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怎么鉴别真伪?
可以从器型、纹饰和釉面方面来鉴别青花瓷器。
1、青花瓷器型:
青花瓷的器型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需求而变化的,是断代的重要依据。有些器型通过传承演变具有前朝遗风,例如:梅瓶、玉壶春、蒜头瓶等宋代就流行,蒜头壶青铜酒器从战国时就已经出现。元代青花瓷的器型种类很多,绝大多数是生活实用器,有部分是祭供专用器,少量为装饰器。
宋无大器,相比之下元代瓷器瓷胎厚重、型大、雄浑。但也有超出想象精制到薄如蛋壳,光照见影的小碗等。由于古代制瓷是师徒授受,代代相传,注重器型的审美,因而比例谐调、圆润流畅,有精、气、神。
赝品青花瓷器型表现:整体感觉不谐调、不规矩、僵硬、缺少匠气、甚至有些不伦不类。溜肩不圆润、鼓腹不流线,带盖的器物吻合不好,间隙过大。罐上装饰的兽头死气不凶猛,瓶的象耳、壶上的凤首流都做的没有活气。
2、青花瓷器纹饰:
元代青花瓷的纹饰较为繁密,最多可达十层左右,龙纹的特点与历代有明显区别,表现霸气、张扬、瞪眼张嘴、肌腱发达、龙爪似刀、蔑视一切。
赝品青花瓷器的纹饰表现:大多数都可以按照真品原作去摹绘,但由于是仿画,必然拘谨,显得生硬、呆板。动物不生动,人物不传神,有些留白过大,花叶松散不紧凑,叶也不是自然的葫芦状,海涛纹也多数走形。
器型、纹饰同是断代的重要依据,不同时期有当时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如果现代画匠在纹饰上有发挥创作,就与真品不相符合,暴露是赝品。古人是子孙数代传承家艺,底蕴深厚,妙笔生花、可谓出神入化。而赝品的纹饰单纯从情节、画片意义上讲只能说相象,但缺少真器的内涵,没有底蕴。
3、青花瓷器釉面:
如果说把一件青花瓷器比做人,胎是人的骨架,釉面就好似人的皮肤,白细光滑的皮肤世人都喜欢。元代青花瓷的釉面一部分泛青色、多为卵白色,积釉处呈水绿色。部分釉汁中加了釉果,所以有肥厚凝重的特点,有些器物表面有轻微橘皮釉和缩釉现象。
民国以前的传世古瓷器釉面,宏观看去都有沉稳、老旧、釉厚的有玉质感,上手柔和。微观看留有不同程度的使用磨痕,棱角、凸起部分会有历史的烙印。再珍贵的器物,只要常欣赏把玩,定会留下时间的记忆。
赝品青花瓷器的釉面表现:元代青花瓷器的仿品由于是新作,釉面火光还没散去,观感浮躁、上手不柔,更没有真品那种稳重、老旧感。釉色有的偏白,积釉处太绿,整体釉面没有自然使用痕迹。现代窑炉条件好,没有过去因窑漏风,导致釉面出现缩釉的暇疵。
而仿品器表所看到的缩釉 (也称鬃眼)是人为扎的眼,很不自然。有些赝品仿出土器釉面有大块伪浸,有的釉面粘上很多类似出海的浮物仿海捞瓷。现在仿品多用电、气烧窑,气泡相对均匀,没有层次感。有些仿品在口沿上人为制造老旧暴釉现象,但漏釉处,可见釉层稀薄的现代工艺。
青花瓷:
假青花瓷:
扩展资料: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青花瓷
您这是不是古瓷,都无求所谓,您可能对收藏和考古有误区,先说您这瓷片的收藏价值吧,瓷器收藏有句话,叫冲磕一角,价打一折,就是说完整的瓷器,如果碰掉个碴,价格就是完整器的一折,您这一瓷片,有鉴定的必要么?考古价值,瓷片也没有太大意义,除非大量发现,另外,您这瓷片很难鉴定出来,因为上面的有效信息太少了
什么是釉面砖?
釉面砖简单的来说就是由土胚加表面的釉层两个构成的陶瓷砖,其中表面的釉层起到的作用是增加瓷砖的防污效果及表现效果。
根据其对光的反射效果不同,分为亮光釉面砖和哑光釉面砖,其中光在亮光釉面砖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而在哑光釉面砖上发生的是漫反射;用于厨卫墙地面装饰的瓷片属于釉面砖,很多的仿古砖也是属于釉面砖。
釉面砖的鉴别方法:
由于其是有瓷砖底胚和表面的釉层两个部分构成,因此在鉴别的时候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来鉴别:
1、观察砖面和底胚颜色,釉面砖的砖面和底胚的颜色图案完全不一样;
2、观察瓷砖侧边出现是否出现分层,釉面砖的砖面釉层部分较薄,通畅在05-1mm内,而底胚较厚。
3、在砖面用碳素笔涂画,釉面砖表面能够用清水将污渍完全擦除;
什么是全瓷砖?
全瓷砖,也称为玻化砖,指完全烧透的瓷砖,指的是瓷砖的吸水率小于05%的瓷砖。无论砖面是否施釉、无论是否经过抛光处理,只要其吸水率小于05%,全部称之为全瓷砖。全瓷砖主要包括:抛光砖、全抛釉、微晶石(或者微晶玉)、全瓷亚光砖、全瓷通体砖等。
全瓷砖鉴别方法:
由于全瓷砖的定义就是吸水率小于05%的陶瓷砖,属于吸水率最低的瓷砖,吸水率小于05%基本上就相当于不吸水,鉴别的方法,可以通过在底胚上倒少量水,水可以聚成堆,经过10分钟左右通过肉眼观察基本上水没有任何变化,即可判断该款瓷砖为全瓷砖。
霁蓝又叫积蓝、祭蓝,其特点是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 淡均匀,呈色亦比较稳定。霁蓝釉盛于明代宣德朝,《南窑笔记》中把它和霁红、甜白相提并论,推为宣德瓷器的上品。
霁蓝器物除了单色釉外,往往用金彩来装饰,还有刻、印暗花的。宣德时的产品以暗花为多。清康熙时的霁蓝亦颇有成就,其薄釉者无开片,釉色较昏暗。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
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又因其呈色稳定明亮如宝石,又被举为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艺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主要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瓷。
扩展资料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霁蓝釉瓷器传世不多,尤其是成化时期,至今未见一件完整器,但景德镇御厂出土过书有成化款的蓝釉碎片,说明其生产从未间断。
嘉靖蓝釉瓷器较为盛行,造型品种丰富多彩,釉色品种有新发展。造型除传统的宫廷祭器、陈设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见蓝釉产品。釉色除霁蓝外,又新创一种“回青”釉。嘉靖霁蓝釉色蓝中微泛紫色,有些釉面开细小纹片,个别的有棕色斑点,圈足处施一层酱色釉。
嘉靖回青釉多刻暗款,均为六字楷书款,造型有罐、洗、碗、盘、杯、渣斗、香铲等。有些尚浅刻龙凤、云龙及缠枝花纹。这些器物主要藏于台北和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均是宫中旧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霁蓝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蓝釉
瓷砖分为抛光砖,玻化砖,釉面砖,通体砖,瓷质砖,马赛克,陶瓷锦砖七类,优缺点比较如下:
1,抛光砖
瓷砖分类中的抛光砖,抛光砖是将通体砖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度比较高的砖。抛光砖的表面光滑坚固耐磨,比较适合用在阳台和一些外墙的装饰上,此刻的抛光砖大多运用了渗花技术,能够做出各种的仿古、仿木的效果。抛光砖的优点是:物放射元素、无色差、强度高、砖体较薄重量轻便于运输。缺点是:由于抛光砖抛光时留下的凹凸气孔它的抗污性不强。
2,瓷砖分类及优缺点比较——玻化砖
瓷砖分类中的玻化砖,玻化砖是由石英砂和泥按照必须的比例烧制而成的一种全瓷砖。经过打磨光亮不需要抛光,玻化砖的表面如玻璃一般光滑透亮,它是所有瓷砖中最硬的一种。玻化砖的优点是:色彩艳丽柔和、环保、砖体轻巧、耐腐性极强。缺点:由于玻化砖的材质和性能都较好,它的造价相对较高。
3,釉面砖
瓷砖分类中的釉面砖,釉面砖是由粘土、石英、长石烧制而成的。表面能够做出各种不同的花纹和图案,由于表面具有釉料,它的耐磨性就有所降低。但是釉面砖的色彩图案丰富、规格多、清洁方便同时防滑,被广泛的运用在我们的厨房和卫生间里。
4,通体砖
瓷砖分类中的通体砖,通体砖是将岩石碎屑经过高压压制而成。通体砖的硬度高、吸水性低、耐磨性好。但花色相对于釉面砖来说就显得十分的单调,但是此刻的室内设计越来越倾向于素色设计,通透砖的运用也不失一种时尚。通体砖的优点:它的正面和反面材质和色泽一致、耐磨、防潮、经济实惠。缺点:污渍容易渗入、同时水分也容易渗入。
5,瓷质砖
瓷砖分类中的瓷质砖,瓷质砖就是吸水性在05%一下的瓷砖。瓷质砖具有天然石材的质感,同时还具有高光性、高硬度、高耐磨、色彩小等优点。它具有大理石的光泽,瓷质砖的优点:重量较轻、强度高、化学性能稳定、耐酸、耐磨等。
6,马赛克
马赛克由于体积较小,能够作一些拼图,产生渐变效果,备受前卫、时尚家庭的青睐。小巧的身材、多变的规格、丰富的颜色,随心所欲的搭配对于水晶玻璃马赛克来说能够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极点。其防辐射、耐高温、不吸水。具有色调柔和、朴实、典雅、美观大方、化学稳定性、冷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其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盛开温度、耐水、耐酸性均应贴合国家标准。但是马赛克砖有个众所周知的缺点就是填缝多,不能够用白水泥填缝,清洁起来相对麻烦。
7,陶瓷锦砖
陶瓷锦砖别名马赛克,形状小,花色多样,耐磨、耐酸、耐碱、耐磨、不渗水,它的用途比较广泛。从材料上能够分为陶瓷马、大理石、玻璃马赛克。因为它的小巧和色彩多样,十分适于小面积地、墙面和地面。
扩展阅读瓷砖的挑选方法
1、根据技术指标决定瓷砖是否贴合要求
耐磨度:配度(也叫耐磨度)证明瓷砖容易磨损的程度:Ⅰ度级别的瓷砖耐磨损率最低,一般用于展示、墙面及活动极少的地方;Ⅱ度级别的瓷砖主要用于浴室、卧室等没有硬摩擦的环境中;Ⅲ度瓷砖适合人员流动频繁的地方,如客厅、厨房等;Ⅳ度瓷砖具有高耐磨度,在豪华住宅的门厅、走廊以及公共场所使用十分适合。Ⅴ度一般来讲具有超耐磨度,用于非家庭环境中,如机场、车站等。
吸水率:吸水率高的瓷砖一般来说,致密度低;吸水率低的瓷砖致密度一般都比较高。潮湿空间的墙面与地面一般选取吸水率低的瓷砖。硬度:取两块瓷砖轻轻敲击,如果砖的声音清脆,带点儿金属声则证明它的内在质量好、硬度较高;如果声音沙哑,砖内则可能藏有裂纹。
2、瓷砖质量好坏是关键
在选购瓷砖时,品种、花色、规格固然重要,但品质仍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功能性的家居空间,比如卫生间、厨房以及经常踩踏的地面,瓷砖质量好坏关系到使用寿命。
在购买瓷砖时必须注意它是否注明贴合国家颁布的绿色健康标准等标志或文字,不要购买三无瓷砖产品或者假冒伪劣产品。有的小厂家靠压低生产成本来打疯狂价格战。殊不知瓷砖是要陪你很多年的物件,贪图钱包的一时节省,买了小厂家不耐磨的瓷砖,一年后砖表面斑斑驳驳、裂纹横生、不堪入目。最可怕的是有的小厂家为压低成本,生产出的产品不环保,这些铺在墙上、地上的'毒源'就这样天天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最好去正规的建材市场选购品牌瓷砖。
3、您买的瓷砖是用在厨房、卫生间还是客厅
瓷砖在家居中主要用于客厅、厨房、卫生间墙面以及地面。由于这些地方的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区别。如厨房的墙面经常受到油烟的侵扰,因此墙面瓷砖务必要有抗油污、耐擦洗的特点,而卫浴间的地面瓷砖则应当有防滑的功能,应思考挑选吸水率低的瓷砖。
4、咨询一下瓷砖的抗酸碱度等性能,以便选取适宜的清洁剂,防止釉面被污染
瓷砖保养问题是不能轻视,为持续瓷面清洁又不损坏瓷面光亮,能够使用多功能去污膏进行清洁。至于瓷砖缝隙处,则应先使用牙刷蘸少许去污膏去污垢,再在缝隙处用毛笔刷一道防水剂即可,这样不仅仅能防渗水且能防霉菌生长。
瓷砖的挑选注意事项
瓷砖的选取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项,购买瓷砖时要注意瓷砖是否具有生产合格证、质检报告;瓷砖的选取还要注意表面是否存在小麻点,瑕疵;瓷砖是否防滑、防潮;每一块瓷砖的尺寸大小是否一样等。
唐青花鉴定技巧和方法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觞期。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宋青花鉴定技巧和方法 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发黑;后一处的较淡。发色较黑者,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缘故。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土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
元青花鉴定技巧和方法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明清青花鉴定技巧和方法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