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耐尔是什么(有几种意义?)
香耐尔是Chanel的中文音译词,是国际知名品牌Chanel的创始人香奈儿夫人的姓,全名是:Gabrielle Chanel,出生于1883年、逝世于1971年,COCO是她的小名,商场里有卖一款以COCO为名的Chanel香水关于Chanel夫人传奇一生(摘自“游学法兰西”):颇具浓厚传奇色彩的设计师: 加布里埃·夏奈尔 Gabrelle Chanel·1883年,出生于法国乡村。父亲是一名走街串巷的小犯。·1895年,12岁时母亲过世被送进一家由修女主办的孤儿院。·10多岁时搬往维希城(Vichy),开始在音乐厅内演唱。尽管技不惊人,有一首歌还是为她赢得了“科科”(COCO)的诨名。·1908年,25岁的她成为当地一位富有贵族的情人,那人把她引入了悠闲奢靡的生活氛围。夏奈尔热爱这一切。·1909年,进入巴黎社会。作为历史上一位最伟大与最有影响力的高级时装设计师,夏奈尔从未过时。她在过去的100年中,无论是在时装还是人生态度,都是女性追求的先导和典范。尽管已逝世多年,但许多人仍热爱着Chanel风格,她精彩的人生,大战前后的绯闻,使她的生命留下浓厚的传奇色彩星路历程:·年轻时的Coco在法国开放的社交场合中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装扮自己-脱掉胸围,没有累赘的珠宝和饰物,还偶尔穿上她骑士情人的衬衫和领带,有意无意间,开展了潮流新一面的Chanel风格。·1913年,年届廿八的Coco得到情人Authur Boy Capel支持,在巴黎创立了“Chanel Mode”女帽店,奠定了她在服饰界稳固的基础。她似乎永远都有消耗不完的热情,可以将任何存在于她脑海中的事情变成真实。除了为女性解脱桎梏的胸衣,她桀骜不驯的行径往往能带动潮流,例如她自己率先穿上男装、剪短头发、公然地“脱”下帽子,穿著衣服躺在草坪上享受日光浴……这些现在看来并不特异的行为,在当时却是属于公然向禁忌挑战。·1914年,Coco更在几乎无人赞同的情况下,从男性化服饰中寻找题材,创造出全世界第一款泳装。而她自己当然也是大胆的女泳者之一。·二战前夕,Chanel的时装业发展得如日中天,成功取代了原来称霸巴黎时装界的三巨头。·1938年,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夕,Coco结束店铺营业并正式退休。·50年代,巴黎新一代的设计师才开始成熟,纷纷窜起,此时Coco已在瑞士平静地生活了十多年,已经71岁高龄的她,突然戏剧化地宣告复出。复出后的初期表现,为她带来很多反面的评议,甚至有人指出这样失败的复出,势必影响到Chanel香水的销量。然而Coco却深深明白到,这将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她的精神与斗志,就和当初创业时一样。果然,Chanel趋向实际的设计征服了美国市场,将时装带上街头,仅隔一年就成功地夺回往日的声势。·在Chanel生前,由Katharine Hepburn扮演Coco,以她一生为故事的歌舞剧,已经在百老汇上演了。有人形容Coco的一生为“传奇”,她也确实用八十多年的时光,活出一个经典设计师的风范。“夏奈尔”这个品牌是一个美丽而非凡的法国女子加布瑞拉夏奈尔(GabrielleChanel)创立并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夏奈尔”品牌的标志是她的爱称“coco”的两个字母“c”的组合。有人说:拥有“夏奈尔”,一直是这个世纪女人的美丽梦想。有人说:在世纪末的今天,还有哪个品牌能得到一家三代:祖母、母亲、孙女的同时钟爱,那首先是“夏奈尔”。“夏奈尔”对整个世纪来说是“经典”是“永远的时尚和个性”,更是一个“浪漫传奇”。设计师:1913年-1971年,GabrielleChanel(加布里埃·夏奈尔)1983年起,KarlLargerfeld(卡尔·拉格菲尔德) 创始人GabrielleChanel夏奈尔于1913年在法国巴黎创立夏奈尔,夏奈尔的产品种类繁多,有服装、珠宝饰品、配件、化妆品、香水,每一种产品都闻名遐迩,特别是她的香水与时装。品牌品类:1913年开设女帽及时装店制作服装;1921年起开发各式香水:如1921年的No5香水和No22香水,1924年的CuirdeRussie香水,1970年的No19香水,1974年的Cristalle香水,1984年的COCO香水,1990年的Egoiste男用香水,1996年的Allure香水;另外还有各类饰品,化妆品,皮件,手表,珠宝,太阳眼镜和鞋各类配件。品牌识别:①双c在chanel服装的扣子或皮件的扣环上,可以很容易地就发现将cocochanel的双c交叠而设计出来的标志,这更是让chanel迷们为之疯狂的“精神象征”。②菱形格纹:从第一代chanel皮件越来越受到喜爱之后,其立体的菱形车格纹竟也逐渐成为chanel的标志之一,不断被运用在chanel新款的服装和皮件上。后来甚至被运用到手表的设计上,尤其是“matelassee”系列,k金与不锈钢的金属表带,甚至都塑形成立体的“菱形格纹”。③山茶花:chanel对“山茶花”的情有独钟现在对于全世界而言,“山茶花”已经等于是chanel王国的“国花”。不论是春夏或是秋冬,它除了被设计成各种质材的山茶花饰品之外,更经常被运用在服装的布料图案上。④白与黑:及地长裙,白与黑的色彩运用,使得夏奈尔更契合时代,更能凸显出女性之美。 优雅简洁崇尚自由谁是时装发展史中最具天赋的设计师?人们往往脱口就说出最重量级的人物 Gabrielle 可可 夏奈尔(1883-1971),她超越生命极限的设计和崇尚自由随意搭配的风格,把女性从笨拙的体形扭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她强调优雅简洁而方便的服装,成为现代女性衣着的革命先锋。夏奈尔是一个有80多年经历的著名品牌,夏奈尔时装永远有着高雅、简洁、精美的风格,她善于突破传统,早40年代就成功地将“五花大绑”的女装推向简单、舒适,这也许就是最早的现代休闲服。夏奈尔最了解女人,夏奈尔的产品种类繁多,每个女人在夏奈尔的世界里总能找到合适自己的东西,在欧美上流女性社会中甚至流传着一句话“当你找不到合适的服装时,就穿夏奈尔套装”。夏奈尔风格的本质即自然。夏奈尔的自然风格使得服装设计更加高雅。新潮不过是颜色和姿势的组合,追求一种优越感和拔高的效果。但对夏奈尔来说,却关系到线条的运动:“她是在发表一篇活力加诺言的声明。”她说,“服装应该有生命力,就像穿着它的女人一样能自由运动。”运动女裙、开襟羊毛衫外套、两件和三件套装、黑色短裙:每一种时装都曾经作为主角流行了十几年。是夏奈尔在设计中将它们合成一体,使它们成为流行服装。她曾经写道,“想要找到身轻如燕的感觉,于是,我就设计出更轻薄的时装。在我年轻的时候,女人看上去与男人完全不同。她们的服装违背自然。我把自由还给了她们。我给了她们真正的手臂、真正的腿,我在进行一场可信赖的解放运动。”只作减法创造风格夏奈尔喜欢说:“永远作减法,从来不作加法。”她解放了服装设计,去掉了服装设计中虚伪的装饰和束缚,同时让服装越来越实际,越来越开放。无论是夏奈尔本人过去的设计还是现在卡尔拉格菲尔(KARLLAGERFELD)的设计,都真实地展示一种与时俱进的震感。卡尔拉格菲尔自1983年开始监管夏奈尔公司。目前在纽约市艺术博物馆举行的夏奈尔展览上,如果不是增设了警卫人员,很可能会有随意的女参观者将夏奈尔展厅模特身上的服装扒下来穿走。确实,模特很漂亮,但她身上的高档服装吸引了更多的目光。夏奈尔设计依然活泼、醒目、自然时尚。正像夏奈尔曾经说过的:“其他女装设计师追求某种新潮,而我在创造某种风格。”经典设计永久时尚1920年,夏内尔在巴黎的时装展示会中展露了她过人的才华和艺术眼光。她的作品,线条简单具有实用性,所使用的色调多为深暗色或中性色系统,具有明显的独特风格。有一次,夏内尔在游艇上度过了一段长程旅游之后,皮肤被晒成粽褐色。她穿着白色滚蓝边的套装走出游艇,进出旅馆,一夜之间棕色皮肤——这种在白色套装上所衬托出的健康光辉,即大为风行,更有许多妇女为了获得此种肤色而晒伤皮肤。著名的CHANELNO。5香水在1922年8月5日问世。她相信5是她的幸运数字,果然这种香水一推出即受到世界性的注目,并造成空前的成功。在夏内尔50年的时装生涯中,其最著名的创作有喇叭裤,对襟滚边上衣,系蝴蝶结的衬衫,水兵服,防水外套等。1971年,夏内尔逝世于2月展示会筹备期间。在她逝世前,公司每年的营业额高达1亿6千万美圆,至今CHANEL公司的业务仍然由她的董事们继续经营着,夏内尔的大名在她死后并没有受到丝微的影响,可见其精神永远活在每一个喜好时装人士的心中。
朋友,以下是来自青岛新闻网的一篇文章,分享给你:
有一类骗子叫“专家”
任国栋
曾被媒体誉为“民间早期教育创始人”、“中国第一月嫂”的刘洁,其面纱最终还是被世人揭开。2002年,《赢在起点———中国第一本成功早教案例分析报告》一书,将“中国民间早期教育创始人”、“中国最具实践经验的早教家”、“天才之母”
、“自然快乐育婴法的首创者”等诸多光环戴在了这位婴幼儿教育“专家”的头上,众多年轻的父母争先恐后成为她的顾客,但其中一些人很快便意识到自己上了当,向警方报案向媒体投诉。随后,《中国青年报》先后刊发了报道《揭开“中国第一月嫂”的面纱》、《“中国第一月嫂”是这样塑造的》、《稀里糊涂给刘洁做了一次宣传》,揭开“月嫂”刘洁身份的谜团。这也正应了民间“瞒得了初一,瞒不过十五”那句老话,透过刘洁这个所谓“专家”的行径,就会发现这并非个别现象,以各种名目行骗的大有人在,他们大多自称“专家”。
“专家”是对在某一方面有很深造诣的专业人士的尊称。但很长一段时间,“专家”慢慢变味。“专家门诊”原本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求而设立的,是医疗权威与百姓需要的最佳结合。而如今,不管是医院、个体诊所还是药店,要么有“专家门诊”,要么就是“著名专家某某前来坐诊”。有了“专家”撑门面,生意自然很火。可有很深医学造诣的专家毕竟是少数,这就给骗子们创造了机会。
假“专家”骗人,往往不择手段。据《兰州晨报》报道,2002年,退休老人王玉景到白银市一红十字会专家门诊,求治腰椎间盘突出。结果病没治好,反被治成了“病危”。经过抢救,老人虽一息尚存,却失去了记忆。而当初为他诊治的所谓“专家”,竟是一名无证游医。同样,在广播电台的医疗热线中,也常有患者打进电话,“专家”则滔滔不绝狂讲一通,等患者询问该吃什么药时,“专家”才露出真容———竭力推荐某种药。这哪里是什么“专家”?只不过是药厂的推销员!刘洁当属此类“专家”。据刘洁工作过的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证明,刘洁原本从事护理工作,职称只是护师,跟“专家”根本搭不上边。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相信知识就是财富。于是乎,有人便想方设法去争抢各类“专家”的头衔。与不入流的小骗子相比,“专家”骗子更容易让人上当。刘洁使许多媒体上了当,媒体的一系列运作,又使许多人开始相信她是一个了不起的真“专家”,花了许多冤枉钱。
面对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一类骗子叫“专家”。
面对现实,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自称“专家”的骗子终究还是骗子。
凡是天天出来露面,夸夸其谈的,可以认为都是些骗子。无他,真正的专家都是大批项目在手,忙的不亦乐乎,哪有空出来“讲座”,而且真正的专家的学术道德还是有的,昧良心的话也不会好意思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