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什么是金砖

悦耳的毛豆
开放的斑马
2023-05-05 16:33:08

什么是金砖

最佳答案
干净的曲奇
勤劳的水杯
2025-07-27 20:58:15

金砖又称御窑金砖,是中国传统窑砖烧制业中的珍品,古时专供宫殿等重要建筑使用的一种高质量的铺地方砖。因其质地坚细,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故名金砖。

用金砖来形容某个人表示那个人很有钱。明清以来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成为皇宫建筑的专用产品。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紫禁城。经苏州香山帮工匠的推荐,陆慕砖窑被工部看中,决定"始砖于苏州,责其役于长洲窑户六十三家",由于质量优良,博得了永乐皇帝的称赞,赐名窑场为御窑。

内容简介

金砖是一种两尺见方的大砖;从故宫初建时起,这种由特殊工艺制成的金砖一直都是紫禁城的专用品。在故宫的重要宫殿中都铺设有这样的砖。现在我们看到的太和殿金砖是清康熙年间铺设的。至今,它们依然光亮如新。故宫太和殿内共铺设金砖4718块。

产地

金砖制作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金砖出产在苏州郊外。因为苏州土质细腻含胶状体丰富、可塑性强,制成的金砖坚硬密实。而且苏州靠近大运河,运输方便,可以从水路直达北京通州。几百年来,它的工艺代代相传,延续至今。有资料记载,在光绪三十四年,江苏苏州的御窑村还有御灶二十四座,"金砖"就是在这一年停做的。现在御窑村的村民姚兴民家中藏着多块"金砖",其中两块是明代正德元年五月出窑的,应该算是现存最古老的"金砖"了。

特点

所谓"金砖",实际上是规格为二尺二、二尺、一尺七、一尺四见方的大方砖,有五六种规格。这里说到的尺是古代单位里的尺,相当于现代的32厘米。现在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十三陵之一的定陵内铺墁的都是此砖,在砖的侧面,有明永乐、正德、清乾隆等年号和"苏州府督造"等印章字样。

故宫铺设金砖的面积也很有限,集中在东、中、西三条路线上。在故宫的核心建筑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所在的中路上,用的金砖是最大的二尺。中路外侧的金砖稍小,有一尺七的,也有一尺四的

制作方法

当年古代工匠制作金砖时,先要选土,所用的土质须黏而不散,粉而不沙。选好的泥土要露天放置整整一年,去其"土性"。然后浸水将粘土泡开,让数只牛反复踩踏练泥,以去除泥团中的气泡,最终练成稠密的泥团。再经过反复摔打后,将泥团装入模具,平板盖面,两人在板上踩,直到踩实为止。然后阴干砖坯,要阴干7个月以上,才能入窑烧制。烧制时,先用糠草熏一个月,去其潮气,接着劈柴烧一个月,再用整柴烧一个月,最后用松枝烧40天,才能出窑。出窑后还要经过严格检查,如果一批金砖中,有6块达不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程度,这一批金砖都算废品,要重新烧制。就这样,从泥土到金砖,要长达两年的时间。

传统工艺

"金砖"的制作需要经过取土、制坯、烧制、出窑、打磨和浸泡等几道工序。几道工序,听上去似乎也并不特别复杂,但其实每一道大的工序下面,还包含了好多道极小工序,这些大大小小的工序加在一起,使得"金砖"的制作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情。

第一步是取土。取土之前先要选土,那些有经验的师傅才能看出哪里的土不仅具有黏性,而且土中含铝量较高,可以磨成粉末。选好土之后,还要经过掘、运、晒、椎、浆、磨、筛等七道工序才算完成,耗时将长达8个月之久。

第二步是制坯。把备好的泥土,用半手工半机械的方式制成砖坯。普通的金砖,只要按照需要的尺寸和厚度把泥土制成坯块即可。比较复杂的是那些有特殊工艺要求的花砖,比如有的砖上需要绘制图案,为了让烧制出来的图案生动逼真,就要求在制坯时对图案的刻画把握得恰到好处。

第三步是烧制。坯入窑后,点燃窑火的过程复杂之极:以糠草熏一个月,片柴烧一个月,棵柴烧一个月,松枝柴烧40天,经过这四种不同燃料的燃烧,在耗时130天之后,方可窨水出窑。所谓窨水,指的是一窑砖烧好后,必须往窑里浇水降温。这些浇向窑里的水,得由窑工们沿着窑墩外那条又陡又高的砖梯挑到窑顶,再从窑顶浇入窑中。

第四步是出窑。出窑的日子,小小的窑腹里灰尘弥漫,异常呛人。在出窑之前,虽然已往窑中浇水降温了四五天,但窑中温度仍然很高,长时间烧制过的"金砖"更是炙热难当。一块块又烫又重的"金砖",在工人们手里飞快地传递着。为了督促同伴加快速度,同时,也是为了给自己鼓劲,工人们在搬卸"金砖"时,嘴里会发出一种奇怪的咝咝声。"货船泊岸夕阳斜,女伴搬砖笑语哗。一脸窑煤粘汗黑,阿侬貌本艳于花。"这首《竹枝词》,描述的就是出窑时的场景--在炎热的窑中劳作,女窑工很快就满脸汗水,飞扬的尘土扑到脸上,原本"艳于花"的女子,刹那间也乌黑如煤灰。

第五步是打磨。刚从窑里搬出来的"金砖"还只能算是璞一样的半成品,要让它成为光彩照人的玉,还得花一番心血进行细致地打磨。"金砖"的打磨是运用极其简单的工具,在一个圆形的水槽(金砖工艺)里进行,一边磨,一边冲水,不仅要让金砖表面变得平滑,还要让它使用时间愈长,反而愈加光亮,甚至可以当镜子用--不过,遗憾的是,让"金砖"变得像镜面一样的打磨技术,如今已失传,推算来说,应该是用和水槽(金砖工艺)自研磨。

最后一步是泡油。打磨之后的"金砖",要一块块地浸泡在桐油里。桐油不仅能使"金砖"光泽鲜亮,还能够延长它的使用寿命。至此,从泥土到京砖的全部工序才算大功告成。以上几个工序耗费的时间加在一起,已经是一年多,而每座窑一次能够生产的金砖,至多不超过7000块--其中还得有一定比例的次品和废品。

铺设方法

在铺设金砖时,先须按尺寸切磨加工,以使墁好的地面严丝合缝。然后经过抄平、铺泥、弹线、试铺等几道工序把砖铺好刮平。最后在墁好的金砖上浸以生桐油才完工。每个瓦工和两个壮工每天只能墁五块金砖。

名字由来

金砖名字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种是金砖是由苏州所造,送往 京 城 的,所以是"京砖",后来演变成了金砖。另一种说法是金砖烧成后,质地极为坚硬,敲击时会发出金属的声音。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明朝的时候,一块金砖价值一两黄金,所以叫做金砖。

最新回答
狂野的大神
老迟到的手套
2025-07-27 20:58:15

一、按产品分类:
1、陶瓷、瓷砖、地砖、墙砖、地板砖;
2、通体砖、釉面砖、玻化砖;
3、仿石砖、仿木砖、仿玉砖、仿布砖、仿金属;
4、抛晶砖、抛金砖、K金砖、金箔砖、微晶石、
5、全抛釉、超平釉
6、抛光砖
7、木纹砖、
8、仿古砖、花砖、纯色砖
9、瓷片:地面瓷片、墙面瓷片、带花瓷片、花片
一、抛光砖
优点:经过抛光工艺处理,原本的石材本被打磨的光亮洁净,更加通透有如镜面。使用抛光砖能够让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加明亮。
缺点:抛光转因为光滑了,所以也就不防滑了,同时,差的抛光砖液体容易渗入,不易擦拭。
二、玻化砖
优点:波化砖就是强化的抛光转,表面一般不再需要抛光处理就很亮了,能够一定程度解决抛光砖容易脏的问题。
缺点:抛光转和玻化砖因为表面光亮,所以漂亮,同时耐磨性高,但是存在色泽单一,易脏,不防滑和容易渗入有颜色液体等缺点。
三、釉面砖
优点:釉面砖表面可以做各种图案和花纹,比抛光转色彩和图案丰富,因为表面是釉料,所以耐磨性不如抛光转。
缺点:热胀冷缩容易产生龟裂,坯体密度过于疏松时,水泥的污水会渗透到表面。
四、仿古砖
优点:仿古砖并不难清洁。
缺点:选花色的时候不要选择那些容易过时的花色,防污能力较抛光砖稍差。
五、通体砖
优点:样式古朴,而且价格实惠,其坚硬耐磨防滑的特性尤其适合阳台、露台等区域铺设。
表面抛光后坚硬度可与石材相比,吸水率低。
缺点:通体砖是一种耐磨砖,虽然现在还有渗花通体砖等品种,但相对来说,其花色比不上釉面砖。购买前还需要进行防滑测试。

甜美的母鸡
直率的曲奇
2025-07-27 20:58:15
金砖是京城皇宫宫殿专用的地面用砖,故早先也叫“京砖”。金砖的制造产地,主要是大运河边上的江南包括苏州等七府,专门为皇宫烧造金砖的砖窑又称为“御窑”。它的原料取自于运河边上的土,因为这里的土质细腻,富含胶体物质。金砖的制作须经过选土,还要捶、晒、舂、磨,然后再澄泥、淘晾、揉踏、造坯、阴干等工序。尤其是趁夏季三伏天加工,赶制成坯入窑。入窑后还要特殊的柴草细火熏烧,一窑砖须经半年之久。史料记载:每造金砖正砖一块,又必备副砖一至五六块不等,以备挑选。即使这样,若在某环节上稍有不慎,则会导致整个窑的报废,往往“十不得二”。如此精工细作加工出来的金砖,又有“明如镜、声如磬”之说。金砖的制作包括以下工艺:
①取土(包括掘、运、晒、捶、浆、磨、筛7道工序)风吹雨淋日晒
②去“土性”(去除泥土开裂、收缩的特性)两年
③七成干时制土坯
入窑
④以糠草熏一个月
⑤片柴烧一个月
⑥棵柴烧一个月
⑦松枝柴烧40天
出窑
⑧用桐油浸泡出光泽
金砖制成
所谓“金砖”,实际上是规格为二尺二、二尺、一尺七、一尺四见方的大方砖,有五六种规格。这里说到的尺是古代单位里的尺,相当于现代的32厘米。现在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十三陵之一的定陵内铺墁的都是此砖,在砖的侧面,有明永乐、正德、清乾隆等年号和“苏州府督造”等印章字样。
故宫铺设金砖的面积也很有限,集中在东、中、西三条路线上。在故宫的核心建筑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所在的中路上,用的金砖是最大的二尺。中路外侧的金砖稍小,有一尺七的,也有一尺四的。
金砖的制作,是在京城承修大臣踏勘各处皇宫宫殿及坛庙工程后,奏报工部准行后才进行烧造的,所以是不定期的。金砖烧造完成后,由京杭大运河运送至通州,然后再由陆路运输到京。一般情况下,金砖是从粮船也就是漕船解运,有时也搭运铜船或铅船,不设置专门用船。
金砖的铺墁过程也是很复杂的。其必备黄蜡、黑炭、江米、木柴等物料,俟八九月或第二年春天干燥季节,先水磨铺墁,再加工烫蜡。今天,当人们参观故宫的太和殿等处,还会看到殿里铺墁的磨砖对缝、丝丝扣扣的金砖。
古时的金砖用现今的生产技术很难制作。上个世纪80年代,在失传断烧70多年后,苏州陆墓御窑开始试制金砖烧制。因为当年的金砖烧制技术和材料都已失传,就连晚清时期的金砖现在都已经很难烧出,主要是现在的土质性能和工艺烧制过程达不到原有标准。准确地说,用于故宫、天坛、帝王庙维修的仅是“仿金砖”或“精制澄泥砖”,这是时代造就的遗憾。

贤惠的眼神
谨慎的大地
2025-07-27 20:58:15
瓷砖种类,按其制作工艺及特色可分为釉面砖、通体砖、抛光砖、玻化砖及马赛克。不同特色的瓷砖当然有各自的最佳用途,对瓷砖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可以在装饰居室时做到有的放矢,物尽其用。

通体砖:
通体砖的表面不上釉,而且正面和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因此得名。通体砖比较耐磨,但其花色比不上釉面砖。分类分为防滑砖、抛光砖和渗花通体砖。适用范围被广泛使用于厅堂、过道和室外走道等地面,一般较少使用于墙面。

釉面砖:
釉面砖就是砖的表面经过烧釉处理的砖。一般来说,釉面砖比抛光砖色彩和图案丰富,同时起到防污的作用。但因为釉面砖表面是釉料,所以耐磨性不如抛光砖。分类按原材料分为陶制釉面砖和瓷制釉面砖。依光泽不同,又分为亚光和亮光两种。适用范围厨房应该选用亮光釉面砖,不宜用亚光釉面砖,因油渍进入砖面之中,很难清理。釉面砖还适用于卫生间、阳台等。

抛光砖:
抛光砖就是通体砖经过打磨抛光后而成的砖。相对于通体砖的平面粗糙而言,抛光砖就要光洁多了。这种砖的硬度很高,非常耐磨。在运用渗花技术的基础上,抛光砖可以做出各种仿石、仿木效果。分类可分为渗花型抛光砖、微粉型抛光砖、多管布料抛光砖、微晶石。适用范围除卫生间、厨房外,其余多数室内空间都可使用。

玻化砖:
玻化砖是由石英砂、泥按照一定比例烧制而成,然后经打磨光亮但不需要抛光,表面如玻璃镜面一样光滑透亮,是所有瓷砖中最硬的一种。玻化砖在吸水率、边直度、弯曲强度、耐酸碱性等方面都优于普通釉面砖、抛光砖及一般的大理石。但是玻化砖也不是完美的,它的缺陷就是经过打磨后,毛气孔暴露在外,灰尘、油污等容易渗入。分类主要是地面砖。属于抛光砖的一种。适用范围玻化砖适用于客厅、卧室、走道等。

马赛克:
马赛克是一种特殊存在方式的砖,它一般由数十块小块的砖组成一个相对的大砖。耐酸、耐碱、耐磨、不渗水,抗压力强,不易破碎。分类它主要分为陶瓷马赛克、大理石马赛克、玻璃马赛克。适用范围它以小巧玲珑、色彩斑斓被广泛使用于室内小面积地、墙面和室外墙面和地面。

安详的春天
傻傻的高山
2025-07-27 20:58:15

应该是假的:

1、别的先不说,就说上面光绪的像,光绪三年时,皇帝才7岁,上面的像完全不是7岁小孩的像。并且,皇帝的像是不能随意流传的,更不能出现在金砖上,因为这些金砖要流通时必须重铸成金锭,皇帝怎么能容忍自已的像进熔炉?就算直接流通,也要经千万人手触摸,也是不行的。中国不同于外国,没有把皇帝的像印在货币上的情况。这是大逆不道的。

2、你的这砖太新了,不像久放的古代金砖。你用电子称称一下,再放到量杯时看它的体积,金子的比重是196克每立方厘米,你算算就知道了。

给你看光绪五年的收藏品金砖,明显有岁月的痕迹:

饱满的钢铁侠
无限的钢铁侠
2025-07-27 20:58:15
瓷砖的历史应该追溯到公元前,当时,埃及人已开始用瓷砖来装饰各种类型的房屋。人们将粘土砖在阳光下晒干或者通过烘焙的方法将其烘干,然后用从铜中提取出的蓝釉进行上色。
公元前,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也发现了瓷砖。这种瓷砖以蓝色和白色的条纹达到装饰地目的,后来出现了更多种的式样和颜色。中国是陶瓷艺术的中心,早在商殷时期就生产出一种精美的白炻器。
在中世纪伊斯兰时期,所有瓷砖的装饰方法在波斯达到了顶峰。随后,瓷砖的运用逐渐盛行全世界,在瓷砖的历史进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马赛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地砖、安特卫普的釉面砖、荷兰瓷砖插图的发展以及德国的瓷砖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