熙时期瓷器由于原料经过精细淘洗的缘故,瓷胎和明代相比,显得更加细腻、滋润,很少含有杂质,瓷胎的组织相当致密而均匀,这一物理上的特徵,使胎子的比重大为增加,这也就是人们所通常称赞的康熙瓷器“胎薄、份量重”。

五彩描金花蝶纹攒盘(瓷器)

英国人定制的康熙五彩描金徽章双鸟纹盘

而且,经测定,康熙中胎五彩盘的瓷胎白度达到百分之七十三点五;康熙中胎斗彩盘的瓷胎白度达到百分之七十二点一。这两个数据,表明康熙瓷胎的白度,已基本上达到现代瓷器的技术指标。

青花十二月杯

“青花十二月杯”之类的薄胎器物,更是精巧到纯乎见釉,几乎不见胎骨,其胎薄得能映见指纹。就是这种半脱胎的小件器皿,它的造型也相当严格,口底交待得清楚利落。

明代龙泉窑瓷器

明代的制品一般多留有削足的痕迹,到康熙时期,工艺处理上精细到在切削过的足端用濡笔或布加以揩拭,因而足底面书有一种柔软、滑润之感。

青花蝠果纹葫芦瓶

康熙时期的瓷器不少器物往往由于考究的细部,体现出完整的造型设计意图。琢器类的瓶、罐、壶、尊,在明代即使是极小的制品,也是由两、三截接合而成。到康熙时期就是相当大的器物,由于用辘轳一气拉成,因此明代遗留下来影响器物美观的接口痕迹,到这时基本上已看不到了。

青花缠枝花卉纹花觚

康熙时期瓷器的造型,在样式上较前代也有显著的增加,达到了所谓“制作日巧、无物不备”的境地。

矾红彩龙凤纹盖碗

青花粉彩荷塘清趣图盖碗

康熙时期“盖碗”的出现,就是适应当时人们生活方式和风俗习尚的改变,在茶盏的基础上创造的新样式。饮茶由盏进而用壶是一种进步。壶的使用,可以弥补用盏时茶水易冷和落尘的缺点。但一人用一把茶壶对着嘴自斟自饮,毕竟不卫生而且看起来也有点不“雅”,因此使用下承有托子、上置漫凸形盖的“盖碗”,既具有保温、保洁功能,且香味不致散逸,带盖喝茶,也可阻挡茶叶随水入口。不难想像,用此招待客人,较之茶壶则“雅气”多了。

青花人物故事瓶

除“盖碗”以外,康熙时期的新创还有:“棒棰瓶“,以形似棒棰而得名,线条处理得有楞有角,比较硬挺,极似洗涤衣服用的木头棒棰,此器有方、园二种样式,青花、五彩和三彩器物都有这种造型;

康熙豇豆红柳叶瓶

“柳叶瓶”,又称“美人肩”,此瓶形体为长颈、瘦肩、丰胸、敛腹,宛如婷婷玉立的古代美人,五彩、豇豆红有此造型;

明永乐青花龙纹鹤颈瓶

“油锤瓶”,与“天球瓶”近似,阔腹、小口、细长颈、肩部斜垂,弧度较小,腹下有足圈,极似过去榨油作坊的油锤,青花、五彩、釉里红能见到此种器物;

敏感的钢铁侠
唠叨的白开水
2025-07-21 15:52:25
第一个好像值钱,同治年的,如果是真的,还是可以查查的,毕竟那个年代流传下来的不多,后面两个就不好说了,路过像这样的陶瓷器,完整的才最值钱,碎片很难有价值,除非你是比较久的,而且有历史记录的名款,才有好价格。

俊秀的小鸽子
冷艳的黑猫
2025-07-21 15:52:25

由于汝窑瓷器存世量只有67件半,在拍卖市场上价格相当不菲,一片小小的瓷片也要百万有余。

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

全世界收藏有汝窑瓷器的博物馆不到10家。1992年一件直径8厘米的汝窑小盘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以154万美元成交。之后,在香港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件汝窑三牺尊更是创下5000万港元的天价。

汝窑的过人之处:

汝窑是中华传统制瓷著名瓷种之一,中国北宋时期皇家主要代表瓷器。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

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百度百科--汝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