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雍正朝瓷器上画寿桃有哪些特证

落寞的小懒虫
自然的花卷
2023-05-05 21:37:36

雍正朝瓷器上画寿桃有哪些特证

最佳答案
高高的大神
寂寞的学姐
2025-07-23 13:52:34

您好清代官窑寿桃纹的成就、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康、雍、乾三朝,因造型特点,大致分为折枝桃纹、桃树纹以及其它寿桃纹三大类雍正粉彩八桃纹大盘、雍正粉彩过枝九桃纹盘、上海博物馆藏品雍正粉彩五蝠九桃纹橄榄瓶,北京故宫藏品——乾隆粉彩过枝八桃纹盘,该器为乾隆仿雍正制品,器内绘画三蝠五桃,器壁二蝠三桃,总体构成“五福八寿”。均为雍、乾粉彩陶瓷艺术珍品。雍正器中绘画八桃、乾隆器中绘画九桃,故民间有“雍八乾九”之说,但一般指天球瓶而言,雍正折枝桃纹的确以八桃为主,但也有绘九桃纹饰的,相比之下九桃纹饰所占比例较小。乾隆制品也不皆为九桃,八桃情况时而有之。其实乾隆期粉彩九桃大天球瓶比较多,五桃、八桃却也为常见,装饰风格、寿桃画风接近雍正朝,工匠常以五桃或八桃代表九泼。两者画面均展示了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2002年,苏富比香港拍卖会上,雍正官窑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以4150万港元拍出,创下当时清代瓷器拍卖的记录。粉彩蝠桃纹橄榄瓶出产于雍正景德镇官窑,代表了整个清代粉彩的制作水平。雍正、乾隆粉彩在造型、胎釉、彩绘图案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质量之高,历朝均望尘莫及。在同期珐琅彩影响下,雍正粉彩呈现出精致、洁净、细腻的特点。彩料的提炼相当纯净,施彩与洗染的技法精确熟练,施彩细致,绘画生动的均为写实之作 希望回答可以帮助您

最新回答
温暖的纸鹤
爱笑的小海豚
2025-07-23 13:52:34

尽管十年前清代官窑瓷器就已受到市场的关注,但据1994-2002年国内外各大拍卖公司的成交价格表显示,以清代官窑粉彩瓷器为首的清代官窑瓷器还是在2000年以后才有了相当惊人的表现。如清雍正“粉彩蝠桃福寿纹橄榄瓶”就是在2002年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以5324661万美金成交,清乾隆“粉彩花蝶纹如意耳尊”是在2000年香港佳士得的拍卖会上以4239842万美金成交。在各大拍卖公司历年所拍瓷器的前十名中的清代官窑粉彩瓷器几乎全是2000年后拍出的。各大公司历年拍价上百万元的54件清代粉彩瓷器中,于2000年至2002年间拍出的竟占46件。据对今年瓷器拍卖市场的观察,清代官窑粉彩的价格依然走强,中国嘉德今年7月拍出的乾隆“粉彩百鹿图双耳尊”成交价为3355万元(估价:300-500万元)列位第一。根据专家的分析,这一状况起码还将持续3-4年。
粉彩是康熙晚期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烧的釉上彩新品种。因其烧成温度较五彩低,而彩色较五彩多,所以色调比五彩柔和娇艳,故又有“软彩”之称。粉彩的烧制到雍正年间极为盛行,逐渐取代了五彩的地位,成为釉上彩的主流。其造型、彩绘技法以及纹饰等各方面都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如在拍市上经常可见的雍正过枝粉彩瓷器,其中的“过枝”技法便是达到了最纯熟的境界,以后再无出其右者。此类器物的拍价多能达到百万元。雍正粉彩的品种有白地、珊瑚红地、淡绿地、墨地等各色地绘彩,其胎质薄白、画面淡雅柔丽,色彩浓淡适宜,颇有中国画空远、灵动的意韵。雍正粉彩不仅成为粉彩烧制历史上的一个最高峰,在拍卖市场上雍正粉彩的价格也是屡屡创下清代瓷器的拍卖记录。2000年雍正粉彩团花蝴蝶纹碗拍到105417万元,2002年香港苏富比拍的4399万元的清雍正官窑粉彩蝠桃福寿纹橄榄瓶创下清代瓷器的拍卖记录。
在各拍卖成交价格表中乾隆官窑粉彩的成交数量、价格要略次于雍正官窑粉彩。这与其在粉彩史上的地位是完全相符的。乾隆官窑粉彩的传世品非常多。在烧制时综合了康熙、雍正两朝的工艺,并在用色、施彩上有了新的发展,在装饰方法上出现多种色地“开光”粉彩。但由于乾隆皇帝的个人喜好,瓷器上暗示吉祥如意的文饰比其前代明显增多,画面明显在追求纤巧繁缛的风格。其艺术品格要稍逊于雍正时期的作品,略显世俗之气。
而后的嘉庆至咸丰的晚清官窑粉彩瓷器则是偶有上百万元的成交价格出现,想必与其时的瓷器制造工艺与前期相比几乎没有发展,在造型、装饰上只是延续前朝的工艺方法,而且出现了草率松散的落款及“浪荡釉”等由于制作不精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有关。同治、光绪时期的瓷器在市场上虽尚无突出表现,但据专家介绍,这个时期的制瓷工艺出现了一个“回光返照”式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精良之作,尤其是光绪仿雍、乾官窑的粉彩颇为精致,应该值得玩家的关注。例如,在北京华辰2003年春季拍卖会上清同治的“黄地粉彩戏上梅梢杯一对”拍到了11万元,光绪“粉彩寿桃纹大盘一对”在今年中国嘉德春拍中以462万元成交。
比之清代官窑粉彩瓷器,民国粉彩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更是不被重视、其艺术价值鲜为广大民众所知。在这次清代官窑粉彩瓷器粉墨登场后,民国官窑粉彩瓷器也有幸得以浮出水面。而且其价格较低,最高价也不过715万元,比较适合大众玩家进行收藏。民国时期的粉彩瓷要数郭世五作为督陶官时景德镇仿制的雍、乾粉彩瓷器最为精美,其胎质的纯白细腻、画工的精细、色彩的瑰丽绝不亚于两朝器物,足可乱真。专家以为,从其达到的艺术高度来看,其市场价格是有望突破百万元大关的。而“珠山八友”题画、题字的粉彩瓷器在民国时便是稀有珍品。今年广州嘉德、华辰2003年春季拍卖会上,民国珠山八友之一的何许人所绘的“粉彩寒山独钓图盖杯”及“粉彩踏雪寻梅图瓷板”分别以8800元、165万元成交。
早些年很多人并不看好清代瓷器,认为清代的瓷器与宋以前及宋元陶瓷相比,距离现在时间较短,缺少些文物价值。尤其在珐琅彩、粉彩的工艺中吸收、融合了许多西方的技法而被一些专家认为缺少中国瓷器的神韵。因此2000年以后清代官窑粉彩瓷器在市场上频创新高时,着实让人们惊讶了一番。但在惊讶之外,这里面应该还有许多值。

义气的天空
辛勤的老师
2025-07-23 13:52:34
清雍正粉彩瓷鉴定精要
雍正一朝虽然只有十三年,但制瓷工艺成就却是清代官窑的顶峰。其制品以造型规整、纹饰精细、秀丽典雅著称于世,有些产品的工艺水平甚至超过了康熙、乾隆瓷。粉彩虽始创于康熙晚期,但成功于雍正朝。五彩与粉彩虽有“硬”、“软”之别,但都是继承明代五彩而继续发展的彩瓷,是清代瓷器的一个新成就。由于粉彩(将五彩的各种色彩加入一种白色彩料玻璃白)的出现,改变了色料的性能,因而绘瓷工人利用渲染手法,绘出比五彩更为精确、真实,色彩更加丰富的画面,因此粉彩堪称我国传统彩瓷中瑰丽的晚霞。
雍正瓷器的胎土淘炼精细,胎体坚硬、细腻洁白,但是没有康熙时的胎紧密。器物底部处理十分讲究,特别是官窑器的圈足部位,抚之有细腻柔润感,呈滚圆的“泥鳅背”。民国年间仿的雍正器胎薄,可以由此识别。
雍正时的瓷器釉色滋润,多为纯釉,白度较高,仿宣德青花器的釉面白中闪青。雍正大件器,粉白釉厚而不平,如水浪状,俗称“水浪釉”,这是一个特征。
雍正时瓷器的造型一改康熙时的浑厚古拙,而呈秀丽多姿。赏瓶是雍正时的新器形。此外还有三孔连身葫芦瓶、四联瓶、如意尊、双螭尊、花插、方药瓶等品种。

雍正粉彩
雍正粉彩在《陶雅》中称赞“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艳夺目”,粉彩瓷器在雍正、乾隆朝达到鼎盛。雍正粉彩瓷的呈色丰富多变,色泽明亮柔丽,彩料浓淡自然,粉质感强,鲜嫩璀璨,清雅秀美。在一件器物上用色达二十多种,同一种颜色又有浓淡深浅及阴阳向背之分,并且以油料调色,讲究彩料的层次变化,画面粉润柔和,突出画面的阴阳浓淡,富有立体感。雍正粉彩瓷除白地粉彩外,还流行黄地粉彩、墨地粉彩、淡绿地粉彩、青釉地粉彩、酱色地粉彩、珊瑚红地粉彩、胭脂红地粉彩等色地粉彩。

雍正粉彩瓷器釉色分析
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玻璃白”进行光谱分析证明,它是一种含砷的乳白色玻璃,在彩绘中有重要作用:①它可将各种彩色“粉化”,使红者呈粉红,绿者呈淡绿,色调品种从而大大增加,一件器物上彩绘时用色可多达20余种,有深浅浓淡之分,加强了纹饰的层次;②在画面的彩绘部位,用“玻璃白”打底,再施彩渲染,用国画中渲染手法,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丰富的层次,表现出正、反、仰、俯、翻、转的变化,从而增强立体感;③彩绘后另涂一层“玻璃白”粉,经700~750℃左右的温度烘烧后,色料熔化成玻璃状,与釉面密结,呈色晶莹;④“玻璃白”还可单独用作白色描绘雪景或需用白色表现的纹饰。

雍正粉彩瓷器详解
粉彩瓷出现在康熙晚期,是在五彩瓷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直接影响而创烧的新品种,它以绚丽夺目的色彩、温文尔雅的韵味、卓尔不群的格调,融汇出迎合清代社会习俗的装饰效果。粉彩瓷有以下这些特点:第一,在含铅的玻璃质中引进了砷元素,发明了“玻璃白”,用“玻璃白”打底,使得各种彩料有深浅浓淡乃至乳浊柔和的变化;第二,使用进口的彩料,色泽淡雅柔和,清逸艳丽;第三,使用芸香油调色,所以色彩柔和清丽,有柔软之感;第四,一般在700℃~750℃左右的窑炉中烧成,由于烧造温度比较低,故又有“软彩”之称。

尊敬的大叔
酷炫的柜子
2025-07-23 13:52:34
当下藏品出手及藏品送拍甄选,壹伍贰,伍陆,贰捌,陆玖零肆。伍女士  致力民间藏品出手渠道建设。 清代康、雍、乾时期是中国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而其中雍正时期历时最短,从1722 年至 1735 年仅十三年光阴。 然而,就在这短短的十几年间,雍正瓷业生产却取得了令人惊异的巨大成就。雍正时期瓷业成就突出地表现在仿古瓷、珐琅彩、粉彩、颜色釉四个方面,而其中,既属仿古瓷又属颜色釉瓷的仿古颜色釉瓷所取得的成就最为引人注目,天下名窑几乎无所不仿,使景德镇真正实现了集天下名窑之大成。唐英在雍正十三年著《陶成纪事》,对雍正瓷生产状况及品种进行集中简要总结, 共列举了五十七个瓷器品种,各类仿古颜色釉瓷占了很大比例,并且列于最前列的均为仿古颜色釉瓷,其中宋代五大名窑排列在最前面, 充分表明仿古颜色釉瓷在雍正瓷中的极重要地位。

一、清雍正仿古颜色釉瓷概况

 清雍正时期颜色釉瓷确实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其品种之多、质量之精空前绝后,仅故宫博物院即藏有大约两万件以上,而其中仿古颜色釉是成就最突出的种类。雍正仿古颜色釉瓷以仿宋代名窑色釉瓷为主流,温润雅致、精工细作、胎釉俱佳,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高超水平。
1  、仿宋代五大名窑颜色釉瓷

 宋代是中国瓷业高峰期之一,汝、哥、官、钧、定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均为颜色釉产品,弥足珍贵,历来为世人所推崇。雍正时期在仿宋五大名窑方面大获成功,精致之作能达以假乱真程度。

( 1  )仿汝釉器。  明代宣德时即曾仿制,雍正时期复仿,品质远在宣德仿器之上。仿汝器以仿宋汝天青色釉为主,多数开鱼子纹小纹片,也有不开片的,唐英《陶成纪事》中将其分为仿铜骨鱼子纹汝釉和仿铁骨无纹汝釉。

清雍正 仿汝窑釉弦纹贯耳方壶

( 2  )仿官釉器。 即是唐英《陶成纪事》中所说的仿铁骨大观釉,主要有月白、粉青、天青、灰青等色泽,大多为大开片纹,因胎质色黑,颇有宋官器“紫口铁足”效果,不过也有不开片的。底款有的为摹古之无款,有的则为青花篆书款。

清雍正 仿官釉琮式壁瓶

( 3  )仿哥釉器。 宋哥窑是至今尚未确定窑址的神秘名窑,明代永宣及成化时期都曾经仿制,并且亦颇为成功,而清雍正时期则仿烧得最为神似。雍正仿哥器布满大小结合的纹片,即所谓“金丝铁线”,釉色有粉青、黄、褐、灰白等,并有宋哥釉那种有如油腻酥光般的皱纹,有的还有“紫口铁足”特征。

清雍正 仿哥釉塑贴三羊瓶

( 4  )仿钧釉器。  明宣德、成代时景德镇曾仿宋钧红釉器,但其后失传,雍正时期复烧成功。仿钧品种据唐英《陶成纪事》中记载有:玫瑰紫、海棠红、茄花紫、梅粉青、骡肝马肺五种,另有几种为创新钧釉。

清雍正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 5  )仿定釉器。 唐英《陶成纪事》中称:“止仿粉定一种,其土定未仿。”雍正仿宋白釉定器,胎体白中泛黄,并以印、刻暗花进行装饰,器型、纹饰多有本朝特征,在仿宋五大名窑中成就相对较低。

清雍正 仿定白釉刻荷花纹碗

2  、其它品种仿古色釉瓷

( 1  )仿龙泉釉器。  明初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官窑即已开始烧制仿宋龙泉青釉器,并一直延续至清雍正时期,其主要品种有粉青、冬青、豆青等,其中纯仿宋元龙泉的称之为“清代龙泉”,水平非常高超。

清雍正 仿龙泉青釉暗灵芝纹五岳真形图三孔扁瓶

( 2  )仿影青釉器。 影青瓷即青白瓷,景德镇宋元时期盛极一时,清雍正时期亦加以仿制,唐英《陶成纪事》中将其称为“仿米色宋釉”,并有详细记载:“系从景德镇东二十里外,地名湘湖,有故宋窑址,觅得瓦砾,因仿其色泽款式。粉青色宋釉,其款式色泽同米色宋釉,一处觅得。”

清雍正 粉青釉尊

( 3  )仿宣德霁红、霁青釉器。 唐英《陶成纪事》中称:“仿宣窑霁红,有鲜红、宝石红二种;仿宣窑霁青,色泽泛红,有橘皮棕眼。”这两类仿古色釉均由康熙时期延续而来,除此两类外,尚还有其它品种,兹不一一赘述。

清雍正 霁红釉胆式瓶

二、清雍正仿古颜色釉瓷兴盛成因

1  、雍正帝对仿古颜色釉瓷的偏好

 雍正帝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儒家思想浓重,对于清雅素洁的颜色釉瓷非常偏爱,尤其对宋代汝、官、哥、钧、定以及龙泉等名窑颜色釉瓷喜爱有加,屡次派人四处搜寻古瓷器物。而这也不能令雍正帝感到满足,他亲自过目藏品,并将藏品交由内务府,由造办处制成木样和色样运至景德镇御窑厂进行复制, 并亲自监督和过问烧制状况。雍正帝对仿钧器尤为重视,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有很多关于雍正帝向年希尧催要仿钧器的记录, 如雍正七年、八年、十一年都曾催讨仿钧器。另如雍正十三年时,雍正帝传旨命年希尧烧造一百三十件祭红器。 正是由于雍正帝对仿古色釉瓷的特别偏好才直接促成了雍正仿古色釉瓷的空前繁荣。

清雍正 仿钧窑变釉葵花式三足花盆托

2  、唐英的杰出贡献

 虽然雍正帝的个人品味是促成仿古色釉瓷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动力,但仿制宋代及其它名窑色釉瓷精品绝非轻松易达之工作,如无绝顶才能之人断难完成。 在雍正五年之前,由于并没有特别杰出的人才进行官窑的督造工作,雍正官窑表现平平,并无惊人之作问世。 雍正四年时,身为淮安关税的年希尧兼管景德镇御窑厂窑务,年希尧因颇具才华深受雍正帝赏识,但是, 他从不长驻景德镇,每年只在春秋两次前往景德镇巡视,因而并未能对御窑厂工作有突出贡献。只是在雍正六年唐英到来后,情况才出现改观,雍正官窑真正的黄金时代才宣布到来,因而被称为 “年窑”的雍正官窑实际上也可以算是早期 “唐窑”。

唐英

唐英十六岁时即在养心殿任宫廷侍从长达二十余年,雍正元年成为内务府员外郎,雍正六年四十六岁时奉命来到景德镇御窑厂担任驻厂协理官之职。唐英到任后,非常勤勉,躬亲指挥,曾与工匠同食息三年,由外行变成完全的内行,正是由于唐英的敬业,使雍正御窑厂制作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从而保证了繁难的仿古色釉瓷制作任务的完成。

清雍正 仿钧窑变釉海棠式花盆

 为了完成仿古色釉瓷的制作任务,唐英不辞辛劳,殚精竭虑。宋钧器是雍正帝最喜爱的品种之一,为使仿钧达到完美, 唐英于雍正七年派谴厂署幕友吴尧圃前往钧瓷产地调查钧窑釉料的配制方法。为激励吴尧圃,唐英亲自作诗“春暮送吴尧圃之均州”为其送行,诗中表达了对吴的殷切希望及指点其工作方法。 吴尧圃的实地考察为雍正仿钧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仿宋影青瓷,唐英曾亲自前往考察湘湖宋代窑址,获取标本进行研究。 雍正十三年,唐英将雍正御窑厂各类官窑品种进行总结,写成《陶成纪事》,在其所列举的五十七种瓷器品种中即包括大量仿古色釉瓷,并且将仿古色釉瓷全部排列在最前面,足见仿古色釉瓷是唐英最重视的器物,凝聚了唐英最多心血。
三、清雍正仿古颜色釉瓷艺术特色

1  、仿古但不泥古的造型特色

由于年希尧长驻于淮安板闸关,因而对景德镇窑务的管理只是遥领。 雍正帝下旨给年希尧的烧造任务由协理官唐英每月两次携带色样前往淮安呈请,并领取关币,因而,实际上, 仿制造型的工作几乎完全由唐英一人完成。 内务府通常按照宫廷藏古色釉瓷一丝不苟地仿制成木样,然后交御窑厂完成。主要为宋代各名窑,其次是明代器物,凡造型较好的器物雍正帝几乎都要求加以仿制,因而器型多样而复杂。 唐英带领工匠进行艰苦的仿制工作,能做到与旧器十分相近。

清雍正 天蓝釉双龙耳瓶

 但雍正仿古颜色釉瓷并不拘泥于完全单纯地仿古造型,而是擅长于将旧器型适当稍加改造,使其在视觉上更美观端庄、轻盈秀丽,但看上去仍然古朴典雅、意趣盎然。雍正帝自视审美眼光很高,堪称器型改造的大师,常常下令将古器型式样加以改造,并将改造要求详细提交给御窑厂。

清雍正 仿钧新紫釉太白坛

 雍正仿古颜色瓷在器型上的另一创新之处是借鉴其它器型式样。由于一些传世宋瓷稀少、器型单调,因而,御窑厂常常将其它器型移植过来, 从而大大增加仿古色釉的品种。这些新增器型包括其它古瓷器型、古铜器器型、雍正新创器型等等。 如仿钧釉瓷,除常见的仿古式样的瓶、洗、盆、盘、碗以外,新增了天球瓶、鹿头尊、太白尊、石榴尊、花浇、花盆、葵花洗、菊瓣盘等等。
2  、在继承中创新的色釉特色

 雍正仿古颜色釉瓷的最大贡献是使一些已经衰落或久已失传的名窑器物烧造得到恢复和传承,仿古色釉品种空前齐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达程度。 有的在明代早中期曾仿制,但明后期及清初未得到恢复,自雍正时期得到恢复烧造,如宋汝釉、宋哥釉、宋钧釉;有的早已失传,由雍正开始得到恢复,如宋官釉;有的已经衰落,在雍正时期恢复至其高水平,如龙泉窑, 在雍正时期已完全衰败,而雍正仿龙泉则达到很高水平。

清雍正 霁蓝釉小杯

 除了恢复已经中断生产的各名窑色釉外,雍正颜色釉中还有一些是直接继承康熙时期仿古色釉制作成就的。 如祭红釉和祭蓝釉为康熙时期仿宣德红釉和蓝釉而创烧的,仿宋定釉也是在康熙时期即已开始,这些仿古色釉在雍正时期仍得到继续制作,由于得到直接技术传承,因而烧制难度均低于上述复烧的仿古色釉。

清雍正 仿钧窑变釉弦纹扁肚瓶

 与造型一样,雍正仿古色釉也并非一味写实地摹古,而是在摹古的基础上继续加以创新,表明其技艺已经后来者居上,超越古人。 譬如仿钧釉,除了仿制宫廷藏品已有的五种色泽外,又新创了新紫、米色、天蓝、窑变四种钧釉。
四、结 语

 清雍正时期是中国陶瓷史上重要的承前启后时期,品种之丰、质量之精堪称楷模,尤其是在颜色釉瓷方面具有极突出的艺术成就,成为后世争相仿效的名品,而仿古颜色釉瓷又是其中的佼佼者,成就空前。雍正仿古色釉瓷的主要品种有宋五大名窑色釉瓷、仿龙泉青釉瓷、仿影青釉瓷、霁红、霁青等。 雍正仿古颜色釉瓷的巨大成功 , 是与雍正帝本人对仿古色釉瓷的偏爱和唐英的杰出贡献分不开的。 雍正仿古颜色釉瓷在造型上仿古而不泥古、在釉色上既有继承亦有创新,艺术特色非常鲜明,成就斐然。

温婉的手套
甜甜的紫菜
2025-07-23 13:52:34
工匠手法所致。
粉彩的出现,改变了色料的性能,让绘瓷工人能利用渲染的手法,绘出比五彩更为精确所以感觉想新的。
新造的雍正粉彩瓷器有些也有色彩比较厚重的,这类的器物彩面上大部分没有光泽。

安详的机器猫
感性的自行车
2025-07-23 13:52:34
有款的是官窑作品吧,但是斗彩和粉彩,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瓷器类型,怎么可能加在一个东西上呢,斗彩是青花底釉上彩,粉彩是玻璃底釉上彩,怎么加?另外,斗彩瓷没有盆,都是小器物,最大的也就是盘,雍正的斗彩瓷器还是很不错的,官窑在13到200左右,还得看东西,雍正的粉彩瓷器就很一般了,一般都是10以下,因为粉彩在雍正年间还不算成熟,民窑瓷居多,官窑很少制作粉彩瓷器,您要是有兴趣,20年12月4日秋拍将会上一个雍正官窑粉彩盘,4万起拍

碧蓝的招牌
害羞的小笼包
2025-07-23 13:52:34
清代雍正年间景德镇官窑瓷器款识。雍正朝楷、篆书款同时使用,有六字款、四字款(即“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官窑年款较多见的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也有六字三行的,款外有双圈或方框,业内将雍正官款分为无圈、有圈和方圈等,用以区别。珐琅彩器款识有“雍正年制”与“雍正御制”四字,一般为两行竖写并围有方框的楷书款。在茶叶末、炉均及仿钧器上,则见“雍正年制”四字篆书刻款。“雍正年制”四字古钱形款,则主要见于花盆一类器物底足。
雍正官窑款,由专人负责书写,字体基本一致。青花楷书款与篆书款同时并用。 楷书六字三行横排,双圆圈体式官窑款“大清雍正年制”,为早期流行的款式,字体柔弱、略草。 雍正晚期官窑款,多为宋椠体的正宗小楷,工整秀丽。青花色调大多纯正。也有少数深浅不一的。篆书款书体变化较多,有的方正规矩,有的草率不恭,有的笔路圆润。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青花双圆圈官窑款,主要用在青花和粉彩瓷器上。“正”字的第一、四和五笔书写平正,这是雍正楷书官窑款的一个特点。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官窑款,多用于颜色釉瓷器上。“雍正年制”四字篆书官窑款,多用于仿钧釉、炉均釉, 或茶叶末釉瓷器上。“雍正御制”四字楷书官窑款与“雍正年制”四字楷书堆料,只用于珐琅彩瓷。雍正堆料款的蓝料色彩较康熙时为淡,字体也小。

幽默的小白菜
俊逸的小懒猪
2025-07-23 13:52:34

雍正正官窑瓷器底款的篆书年号,《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分三行,每行两字。此种篆体六字款有青花、刻印和金彩三种,字体皆方整,外无双框。那时官窑瓷器另有四字款《雍正年制》,除了青花,还有刻画与模印两种,分两行,每行两字。少数为四字篆书竖式款,分有框和无框。有少量四字篆书款乃分上下左右,如古钱文排列方式。其实,雍正官窑用篆书款不多,主要乃用楷书,中后期为宋体小楷。真款平整秀雅,亦圆润有力。至于行书、草书与隶书则绝少见。另有一些书《雍正御制》,也有官窑器乃依御令不书写年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